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做出的一個決定:失望至極痛苦至深

明朝 朱元璋 明成祖 朱標 晴川論史 晴川論史 2017-09-17

朱棣造反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做出的一個決定:失望至極痛苦至深

歷史上藩王起兵最終奪取天下者絕無僅有,特別是宋朝理學定於一尊,大一統趨勢穩步向前發展,以地方抗衡中央而能得到輿論支持者,如鳳毛麟角。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逆歷史潮流而動,藉口“帝王之子,居嫡長者必正儲位,其諸子當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國家”,將9個兒子分別冊封為親王,讓兒子們以王位之尊,率領軍隊駐防邊地。

諸位王爺都領有封地,封地分佈以南京為基點,有如扇面自東北向西南展開配置,每個王爺都位於扇軸上,而位於扇面基點的則是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穩坐中央掌控全局,扇面的打開和合攏都是以朱元璋的意志為轉移,在朱元璋時代,這種基於父子血脈關係的同姓分封體制對於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抵禦外敵入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能朱元璋也考慮過將來諸王對中央的威脅,只是沒有料到這個威脅會如此之大,會來的如此之快。

朱棣造反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做出的一個決定:失望至極痛苦至深

即便朱元璋自己對這個問題未曾慮及,有見識的大臣自然會向他進諫直言,洪武九年,皇帝向天下詔求直言,平遙訓導,相當於一個縣的教育局負責人,葉伯巨就一針見血警告朱元璋——諸王分封將來必留禍根。朱元璋見到了葉伯巨的萬言書,他拒絕接受,反而斥責葉伯巨離間父子至親,將其下獄嚴刑拷問,不久,葉伯巨死於獄中。

朱元璋並非不知道葉伯巨諫言的價值,只是他不願意承認,消除他心中不安的方式,並不是親手結束分封體制以滅除隱患,而是消滅說真話的人以求暫時的苟安——朱元璋決不允許這種動搖國家方針的“妖言惑眾”他如願以償了。

當兒子們手中握緊了兵權,為了鞏固朱家統治,朱元璋對功臣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不幸的是,太子朱標對朱元璋的清洗行動十分不滿,並當面直言朱元璋為政太過嚴苛,朱元璋勃然大怒,竟操起龍椅扔向皇太子,皇太子趕緊溜走了。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逝,白髮人送黑髮人,朱元璋內心的痛苦與憂慮達於極點,

大明王朝的儲位空懸,在朱棣看來,嫡長子已經死了,剩下的其他皇子包括自己在內都應當重新成為皇位繼承人的人選,誰知到了九月,朱元璋突然決定將朱標留下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這個時候的朱棣,受到的打擊是無以復加的,可以說,正是朱元璋的這個舉動讓朱棣傷心到了極點,也痛苦到了極點。他不甘心,根本不把朱允炆放在眼裡,反叛之心,從此深種心底,只等著一個契機,就要萌芽生長,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朱棣造反的根本原因在於朱元璋做出的一個決定:失望至極痛苦至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