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城綿陽 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科技城綿陽 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周亭汐 封面新聞記者 姚茂強 周洪攀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5000億元,力爭率先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2030年,成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城市。”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意見》,定下的新目標:綿陽要“高質量”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

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戰略決策。19年砥礪奮進,科技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創新發展,初步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增長、保障國防建設之路。近幾年來,綿陽肩負著為創新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範的國家使命,科技城的發展“脈搏”,牽動著全省乃至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心率”。

2018年,科技城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就科技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6月,省委作出“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的決策部署;7月,綿陽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明確把“著力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作為新時代推進綿陽發展“五個主攻方向”之首。

2019年的綿陽,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在加快發展的破局之年,科技城奮力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向著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田、排頭兵和西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的目標闊步邁進,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總書記囑託

全力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

“全力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既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也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四川、綿陽的重大歷史任務。

2018年3月,省委、省政府專門針對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出臺《關於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意見》,20條幹貨滿滿的支持政策事項,把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殷切希望轉化為推進中國科技城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科技城是國家創新驅動版圖上的重要一塊。新形勢下,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目標如何定,發展戰略如何謀? 從定性上看,《意見》是省委、省政府牢記總書記囑託,領命前行,在軍民融合、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財稅金融、產業發展等領域大膽創新,不斷探索,提出了20項支持政策事項,從多個層面,全方位、系統性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呈“萬馬奔騰”之勢。

從定量上看,《意見》目標明確,分為三個階段:明確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力爭達到3000億元,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邁出堅實步伐;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500億元、力爭達到5000億元,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率先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到2030年,成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城市。

這三個目標如何看?第一個階段目標如何加速實現?“我市已經出臺了《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是市委市政府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具體舉措,也是綿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國家、省上支持政策的務實行動。”科技城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方案》提出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創新生態營造工程、創新活力激發工程、創新產業壯大工程、開放合作深化工程、發展環境優化工程,“六大工程”環環相扣,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施策,共同支撐科技城加快發展。

"科技城綿陽 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周亭汐 封面新聞記者 姚茂強 周洪攀

“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5000億元,力爭率先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2030年,成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城市。”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於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意見》,定下的新目標:綿陽要“高質量”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

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戰略決策。19年砥礪奮進,科技城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創新發展,初步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增長、保障國防建設之路。近幾年來,綿陽肩負著為創新發展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範的國家使命,科技城的發展“脈搏”,牽動著全省乃至全國創新驅動發展的“心率”。

2018年,科技城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就科技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6月,省委作出“推進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的決策部署;7月,綿陽市委七屆五次全會明確把“著力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作為新時代推進綿陽發展“五個主攻方向”之首。

2019年的綿陽,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在加快發展的破局之年,科技城奮力前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向著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田、排頭兵和西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的目標闊步邁進,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總書記囑託

全力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

“全力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既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戰略決策,也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四川、綿陽的重大歷史任務。

2018年3月,省委、省政府專門針對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出臺《關於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意見》,20條幹貨滿滿的支持政策事項,把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殷切希望轉化為推進中國科技城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科技城是國家創新驅動版圖上的重要一塊。新形勢下,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目標如何定,發展戰略如何謀? 從定性上看,《意見》是省委、省政府牢記總書記囑託,領命前行,在軍民融合、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財稅金融、產業發展等領域大膽創新,不斷探索,提出了20項支持政策事項,從多個層面,全方位、系統性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呈“萬馬奔騰”之勢。

從定量上看,《意見》目標明確,分為三個階段:明確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力爭達到3000億元,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邁出堅實步伐;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500億元、力爭達到5000億元,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率先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到2030年,成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城市。

這三個目標如何看?第一個階段目標如何加速實現?“我市已經出臺了《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是市委市政府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具體舉措,也是綿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用好國家、省上支持政策的務實行動。”科技城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方案》提出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創新生態營造工程、創新活力激發工程、創新產業壯大工程、開放合作深化工程、發展環境優化工程,“六大工程”環環相扣,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施策,共同支撐科技城加快發展。

科技城綿陽 啟動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綿陽“底氣”

充分發揮科技城優勢推進“超常發展”

2017年,綿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74.75億元,成為全省首個經濟總量突破2000億元的地級市。2018年綿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03.82億元,總量居四川省第二位。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中提出了新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城優勢,推進綿陽超常發展。”

超常,超出一般、必須有重大突破。綿陽,如何迴應這個偉大的時代?

“綿陽,底氣何在?”在綿陽當了3年多市長、2018年6月任綿陽市委書記的劉超,對綿陽的“家底”可謂瞭如指掌。“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關鍵是要緊緊扭住‘五個主攻方向’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步步為營、久久為功。”他認為,綿陽要超常發展必須著力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著力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體系、著力構建“一核兩翼、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著力建設西部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等“五個方面”,推動中國科技城“超常”發展。

128億!2018年7月9日,總投資128億元的諾思(綿陽)微系統基地項目落戶綿陽,綿陽集成電路產業實現零的突破!開放型經濟水平,是一個地方開放程度最有力的表徵。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6月,全市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282個、簽約金額5264億元。其中,10億-50億元項目113個,50億-100億元項目12個,100億元以上項目8個。近3年,在全省排名中,綿陽年淨增到位資金由2014年的第9位躍升到2016年的第2位,並保持至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目前,綿陽集中發展區一系列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加快推進。5平方公里啟動區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核心區主體框架加快形成,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柔性面板等重大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寶馬王子發動機等20餘個項目已竣工投產……“再造一個產業綿陽”的夢想越來越近。

國家“試驗田”

讓“創新之苗”成長為“參天大樹”

2018年,國務院第二批向全國推廣的23條全創經驗,綿陽貢獻4條;四川推廣的21條全創經驗,綿陽貢獻7條。

持續抓好全面創新改革是推進科技城加快發展的重要一環。該市搶抓納入國家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先試地區機遇,深挖軍工科技資源優勢,聚力科技創新,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抓好經驗事項總結提煉、複製推廣,將探索形成的創新舉措、改革經驗轉化為推動科技城發展的現實生產力,以期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收官年,也是全面創新改革的拓展深化年迸發出更多創新活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18年,該市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建設科技城創新中心三期,積極建設全省首個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構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鏈條孵化平臺,建成各類孵化器58個,入孵企業超過3700家;深化國家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推廣“綿科雲”服務模式,60多家創業投資機構為全市80多家科技型企業投入風險資本超過23億元;持續實施“湧泉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穩定在萬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000家、新增升規入統超過60家,科技創新綜合水平不斷提升。

該市還將目光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加快開展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和專利保險試點,建設中國(綿陽)科技城知識產權服務公共平臺和匯桔知商谷,著力打造“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平臺,為科技創新撐起“保護傘”。

為進一步強化創新人才聚集和激勵,該市成功爭取到國家科研人員激勵計劃試點,實施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聯動專項資助項目,實施“科技城人才計劃”,制定出臺“1+5”人才新政,持續資助和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建立綿陽與國防科技大學高層次人才互訪合作對接機制,開創全國地方與國防軍事院校人才合作先河。

創新驅動的“綿陽貢獻”

三方面營造“創新生態”匯聚創新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對營造創新生態有很精闢的論述,要構建富有吸引力的創新生態系統,讓適宜的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開花結果。”劉超表示,當前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要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貢獻,必須首先在營造創新生態上破題。

數據顯示,2018年,綿陽新增高成長型企業17家、居四川省第1位,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7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1000家,均居四川省第2位。綿陽企業牽頭或參與的3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數量名列全國地級市前茅。

“創新驅動,必然要有創新生態。”劉超從三方面進行了闡述:一是“育苗子”,確保有人才支撐創新。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把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臺“1+9”人才新政,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高端人才發放“綿州英才卡”,實行“保姆式”服務,讓人才既願意來,又留得住,而且能發展好。並且對入選“聚變計劃”“湧泉計劃”項目的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對入選“卓越計劃”項目的團隊,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人才金融特色機構對入選團隊給予獲資助金額最高10倍授信貸款。

二是“找銀子”,確保有資金保障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多都具有高技術、輕資產的特性,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此,綿陽積極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組建了銀行、保險、擔保等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創新了應收賬款融資等金融服務模式,設立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風險池、高新技術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和應急轉貸資金,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2017年,綿陽市創新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模式,得到李克強總理批示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三是“搭臺子”,確保有條件服務創新。構建全方位、全鏈條、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圍繞推進創新研發,建成了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34家。圍繞加速創新轉化,設立了四川省兩用技術再研發中心,完成100餘項技術成果產品化研發,74項成果實現規模化生產;建立了國省級孵化器50家、入駐孵化企業3000餘家。圍繞強化創新服務,建立了國家級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和四川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引進了“匯桔網”等一大批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國家級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建成河北、山東、成都3個分中心,去年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1.5億元。四川省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囊括了30餘家科研院所、20餘家服務平臺,聚集了各類專家215人,整合了15大類4968臺(套)儀器設備,形成了1萬餘項指標的檢測能力,現已服務企業1700餘家。通過這些舉措,為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加快轉化創造了良好氛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