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喜歡打仗的皇帝 為何每次都親自率部出征?最後死在馬背上

明朝 明成祖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勇哥讀史 2017-04-02

中國古代不乏英勇善戰的皇帝。比如秦始皇嬴政、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等,他們一生征戰,搏殺疆場。可他們再熱愛打仗,都比不上這個明朝皇帝。因為他不但喜歡打仗,而且每次都是親自率部出征。

這個明朝皇帝叫朱棣,即我們通常所稱的明成祖。

古代最喜歡打仗的皇帝 為何每次都親自率部出征?最後死在馬背上

朱棣本來是當不了皇帝的。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而朱元璋在世時,就把繼承人定為孫子朱允炆。所以,1398年,當朱元璋病逝後,21歲的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即建文帝。

按照輩分來說,朱棣是朱允炆的叔父。可是,他卻不滿足於當一個區區的燕王,而是有更高的追求——皇帝寶座。當然,皇帝寶座,誰不想呢?加上朱允炆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的建議,著手進行削藩。這讓朱棣大為不滿,於是,於1399年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朱允炆。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乃取而代之,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對於朱棣來說,打仗簡直就是生命的必需品。你看,別人想奪取皇位,總是偷偷摸摸地進行。而他可好,一反常態,大張旗鼓地進行,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似的。由此可見朱棣對自己戰鬥力的自信。

實際上,朱棣還在當燕王時,就開始熱衷於打仗。

1380年,朱棣被封為燕王時,剛好20歲。就是這個“乳臭未乾”的年輕人,兩次率師北征,進行實打實的軍事磨鍊。在北征中,朱棣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招降蒙古貴族乃兒不花,取得了極為耀眼的戰績。

古代最喜歡打仗的皇帝 為何每次都親自率部出征?最後死在馬背上

通過這些軍事行動,朱棣成為藩王中最有實力的人,為他後來奪取皇帝寶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了皇帝后,朱棣成為九五之尊,這時候是不是就以龍體為重,不再輕易率部打仗呢?並不。這怎麼符合朱棣的個性呢?

朱棣照樣率部御駕親征,而且打仗都是衝在前面的,完全不把自己當皇帝。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中原政權,總是面臨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和侵擾。幾千年都是如此。為了確保北方邊境的穩定,朱棣決定主動出擊,肅清蒙古的影響。從1410年開始,朱棣五次率部北征,基本肅清了蒙古部落對北方邊境的影響。

北方安定了,朱棣又把目光盯向南方。那時候,安南(今越南一帶)一直在南方滋事。1406年,朱棣派兵攻打安南。一年戰爭打下來,最後以明朝勝利而告終。安南版圖被併入明朝領土。

朱棣在生前還幹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即遷都北京。中原政權,一般喜歡定都南方。明朝開始的都城就是在南京。朱棣認為,帝國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必須將都城定在北方的北京,以便於直接抵抗來自北方的威脅。

古代最喜歡打仗的皇帝 為何每次都親自率部出征?最後死在馬背上

這就是著名的“天子守國門”。

1424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堪稱死於馬背上。【資料擴展:當妻子和小妾發生矛盾 山西王閻錫山一招處理得妥妥當當

當然,朱棣雖然文武全才,寬嚴並濟,用兵應變,機智神勇,還是有不少人批評他“好大喜功”。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的評價朱棣:“他不是一個好人,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皇帝。”這句評論,還是深得我心。【資料擴展:明末第一戰將 前半生反明後半生抗清 幹掉清軍兩個王爺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微信公眾訂閱號:yonggedushi(長按複製添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