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與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都不一樣。它是一部極其燒腦的作品,即便少數人讀一遍即可讀懂大意,卻很難完全讀透作者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隱喻。這部小說的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情節,乃至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都是隱喻。而整部小說,就是隱喻套著隱喻創作完成的。

米蘭·昆德拉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歸納總結,無非就是這三組詞及其之間的關係: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牧歌。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以上三對詞組,都是相互對立的。但米蘭·昆德拉顯然不想描寫淺層次的三組對立的詞,而是要寫出它們之間模糊不清的分界線(即彼此無限接近,乃至融合),以及每一組對比詞之間的相互轉換。這也是這部哲理小說最大的魅力。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與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都不一樣。它是一部極其燒腦的作品,即便少數人讀一遍即可讀懂大意,卻很難完全讀透作者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隱喻。這部小說的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情節,乃至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都是隱喻。而整部小說,就是隱喻套著隱喻創作完成的。

米蘭·昆德拉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歸納總結,無非就是這三組詞及其之間的關係: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牧歌。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以上三對詞組,都是相互對立的。但米蘭·昆德拉顯然不想描寫淺層次的三組對立的詞,而是要寫出它們之間模糊不清的分界線(即彼此無限接近,乃至融合),以及每一組對比詞之間的相互轉換。這也是這部哲理小說最大的魅力。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推薦許鈞譯本

一、重與輕

生命抑或靈魂,是否可以永恆輪迴?

千百年來,無數人被這個問題所惑。直至今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

米蘭·昆德拉也陷於“永恆輪迴”之思考。但他並不糾結於答案,而是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看到了兩種可能:

假如永恆輪迴存在:“永恆輪迴之說從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遠消逝,便不再回復,似影子一般,了無分量,未滅先亡,即使它是殘酷,美麗,或是絢爛的,這份殘酷、美麗和絢爛也都沒有任何意義。”那麼,“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假如永恆輪迴不存在:“如果未滅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複,未滅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那麼,永恆輪迴就成為了最沉重的負擔。

這是說,永恆輪迴存在,即是輕;永恆輪迴不存在,即是重嗎?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嗎?

昆德拉通過正與反的論證,讓我們看到了正反兩個層面的對比:“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以上種種辯證的闡述,讓我們有點蒙圈——輕與重,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輕者為正,重者為負;而貝多芬似乎將重當做某種證明的東西——“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昆德拉,到底傾向於誰呢?事實上,他沒有任何傾向,他是保持中立的。因為他看到,輕無恆輕,重無恆重,輕與重會因不斷的累積而相互轉換。(正如一個在歷史上只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位反覆輪迴、不斷來砍法國人透露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無限的差別。)

於是他設置了故事的四個主人公:托馬斯和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托馬斯和薩比娜是生命之輕的代表,特蕾莎和弗蘭茨則是生命之重的代表,有趣的是,作者偏偏不按性格配對,非要打亂他們的順序,讓托馬斯愛特蕾莎,讓弗蘭茨愛薩比娜,又讓薩比娜誰也不愛。

這四個人中,內涵最豐富的就是托馬斯與特蕾莎的組合,他們正隱喻生命之輕與重的融合,故事開始於他們矛盾的結合(對立的結合),結束於他們矛盾的統一(二者一同消亡:托馬斯與特蕾莎共同死於一場車禍。而就在去世之前,他們彼此從生命的輕與重中解脫了)。

小說中的“女二號”薩比娜,也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設置。她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她背叛了親人,背叛了愛情,甚至背叛了國家,直至最後,當親人、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己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極?

薩比娜看似一生沒有壓力、沒有責任,甚至讓人略有些羨慕的命運,其實並不是幸福的,而是可憐的。“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有的情節都看似是偶然的,卻都是必然發生的。在這部作品中,情節是無足輕重的,只是哲理表達的一種輔助工具。我們只讀到書的一半,就可以看到結局。但這並不會讓讀者掃興,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被昆德拉一步一步設下的哲學的陷阱所吸引,我們並不關注故事本身的結局,而是想找到層層哲理最底層的那個寶藏——即哲學的終點(可笑的是,哲學並無終點)。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與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都不一樣。它是一部極其燒腦的作品,即便少數人讀一遍即可讀懂大意,卻很難完全讀透作者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隱喻。這部小說的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情節,乃至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都是隱喻。而整部小說,就是隱喻套著隱喻創作完成的。

米蘭·昆德拉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歸納總結,無非就是這三組詞及其之間的關係: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牧歌。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以上三對詞組,都是相互對立的。但米蘭·昆德拉顯然不想描寫淺層次的三組對立的詞,而是要寫出它們之間模糊不清的分界線(即彼此無限接近,乃至融合),以及每一組對比詞之間的相互轉換。這也是這部哲理小說最大的魅力。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推薦許鈞譯本

一、重與輕

生命抑或靈魂,是否可以永恆輪迴?

千百年來,無數人被這個問題所惑。直至今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

米蘭·昆德拉也陷於“永恆輪迴”之思考。但他並不糾結於答案,而是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看到了兩種可能:

假如永恆輪迴存在:“永恆輪迴之說從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遠消逝,便不再回復,似影子一般,了無分量,未滅先亡,即使它是殘酷,美麗,或是絢爛的,這份殘酷、美麗和絢爛也都沒有任何意義。”那麼,“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假如永恆輪迴不存在:“如果未滅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複,未滅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那麼,永恆輪迴就成為了最沉重的負擔。

這是說,永恆輪迴存在,即是輕;永恆輪迴不存在,即是重嗎?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嗎?

昆德拉通過正與反的論證,讓我們看到了正反兩個層面的對比:“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以上種種辯證的闡述,讓我們有點蒙圈——輕與重,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輕者為正,重者為負;而貝多芬似乎將重當做某種證明的東西——“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昆德拉,到底傾向於誰呢?事實上,他沒有任何傾向,他是保持中立的。因為他看到,輕無恆輕,重無恆重,輕與重會因不斷的累積而相互轉換。(正如一個在歷史上只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位反覆輪迴、不斷來砍法國人透露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無限的差別。)

於是他設置了故事的四個主人公:托馬斯和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托馬斯和薩比娜是生命之輕的代表,特蕾莎和弗蘭茨則是生命之重的代表,有趣的是,作者偏偏不按性格配對,非要打亂他們的順序,讓托馬斯愛特蕾莎,讓弗蘭茨愛薩比娜,又讓薩比娜誰也不愛。

這四個人中,內涵最豐富的就是托馬斯與特蕾莎的組合,他們正隱喻生命之輕與重的融合,故事開始於他們矛盾的結合(對立的結合),結束於他們矛盾的統一(二者一同消亡:托馬斯與特蕾莎共同死於一場車禍。而就在去世之前,他們彼此從生命的輕與重中解脫了)。

小說中的“女二號”薩比娜,也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設置。她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她背叛了親人,背叛了愛情,甚至背叛了國家,直至最後,當親人、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己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極?

薩比娜看似一生沒有壓力、沒有責任,甚至讓人略有些羨慕的命運,其實並不是幸福的,而是可憐的。“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有的情節都看似是偶然的,卻都是必然發生的。在這部作品中,情節是無足輕重的,只是哲理表達的一種輔助工具。我們只讀到書的一半,就可以看到結局。但這並不會讓讀者掃興,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被昆德拉一步一步設下的哲學的陷阱所吸引,我們並不關注故事本身的結局,而是想找到層層哲理最底層的那個寶藏——即哲學的終點(可笑的是,哲學並無終點)。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二、靈與肉

這部小說從始至終,都未擺脫“靈與肉”的對抗與妥協。

與其說擺脫不了,不如說昆德拉根本就沒想擺脫。他直接將人性最本質的靈與肉統統拿出來,赤裸裸地擺在讀者面前,讓抱著極大“慾望”的讀者,最終“冷淡”地合上書。

小說的開篇,即是赤裸裸的“出軌”。而貫穿於整本書的,都是赤裸裸的肉慾,諸如女友無數的托馬斯,習慣背叛的薩比娜,背叛婚姻的弗蘭茨……但事實遠不止如此簡單。相信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發現一個規律: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是所謂的反面人物,也沒有任何一個是正面人物,以至於我們無法去恨或者反感其中的任何一個人。

為什麼呢?

因為真實的世界即是如此——“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肉體集中營,一具具肉體彼此相像,而靈魂是根本看不見的。”

為了更加突出靈與肉的主題,昆德拉將小說的背景設置在1968年蘇俄入侵捷克的特殊歷史時期。從大背景強國對弱國的“入侵”,到故事中強者托馬斯對弱者特蕾莎的入侵,賦予“靈與肉”多重視覺、不同深度、不同層面的意義:“絕望攫住了整個國家,控制並壓垮了一個個肉體,一直滲透到了靈魂。”

難道現實社會中的人,就真的可以擺脫“肉體集中營”的命運嗎?否則,我們有何理由去恨托馬斯和薩比娜?

正如小說中所揭露的可怕現實:“集中營,就是日日夜夜,人們永遠擠著壓著在一起生活的一個世界。殘酷和暴力只不過是其次要特徵(而且絕非必然)。集中營,是對私生活的徹底剝奪。”

正是基於“集中營”這個真實的社會背景,昆德拉通過一系列描述,讓托馬斯的風流和薩比娜的背叛顯得並不齷齪。托馬斯看似踐踏肉體,實則他最懂愛,他是全書中唯一懂得真愛之人,也是唯一付出真愛之人。他為了特蕾莎放棄了所有(除了肉體),甘願一步步“墮落”:從最優秀的外科醫生,到鄉村醫生,再輪流到玻璃清洗工、卡車司機……他沒有絲毫怨言,恰恰相反,他很享受自己愈來愈輕的生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直至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失去,只剩下愛——沉重的愛。輕至極限,竟成了重!這就是昆德拉讓我們去體會的。

肉體和靈魂,到底有怎樣的分界線?

昆德拉終於寫出了一句無需我們思考、痛苦抉擇的定論:“肉體是囚籠,裡面有個東西在看、在聽,在害怕,在思索,在驚奇;這東西在肉體消失之後還在,還殘存,它就是靈魂。”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與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都不一樣。它是一部極其燒腦的作品,即便少數人讀一遍即可讀懂大意,卻很難完全讀透作者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隱喻。這部小說的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情節,乃至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都是隱喻。而整部小說,就是隱喻套著隱喻創作完成的。

米蘭·昆德拉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歸納總結,無非就是這三組詞及其之間的關係: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牧歌。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以上三對詞組,都是相互對立的。但米蘭·昆德拉顯然不想描寫淺層次的三組對立的詞,而是要寫出它們之間模糊不清的分界線(即彼此無限接近,乃至融合),以及每一組對比詞之間的相互轉換。這也是這部哲理小說最大的魅力。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推薦許鈞譯本

一、重與輕

生命抑或靈魂,是否可以永恆輪迴?

千百年來,無數人被這個問題所惑。直至今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

米蘭·昆德拉也陷於“永恆輪迴”之思考。但他並不糾結於答案,而是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看到了兩種可能:

假如永恆輪迴存在:“永恆輪迴之說從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遠消逝,便不再回復,似影子一般,了無分量,未滅先亡,即使它是殘酷,美麗,或是絢爛的,這份殘酷、美麗和絢爛也都沒有任何意義。”那麼,“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假如永恆輪迴不存在:“如果未滅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複,未滅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那麼,永恆輪迴就成為了最沉重的負擔。

這是說,永恆輪迴存在,即是輕;永恆輪迴不存在,即是重嗎?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嗎?

昆德拉通過正與反的論證,讓我們看到了正反兩個層面的對比:“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以上種種辯證的闡述,讓我們有點蒙圈——輕與重,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輕者為正,重者為負;而貝多芬似乎將重當做某種證明的東西——“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昆德拉,到底傾向於誰呢?事實上,他沒有任何傾向,他是保持中立的。因為他看到,輕無恆輕,重無恆重,輕與重會因不斷的累積而相互轉換。(正如一個在歷史上只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位反覆輪迴、不斷來砍法國人透露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無限的差別。)

於是他設置了故事的四個主人公:托馬斯和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托馬斯和薩比娜是生命之輕的代表,特蕾莎和弗蘭茨則是生命之重的代表,有趣的是,作者偏偏不按性格配對,非要打亂他們的順序,讓托馬斯愛特蕾莎,讓弗蘭茨愛薩比娜,又讓薩比娜誰也不愛。

這四個人中,內涵最豐富的就是托馬斯與特蕾莎的組合,他們正隱喻生命之輕與重的融合,故事開始於他們矛盾的結合(對立的結合),結束於他們矛盾的統一(二者一同消亡:托馬斯與特蕾莎共同死於一場車禍。而就在去世之前,他們彼此從生命的輕與重中解脫了)。

小說中的“女二號”薩比娜,也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設置。她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她背叛了親人,背叛了愛情,甚至背叛了國家,直至最後,當親人、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己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極?

薩比娜看似一生沒有壓力、沒有責任,甚至讓人略有些羨慕的命運,其實並不是幸福的,而是可憐的。“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有的情節都看似是偶然的,卻都是必然發生的。在這部作品中,情節是無足輕重的,只是哲理表達的一種輔助工具。我們只讀到書的一半,就可以看到結局。但這並不會讓讀者掃興,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被昆德拉一步一步設下的哲學的陷阱所吸引,我們並不關注故事本身的結局,而是想找到層層哲理最底層的那個寶藏——即哲學的終點(可笑的是,哲學並無終點)。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二、靈與肉

這部小說從始至終,都未擺脫“靈與肉”的對抗與妥協。

與其說擺脫不了,不如說昆德拉根本就沒想擺脫。他直接將人性最本質的靈與肉統統拿出來,赤裸裸地擺在讀者面前,讓抱著極大“慾望”的讀者,最終“冷淡”地合上書。

小說的開篇,即是赤裸裸的“出軌”。而貫穿於整本書的,都是赤裸裸的肉慾,諸如女友無數的托馬斯,習慣背叛的薩比娜,背叛婚姻的弗蘭茨……但事實遠不止如此簡單。相信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發現一個規律: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是所謂的反面人物,也沒有任何一個是正面人物,以至於我們無法去恨或者反感其中的任何一個人。

為什麼呢?

因為真實的世界即是如此——“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肉體集中營,一具具肉體彼此相像,而靈魂是根本看不見的。”

為了更加突出靈與肉的主題,昆德拉將小說的背景設置在1968年蘇俄入侵捷克的特殊歷史時期。從大背景強國對弱國的“入侵”,到故事中強者托馬斯對弱者特蕾莎的入侵,賦予“靈與肉”多重視覺、不同深度、不同層面的意義:“絕望攫住了整個國家,控制並壓垮了一個個肉體,一直滲透到了靈魂。”

難道現實社會中的人,就真的可以擺脫“肉體集中營”的命運嗎?否則,我們有何理由去恨托馬斯和薩比娜?

正如小說中所揭露的可怕現實:“集中營,就是日日夜夜,人們永遠擠著壓著在一起生活的一個世界。殘酷和暴力只不過是其次要特徵(而且絕非必然)。集中營,是對私生活的徹底剝奪。”

正是基於“集中營”這個真實的社會背景,昆德拉通過一系列描述,讓托馬斯的風流和薩比娜的背叛顯得並不齷齪。托馬斯看似踐踏肉體,實則他最懂愛,他是全書中唯一懂得真愛之人,也是唯一付出真愛之人。他為了特蕾莎放棄了所有(除了肉體),甘願一步步“墮落”:從最優秀的外科醫生,到鄉村醫生,再輪流到玻璃清洗工、卡車司機……他沒有絲毫怨言,恰恰相反,他很享受自己愈來愈輕的生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直至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失去,只剩下愛——沉重的愛。輕至極限,竟成了重!這就是昆德拉讓我們去體會的。

肉體和靈魂,到底有怎樣的分界線?

昆德拉終於寫出了一句無需我們思考、痛苦抉擇的定論:“肉體是囚籠,裡面有個東西在看、在聽,在害怕,在思索,在驚奇;這東西在肉體消失之後還在,還殘存,它就是靈魂。”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伊甸園》

三、媚俗與牧歌

比起輕與重、靈與肉這兩重思想,媚俗與牧歌這一組關鍵詞,更加抽象,也更富深意。這也是昆德拉這部心血之作最重要的哲學表達。

小說的最後兩部《偉大的進軍》和《卡列寧的微笑》即是對“媚俗”與“牧歌”的詮釋。

“媚俗”是什麼?

昆德拉將斯大林之子因糞便(弄髒英國人的廁所)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國家之間的擴張進行對比,得出結論:“為糞便而死不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死。德國人不惜犧牲生命向東方拼命擴張帝國的領土,俄國人則為向西方擴張自己的實力範圍而喪生,是的,這些人為愚蠢的事情而死,他們的死才毫無意義,才沒有任何價值。相反,斯大林兒子之死是在戰爭的普遍愚蠢之中惟一具有形而上學意義的死。”

這一顛覆我們認知的結論,其實是對造物主(上帝)提出的質疑:要麼糞便是可以接受的,要麼創造我們人類的方式是無法接受的。而媚俗,就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

那麼,“牧歌”又是什麼呢?

牧歌其實代表著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昆德拉直接將伊甸園的畫面插入小說之中,最原始的“人”的感知是怎樣的呢?在伊甸園,亞當對著泉水俯下身時,他還不知道水中看到的,就是他自己。更直接地說,在伊甸園中,人還未成其為人。因此,伊甸園中的人,對肉體與靈魂的兩重性一無所知——這裡只存在快感卻無興奮。“更確切地說,那時人還沒有被拋入人之軌道。而我們,我們早已被拋入其中。對伊甸園的懷念,就是人不想成其為人的渴望。”

牧歌,只能是人無盡的追求,永遠無法得到的追求。“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將牧歌獻給另一個人。只有動物能做到,因為它沒有被逐出伊甸園。人與狗之間的愛是牧歌一樣的。這是一種沒有衝突,沒有撕心裂肺的場面,沒有變故的愛。”

媚俗與牧歌,其實都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歸根結底,媚俗不過是大寫的牧歌的表現和美本身。

固然,所有人,都在用生命追求著美。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延展。

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我們體驗到了所有的善與惡,悲與喜,幸福與悲痛,這是追求美所必經的過程,只是,當生命走向終點——深深的絕望時刻到來之時,自己卻一無所知。



"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米蘭·昆德拉

這本書與我之前讀過的所有書都不一樣。它是一部極其燒腦的作品,即便少數人讀一遍即可讀懂大意,卻很難完全讀透作者埋藏在字裡行間的隱喻。這部小說的幾乎每個人物,每個情節,乃至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都是隱喻。而整部小說,就是隱喻套著隱喻創作完成的。

米蘭·昆德拉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歸納總結,無非就是這三組詞及其之間的關係:輕與重、靈與肉、媚俗與牧歌。

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以上三對詞組,都是相互對立的。但米蘭·昆德拉顯然不想描寫淺層次的三組對立的詞,而是要寫出它們之間模糊不清的分界線(即彼此無限接近,乃至融合),以及每一組對比詞之間的相互轉換。這也是這部哲理小說最大的魅力。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推薦許鈞譯本

一、重與輕

生命抑或靈魂,是否可以永恆輪迴?

千百年來,無數人被這個問題所惑。直至今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都會給出不同的解答。

米蘭·昆德拉也陷於“永恆輪迴”之思考。但他並不糾結於答案,而是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看到了兩種可能:

假如永恆輪迴存在:“永恆輪迴之說從反面肯定了生命一旦永遠消逝,便不再回復,似影子一般,了無分量,未滅先亡,即使它是殘酷,美麗,或是絢爛的,這份殘酷、美麗和絢爛也都沒有任何意義。”那麼,“建立在輪迴不存在之上的世界所固有的深刻的道德沉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預先被諒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地許可了。”

假如永恆輪迴不存在:“如果未滅生命的每一秒鐘得無限重複,未滅就會像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樣被釘死在永恆上。”那麼,永恆輪迴就成為了最沉重的負擔。

這是說,永恆輪迴存在,即是輕;永恆輪迴不存在,即是重嗎?重便真的殘酷,輕便真的美麗嗎?

昆德拉通過正與反的論證,讓我們看到了正反兩個層面的對比:“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以上種種辯證的闡述,讓我們有點蒙圈——輕與重,我們到底該追求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認為輕者為正,重者為負;而貝多芬似乎將重當做某種證明的東西——“重、必然和價值是三個有內在聯繫的概念:必然者為重,重者才有價值。”

昆德拉,到底傾向於誰呢?事實上,他沒有任何傾向,他是保持中立的。因為他看到,輕無恆輕,重無恆重,輕與重會因不斷的累積而相互轉換。(正如一個在歷史上只出現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位反覆輪迴、不斷來砍法國人透露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無限的差別。)

於是他設置了故事的四個主人公:托馬斯和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托馬斯和薩比娜是生命之輕的代表,特蕾莎和弗蘭茨則是生命之重的代表,有趣的是,作者偏偏不按性格配對,非要打亂他們的順序,讓托馬斯愛特蕾莎,讓弗蘭茨愛薩比娜,又讓薩比娜誰也不愛。

這四個人中,內涵最豐富的就是托馬斯與特蕾莎的組合,他們正隱喻生命之輕與重的融合,故事開始於他們矛盾的結合(對立的結合),結束於他們矛盾的統一(二者一同消亡:托馬斯與特蕾莎共同死於一場車禍。而就在去世之前,他們彼此從生命的輕與重中解脫了)。

小說中的“女二號”薩比娜,也是一個“非如此不可”的設置。她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她背叛了親人,背叛了愛情,甚至背叛了國家,直至最後,當親人、愛情和祖國一樣也不剩,還有什麼好背叛的?薩比娜感覺自己周圍一片空虛。這空虛是否就是一切背叛的終極?

薩比娜看似一生沒有壓力、沒有責任,甚至讓人略有些羨慕的命運,其實並不是幸福的,而是可憐的。“她的悲劇不是因為重,而是在於輕。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所有的情節都看似是偶然的,卻都是必然發生的。在這部作品中,情節是無足輕重的,只是哲理表達的一種輔助工具。我們只讀到書的一半,就可以看到結局。但這並不會讓讀者掃興,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早已被昆德拉一步一步設下的哲學的陷阱所吸引,我們並不關注故事本身的結局,而是想找到層層哲理最底層的那個寶藏——即哲學的終點(可笑的是,哲學並無終點)。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二、靈與肉

這部小說從始至終,都未擺脫“靈與肉”的對抗與妥協。

與其說擺脫不了,不如說昆德拉根本就沒想擺脫。他直接將人性最本質的靈與肉統統拿出來,赤裸裸地擺在讀者面前,讓抱著極大“慾望”的讀者,最終“冷淡”地合上書。

小說的開篇,即是赤裸裸的“出軌”。而貫穿於整本書的,都是赤裸裸的肉慾,諸如女友無數的托馬斯,習慣背叛的薩比娜,背叛婚姻的弗蘭茨……但事實遠不止如此簡單。相信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會發現一個規律:小說中沒有任何一個是所謂的反面人物,也沒有任何一個是正面人物,以至於我們無法去恨或者反感其中的任何一個人。

為什麼呢?

因為真實的世界即是如此——“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肉體集中營,一具具肉體彼此相像,而靈魂是根本看不見的。”

為了更加突出靈與肉的主題,昆德拉將小說的背景設置在1968年蘇俄入侵捷克的特殊歷史時期。從大背景強國對弱國的“入侵”,到故事中強者托馬斯對弱者特蕾莎的入侵,賦予“靈與肉”多重視覺、不同深度、不同層面的意義:“絕望攫住了整個國家,控制並壓垮了一個個肉體,一直滲透到了靈魂。”

難道現實社會中的人,就真的可以擺脫“肉體集中營”的命運嗎?否則,我們有何理由去恨托馬斯和薩比娜?

正如小說中所揭露的可怕現實:“集中營,就是日日夜夜,人們永遠擠著壓著在一起生活的一個世界。殘酷和暴力只不過是其次要特徵(而且絕非必然)。集中營,是對私生活的徹底剝奪。”

正是基於“集中營”這個真實的社會背景,昆德拉通過一系列描述,讓托馬斯的風流和薩比娜的背叛顯得並不齷齪。托馬斯看似踐踏肉體,實則他最懂愛,他是全書中唯一懂得真愛之人,也是唯一付出真愛之人。他為了特蕾莎放棄了所有(除了肉體),甘願一步步“墮落”:從最優秀的外科醫生,到鄉村醫生,再輪流到玻璃清洗工、卡車司機……他沒有絲毫怨言,恰恰相反,他很享受自己愈來愈輕的生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直至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失去,只剩下愛——沉重的愛。輕至極限,竟成了重!這就是昆德拉讓我們去體會的。

肉體和靈魂,到底有怎樣的分界線?

昆德拉終於寫出了一句無需我們思考、痛苦抉擇的定論:“肉體是囚籠,裡面有個東西在看、在聽,在害怕,在思索,在驚奇;這東西在肉體消失之後還在,還殘存,它就是靈魂。”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伊甸園》

三、媚俗與牧歌

比起輕與重、靈與肉這兩重思想,媚俗與牧歌這一組關鍵詞,更加抽象,也更富深意。這也是昆德拉這部心血之作最重要的哲學表達。

小說的最後兩部《偉大的進軍》和《卡列寧的微笑》即是對“媚俗”與“牧歌”的詮釋。

“媚俗”是什麼?

昆德拉將斯大林之子因糞便(弄髒英國人的廁所)而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國家之間的擴張進行對比,得出結論:“為糞便而死不是一種毫無意義的死。德國人不惜犧牲生命向東方拼命擴張帝國的領土,俄國人則為向西方擴張自己的實力範圍而喪生,是的,這些人為愚蠢的事情而死,他們的死才毫無意義,才沒有任何價值。相反,斯大林兒子之死是在戰爭的普遍愚蠢之中惟一具有形而上學意義的死。”

這一顛覆我們認知的結論,其實是對造物主(上帝)提出的質疑:要麼糞便是可以接受的,要麼創造我們人類的方式是無法接受的。而媚俗,就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

那麼,“牧歌”又是什麼呢?

牧歌其實代表著最原始的一種情感。昆德拉直接將伊甸園的畫面插入小說之中,最原始的“人”的感知是怎樣的呢?在伊甸園,亞當對著泉水俯下身時,他還不知道水中看到的,就是他自己。更直接地說,在伊甸園中,人還未成其為人。因此,伊甸園中的人,對肉體與靈魂的兩重性一無所知——這裡只存在快感卻無興奮。“更確切地說,那時人還沒有被拋入人之軌道。而我們,我們早已被拋入其中。對伊甸園的懷念,就是人不想成其為人的渴望。”

牧歌,只能是人無盡的追求,永遠無法得到的追求。“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將牧歌獻給另一個人。只有動物能做到,因為它沒有被逐出伊甸園。人與狗之間的愛是牧歌一樣的。這是一種沒有衝突,沒有撕心裂肺的場面,沒有變故的愛。”

媚俗與牧歌,其實都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歸根結底,媚俗不過是大寫的牧歌的表現和美本身。

固然,所有人,都在用生命追求著美。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延展。

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我們體驗到了所有的善與惡,悲與喜,幸福與悲痛,這是追求美所必經的過程,只是,當生命走向終點——深深的絕望時刻到來之時,自己卻一無所知。



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最經典的40句名言

1.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對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2. 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練就已經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到底會有什麼價值?正因為這樣,生命才總是像一張草圖。……而我們生命的草圖卻不是任何東西的草稿,它是一張成不了畫的草圖。

3. 一次不算數,一次就是從來沒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沒有活過一樣。

4. 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人的偉大在於他扛起命運,就想用肩膀頂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樣。

5. 肉體是囚籠,裡面有個東西在看、在聽,在害怕,在思索,在驚奇;這東西在肉體消失之後還在,還殘存,它就是靈魂。

6. 母性意味著偉大的犧牲。如果母性是一種大寫的犧牲,那麼做女兒就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大寫的過錯。

7. 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肉體集中營,一具具肉體彼此相像,而靈魂是根本看不見的。

8. 人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猶如作曲家譜寫奏鳴曲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題也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延展。

9. 人就是根據美的法則譜寫生命樂章,直至深深的絕望時刻的到來,然而自己卻一無所知。

10. 自學者和學生的區別,不在於知識的廣度,而在於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異。

11. 這些夢不僅富有說服力,而且還美。這是弗洛伊德關於夢的理論遺漏的一個方面。夢不僅僅是一種信息交流(也許是一種密碼信息交流),還是一種審美活動,一種想象遊戲,這一遊戲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夢是一種證明,想象或夢見不曾發生的東西,是人內心最深層的需求之一。

12. 忠誠是第一美德,它使我們的生命完整統一。若沒有忠誠,人生就會分散成千萬個轉瞬即逝的印跡。

13. 背叛,就是脫離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擺脫原位,投向未知。

14. 美就是被背棄的世界。只有當迫害者誤將它遺忘在某個角落時,我們才能與它不期而遇。

15. 失去私密的人失去了一切,而心甘情願放棄私密的人則是怪物。

16. 愛情一旦公之於眾會變得沉重,成為負擔。

17. 愛情是一場戰鬥。

18. 人生的悲劇總可以用沉重來比喻。

19. 愛情誕生的時刻就像這樣:女人無法抗拒呼喚她受了驚嚇的靈魂的聲音,男人無法抗拒靈魂專注於他聲音的女人。

20. 要逃避痛苦,最常見的,就是躲進未來。在時間的軌道上,人們想象有一條線,超脫了這條線,當前的痛苦便不復存在。

21. 愛情就像是帝國:它們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一旦消失,帝國也隨之滅亡。

22. 罪惡的制度並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確信已經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積極分子所建立。

23. 要是有什麼方法把人分成不同類別的話,那麼最佳的分類尺度莫過於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將人們引入不同的職業並終身從事。

24. 理想從來都是不可能找到的。失望把他們從一個女人推向另一個女人,賦予他們善變一種感傷的藉口。

25. 大腦中有一個專門的區域,我們可稱之為詩化記憶,它記錄的,是讓我們陶醉,令我們感動,賦予我們的生活以美麗的一切。

26. 沒有幸福的快感,那算不上快感。

27. 隱喻是危險的。愛由隱喻而起。換言之:愛開始於一個女人以某句話印在我們詩化記憶中的那一刻。

28. 小說不是作家的懺悔,而是對於陷入塵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29. 人只能活一回,我們無法驗證決定的對錯,因為,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只能做一個決定。上天不會賦予我們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生命以供比較不同的決定。

30. 如果興奮是造物主用以取樂的一種機制,相反,愛情則是隻屬於我們的,我們憑藉著它逃脫造物主的控制。愛情,就是我們的自由。

31. 把愛情從愚蠢的性慾中解救出來的惟一方法,應該是用另一種方式來調節我們大腦裡的時鐘,讓我們在看到燕子的時候興奮。

32. 媚俗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

33. 人類的博愛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礎之上。

34. 在媚俗被當做謊言的情況下,媚俗必定處於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專橫的權力,它就像人類的任何一個弱點一樣令人心動。因為我們中沒有一個是超人,不可能完全擺脫媚俗。不管我們心中對它如何蔑視,媚俗總是人類境況的組成部分。

35. 媚俗的根源就是對生命的絕對認同。

36. 人類真正的善心,只對那些不具備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純粹地體現出來。人類真正的道德測試,是看他與那些受其支配的東西如動物之間的關係如何。人類根本的失敗,就是這方面造成的,其為“根本”,是因為其他的一切事物均由此而產生。

37. 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愛,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總渴望得到別人的愛,也就是說我們總希望從別人那兒得到什麼(愛),而不是無條件地投入其懷抱中並且只要他這個人的存在。

38. 幸福是對重複的渴望。

39. 與人相比,狗幾乎沒有什麼特權,但它倒是有一項值得重視:它不受法律的制約,可以享受安樂死。動物有權無痛苦地死亡。

40. 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


越讀時間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