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清朝 中國歷史 皇太極 古典文化學習者 2018-11-30

公元1627年,皇太極領著百戰精兵包圍了寧遠城。去年就是在這裡,他的父親努爾哈赤被炮火轟成重傷,不治而亡,這一次,他是為父親報仇來的。三聲巨炮一響,八旗騎兵如同決堤的洪水,殺向了寧遠城。守城明軍按部就班,既不出城野戰,只是在城上操持大炮轟擊。伴隨著炮聲,一排排的八旗騎兵倒了下去,人仰馬翻,血肉橫飛。皇太極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是他仍然堅定地一揮手,八旗騎兵繼續衝擊。皇太極堅信,只要衝過這片開闊地,進入到炮火的死角,袁崇煥的死期就到了。

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然而,事態的發展超出了皇太極的預期。大炮仍然在城牆上轟擊,城門卻突然打開,一支騎兵衝了出來,這些騎兵手拿三眼鐵銃,在離八旗軍還有百八十米的地方就開始射擊,八旗軍大量倒地。八旗軍還沒緩過神來,這些騎兵已經衝到了跟前,把三眼鐵銃調過來,掄起槍把就向後金軍頭上砸來。 一場短兵後,八旗軍屍橫遍野。眼見著傷亡越來越大,皇太極驚愕之餘只好下令撤軍。 戰後皇太極才知道,這支袁崇煥新組建的凶猛異常的騎兵,就是日後名列中國十大野戰軍團的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自薩爾滸、鐵開、廣寧等一系列戰役之後,明朝在遼東地區損失極大,而從南方調來的軍隊戰鬥力又很薄弱,為此,袁崇煥提出了以遼人守遼土的想法。 在歸附的十多萬遼寧百姓中挑選身體素質好的,充實到各軍,同時大力培養祖大壽等一大批遼寧本土將領。藉著 寧遠大捷後明軍士氣有所回升的機會,袁崇煥訓練出了一支兵力並不很大且只聽他自己的,但戰鬥力相當強的騎兵軍隊。這支部隊後來被後人稱作關寧鐵騎,是明朝末年最精銳的部隊,唯一能與八旗軍正面對抗。

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1628年,皇太極率軍突破喜峰口入塞。不到一個月,就打到了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遵化, 袁崇煥親率九千關寧鐵騎回師勤王。 雙方在北京城下拉開陣勢,展開大戰。袁崇煥乘著後金調動兵馬時,率軍突然發起衝擊。後金軍猝不及防,被關寧鐵騎衝得七零八落。 經過半天的激戰,八旗軍開始撤退。九千關寧鐵騎打敗了數萬八旗軍,大明王朝因此而多活了十多年。

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戰後, 崇禎讓士兵用大筐把袁崇煥吊進北京城,並以通敵的罪名將袁崇煥抓了起來。關寧鐵騎驍勇善戰,而且連皇帝的命令都不聽,只聽袁崇煥一個人的,這就讓崇禎非常難受了。崇禎立刻將袁崇煥凌遲處死,同時將關寧鐵騎一分為三:一部分歸祖大壽指揮,鎮守錦州;一部分歸吳三桂指揮,機動於寧錦防線;一部分被調進關內,鎮壓 李自成農民起義。不久,鎮壓 李自成農民起義的一部分關寧鐵騎在作戰中全軍覆滅,鎮守錦州城的祖大壽關寧鐵騎投降清軍,只剩下吳三桂所部關寧鐵騎碩果僅存,退守山海關。

關寧鐵騎:明朝最強的野戰兵團

明朝滅亡後,吳三桂率關寧鐵騎與清軍一起,將李自成的十萬農民軍擊潰。清軍佔領北京後,吳三桂帶領關寧鐵騎對李自成窮追不捨,直到將李自成起義軍全部消滅。之後又殺進四川,消滅了張獻忠的農民軍,打遍多半個中國,成為了清王朝最得心應手的部隊。

由於關寧鐵騎是袁崇煥一手練成的,所以明朝史官對這支部隊只是輕描淡寫的記錄。清朝立國後,由於關寧鐵騎以前是八旗軍的死敵並造成了己方的大量傷亡,且最後又參與吳三桂叛亂,所以清朝的記錄也是過大於功。直到2008年《歷史上的十大軍團》一書,將關寧鐵騎列為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常勝軍團,關寧鐵騎終於得以正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