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文/格瓦拉同志

明成祖朱棣的髮妻仁孝文皇后徐氏,是明朝頭號開國功臣徐達的長女,自幼天資聰穎、貞潔嫻靜,非常喜愛讀書,並且有深刻的見解,由此被時人稱許為“女諸生”。明太祖朱元璋聽聞徐氏賢良淑德、才貌俱佳,便將她聘為皇四子朱棣之妻,封燕王妃,時在洪武九年(1376年)。當時,徐氏才只有15歲。

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仁孝文皇后徐氏是徐達之女,朱棣的髮妻

徐氏生性孝謹溫順,不僅與朱棣琴瑟相和、相敬如賓,而且侍奉明太祖、馬皇后周到備至,因此深得公婆的歡心。等到馬皇后薨逝後,徐氏又在北平為她守孝三年,飲食嚴格遵照禮制,只吃一些素食淡飯,由此可見其孝心(“從王之籓,居孝慈高皇后喪三年,蔬食如禮。”見《明史·卷一百十三》)。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在謀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大力推行“削藩”政策,由此激起燕王朱棣舉兵造反,“靖難之役”就此爆發。戰事之初,朝廷派名將李景隆率大軍進攻北平,由於此時朱棣正率軍遠襲大寧,所以防守重事便交由世子朱高熾來負責。然而朱高熾年輕沒有經驗,所以將門虎女徐氏便勇敢地站出來,幫助兒子部署守城事宜。

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建文帝在位時實行“削藩”,導致朱棣反叛

李景隆的攻勢一度很猛,而城中由於缺兵少將,一度行將不支。面對危峻的形勢,徐氏便親自激勵將校、士兵及百姓的妻子們,併發給她們鎧甲、武器,然後率領她們登城拒守。正是由於徐氏的帶頭作用,城內軍民迸發出超強的戰鬥力,最終擊敗朝廷軍隊,成功地保住北平。朱棣取勝回城後,對徐氏的表現既欽佩又感激。

靖難兵起,王襲大寧,李景隆乘間進圍北平。時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備禦,多稟命於後。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後激勸將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引文同上。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贏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後,正式僭號稱帝(明成祖),四個月後便冊封王妃徐氏為皇后。徐皇后正位中宮後,恪守“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並沒有插手政事,只是在職責允許的範圍內,才勸說成祖在多年戰亂後應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並應對有才能的新舊大臣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皇帝對此深為讚許。

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徐皇后多次匡勸朱棣,堪稱一代賢后

徐皇后深知驕養外戚的危害性,所以等到成祖計劃追封皇后之弟徐增壽時(徐增壽在“靖難之役”中屢次維護姐夫一家,並洩露朝廷的情報給朱棣,結果被建文帝殺死),她便極力表示反對。然而成祖並沒有聽從皇后的勸阻,依舊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並准許他的子孫世襲罔替。徐皇后獲悉後表示無奈,並且終歸沒有向皇帝表示感謝。

徐皇后深知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品行不良,為防止他們將來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曾多次勸說成祖應當選擇正直的大臣來教導他們,防止二人走歪路。用心如此良苦,遠比一般“護犢子”的母親賢明(“嘗言漢、趙二王性不順,官僚宜擇廷臣兼署之。”引文同上)。

不僅如此,徐皇后為約束、規範後宮妃嬪、皇室女眷與朝廷命婦們的言行舉動,還親自摘錄《女憲》、《女誡》中的內容,寫成《內訓》二十篇,讓她們學習。與此同時,徐皇后又類編古人的嘉言善行,寫成《勸善書》頒行天下,以此來勸導天下士民。徐皇后以上種種舉動,堪稱一代賢后。

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徐皇后薨逝後,明成祖朱棣再未立後

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在陪伴朱棣31年後,徐皇后因病薨逝,終年46歲。徐皇后臨終前依然憂心國事,勸說成祖要愛惜百姓、廣求賢才,對宗室要以恩禮相待,並且不要驕養外戚。與此同時,徐皇后還囑咐太子朱高熾,若有機會重返北平,一定要代她慰勞留在當地的將校家眷,以報答當年她們負戈守城之功。

徐皇后薨逝後,成祖悲傷至極,不僅在靈谷、天禧二寺為她舉行大齋,以接受群臣的祭祀,還下詔為她上諡號為仁孝文皇后。徐皇后之死對明成祖打擊極深,讓他久久難以平復悲痛之情,正因如此,朱棣在餘生的17年時間裡,便也沒有冊立過皇后(“帝悲慟,為薦大齋於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光祿為具物...帝亦不復立後。”引文同上)。

明成祖朱棣最愛的女人,幫助丈夫奪取江山,她死後皇帝再沒有立後

明長陵鳥瞰圖

由於此時明成祖已決定遷都北京(即北平),所以徐皇后薨逝後並沒有即刻下葬,其梓宮在皇宮中暫厝6年時間,直到位於昌平天壽山的長陵建好後,才從南京轉移至北京下葬,而她也是入葬十三陵的第一人。徐皇后薨逝17年後,明成祖病逝在征討漠北的途中,終年65歲,時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同年底,明成祖與徐皇后合葬在長陵。

史料來源:《明史》、《明成祖實錄》、《國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