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蘭州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從明代起,這裡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古往今來,走過蘭州的文臣武將、使節軍卒、公主商旅數不勝數。可是,細細算一下,到過蘭州的帝王卻非常少。儘管如此,蘭州民間依然有許多有關帝王的故事,比如金天觀與建文帝的傳說,距今近千年的金天觀現在卻被人們即將遺忘了。

一、金天觀簡介

金天觀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號,文化宮橋的西邊。它的歷史悠久,唐為雲峰寺,宋為九陽觀,因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當時的金天觀是蘭州最大的道觀,宮殿高大巍峨,同廊連貫,觀內漢柏唐槐,古木參天。有四大建築群,東有元壇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壇,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陽山上有玉皇閣,老子殿,以北有花園,疊石為山,稱山字園。

"

自古以來,蘭州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從明代起,這裡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古往今來,走過蘭州的文臣武將、使節軍卒、公主商旅數不勝數。可是,細細算一下,到過蘭州的帝王卻非常少。儘管如此,蘭州民間依然有許多有關帝王的故事,比如金天觀與建文帝的傳說,距今近千年的金天觀現在卻被人們即將遺忘了。

一、金天觀簡介

金天觀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號,文化宮橋的西邊。它的歷史悠久,唐為雲峰寺,宋為九陽觀,因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當時的金天觀是蘭州最大的道觀,宮殿高大巍峨,同廊連貫,觀內漢柏唐槐,古木參天。有四大建築群,東有元壇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壇,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陽山上有玉皇閣,老子殿,以北有花園,疊石為山,稱山字園。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金天觀東瀕阿幹河(此段又名雷壇河),西倚華林山,正道家所謂“龍翔虎伏,掩映其墟”的盛地。整座觀宇“左華林,右龍尾,瓊樓貝闕扼其勝,蒼松古柏挺其奇”,氣勢恢宏壯觀,是蘭州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古建築群。

原山門坐北朝南,是一座重簷牌樓。三開間,每門寬3米,高6米,高大軒敞。牌額上書“金天觀”,據傳系悟元子劉一明手筆。門前有五龍池。今門已拆去,池已淤平。

山門內,五重殿宇由南至北依次排開。前院中為九天門,供奉人頭鳥身的九天玄女娘娘。次院中為雷祖寶殿,供奉人頭龍身的雷神普化天尊。殿前設雷壇,為民間祈雨司法之祭臺。左右有真武祠、玄壇祠護持。中院居中為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東西兩廊繪有“老子百世降生八十一回傳奇壁畫”。長達數十米的連環壁畫中,各種不同的“神仙”人物及飛禽走獸形象活靈活現,線條精細,技法高妙。此壁畫繪製於明代(一說繪製於漢代),是全國僅有的兩套道教壁畫之一。不幸的是這一藝術珍品、道家聖物,在1940年前後被剝落殆盡。第四院中玉皇閣聳立於2米高的臺基之上,正殿塑有玉皇坐像。殿東為供堯、舜、禹三位人傑的三官殿,殿西為供日、月:星三位光明神的三光殿。後一重院中,山勢陡然隆起,如閣似亭的老子殿,四條獸脊從中心寶頂向四方斜飛,翼然停落在全觀最高處。周圍迴廊環護,道路曲折。

東側另建一山門,上書“皋蘭福地”牌額。門前河上架有一橋,名日:“望仙橋”。據載,此橋結構精巧異常,後被阿乾河山洪沖毀。 金天觀現存殿宇多系明惠文帝建文時的原建築。據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修金天觀碑(此碑現存三清殿東)載:“明季寺院多被兵燹,而斯觀獨存。”金天觀經清嘉慶和民國初年兩次大的整修,主體建築才得以保存至今。

1949年以後,蘭州市政府多次整理修葺金天觀,以及觀東跨院阿公祠和觀西跨院三公祠,將它們一併改建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阿公祠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阿公即阿桂,清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又稱阿文成公。有功於清政府。三公祠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所祀三公即任過陝甘總督的那彥成、長齡、楊遇春。金天觀和阿公祠、三公祠形成一片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改建中,拆南山門內戲樓移建於阿公祠後的北山坡上,面對新闢的西津通衢大道,為其正門。三問懸山頂穿堂式門樓,彩繪斗拱托起翹簷,丹柱衛護金釘紅門,屹立於數十臺階之上,氣象壯觀恢宏不遜於往昔。

金天觀還是隴上不可多得的古樹名園。觀中隨處可見高大挺拔的鬆、柏、檜、槐,多是千年以上古物。老子殿西北坡下有一株漢柏,雖然枯死,但樹幹依然挺拔。玉皇閣東西兩側各有唐槐一株,樹齡已逾千三百歲,高大粗壯,枝勁葉繁。西邊一株高達二十多米,東邊那株粗有三人合圍,近根部的一半已枯朽斑駁,正述說著歲月滄桑。

老子殿後北坡下,有一古牡丹苑。相傳,此處牡丹是唐朝時從長安皇宮內沉香亭畔移植來的。更說名為“醉楊妃”的一種,乃唐明皇寵妃楊玉環親自培植。盛時苑中有名貴品種一百多本,高者竟逾丈。如今已搶救活四十多本,春日牡丹古苑依然奼紫嫣紅。

二、金天觀發展歷史

金天觀唐代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為九陽觀,明肅莊王於公元1400年重建道觀,因地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

明惠帝建文元年 (1399)夏,第一代肅莊王朱瑛將肅王府由甘州遷駐蘭州山字石後,見此地有仙人舞袖之形,於是便於次年在此開始營建道觀,因竣工於秋,又觀址位於原蘭州城之西,以五行論,便取西方“庚辛金”之意,遂命名日“金天觀”;明永樂十年(1412),詔請當時精於內家拳術的武當山孫碧雲真人來觀主持道場。一時黃冠羽客、內家同道雲集觀,金天觀遂名重於世,成為西北的道教中心。

"

自古以來,蘭州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從明代起,這裡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古往今來,走過蘭州的文臣武將、使節軍卒、公主商旅數不勝數。可是,細細算一下,到過蘭州的帝王卻非常少。儘管如此,蘭州民間依然有許多有關帝王的故事,比如金天觀與建文帝的傳說,距今近千年的金天觀現在卻被人們即將遺忘了。

一、金天觀簡介

金天觀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號,文化宮橋的西邊。它的歷史悠久,唐為雲峰寺,宋為九陽觀,因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當時的金天觀是蘭州最大的道觀,宮殿高大巍峨,同廊連貫,觀內漢柏唐槐,古木參天。有四大建築群,東有元壇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壇,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陽山上有玉皇閣,老子殿,以北有花園,疊石為山,稱山字園。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金天觀東瀕阿幹河(此段又名雷壇河),西倚華林山,正道家所謂“龍翔虎伏,掩映其墟”的盛地。整座觀宇“左華林,右龍尾,瓊樓貝闕扼其勝,蒼松古柏挺其奇”,氣勢恢宏壯觀,是蘭州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古建築群。

原山門坐北朝南,是一座重簷牌樓。三開間,每門寬3米,高6米,高大軒敞。牌額上書“金天觀”,據傳系悟元子劉一明手筆。門前有五龍池。今門已拆去,池已淤平。

山門內,五重殿宇由南至北依次排開。前院中為九天門,供奉人頭鳥身的九天玄女娘娘。次院中為雷祖寶殿,供奉人頭龍身的雷神普化天尊。殿前設雷壇,為民間祈雨司法之祭臺。左右有真武祠、玄壇祠護持。中院居中為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東西兩廊繪有“老子百世降生八十一回傳奇壁畫”。長達數十米的連環壁畫中,各種不同的“神仙”人物及飛禽走獸形象活靈活現,線條精細,技法高妙。此壁畫繪製於明代(一說繪製於漢代),是全國僅有的兩套道教壁畫之一。不幸的是這一藝術珍品、道家聖物,在1940年前後被剝落殆盡。第四院中玉皇閣聳立於2米高的臺基之上,正殿塑有玉皇坐像。殿東為供堯、舜、禹三位人傑的三官殿,殿西為供日、月:星三位光明神的三光殿。後一重院中,山勢陡然隆起,如閣似亭的老子殿,四條獸脊從中心寶頂向四方斜飛,翼然停落在全觀最高處。周圍迴廊環護,道路曲折。

東側另建一山門,上書“皋蘭福地”牌額。門前河上架有一橋,名日:“望仙橋”。據載,此橋結構精巧異常,後被阿乾河山洪沖毀。 金天觀現存殿宇多系明惠文帝建文時的原建築。據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修金天觀碑(此碑現存三清殿東)載:“明季寺院多被兵燹,而斯觀獨存。”金天觀經清嘉慶和民國初年兩次大的整修,主體建築才得以保存至今。

1949年以後,蘭州市政府多次整理修葺金天觀,以及觀東跨院阿公祠和觀西跨院三公祠,將它們一併改建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阿公祠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阿公即阿桂,清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又稱阿文成公。有功於清政府。三公祠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所祀三公即任過陝甘總督的那彥成、長齡、楊遇春。金天觀和阿公祠、三公祠形成一片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改建中,拆南山門內戲樓移建於阿公祠後的北山坡上,面對新闢的西津通衢大道,為其正門。三問懸山頂穿堂式門樓,彩繪斗拱托起翹簷,丹柱衛護金釘紅門,屹立於數十臺階之上,氣象壯觀恢宏不遜於往昔。

金天觀還是隴上不可多得的古樹名園。觀中隨處可見高大挺拔的鬆、柏、檜、槐,多是千年以上古物。老子殿西北坡下有一株漢柏,雖然枯死,但樹幹依然挺拔。玉皇閣東西兩側各有唐槐一株,樹齡已逾千三百歲,高大粗壯,枝勁葉繁。西邊一株高達二十多米,東邊那株粗有三人合圍,近根部的一半已枯朽斑駁,正述說著歲月滄桑。

老子殿後北坡下,有一古牡丹苑。相傳,此處牡丹是唐朝時從長安皇宮內沉香亭畔移植來的。更說名為“醉楊妃”的一種,乃唐明皇寵妃楊玉環親自培植。盛時苑中有名貴品種一百多本,高者竟逾丈。如今已搶救活四十多本,春日牡丹古苑依然奼紫嫣紅。

二、金天觀發展歷史

金天觀唐代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為九陽觀,明肅莊王於公元1400年重建道觀,因地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

明惠帝建文元年 (1399)夏,第一代肅莊王朱瑛將肅王府由甘州遷駐蘭州山字石後,見此地有仙人舞袖之形,於是便於次年在此開始營建道觀,因竣工於秋,又觀址位於原蘭州城之西,以五行論,便取西方“庚辛金”之意,遂命名日“金天觀”;明永樂十年(1412),詔請當時精於內家拳術的武當山孫碧雲真人來觀主持道場。一時黃冠羽客、內家同道雲集觀,金天觀遂名重於世,成為西北的道教中心。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曾重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原有建築毀於兵火,乾隆五十九年(1794)甘肅巡撫許容依原有規模捐款重修,嘉慶十一年(1806)甘肅督標中軍副將劉管成再次重修,道光年間(1821—1850)增建阿公祠與三公祠,民國年間(1912—1949)觀中部分建築與塑像及壁畫遭到破壞。此觀原為蘭州最大的道教官觀,觀內殿宇崇巍,迴廊曲折,松柏茂密,環境清雅。“文革”期間,觀內整個建築被毀。

三、關於金天觀的故事

在蘭州說起肅王很多人都知曉。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鞏固統治,在加強行省建設的同時,還在全國各地分封諸王,以起到拱衛蕃屬的作用。於是,朱元璋就把他的第14個兒子朱楧封到了甘肅。起初,肅王朱楧就蕃在張掖,後來又遷到了蘭州。據說,肅王有一次到蘭州巡視,看到蘭州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尤其是蘭州城外的皋蘭山像一條長龍,橫臥在蘭州城南,三面環山的蘭州城好像仙人舞袖,黃河滾滾而過,的確是藏龍臥虎的好地方。

於是肅王心中大動,有了把就蕃地從張掖遷到蘭州的念頭。果然,在他的努力運作下,建文帝元年,終於將就蕃地遷移到了蘭州(當時為蘭縣)。肅王到蘭州後便徵調各路能工巧匠,大修王府及其他設施。

而在肅王修建的眾多建築設施中,有個地方和建文帝有關。民間傳說,肅王的花園——凝熙園中間建有假山,假山下面修建有地道,可以直達蘭州城外的金天觀。這原本是一個隱藏很深的祕密,可是卻被人給揭破了。這事要從朱棣起兵說起,建文帝當皇帝沒幾天,就在身邊大臣的慫恿下開始削蕃。誰知,卻逼急了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燕王朱棣起兵,竟然一舉奪了建文帝的天下。

據說,最後建文帝出家為僧。究竟去了哪裡?一直沒人說得清。有個說法就是朱棣率軍攻進南京的時候,建文帝制造了一場火災後悄悄向西逃命,直奔蘭州來找肅王朱楧。建文帝到蘭州後,肅王朱楧大吃一驚,但還是收留了建文帝。自然,王府是不能住了。於是,就把他安置到蘭州城西的金天觀。

朱棣對於建文帝假死的現場自然不信,暗地裡派遣了大量人手尋找建文帝。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有一天,一個大臣向朱棣彙報說,肅王朱楧在蘭州城西修建了一個金天觀,金為五行之首,象徵著西方,天則是天子的意思。這個金天觀豈不是說天子在西方嗎?也許建文帝躲藏在金天觀呢?

於是永樂十年,朱棣命武當山道士孫碧雲到蘭州金天觀一探究竟。當時,為了迎接孫碧雲,肅王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望仙橋,修建雷壇,請孫碧雲主持道場。雷壇河就是因此而得名。民間傳說,孫道長經常在望仙橋上觀望,看能否發現建文帝。然而,由於明肅王府和金天觀之間暗通地道,因而建文帝的蹤跡一直沒有暴露。真相是否如此,人們就不知道了。不過,前幾年,整修金天觀(工人文化宮)時,人們發現了一口深井,有人傳言說這口井就是當年肅王府到金天觀地道的出口。

在金天觀院南有十餘塊明清碑刻。其中有移自節園的明肅王妃“碧血碑”,立於原二清殿西廊。據說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大順軍將領賀錦攻佔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擒。肅王妃顏氏、趙氏、顧氏,嬪田氏、楊氏率宮人200餘人從凝熙園奔上北城牆上的拂雲樓,準備從北城牆上投黃河自盡。當時追兵迫近,顏氏撲向立於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觸碑而亡。其餘妃嬪跳牆、自刎、上吊,全部殉難。當地人把肅王妃嬪的屍體收集起來,在園裡掘了個大墓,全部埋葬。從此後,疊立在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上顏妃灑血的地方,留下了—塊碗大的血痕,每逢陰雨或天氣變化,痕跡就非常明顯。

"

自古以來,蘭州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從明代起,這裡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古往今來,走過蘭州的文臣武將、使節軍卒、公主商旅數不勝數。可是,細細算一下,到過蘭州的帝王卻非常少。儘管如此,蘭州民間依然有許多有關帝王的故事,比如金天觀與建文帝的傳說,距今近千年的金天觀現在卻被人們即將遺忘了。

一、金天觀簡介

金天觀在蘭州市七里河區西津東路5號,文化宮橋的西邊。它的歷史悠久,唐為雲峰寺,宋為九陽觀,因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當時的金天觀是蘭州最大的道觀,宮殿高大巍峨,同廊連貫,觀內漢柏唐槐,古木參天。有四大建築群,東有元壇祠,洗心道院,中有雷壇,西有英武祠,北面九陽山上有玉皇閣,老子殿,以北有花園,疊石為山,稱山字園。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金天觀東瀕阿幹河(此段又名雷壇河),西倚華林山,正道家所謂“龍翔虎伏,掩映其墟”的盛地。整座觀宇“左華林,右龍尾,瓊樓貝闕扼其勝,蒼松古柏挺其奇”,氣勢恢宏壯觀,是蘭州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古建築群。

原山門坐北朝南,是一座重簷牌樓。三開間,每門寬3米,高6米,高大軒敞。牌額上書“金天觀”,據傳系悟元子劉一明手筆。門前有五龍池。今門已拆去,池已淤平。

山門內,五重殿宇由南至北依次排開。前院中為九天門,供奉人頭鳥身的九天玄女娘娘。次院中為雷祖寶殿,供奉人頭龍身的雷神普化天尊。殿前設雷壇,為民間祈雨司法之祭臺。左右有真武祠、玄壇祠護持。中院居中為三清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東西兩廊繪有“老子百世降生八十一回傳奇壁畫”。長達數十米的連環壁畫中,各種不同的“神仙”人物及飛禽走獸形象活靈活現,線條精細,技法高妙。此壁畫繪製於明代(一說繪製於漢代),是全國僅有的兩套道教壁畫之一。不幸的是這一藝術珍品、道家聖物,在1940年前後被剝落殆盡。第四院中玉皇閣聳立於2米高的臺基之上,正殿塑有玉皇坐像。殿東為供堯、舜、禹三位人傑的三官殿,殿西為供日、月:星三位光明神的三光殿。後一重院中,山勢陡然隆起,如閣似亭的老子殿,四條獸脊從中心寶頂向四方斜飛,翼然停落在全觀最高處。周圍迴廊環護,道路曲折。

東側另建一山門,上書“皋蘭福地”牌額。門前河上架有一橋,名日:“望仙橋”。據載,此橋結構精巧異常,後被阿乾河山洪沖毀。 金天觀現存殿宇多系明惠文帝建文時的原建築。據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修金天觀碑(此碑現存三清殿東)載:“明季寺院多被兵燹,而斯觀獨存。”金天觀經清嘉慶和民國初年兩次大的整修,主體建築才得以保存至今。

1949年以後,蘭州市政府多次整理修葺金天觀,以及觀東跨院阿公祠和觀西跨院三公祠,將它們一併改建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阿公祠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阿公即阿桂,清武英殿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又稱阿文成公。有功於清政府。三公祠建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所祀三公即任過陝甘總督的那彥成、長齡、楊遇春。金天觀和阿公祠、三公祠形成一片具有明清風格的古建築群。改建中,拆南山門內戲樓移建於阿公祠後的北山坡上,面對新闢的西津通衢大道,為其正門。三問懸山頂穿堂式門樓,彩繪斗拱托起翹簷,丹柱衛護金釘紅門,屹立於數十臺階之上,氣象壯觀恢宏不遜於往昔。

金天觀還是隴上不可多得的古樹名園。觀中隨處可見高大挺拔的鬆、柏、檜、槐,多是千年以上古物。老子殿西北坡下有一株漢柏,雖然枯死,但樹幹依然挺拔。玉皇閣東西兩側各有唐槐一株,樹齡已逾千三百歲,高大粗壯,枝勁葉繁。西邊一株高達二十多米,東邊那株粗有三人合圍,近根部的一半已枯朽斑駁,正述說著歲月滄桑。

老子殿後北坡下,有一古牡丹苑。相傳,此處牡丹是唐朝時從長安皇宮內沉香亭畔移植來的。更說名為“醉楊妃”的一種,乃唐明皇寵妃楊玉環親自培植。盛時苑中有名貴品種一百多本,高者竟逾丈。如今已搶救活四十多本,春日牡丹古苑依然奼紫嫣紅。

二、金天觀發展歷史

金天觀唐代稱為雲峰寺,宋代改為九陽觀,明肅莊王於公元1400年重建道觀,因地處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屬金,故名金天觀,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市工人文化宮。

明惠帝建文元年 (1399)夏,第一代肅莊王朱瑛將肅王府由甘州遷駐蘭州山字石後,見此地有仙人舞袖之形,於是便於次年在此開始營建道觀,因竣工於秋,又觀址位於原蘭州城之西,以五行論,便取西方“庚辛金”之意,遂命名日“金天觀”;明永樂十年(1412),詔請當時精於內家拳術的武當山孫碧雲真人來觀主持道場。一時黃冠羽客、內家同道雲集觀,金天觀遂名重於世,成為西北的道教中心。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曾重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原有建築毀於兵火,乾隆五十九年(1794)甘肅巡撫許容依原有規模捐款重修,嘉慶十一年(1806)甘肅督標中軍副將劉管成再次重修,道光年間(1821—1850)增建阿公祠與三公祠,民國年間(1912—1949)觀中部分建築與塑像及壁畫遭到破壞。此觀原為蘭州最大的道教官觀,觀內殿宇崇巍,迴廊曲折,松柏茂密,環境清雅。“文革”期間,觀內整個建築被毀。

三、關於金天觀的故事

在蘭州說起肅王很多人都知曉。明朝初年,朱元璋為了鞏固統治,在加強行省建設的同時,還在全國各地分封諸王,以起到拱衛蕃屬的作用。於是,朱元璋就把他的第14個兒子朱楧封到了甘肅。起初,肅王朱楧就蕃在張掖,後來又遷到了蘭州。據說,肅王有一次到蘭州巡視,看到蘭州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尤其是蘭州城外的皋蘭山像一條長龍,橫臥在蘭州城南,三面環山的蘭州城好像仙人舞袖,黃河滾滾而過,的確是藏龍臥虎的好地方。

於是肅王心中大動,有了把就蕃地從張掖遷到蘭州的念頭。果然,在他的努力運作下,建文帝元年,終於將就蕃地遷移到了蘭州(當時為蘭縣)。肅王到蘭州後便徵調各路能工巧匠,大修王府及其他設施。

而在肅王修建的眾多建築設施中,有個地方和建文帝有關。民間傳說,肅王的花園——凝熙園中間建有假山,假山下面修建有地道,可以直達蘭州城外的金天觀。這原本是一個隱藏很深的祕密,可是卻被人給揭破了。這事要從朱棣起兵說起,建文帝當皇帝沒幾天,就在身邊大臣的慫恿下開始削蕃。誰知,卻逼急了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燕王朱棣起兵,竟然一舉奪了建文帝的天下。

據說,最後建文帝出家為僧。究竟去了哪裡?一直沒人說得清。有個說法就是朱棣率軍攻進南京的時候,建文帝制造了一場火災後悄悄向西逃命,直奔蘭州來找肅王朱楧。建文帝到蘭州後,肅王朱楧大吃一驚,但還是收留了建文帝。自然,王府是不能住了。於是,就把他安置到蘭州城西的金天觀。

朱棣對於建文帝假死的現場自然不信,暗地裡派遣了大量人手尋找建文帝。據說,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尋找建文帝。有一天,一個大臣向朱棣彙報說,肅王朱楧在蘭州城西修建了一個金天觀,金為五行之首,象徵著西方,天則是天子的意思。這個金天觀豈不是說天子在西方嗎?也許建文帝躲藏在金天觀呢?

於是永樂十年,朱棣命武當山道士孫碧雲到蘭州金天觀一探究竟。當時,為了迎接孫碧雲,肅王還專門修建了一座望仙橋,修建雷壇,請孫碧雲主持道場。雷壇河就是因此而得名。民間傳說,孫道長經常在望仙橋上觀望,看能否發現建文帝。然而,由於明肅王府和金天觀之間暗通地道,因而建文帝的蹤跡一直沒有暴露。真相是否如此,人們就不知道了。不過,前幾年,整修金天觀(工人文化宮)時,人們發現了一口深井,有人傳言說這口井就是當年肅王府到金天觀地道的出口。

在金天觀院南有十餘塊明清碑刻。其中有移自節園的明肅王妃“碧血碑”,立於原二清殿西廊。據說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大順軍將領賀錦攻佔蘭州,末代肅王朱識鋐被擒。肅王妃顏氏、趙氏、顧氏,嬪田氏、楊氏率宮人200餘人從凝熙園奔上北城牆上的拂雲樓,準備從北城牆上投黃河自盡。當時追兵迫近,顏氏撲向立於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觸碑而亡。其餘妃嬪跳牆、自刎、上吊,全部殉難。當地人把肅王妃嬪的屍體收集起來,在園裡掘了個大墓,全部埋葬。從此後,疊立在拂雲樓上的肅王詩碑上顏妃灑血的地方,留下了—塊碗大的血痕,每逢陰雨或天氣變化,痕跡就非常明顯。

行走蘭州:金天觀,傳明燕王朱棣起兵後,逃跑的建文帝藏身於此

清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任陝甘總督時在拂雲樓上看見此碑,忽動惻隱之心:一日上北城,過肅王碑,見烈妃所自碎首處,血痕噴灑,團漬縷注。軍士告餘,天陰雨溼,其痕視常日加明。精誠所至,金石亦開,曷足異也。於是命人在墓前建烈妃祠,將碑移至墓旁,取《莊子·外物》中“萇弘化碧”之意,稱“碧血碑”。

故事裡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權當一聽就罷了。只有這座歷經了幾百年風雨的古剎,依然靜靜地伴著黃河水的起起落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