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明代文官禁止皇帝出宮,禁止皇帝跟軍隊、百姓接觸

小說:明代文官禁止皇帝出宮,禁止皇帝跟軍隊、百姓接觸

本文節選自《大明權力場》 出版機構:臺海出版社

從這一節開始,大明帝國建國後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土木堡事件—將會拉開序幕。明王朝277年雖然發生了許多故事,但究其重要的歷史事件也就三件,這就是土木堡之變、大禮儀事件、萬曆朝的國本之爭。這三件事情背後的實質都是反映了皇帝與文官之間的矛盾。可以說這三件事基本上耗盡了帝國的精力,最終使皇帝與文臣對立起來。我們的明王朝也就在這種內耗中走向了滅亡。

從正統十四年元月開始一直到七月,史書上再也沒有也先使團來朝貢的記錄。停留在內地的使團也陸續被打發回去。我們的太師也先的心已經涼到了底。他望著那道高聳的城牆,大約那堵牆再也不會為他打開。昔日騎著高頭大馬,帶著自己的族人浩浩蕩蕩開進大明吃喝玩樂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這些都怨那個該死的太監王振。我要打他,打到他疼為止。

從七月份開始,也先四路大軍開始叩關。一路由也先率領進逼大同,蒙古汗王脫脫不花率軍進逼遼東,知院阿剌率兵進逼宣府,還有一路大軍進逼甘肅張掖,四路大軍形成威逼之勢。也先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迫使王振就範。但此時的王振興奮異常,因為所有的一切都開始朝他設計的軌道上運轉。王振感到屬於他的巔峰時代終於來臨。

王振作為一個底層人物,放棄儒生身份,淨身入宮,就是為了實現他的以武治國的夢想。他希望年輕的英宗皇帝也能像他的祖輩們一樣親自帶兵巡視關外,甚至是親自帶兵出征。至此正統之治終於拉開了全貌。那就是王振企圖帶著英宗像洪武皇帝那樣跟整個歷史慣性作對抗。王振企圖將帝國拉回洪武、永樂時代。但他不知道歷史滑行到今天已經不是洪武與永樂時代的土壤。一個細小的偏差都會毀了全盤計劃。

面對也先在關外叫罵,七月十一日,大同右參將吳浩率兵出關與也先激戰貓兒莊。出塞明軍全部戰死。消息傳來,英宗命大同總督宋瑛、駙馬都尉井源、大同總兵朱冕、左參將石亨各領萬人在長城邊沿的陽和口抵禦瓦剌騎兵。陽和口是瓦剌人進入關內的必經之路。皇帝與王振試圖以此4萬人的兵力暫時擋住瓦剌人的進入。

實際上也先的軍隊主要是在關外形成威逼之勢,其目的還是逼迫明廷同意朝貢而已。只要明軍嚴守邊塞,也先的軍隊是進不來的。何況京城還有十幾萬的京營。只要嚴令各要塞城堡嚴守不許出擊,事情就解決了。但王振顯然不希望這樣。他想做的就是帶著皇帝出塞巡視,重新恢復以武治國的傳統。

其實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十幾年來王振一直在皇帝面前進言,讓皇帝找個恰當的時機親征,其主要目的還是對文官而來。正統年間文官已經漸漸掌握了權力。這種現象在高層還不是太明顯。在民間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朱元璋所建立的那種自耕農社會已經漸漸滑入士紳手中。對於我們的帝國在未來會由文官與士紳掌控這一趨勢,王振已經表現出了擔憂。而1449年的也先犯邊給王振提供了一個機會。他想讓皇帝帶著大軍出塞巡視,嚇退也先。這一行動會增加皇帝跟軍隊接觸的機會,會重塑君主的權威,會進一步增強武將和貴族在帝國的地位。其政治意義明顯大於軍事意義。

但皇帝親自帶兵出征跟儒家禮法不符。因為皇帝親自帶兵是那麼明顯的將文官撇開,這會讓帝國的文官們情何以堪。對於他們來說帝國的一切事情都要經過其手,因為他們才是帝國的中樞。無論是皇帝統兵,還是重用宦官,此類跟文官無關的事情,他們都是激烈反對。甚至皇室內部的家務事他們也要干涉其中。

我們的英宗皇帝在朝堂上拋出了他要帶兵親征的想法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群臣的反對。永樂皇帝、宣德皇帝經常帶兵出塞是他們所不贊同的。他們認為皇帝就應該待在宮裡,按照儒家禮法行事,不要到處跑,既不能親近百姓,更不能親近武將。永樂皇帝和宣德皇帝是他們所控制不了的。但到了英宗這一代無論如何再也不能走老路。對於王振的跋扈文官們忍住了,但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再也不能後退了。

吏部尚書王直領銜群臣上奏曰:“自古邊境有事皆是靠忠兵猛將守衛,陛下應當選派良將,增派勁兵,賞賜將士,並嚴令將士以防守為主,待到敵軍人困馬乏之際出兵可獲全勝。如今正是七月天,天氣炎熱,水草還不豐盛,水源也不足,一旦天子在外,四方有緊急情況而不得知。況且天子乃宗廟、社稷之主,萬邦之主不可孤身犯險,只須坐鎮指揮即可。”

按說文官們說得在情在理,尤其是“天氣炎熱,水草不豐,水源不足”這幾條說到了點子上。但英宗和王振顯然不會理會這些。英宗說道:“朕明白眾卿之言皆是忠君愛國的意思,但虜寇逆天悖恩,犯邊殺掠軍民,朕不得以才要親率大軍剿之。”

朱祁鎮這番話說得其實並不令人信服。如果強調“朕沖年即位毫無建樹,趁此機會重塑先祖的雄風”等諸如此類說辭似乎更堂而皇之一些。皇帝與群臣之間空對空,沒有任何意義。

此次皇帝的出征實際上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因為所有的人都認為皇帝只不過是出塞巡遊一下而已,沒有人意識到會出問題。這跟正德年間皇帝要出塞文官的那種瘋狂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王振調動了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共17萬軍隊,加上河北守軍3萬人一共是20萬人。這20萬人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一件,鞋兩雙,一個月的炒米,三人配一頭驢,20萬人共分了80萬件兵器。這些皆是倉促配備。一個月的乾糧更像是出去巡遊而不是打仗。兵士對於新配發的兵器更是無法熟練使用。

出征的隊伍是豪華的,從英國公張輔開始共12位有爵位的貴族,加上其他軍事和文職官員共計32名有名有姓高級官員。帝國精英全體出動,當然這其中更是少不了王振。大軍出征之前將回來慶功的賞賜都準備好了。這不像出征,更像是一次例行的出塞巡視。在所有人眼裡它的確是巡視。因為太宗皇帝最後三次的巡視,蒙古人都是避其鋒芒。宣德皇帝的出塞巡視蒙古人也是避其鋒芒。這次正統皇帝的出塞巡視,蒙古人實際上還是避其鋒芒。但一些偶然因素的發生使得這次的巡視行動發生了質的改變。

七月十六日這支隊伍就出發了。從十一日開始只准備了五天時間。這支隊伍更像是一支儀仗隊,而不是戰鬥的隊伍。所有人都洋溢著幸福的表情。文臣們難得出來散散心。勳貴們也難得陪著皇帝一起進行這麼一項大規模的活動。京師三大營這些養尊處優的驕子們更是難得尋找這樣的機會。

就在大軍出發的這一天,也就是十六日,派往陽和口的四路大軍遭受慘敗。宋瑛、井源、朱冕戰死,只剩石亨和大同鎮守太監曹吉祥逃了出來。此時的明軍已經不是瓦剌騎兵的對手,明軍的戰力已經不能跟洪武、永樂時代同日而語。軍屯的田地被高級軍官侵吞,軍餉、軍裝、兵器皆被剋扣,很多士兵都成了軍官們的佃農。軍士逃亡從宣德年間起就已經很嚴重,到了正統年帝國軍隊的數量已經從200萬人銳減至100萬人。

明軍的失敗在所難免。要知道帝國的北方已經有24年沒有戰事,退化的戰鬥力、輕敵的心態、亂糟糟的隊伍、缺乏指揮的協調,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驗著這支20萬人的隊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