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截至2018年底,18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已基本建成;全市花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7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2個、認證面積25萬畝;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30.95億元,被評為2018年雲南省雲藥之鄉、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市。同時,彌勒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及加工產業以及非煙產業。目前,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36戶、從業人員達5200餘人;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全市實現非煙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28.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50戶。

"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截至2018年底,18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已基本建成;全市花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7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2個、認證面積25萬畝;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30.95億元,被評為2018年雲南省雲藥之鄉、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市。同時,彌勒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及加工產業以及非煙產業。目前,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36戶、從業人員達5200餘人;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全市實現非煙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28.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50戶。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截至2018年底,18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已基本建成;全市花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7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2個、認證面積25萬畝;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30.95億元,被評為2018年雲南省雲藥之鄉、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市。同時,彌勒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及加工產業以及非煙產業。目前,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36戶、從業人員達5200餘人;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全市實現非煙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28.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50戶。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而在旅遊產業領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細跳月、阿細先基在此發源和傳承。名揚中外的紅煙、紅酒、紅糖已然成為彌勒最靚麗的名片,並在此形成了或創新或浪漫或古樸的獨特文化;可邑小鎮彰顯鄉村旅遊的魅力;東風韻小鎮核心區已初具規模,紅河水鄉、太平湖森林小鎮建設正加快推進,4個特色小鎮已累計完成投資47.05億元,已成為彌勒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亮點,展示特色旅遊的新窗口,一批經典的文旅融合項目正將彌勒不斷推向世界。截至2018年,全市遊客接待量突破了1000萬人次,達1039.23萬;旅遊收入突破了100億元,達101.51億元。

"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截至2018年底,18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已基本建成;全市花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7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2個、認證面積25萬畝;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30.95億元,被評為2018年雲南省雲藥之鄉、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市。同時,彌勒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及加工產業以及非煙產業。目前,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36戶、從業人員達5200餘人;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全市實現非煙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28.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50戶。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而在旅遊產業領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細跳月、阿細先基在此發源和傳承。名揚中外的紅煙、紅酒、紅糖已然成為彌勒最靚麗的名片,並在此形成了或創新或浪漫或古樸的獨特文化;可邑小鎮彰顯鄉村旅遊的魅力;東風韻小鎮核心區已初具規模,紅河水鄉、太平湖森林小鎮建設正加快推進,4個特色小鎮已累計完成投資47.05億元,已成為彌勒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亮點,展示特色旅遊的新窗口,一批經典的文旅融合項目正將彌勒不斷推向世界。截至2018年,全市遊客接待量突破了1000萬人次,達1039.23萬;旅遊收入突破了100億元,達101.51億元。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8月28日上午,在紅河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第五場彌勒專場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亮點,都向人們說明了,彌勒的7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進步。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金榮介紹,近年來,彌勒市發展勢頭十分搶眼,經濟總量已連續多年排名紅河州第一,在全省的排名也不斷靠前。在相繼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同時,彌勒市以五組數據證實了70年發展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彌勒市的城區面積從建國初期的0.18平方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23.5平方公里,擴大了130.56倍;境內的公路里程從建國初期的120公里擴大到2018年的4036.99公里,擴大了34.64倍;國內生產總值從1463.27萬元增加到300.46億元,增長了2053.35倍;財政總收入從75萬元增加到27.51億元,增長了3668.30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53.96萬元增加到37.76億元,增長了831.62倍。一組組的數據,見證了新時代彌勒發展進步的每一個腳印,同時,也少不了彌勒一張張靚麗的名片。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彌勒市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截至2018年底,18萬畝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已基本建成;全市花卉種植面積已發展到5.71萬畝;累計認證“三品一標”產品42個、認證面積25萬畝;全市實現農林牧漁增加值30.95億元,被評為2018年雲南省雲藥之鄉、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市。同時,彌勒市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及加工產業以及非煙產業。目前,工業園區已聚集企業36戶、從業人員達5200餘人;2018年,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81.02億元,全市實現非煙工業增加值21.3億元,增長28.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總數達50戶。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而在旅遊產業領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細跳月、阿細先基在此發源和傳承。名揚中外的紅煙、紅酒、紅糖已然成為彌勒最靚麗的名片,並在此形成了或創新或浪漫或古樸的獨特文化;可邑小鎮彰顯鄉村旅遊的魅力;東風韻小鎮核心區已初具規模,紅河水鄉、太平湖森林小鎮建設正加快推進,4個特色小鎮已累計完成投資47.05億元,已成為彌勒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新亮點,展示特色旅遊的新窗口,一批經典的文旅融合項目正將彌勒不斷推向世界。截至2018年,全市遊客接待量突破了1000萬人次,達1039.23萬;旅遊收入突破了100億元,達101.51億元。

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70年來,“紅河的彌勒”正在成為“世界的彌勒”

在發佈會現場,記者切身感受到,枯燥的數字背後的生活變化是幾代人最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彌勒56萬各族人民也將努力奮鬥,爭取早日打造成“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讓更多的人喜歡彌勒、愛上彌勒,讓“紅河的彌勒”成為“世界的彌勒”。

記者 段傑 實習生 楊學桐 周璞 攝影報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