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幽幽牛角嶺'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歷經百年風雨、最具標誌性的300餘個騾馬蹄窩,雖然深淺不一、大小有別,但依舊光滑圓潤,深深烙刻在堅硬的山石上。

古代時,牛角嶺關城作為西山大道的第一個隘口,曾有官吏把守,負責對過往商旅收取過路費。如今關城存有兩方碑石,其中一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就放在關城腳下的“永遠免夫亭”內,據碑文所述,此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產物。

另一方碑石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重修道路碑記》,這方碑石清楚講述了那時京西煤業與重新修繕這條道路的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越牛角嶺,經橋耳澗、落坡嶺、韭園、石古巖、王平、彭家坡到王平口的數十個村子,很大程度上“林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餬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由此可見,古時山村百姓人家的日子,多麼辛勞艱苦。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歷經百年風雨、最具標誌性的300餘個騾馬蹄窩,雖然深淺不一、大小有別,但依舊光滑圓潤,深深烙刻在堅硬的山石上。

古代時,牛角嶺關城作為西山大道的第一個隘口,曾有官吏把守,負責對過往商旅收取過路費。如今關城存有兩方碑石,其中一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就放在關城腳下的“永遠免夫亭”內,據碑文所述,此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產物。

另一方碑石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重修道路碑記》,這方碑石清楚講述了那時京西煤業與重新修繕這條道路的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越牛角嶺,經橋耳澗、落坡嶺、韭園、石古巖、王平、彭家坡到王平口的數十個村子,很大程度上“林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餬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由此可見,古時山村百姓人家的日子,多麼辛勞艱苦。

古道幽幽牛角嶺

在牛角嶺關城正南數百米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條玻璃棧道,據說是2016年新建的,玻璃棧道全長170米,可以俯瞰跌宕起伏的西山勝境、永定河山水全貌,驚險刺激。

牛角嶺關城券洞後邊還有個關帝廟可以看看。關帝廟為四合院建築形式,清靜規制,院內擺放的香爐是仿製品,正殿供奉著關帝像。

站在牛角嶺關城六角亭上四下俯瞰,水峪嘴、橋兒澗、落坡嶺、韭園等村落,好似大山懷抱中的襁褓,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託舉著藍天白雲。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歷經百年風雨、最具標誌性的300餘個騾馬蹄窩,雖然深淺不一、大小有別,但依舊光滑圓潤,深深烙刻在堅硬的山石上。

古代時,牛角嶺關城作為西山大道的第一個隘口,曾有官吏把守,負責對過往商旅收取過路費。如今關城存有兩方碑石,其中一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就放在關城腳下的“永遠免夫亭”內,據碑文所述,此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產物。

另一方碑石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重修道路碑記》,這方碑石清楚講述了那時京西煤業與重新修繕這條道路的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越牛角嶺,經橋耳澗、落坡嶺、韭園、石古巖、王平、彭家坡到王平口的數十個村子,很大程度上“林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餬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由此可見,古時山村百姓人家的日子,多麼辛勞艱苦。

古道幽幽牛角嶺

在牛角嶺關城正南數百米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條玻璃棧道,據說是2016年新建的,玻璃棧道全長170米,可以俯瞰跌宕起伏的西山勝境、永定河山水全貌,驚險刺激。

牛角嶺關城券洞後邊還有個關帝廟可以看看。關帝廟為四合院建築形式,清靜規制,院內擺放的香爐是仿製品,正殿供奉著關帝像。

站在牛角嶺關城六角亭上四下俯瞰,水峪嘴、橋兒澗、落坡嶺、韭園等村落,好似大山懷抱中的襁褓,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託舉著藍天白雲。

古道幽幽牛角嶺

看著雕刻著“牛角嶺關城”那方天然巨石碑刻,看著眼前的古道、關城、騾馬蹄窩,不禁讓我再次記起前兩年到韭園馬致遠故居遊覽的情形,想起馬致遠那首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道幽幽,歲月悠悠。古道、西風、瘦馬,枯藤、老樹、昏鴉。桃李爭豔的春天,走一走京西古道,聽一聽山野西風,聞一聞花香草苦,探尋一下古道關城、騾馬蹄窩裡深藏著的故事,別有一番情趣,也別有一番韻味。

責任編輯:關牧

本文刊登於《美麗鄉村》雜誌2019年第5期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歷經百年風雨、最具標誌性的300餘個騾馬蹄窩,雖然深淺不一、大小有別,但依舊光滑圓潤,深深烙刻在堅硬的山石上。

古代時,牛角嶺關城作為西山大道的第一個隘口,曾有官吏把守,負責對過往商旅收取過路費。如今關城存有兩方碑石,其中一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就放在關城腳下的“永遠免夫亭”內,據碑文所述,此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產物。

另一方碑石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重修道路碑記》,這方碑石清楚講述了那時京西煤業與重新修繕這條道路的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越牛角嶺,經橋耳澗、落坡嶺、韭園、石古巖、王平、彭家坡到王平口的數十個村子,很大程度上“林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餬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由此可見,古時山村百姓人家的日子,多麼辛勞艱苦。

古道幽幽牛角嶺

在牛角嶺關城正南數百米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條玻璃棧道,據說是2016年新建的,玻璃棧道全長170米,可以俯瞰跌宕起伏的西山勝境、永定河山水全貌,驚險刺激。

牛角嶺關城券洞後邊還有個關帝廟可以看看。關帝廟為四合院建築形式,清靜規制,院內擺放的香爐是仿製品,正殿供奉著關帝像。

站在牛角嶺關城六角亭上四下俯瞰,水峪嘴、橋兒澗、落坡嶺、韭園等村落,好似大山懷抱中的襁褓,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託舉著藍天白雲。

古道幽幽牛角嶺

看著雕刻著“牛角嶺關城”那方天然巨石碑刻,看著眼前的古道、關城、騾馬蹄窩,不禁讓我再次記起前兩年到韭園馬致遠故居遊覽的情形,想起馬致遠那首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道幽幽,歲月悠悠。古道、西風、瘦馬,枯藤、老樹、昏鴉。桃李爭豔的春天,走一走京西古道,聽一聽山野西風,聞一聞花香草苦,探尋一下古道關城、騾馬蹄窩裡深藏著的故事,別有一番情趣,也別有一番韻味。

責任編輯:關牧

本文刊登於《美麗鄉村》雜誌2019年第5期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古道幽幽牛角嶺

把時間交給閱讀

"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古道幽幽牛角嶺

配樂:蒹葭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層巒疊嶂的京西九龍山溝壑上下,被剛剛吐綠的楊柳,成片的粉紅色野山桃花,點綴得斑斕清寂。儼然一幅寫意山水畫。

久負盛名的京西古道牛角嶺關城,就偎依在這群山勝景當中。

牛角嶺關城位於妙峰山鎮水峪嘴村西南海拔500米的山嶺上,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的一個重要隘口。

近年,很多遊客慕名前往京西古道牛角嶺,有的想看看當年騾馬留下的蹄窩、牛角嶺關城,有的則欲尋找“古道輕傳漫駝鈴,時見駝驢負載行”之情景。週末,我和朋友到牛角嶺上走了一趟。

古道幽幽牛角嶺

從門頭溝新橋大街坐上890路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妙峰山鎮隴駕莊村,下了車往南步行穿過隴駕莊村,就是京西古道第一村——水峪嘴村。

如今的水峪嘴村,依山傍水,街道整潔,花草芳香,新建的兩層小樓鱗次櫛比。300多戶村民從早年散居在深山溝壑的土石房子裡,整體搬遷到今天的200平方米獨門小院小樓中,樂享起富裕幸福、舒適愜意的美好生活。

穿過村南鐵路涵洞,緩坡而上的道路兩側牆壁上,栩栩如生的舞龍舞獅、商鋪作坊、茶棚酒肆、商人手推肩挑、騾馬馱運貨物等浮雕,再現了京西古道當年不同尋常的一幕幕場景。路旁的原有的農家院落,經過維護改造,有的辦起旅遊餐飲接待買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分為商道、軍道、香道等幾種,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和海淀區都有古道遺蹟。水峪嘴村牛角嶺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中的一段,屬於商道,也是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正如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三家店過渾河板橋,約二里許曰琉璃局,又五里曰霧裡村,又五里曰柔兒嶺,又五里曰蠍虎澗,又五里曰牛角嶺,又三裡曰橋兒澗,又五里曰落坡村……。”

從三家店過永定河,約二里是琉璃局(今琉璃渠),……再五里是牛角嶺,再三裡是橋兒澗,再五里是落坡村……。明確記載了西山大道由東向西經過個村落順序。

由於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西山大道東向西的第一個隘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還具“地界”之意義,所以關城建造非常堅實牢固,磚石結構,縱深9.3米,寬4.3米,高6米有餘。

古道幽幽牛角嶺

如今,從古道景區入口前往牛角嶺關城山道兩側,除了有設計精美的商鋪作坊、茶棚酒肆、鐵匠鋪和騾馬馱運煤炭等情景雕塑,還有一處百年前的房屋殘垣斷壁遺蹟,一段破敗的石牆跟前放著當年餵馬的馬槽,以及最為世人矚目的騾馬在堅硬山石上踩踏出的300餘個蹄窩。

我和朋友行走在這條陡峭崎嶇的山路上,很快就大汗淋漓,感覺非常辛苦勞累。身後跟著上來的兩位遊人,看上去年紀有五十五六歲的樣子,一路走上來也已氣喘吁吁。

古道幽幽牛角嶺

兩人停住腳步,小憩了片刻。很難想象百年前商人驅趕著騾馬馱隊,是何以翻山越嶺把煤炭等貨物運送到門頭溝和京城的。

據專家考察,京西古道經過的地段絕大部分是巖、崖、坡、嶺、澗、溝等,不是穿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牛角嶺關城就位於海拔500多米山嶺上。俗話說:“上坡騾子下坡馬,平地毛驢不用打。”一般而言,騾子能馱二三百斤重的東西,一天可以走七八十里路。這也就是為什麼那時商人要選用騾馬馱煤走山路的主要原因。

古道幽幽牛角嶺

歷經百年風雨、最具標誌性的300餘個騾馬蹄窩,雖然深淺不一、大小有別,但依舊光滑圓潤,深深烙刻在堅硬的山石上。

古代時,牛角嶺關城作為西山大道的第一個隘口,曾有官吏把守,負責對過往商旅收取過路費。如今關城存有兩方碑石,其中一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立《永遠免夫交界碑》,就放在關城腳下的“永遠免夫亭”內,據碑文所述,此碑是康乾“盛世滋丁,永不加賦”政策的產物。

另一方碑石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立《重修道路碑記》,這方碑石清楚講述了那時京西煤業與重新修繕這條道路的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越牛角嶺,經橋耳澗、落坡嶺、韭園、石古巖、王平、彭家坡到王平口的數十個村子,很大程度上“林墟寥落,旗人一半聯居,石厚田薄,里人走窯度日。一應夫差,家中每嘆餬口之艱;距京遙遠,往返不堪征途之苦。”由此可見,古時山村百姓人家的日子,多麼辛勞艱苦。

古道幽幽牛角嶺

在牛角嶺關城正南數百米的懸崖峭壁上,有一條玻璃棧道,據說是2016年新建的,玻璃棧道全長170米,可以俯瞰跌宕起伏的西山勝境、永定河山水全貌,驚險刺激。

牛角嶺關城券洞後邊還有個關帝廟可以看看。關帝廟為四合院建築形式,清靜規制,院內擺放的香爐是仿製品,正殿供奉著關帝像。

站在牛角嶺關城六角亭上四下俯瞰,水峪嘴、橋兒澗、落坡嶺、韭園等村落,好似大山懷抱中的襁褓,綿延起伏的崇山峻嶺,託舉著藍天白雲。

古道幽幽牛角嶺

看著雕刻著“牛角嶺關城”那方天然巨石碑刻,看著眼前的古道、關城、騾馬蹄窩,不禁讓我再次記起前兩年到韭園馬致遠故居遊覽的情形,想起馬致遠那首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道幽幽,歲月悠悠。古道、西風、瘦馬,枯藤、老樹、昏鴉。桃李爭豔的春天,走一走京西古道,聽一聽山野西風,聞一聞花香草苦,探尋一下古道關城、騾馬蹄窩裡深藏著的故事,別有一番情趣,也別有一番韻味。

責任編輯:關牧

本文刊登於《美麗鄉村》雜誌2019年第5期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古道幽幽牛角嶺

把時間交給閱讀

古道幽幽牛角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