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別人叫“三哥”,我也跟著叫,卻犯了職場大忌

苗僑偉 職場 職場百事達 職場百事達 2017-08-07

剛入職,別人叫“三哥”,我也跟著叫,卻犯了職場大忌

職場中,我們天天與人打交道,時時與人共事,相互之間如何稱呼,看似小事,實際上,一絲細微的疏忽,也可能會導致不愉快的場面。

財務部會計老吳年近五旬,老員工公開場合都稱呼他為“三哥”。剛進入公司時,我以為他在家排行老三才有這稱呼,於是,與其他同事一樣,也叫他“三哥”,以為這樣顯得親切一些。但幾次稱呼過後,發現他總是不理不睬,而且總給我穿小鞋,不給我辦事。

剛入職,別人叫“三哥”,我也跟著叫,卻犯了職場大忌

私下裡,我偷偷找一個要好的老同事詢問原因,他告訴我:

早年,老吳曾經離婚三次,於是,熟識的人戲謔地給了他這個外號。天長日久,幾十年過去了,這一外號在老員工中間漸漸流傳開來,慢慢地變成了他的代號,很多人甚至忘記了他的原有姓名。

但是,可以這樣稱呼者,只限於熟識的人,在他的頭腦中,把老員工當成一個“圈子”,新員工當作另一個“圈子”,只有老員工“圈子”內部才可以這樣稱呼,這個“圈子”以外的任何人,如果不明真相,也跟著這樣稱呼,他會認為別人在笑話他,經常會引出一些口角,甚至鬧得很不愉快。

現在,他根本沒有認可你為“圈子”裡的人,你這樣稱呼,他當然不高興了,以為你知道了他這一綽號的來龍去脈,也在笑話他,沒有當面與你發生不愉快,以他的個性,已經是一忍再忍了。

我如夢方醒,從此改稱“吳哥”,效果馬上立竿見影,總是及時地幫我辦事。

同部門的一位女性,比我大三歲,剛進公司時,我親熱地稱呼她為“姐姐”,誰知她一臉不高興,甚至有點反感。我趕快變換稱呼,稱其為“芳姐”,換來她一臉的笑容。

剛入職,別人叫“三哥”,我也跟著叫,卻犯了職場大忌

叫“姐”可以,“姐姐”就不行,一字之差,效果完全不同。“姐姐”這個稱呼屬於親密的、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間的稱呼。對同事貿然使用這樣親密的稱呼,是比較唐突的。

職場中,稱呼真的很重要,同事稱呼,是辦公室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際溝通第一步。企業一般有自己的稱呼講究,例如有的企業員工之間稱呼對方“英文名”,有的企業員工之間稱呼對方“老師”等,你要做的就是入鄉隨俗,同時觀察被稱呼的人面部表情,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稱呼,這樣,辦起事來才會事半功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