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四庫全書本《熬波圖》內的圖畫

此外,在浦東地區還產生了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反映鹽民艱辛勞作、艱苦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和舞蹈。如描述鹽民艱苦生活的《鹽民十頭歌》。

前世不修住在海頭;

屁股夾根竹頭,東頭跑到西頭;

豆腐乾樣一條被頭,蓋著當中沒有兩頭;

吃飯要用缽頭,青菜加草頭,拌來拌去沒有吃頭;

有了早頭沒有夜頭,有女不嫁海頭。

此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反映鹽業生產、鹽民鬥爭的民間故事,如《賣鹽茶》《王公子設淡宴》等。

浦東

滄桑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激增,大量天然植被開墾為耕地,從而造成長江輸沙量增多,浦東地區成陸速度明顯加快,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推移,一方面造成鹽場不斷遷移,引潮製鹽愈發困難,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額定鹽產量不斷下降。明代中期,最高產量達6883噸,至明後期下降至2880噸。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四庫全書本《熬波圖》內的圖畫

此外,在浦東地區還產生了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反映鹽民艱辛勞作、艱苦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和舞蹈。如描述鹽民艱苦生活的《鹽民十頭歌》。

前世不修住在海頭;

屁股夾根竹頭,東頭跑到西頭;

豆腐乾樣一條被頭,蓋著當中沒有兩頭;

吃飯要用缽頭,青菜加草頭,拌來拌去沒有吃頭;

有了早頭沒有夜頭,有女不嫁海頭。

此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反映鹽業生產、鹽民鬥爭的民間故事,如《賣鹽茶》《王公子設淡宴》等。

浦東

滄桑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激增,大量天然植被開墾為耕地,從而造成長江輸沙量增多,浦東地區成陸速度明顯加快,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推移,一方面造成鹽場不斷遷移,引潮製鹽愈發困難,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額定鹽產量不斷下降。明代中期,最高產量達6883噸,至明後期下降至2880噸。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民國的《南匯縣續志》中,提到:

“元明以後,漲灘漸東,墩灶南徙。

縣境無鹽產,而(鹽之)引運遂廢。”

南匯現已併入浦東新區

(上海市檔案館藏)

客觀上由於海岸線的遠離,成陸面積不斷擴大,土地的含鹽量不斷下降;加之原來引潮運鹽的河道經過歷代先民的不斷挖深、加寬,又富於農田灌溉之利,蕩田變成熟田,一些從事鹽業生產的鹽民開始變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始種植棉花和雜糧。其後,清乾隆時浦東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水稻。18世紀至19世紀之交,農業代替鹽業成為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

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開始興起,發展至鼎盛,再走向衰落,先後持續近千年的歷史,其中在宋元時期和明代上半期一直是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當然,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鹽業生產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淡出,昔日的鹽場位置猶在,鹽業已無,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現代文明和發展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四庫全書本《熬波圖》內的圖畫

此外,在浦東地區還產生了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反映鹽民艱辛勞作、艱苦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和舞蹈。如描述鹽民艱苦生活的《鹽民十頭歌》。

前世不修住在海頭;

屁股夾根竹頭,東頭跑到西頭;

豆腐乾樣一條被頭,蓋著當中沒有兩頭;

吃飯要用缽頭,青菜加草頭,拌來拌去沒有吃頭;

有了早頭沒有夜頭,有女不嫁海頭。

此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反映鹽業生產、鹽民鬥爭的民間故事,如《賣鹽茶》《王公子設淡宴》等。

浦東

滄桑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激增,大量天然植被開墾為耕地,從而造成長江輸沙量增多,浦東地區成陸速度明顯加快,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推移,一方面造成鹽場不斷遷移,引潮製鹽愈發困難,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額定鹽產量不斷下降。明代中期,最高產量達6883噸,至明後期下降至2880噸。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民國的《南匯縣續志》中,提到:

“元明以後,漲灘漸東,墩灶南徙。

縣境無鹽產,而(鹽之)引運遂廢。”

南匯現已併入浦東新區

(上海市檔案館藏)

客觀上由於海岸線的遠離,成陸面積不斷擴大,土地的含鹽量不斷下降;加之原來引潮運鹽的河道經過歷代先民的不斷挖深、加寬,又富於農田灌溉之利,蕩田變成熟田,一些從事鹽業生產的鹽民開始變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始種植棉花和雜糧。其後,清乾隆時浦東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水稻。18世紀至19世紀之交,農業代替鹽業成為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

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開始興起,發展至鼎盛,再走向衰落,先後持續近千年的歷史,其中在宋元時期和明代上半期一直是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當然,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鹽業生產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淡出,昔日的鹽場位置猶在,鹽業已無,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現代文明和發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東海大橋的雄姿

2005年,東海大橋建成通車。這座連接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的大橋,便是從浦東的南匯新城開始的。雖然,浦東已經告別了“煮海熬波”的歲月,但大海仍然為今日的浦東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四庫全書本《熬波圖》內的圖畫

此外,在浦東地區還產生了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反映鹽民艱辛勞作、艱苦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和舞蹈。如描述鹽民艱苦生活的《鹽民十頭歌》。

前世不修住在海頭;

屁股夾根竹頭,東頭跑到西頭;

豆腐乾樣一條被頭,蓋著當中沒有兩頭;

吃飯要用缽頭,青菜加草頭,拌來拌去沒有吃頭;

有了早頭沒有夜頭,有女不嫁海頭。

此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反映鹽業生產、鹽民鬥爭的民間故事,如《賣鹽茶》《王公子設淡宴》等。

浦東

滄桑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激增,大量天然植被開墾為耕地,從而造成長江輸沙量增多,浦東地區成陸速度明顯加快,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推移,一方面造成鹽場不斷遷移,引潮製鹽愈發困難,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額定鹽產量不斷下降。明代中期,最高產量達6883噸,至明後期下降至2880噸。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民國的《南匯縣續志》中,提到:

“元明以後,漲灘漸東,墩灶南徙。

縣境無鹽產,而(鹽之)引運遂廢。”

南匯現已併入浦東新區

(上海市檔案館藏)

客觀上由於海岸線的遠離,成陸面積不斷擴大,土地的含鹽量不斷下降;加之原來引潮運鹽的河道經過歷代先民的不斷挖深、加寬,又富於農田灌溉之利,蕩田變成熟田,一些從事鹽業生產的鹽民開始變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始種植棉花和雜糧。其後,清乾隆時浦東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水稻。18世紀至19世紀之交,農業代替鹽業成為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

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開始興起,發展至鼎盛,再走向衰落,先後持續近千年的歷史,其中在宋元時期和明代上半期一直是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當然,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鹽業生產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淡出,昔日的鹽場位置猶在,鹽業已無,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現代文明和發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東海大橋的雄姿

2005年,東海大橋建成通車。這座連接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的大橋,便是從浦東的南匯新城開始的。雖然,浦東已經告別了“煮海熬波”的歲月,但大海仍然為今日的浦東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

作者:金達輝、溫愛珍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點擊上方藍字“檔案春秋”一鍵關注!

本文約4700字

預計閱讀需要12分鐘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海熬波”

新場、航頭、大團、六灶、下沙、三灶、鹽倉……這些地名都是鹽業生產在浦東所留下的痕跡。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浦東新區地圖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業生產是浦東歷史上輝煌燦爛的一幅畫卷。它曾引發人口的遷移,造就“浦東第一大鎮”,浦東的諸多地名、密佈的河道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是浦東地區最重要的經濟生產活動,並帶動與鹽業生產相關的航運、商業等事業的發展,對浦東的歷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讓我們拭去歷史的塵埃,循著變遷的足跡,一同追憶那曾經璀璨的熬波煙火。

浦東

源遠流長

鹽業生產在浦東可以說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千餘年前就產生了。浦東因海而生,更因海而興,浦東自產生陸地那天起,就與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浦東先民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其瀕臨大海的獨特區位優勢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先行一步,形成了當時浦東地區富有海洋經濟特色的主導產業——鹽業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中國的鹽業歷史悠久,

圖為漢代描繪井鹽生產的畫像磚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鹽業可以說是一種相對先進的產業。大約在東漢末期(1800年前),浦東的陸地自西向東慢慢地“從大海中生長出來”。五代後梁開平年間(10世紀初),華亭鹽監所建立了浦東鹽場,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遂開始發展起來。

南宋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下沙地區也建立了鹽場,並設立鹽監。下沙鹽場南起奉賢,北迄寶山,綿延百里海岸,地域十分廣袤,先後隸屬海鹽、華亭和上海縣,為全國沿海34個大鹽場之一。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煮鹽使用的大鐵鍋被稱為牢盆。

圖為西漢牢盆(江蘇鹽稅博物館)

元代,鹽場進行過一次重大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生產鹽品的灶座,或三灶合為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了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單位更便於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煎盤是一種大型的圓盤,可以提高熬鹽的產出率,由於製鹽工藝的改進,鹽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效率明顯提高,鹽產量大幅度增加,質量也明顯改進。當時,華亭縣五場的額定鹽年產量為3.12萬噸,下沙鹽場的年定額為6683噸,佔總產量的21.4%,比宋代增產1061噸,增幅達18.9%。

明代,鹽民繼承和發揚了元代鹽業的生產方式,並把聚團公煎法(共用煎盤以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推廣到全國。同時,將下沙鹽場和分場合併為三場九團。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下沙鹽場鹽產總額大致在8450噸左右,略高於元代定額,達到下沙鹽場生產最高峰。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煎鹽用的鐵盤,被稱為盤鐵(江蘇鹽稅博物館)。

用盤鐵煎鹽比用鐵鍋煮鹽更為高效。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倭寇沿海內犯,下沙鹽場受到嚴重侵害,二場、三場灶戶逃亡殆盡,僅剩頭場煎鹽。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鹽產量大減。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額定鹽年產量下降至2820噸。清代以後,鹽場更趨衰落。

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浦東地區的鹽場額定鹽年產量僅有690噸了。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官辦鹽場所屬鹽場鹽灶全部停煮。之後,私人制鹽還存在很長一段時間,沿海個別地區的晒鹽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才逐步消失。

浦東

鹽業移民

大約17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已推移至今北蔡、周浦、下沙和航頭一線,形成下沙沙質海岸線。據此推斷:當時浦東西部(滬南公路以西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成陸或大部分已經成陸

由於成陸地區地勢低窪,經常受到海水侵襲,故無人定居。唐代初年,周浦地區始有少數鹽民和漁民散居,以煮鹽、捕魚為業。五代時期,吳越王鼓勵煮海製鹽,浦東西部地區開始興建鹽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所載生產海鹽之圖

當時,鹽業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煮海製鹽的各個環節和各道工序全賴人力完成。

“灶丁攤晒鹽場,朝往暮歸。冱寒時,海飈速烈,頭面皴裂。酷暑聚棚煎煉,火氣薰爍,立赤日中反覺清涼,掘沙得水,掬飲輒盡”。

可見鹽民勞作之繁重,因此需要從外地大量遷入人口。

鹽民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就近從西部臨近地區招募而來;

二是為躲避戰亂而遷徙來的饑民;

三是由官府發配到此的流民和罪犯。

這些鹽民各列灶籍,稱之為灶戶,身份世襲,在官府的嚴密監視下,從事強制性的體力勞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代《天工開物》中所載製鹽圖之“場灶煮鹽”

元明時期,浦東地區的鹽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從而引起人口的大量集聚。據《熬波圖》記載,元至正年間,下沙鹽場有灶丁1.57萬。據明弘治年間修《上海縣誌》載,

明代下場鹽場有灶丁約1.5萬人,其中附近丁9000丁、遠鄉丁6000丁。

清康熙年間,鹽場灶丁更多達3.12萬。

另外,還有鹽監、鹽場、團灶等鹽場管理機構和生產單位的官派管理人員,他們與鹽民相比雖是少數,但經過數代的發展,不少人家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如下沙鹽場早期由瞿氏和唐氏共同管理,後來瞿氏後裔單獨把持東南沿海的鹽務大權,五世中多人為官,顯赫一時,有田13萬頃,號稱“浙西家第一”,為宋、元時期的世家大族。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鹽民勞作之塑像(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於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發展達1000多年,尤其是元明時期達到鼎盛,與鹽業生產有關人員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娶妻生子,繁衍後代,人口數量迅速增加,成為浦東先民重要組成部分。

浦東

歷史留痕

浦東是由長江挾帶的泥沙受海水頂託逐漸沉積而形成的陸地,故最初時期天然河道不多。為“煮海熬波”製鹽,鹽民們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情況下,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勞作,經過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開挖出無數東西向引潮溝漕,久而久之,由於與鹽灶相通,這些溝漕就被人們稱為灶港

隨著陸地不斷東移,鹽灶也隨著不斷向東遷移,原來引潮的溝漕需經不斷地挖深、延長,才能達到引潮進灶的目的。後來,經過數百年的持續疏浚,不斷拓寬,逐漸變成有利航運的河港。如一灶港、二灶港、三灶港、四灶港、五灶港、六灶港、焙灶港、南一灶港、南二灶港、南三灶港、南四灶港、南五灶港、南六灶港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所載水利圖,

可見現浦東境內多條以灶港命名的溝槽。

(上海市檔案館藏)

同時,為了把生產出來的鹽運出去,供消費之用,還開挖了規模比較大的通江達海的運鹽航道,如吳越王徵發民工開挖西自黃浦江、東至下沙的鹽鐵塘;南通奉賢縣界、北抵白蓮涇,南北向縱貫周浦鎮區的鹹塘港。其他如閘港、周浦塘、運鹽河等。

由於鹽業生產的發展,鹽民開挖大小河道200多條,形成浦東特有的人工水系,大致奠定了浦東“江南水鄉”的水網格局。時至今日,一些河道在農田灌溉、航運方面仍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的河港雖然由於長期淤塞而廢棄不用,但名稱仍得以保留。

宋元時期,由於鹽場數量不斷增加,額定鹽產量亦隨之增加,鹽業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加強對鹽業生產的監管已十分必要,為此宋代在下沙設立兩浙鹽運使司松江分司。至元代,由於海岸線東移,鹽運使司署移新場。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清嘉慶《松江府志》中關於下沙和新場的記載

(上海市檔案館藏)

明代,下沙鹽場下設三場十團,自南向北分別為一團(今大團)、二團(今三墩地區)、三團(今惠南、老港地區)、四團(今鹽倉地區)、五團(民國時期稱為五團鄉,今祝橋鎮)、六團(原川沙縣六團鄉、施灣鄉)、七團(原川沙縣江鎮)、八團(原川沙縣)、九團(原川沙縣),南北延續約50公里。團以下設灶,分佈密集。清末實行城鄉自治,原鹽場的團灶相應地改設為鄉建制,如大團鄉(一團地)、二團鄉、城東鄉(三團地)、四團鄉、五團鄉、六團鄉、七團鄉等。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明嘉靖年間的上海縣全境圖

大團、二團、三團等地名皆清晰可見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保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下沙鎮(已撤併)、三灶鎮(已撤併)、鹽倉鎮(已撤併)等。

浦東

因鹽而興

浦東的一些村落和集鎮的興起大都與煮鹽、貯鹽、運鹽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一業興而百業旺。隨著鹽業生產地域自西向東的遷移,帶動一大批村落和新市鎮的形成和崛起,並初步奠定今日浦東南部各集鎮的基本格局。

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周浦地區建立浦東鹽倉後,數量眾多的海鹽在這裡集散,商業逐漸發展,形成集市,為後來周浦發展成為“浦東第一大鎮”奠定基礎。航頭一帶在五代後梁開平年間興建鹽場,元代隨著鹽業生產的發展,成為海鹽的集散地。《分建南匯縣誌》載:

“航頭明時有鹽倉,名斜角倉。候商、牙行多聚此,東西街長裡許,以鹽業運輸為主,兼運其他貨物。”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製鹽之工具(南匯博物館)

新場一帶,8世紀~10世紀成陸後,始有零星鹽場,鹽民聚集開始出現村落。11世紀時,鹽場變為鹽業監管之地,村落變成市集。12世紀,由於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向推進,鹽場也隨之不斷擴展,兩浙鹽運司署遷置新場。許多富商巨賈紛至沓來,定居於此,市面漸趨繁榮,市集遂成為鎮。

據《光緒南匯縣誌》載:

“當時其鼎盛之時,鹽產量之豐,灶戶數之眾,曾冠於浙西諸場。”

新場的集市規模逐漸超過周浦,成為浦東第一大鎮。明代設立大團以後,由於鹽業變遷,新場鎮幾經興衰,但還是為明清時期成為農產品集散中心打下基礎。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今日的新場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充滿了江南水鄉的靜謐與安適。

在元代,下沙鹽場不但以其地域廣、灶戶多聞名,還以高超的煮鹽技術、良好的海鹽質量而著稱。鹽業在浦東發展達1000多年,因而產生了與煮海製鹽密切相關的、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鹽文化。

如,元代下沙使陳椿編制的《熬波圖》,是一本煮海製鹽的圖解書,全書有圖52幅,今存47幅,每圖配以說明文字,並附詩一首,以圖、文、詩並茂的形式,介紹製鹽生產工藝,這是一部記述古代鹽業生產技術的重要著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四庫全書本《熬波圖》內的圖畫

此外,在浦東地區還產生了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反映鹽民艱辛勞作、艱苦生活的歌謠、民間故事和舞蹈。如描述鹽民艱苦生活的《鹽民十頭歌》。

前世不修住在海頭;

屁股夾根竹頭,東頭跑到西頭;

豆腐乾樣一條被頭,蓋著當中沒有兩頭;

吃飯要用缽頭,青菜加草頭,拌來拌去沒有吃頭;

有了早頭沒有夜頭,有女不嫁海頭。

此外,還流傳下來一些反映鹽業生產、鹽民鬥爭的民間故事,如《賣鹽茶》《王公子設淡宴》等。

浦東

滄桑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激增,大量天然植被開墾為耕地,從而造成長江輸沙量增多,浦東地區成陸速度明顯加快,海岸線迅速向東和東南方推移,一方面造成鹽場不斷遷移,引潮製鹽愈發困難,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額定鹽產量不斷下降。明代中期,最高產量達6883噸,至明後期下降至2880噸。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民國的《南匯縣續志》中,提到:

“元明以後,漲灘漸東,墩灶南徙。

縣境無鹽產,而(鹽之)引運遂廢。”

南匯現已併入浦東新區

(上海市檔案館藏)

客觀上由於海岸線的遠離,成陸面積不斷擴大,土地的含鹽量不斷下降;加之原來引潮運鹽的河道經過歷代先民的不斷挖深、加寬,又富於農田灌溉之利,蕩田變成熟田,一些從事鹽業生產的鹽民開始變為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始種植棉花和雜糧。其後,清乾隆時浦東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水稻。18世紀至19世紀之交,農業代替鹽業成為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

鹽業生產在浦東地區開始興起,發展至鼎盛,再走向衰落,先後持續近千年的歷史,其中在宋元時期和明代上半期一直是浦東地區的主導產業。當然,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鹽業生產已經從現實生活中淡出,昔日的鹽場位置猶在,鹽業已無,取而代之的是今日的現代文明和發展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東海大橋的雄姿

2005年,東海大橋建成通車。這座連接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的大橋,便是從浦東的南匯新城開始的。雖然,浦東已經告別了“煮海熬波”的歲月,但大海仍然為今日的浦東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廣闊的舞臺。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為什麼浦東老地名中有這麼多'場''團'和'灶'?原來與此有關......

雜誌編輯:徐 烜

新媒體編輯:陸聞天

排版: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使用不當情況

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聚焦城市記憶、留存城市發展、傳承城市歷史。我們架起檔案為民服務的橋樑,講述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養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市檔案局(館)政務微信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檔案春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