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妙玉 劉姥姥 賈母 林黛玉 歷史大學堂 2017-06-04

《紅樓夢》以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這一僧一道開篇大有深意,作者自雲: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整本書中,一僧一道就如同“人間指南”一般,時不時就出場一回,為世人指點迷津。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甄士隱是聽了《好了歌》出家的,香菱的命運是一僧一道說出來的,寶釵的冷香丸、寶玉的通靈玉、黛玉病中“不許見哭聲”的忌諱……無一不是和尚道士透出的消息。可惜,除了這幾位仙師真人,滾滾紅塵中另有一些出家人,卻是形形色色,“各顯神通”。

清虛觀中的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被皇上封為“終了真人”。

這老道一見到賈母,先是一頓奉承,接著就送禮,金的玉的都有,“皆是珠穿寶貫,玉琢金鏤,共有三五十件”。這還不算完,他還想做“月下老人”給寶玉提親----這位“終了真人”對紅塵中事如此熱心,真不知道他“終了”了些什麼。

王一貼也是道士,他自己就說自己是個糊弄人賣假膏藥的----倒是直率。

最離譜的是水月庵那個老尼姑,為了貪圖銀子和麵子,“智激”王熙鳳,活生生拆散一對鴛鴦,害死兩條人命!----真是罪過!修行這兩個字,竟遭荼毒了。

說到修行,大觀園中也有兩個人頗值得一說:寶釵和妙玉。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那一回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時,來到寶釵的屋子,沒料到外面奇草仙藤異香撲鼻的蘅蕪苑,裡面竟然“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這讓人乍一看,還以為到了什麼寺什麼庵,哪裡像是“豐年好大雪”皇商薛家千金的閨房?

像寶釵這樣一個“冠壓群芳”金尊玉貴的小姐,喝杯茶就是用個“晉王愷珍玩、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祕府”的古董珍玩也不過分吧?

或者用個綠玉斗也配得起身份,最不濟也得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啊?

可偏偏這些物件全部出現在妙玉修行的櫳翠庵,真是有趣!

“你的屋子裡有著你的氣質”,這句話果然不錯。

妙玉出家並非自願,有人說她“雲空未必空”,其實她何時說自己“空”了?

中秋夜聯詩,她嫌湘雲和黛玉那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太頹喪了,說道“若……且去搜奇撿怪,失了咱們的閨閣面目”,一個“閨閣面目”就把心裡的底子露出來了。

她的出家是出於無奈,至於“修”這個字就不必較真了。

雖然也打坐,雖然也念經,那隻不過是形式。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櫳翠庵品茶一回裡,妙玉提前打聽到賈母不喜歡六安茶,笑意盈盈地親自奉上了老君眉----這種茶白毫銀針,香馥味濃,又名“仙茶”,衝這名字,賈府的老祖宗就會喜歡,而且還能消食解膩,對於“才都吃了酒肉”的老太太來說真是太相宜了。

可是一轉眼,她就動了氣:“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為何?因為這珍貴的茶杯被鄉下貧婆子劉姥姥給“玷汙”了!

劉姥姥就那麼讓人討厭嗎?她不過就是出身貧苦,言語粗陋。連怡紅公子都心生憐憫代其求情,妙玉這才吐口把杯子給了劉姥姥,還說:“幸而那杯子是我沒吃過的,若我使過,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給她。”----這幾句話,怎麼竟有些“愛自己尊若菩薩,窺他人穢如糞土”的夏金桂的腔調?出家人何來這等分別心?

“真正的修行,是讓每個靠近你的人都感覺到舒服”,可惜妙玉不懂。

李紈喜歡櫳翠庵的紅梅,卻讓寶玉去討,因為“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做嫂子的又不放心寶玉一個人去,想派個人跟著,下面的情節就很有意思了----黛玉忙攔說: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紈點頭說:是。----看來給寶玉用綠玉斗喝茶的那點小心思已經盡人皆知了,她卻自己掩耳盜鈴,自稱“檻外人”給寶玉寫生日賀卡,用的是一張粉紅色信箋----一個頂著三千煩惱絲躲在寺廟中的女孩兒家,寂寞得夠夠的了,總會忍不住透出些“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式的欲說還休。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再看寶釵。

湘雲說過“我天天在家裡想著,這些姐姐們再沒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麼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

湘雲是賈府的常客,她來了,賈母是讓鳳姐另安排一處給她住的,可她卻執意要和寶姐姐住在一起,寶釵哪來的這麼大魅力?

寶姐姐的學識在眾人之上,香菱都說:“我們姑娘的學問連我們姨老爺時常還誇呢”。

能讓賈政誇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寶釵卻從不自矜,她“罕言寡語,自雲守拙”,不經意間露出來的那些才學就已讓人歎服了。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了,寶釵輕輕一笑,說出了六組慧能的典故: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委婉地告訴他,你離了悟還早呢,快快收了心吧。

老太太要惜春畫園子圖,惜春愁得不要不要的,寶釵給列出了幾十樣畫筆顏料粗碟子細碟子的“採買單”,在這之前,誰見過寶釵談起過畫作?如若不懂,又何來這些指點呢?

見黛玉痼疾不愈,寶釵說:“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蔘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這一套醫學理論,比那個給晴雯的感冒藥里加了枳實、麻黃的孟浪大夫高明多了。可誰又聽寶釵說過自己通藥理?

探春的秋爽齋“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

黛玉的瀟湘館,讓劉姥姥誤以為是哪位哥兒的書房----各人的喜好無不在生活中夾帶出來。只有寶釵,她那“雪洞”一般的屋子裡,誰也看不出什麼來,卻是深不可測。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黛玉在老太太、太太面前無意中說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的酒令,寶釵聽得出這句話出自禁書卻不動聲色,等大家散了後,背地裡才委婉地提醒勸誡黛玉。

黛玉銘感五內,自此視寶釵為知己,忍不住對她吐露心聲:“比如若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這一次讓才情極高的黛玉心服口服的並非寶釵的博學,而是她的大度和體諒。

湘雲要做詩社的東道,寶釵看著這個顧頭不顧尾的傻丫頭興致勃勃地高談闊論,心裡卻暗暗替她盤算:“你家裡你又作不得主,一個月通共那幾串錢……你就都拿出來,做這個東道也是不夠。難道為這個家去要不成?還是往這裡要呢?”一番話說得湘雲醒過腔來,傻眼了。

寶釵有心替她辦個螃蟹宴圓了這場事,話卻說得十分謹慎,生怕傷了她的自尊:“你千萬別多心,想著我小看了你,咱們兩個就白好了。你若不多心,我就好叫他們辦去的。”----人情練達即文章,得當周全才是最好的氣質。

相比於妙玉自己喝過的茶杯砸碎了也不能給人,寶釵情願拿出自己新做的衣服來給投井自殺的金釧做裝裹----心底無慾,哪那麼多忌諱?

金釧之死王夫人脫不了干係,她勸解姨娘的一段話成了“抑釵派”一直以來的詬病,可是斯人已逝,何苦再讓活著的人心存死結?

“世間人皆苦”,寶釵無非想幫心懷內疚的姨娘抽去一絲心中的苦味而已。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除了人情練達,還需世事洞明。

王夫人要買人蔘給鳳姐配藥,寶釵深知參行的“把戲”,勸姨娘且住,她親自跑一趟和哥哥說,找參行兌二兩不摻假的原枝好參來。一個深宅大院裡的姑娘,怎麼會如此清楚外面的行情?

只因為爹爹早亡,母親年邁,哥哥又不成氣候,她不得不放下詩書,“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原來打點好眼前的生活,比不切實際的嚮往詩和遠方更加重要。雖然有寶釵幫忙,王夫人還是不能釋懷,長嘆道:“賣油的娘子水梳頭,自來家裡有好的,不知給了人多少。這會子輪到自己用,反倒各處求人去了。”寶釵一句話讓時常唸經的王夫人心門大開:“這東西雖然值錢,究竟不過是藥,原該濟眾散人才是”----誰說她“任是無情也動人”?寶釵的動人處並非無情,而是愛天下眾生的大情。

所以在劉姥姥吃飯時故意賣乖逗笑,鼓著腮幫子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時,眾人都笑得抬不起頭來,唯獨寶釵並不失態----眼前的滑稽源於生活的窘迫----她“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牡丹花一般的寶姐姐“從不愛花兒粉兒的”,哥哥要給她做衣裳,她也拒絕了:那些還沒穿遍,又做什麼。她對自己的事無任何慾望,心裡卻總不忘周全他人。

薛蟠從南方去了一趟,帶回來的土物她挨門送到,連不招人待見的趙姨娘也得了饋贈。賈環是眾人眼中的“小凍貓子”,人人不拿他當一回事兒,只有在寶釵眼裡,環兒才和寶玉並無分別。

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是紅樓夢中唯一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87版《紅樓夢》劇照。圖源網絡

寶釵曾對黛玉說“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這是實話,她有母親需要陪伴,有家事需要料理,她清楚最應該做的就是勤勤懇懇做好眼前這些事,在做事中成長,在成長中前行。

京戲《追魚》的結尾有這麼一段對話,

觀世音問鯉魚:“不知你願大隱還是小隱?”

鯉魚回問:“大隱怎的,小隱何來?”

觀世音回道:“大隱拔魚鱗三片,打入凡間受苦,小隱隨吾南海修煉,五百年後,得道登仙。”

我們都以為隨菩薩修行是修行,原來比之級別更高的修行卻是在人間的修行。

釋祖說過: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修行只在心頭,哪裡在於任何形式中?

寶玉動不動就喊著要“做和尚去”,妙玉雖然身在佛門,卻心在紅塵。清虛觀、水月庵裡那幾個道士尼姑就更是離譜兒。

只有寶釵,將“眾人皆重我獨輕”的態度貫穿於生活之中,她不提修行,更不出家,卻早已“蓮塘無主自開花”。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林梅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