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過了普賓橋往西行,經八旦亭、李垟坪村後,來到百福巖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黴之意),幫有地名“白腐巖”,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巖”。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巖”。百福巖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始建於清早期,歷史上以周氏人丁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庭區域。至今,村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巖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其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這兩座民居佈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清末民初時期,百福巖還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所用。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過了普賓橋往西行,經八旦亭、李垟坪村後,來到百福巖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黴之意),幫有地名“白腐巖”,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巖”。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巖”。百福巖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始建於清早期,歷史上以周氏人丁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庭區域。至今,村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巖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其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這兩座民居佈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清末民初時期,百福巖還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所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巖溪坪洋,系清咸豐癸丑三年(1853)建造。門樓坐東北朝西南,懸山屋頂,兩邊相連磚石牆,門樓西邊牆體繪有花鳥圖紋。在百福巖村內,還有一清代墓址。墓主人林蘿雄,號一牧,貢元候選州同例授奉訓大夫,誥贈武信騎尉。經墓為三合土和青石築成,為泰順縣獨具特色的古墓葬,對研究浙南墓葬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2003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百福巖,順著古道西行,途經普上垟水庫,來到柳峰鄉,在其墩頭溪上橫臥著一座美麗的廊橋——墩頭橋。該橋屬木平梁廊橋,始建年代不詳,脊檁上記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廊橋長16.4米,寬4.5米,跨徑8.7米,高1.6米,呈東西走向,主體為磚石結構,磚砌法為一順一丁式。橋屋面闊7開間,32柱,樑架為抬樑式。兩層擋風板,在上層擋風橋上設“望窗”。橋身用九根大木橫樑,平梁直徑35釐米不等。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過了普賓橋往西行,經八旦亭、李垟坪村後,來到百福巖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黴之意),幫有地名“白腐巖”,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巖”。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巖”。百福巖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始建於清早期,歷史上以周氏人丁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庭區域。至今,村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巖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其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這兩座民居佈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清末民初時期,百福巖還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所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巖溪坪洋,系清咸豐癸丑三年(1853)建造。門樓坐東北朝西南,懸山屋頂,兩邊相連磚石牆,門樓西邊牆體繪有花鳥圖紋。在百福巖村內,還有一清代墓址。墓主人林蘿雄,號一牧,貢元候選州同例授奉訓大夫,誥贈武信騎尉。經墓為三合土和青石築成,為泰順縣獨具特色的古墓葬,對研究浙南墓葬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2003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百福巖,順著古道西行,途經普上垟水庫,來到柳峰鄉,在其墩頭溪上橫臥著一座美麗的廊橋——墩頭橋。該橋屬木平梁廊橋,始建年代不詳,脊檁上記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廊橋長16.4米,寬4.5米,跨徑8.7米,高1.6米,呈東西走向,主體為磚石結構,磚砌法為一順一丁式。橋屋面闊7開間,32柱,樑架為抬樑式。兩層擋風板,在上層擋風橋上設“望窗”。橋身用九根大木橫樑,平梁直徑35釐米不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墩頭橋所在地是一個多姓雜居的村落,在廊橋的周圍至今還存留著大量商業建築,透過這些鱗次櫛比的店鋪,還可以遙想當年人氣興旺,商業的繁華。在此交易的商品有來自福建桐山的,也有本縣的特產,品種豐富。

過了墩頭橋,沿古道行進2千米一古老古板橋,墨黑色的條石橋面,靜臥在溪水之上。此段古道已多年無人行走,長滿了灌木、雜草,因老58省道從邊上經過,順著老省道前行一段後往下,經過大嶺亭到秀溪村。古道邊有一棵千年江南油杉,胸圍7米,樹高30多米,枝繁葉茂,雄偉挺拔。因此處古道被澆灌了瀝青路面,至老58省道接口處回覆原狀,再繼續下行2千米,就是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該碇步全長84米,寬1米,共144齒,在未通公路前,是秀溪、柳峰、雅陽和福鼎通往三魁、羅陽的必經之路。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過了普賓橋往西行,經八旦亭、李垟坪村後,來到百福巖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黴之意),幫有地名“白腐巖”,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巖”。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巖”。百福巖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始建於清早期,歷史上以周氏人丁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庭區域。至今,村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巖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其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這兩座民居佈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清末民初時期,百福巖還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所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巖溪坪洋,系清咸豐癸丑三年(1853)建造。門樓坐東北朝西南,懸山屋頂,兩邊相連磚石牆,門樓西邊牆體繪有花鳥圖紋。在百福巖村內,還有一清代墓址。墓主人林蘿雄,號一牧,貢元候選州同例授奉訓大夫,誥贈武信騎尉。經墓為三合土和青石築成,為泰順縣獨具特色的古墓葬,對研究浙南墓葬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2003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百福巖,順著古道西行,途經普上垟水庫,來到柳峰鄉,在其墩頭溪上橫臥著一座美麗的廊橋——墩頭橋。該橋屬木平梁廊橋,始建年代不詳,脊檁上記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廊橋長16.4米,寬4.5米,跨徑8.7米,高1.6米,呈東西走向,主體為磚石結構,磚砌法為一順一丁式。橋屋面闊7開間,32柱,樑架為抬樑式。兩層擋風板,在上層擋風橋上設“望窗”。橋身用九根大木橫樑,平梁直徑35釐米不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墩頭橋所在地是一個多姓雜居的村落,在廊橋的周圍至今還存留著大量商業建築,透過這些鱗次櫛比的店鋪,還可以遙想當年人氣興旺,商業的繁華。在此交易的商品有來自福建桐山的,也有本縣的特產,品種豐富。

過了墩頭橋,沿古道行進2千米一古老古板橋,墨黑色的條石橋面,靜臥在溪水之上。此段古道已多年無人行走,長滿了灌木、雜草,因老58省道從邊上經過,順著老省道前行一段後往下,經過大嶺亭到秀溪村。古道邊有一棵千年江南油杉,胸圍7米,樹高30多米,枝繁葉茂,雄偉挺拔。因此處古道被澆灌了瀝青路面,至老58省道接口處回覆原狀,再繼續下行2千米,就是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該碇步全長84米,寬1米,共144齒,在未通公路前,是秀溪、柳峰、雅陽和福鼎通往三魁、羅陽的必經之路。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古道終點東溪村,有一座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間的文章閣,據記載,清咸豐、同治年間,東溪村科甲蟬聯,文風鼎盛,一時考中12名秀才。當地村民的自籌資金,建造了此塔,以祈“文運興隆,科甲永繼”。文章閣原建於後宅洋對面山,1989年由村民集資移建至東溪公路橋西側。塔高約5米,三層六面,青石結構,每層均有仿木建築,疊澀腰簷,翼角高翹,翼尾有套獸,1985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排嶺古道,起於泰順縣雅陽鎮埠下村排嶺隘,經普賓橋、百福巖古村落、周氏宗祠、普上垟水庫、柳峰鄉墩頭廊橋,至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東溪文章閣。建於唐宋年間,是“桐山大道”的東段。古道全程約20千米,道寬1.5米,呈東西走向,路面用不規則的卵石、塊石砌築而成,最高海拔610米。

古道沿途歷史文化遺蹟眾多。排嶺隘,位於雅陽鎮埠下村與浙閩交界處的排嶺頭,是一處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於2009年縣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錄。據載,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倭寇三千餘人由福鼎桐山登陸,勢將取道雅陽進犯縣城,泗溪生員林田聞訊,率鄉勇於雅陽排嶺築堡立寨,憑險據守,但終因寡不敵眾,力戰身亡。事後,御史周斯盛奏請朝廷,封林田為“勇略大夫”,兵巡道凌雲翼在半地垟為其立廟祭祀,俗稱“忠臣廟”。該遺址整體格局保存尚好,是泰順抗倭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見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廊橋、茶亭是排嶺古道上的一大特色,沿途古樹名木眾多,至排嶺半山腰有一三岔口,往西通向墩頭、碇步頭,往北通向埠下、雅陽,往東南通向排嶺隘、福鼎桐山。三岔口邊有個水井頭亭,亭邊房子已毀,幾段牆脊上長滿了野草,三棵高大的古樹站立在三岔口邊。繼續前行經建於清代,石木結構的十籮亭、吳家墩村,再行約6千米到普賓橋。這是一座靜臥於溪面的廊橋,建於清嘉慶五年(1820)。系木平廊橋,橋長13.6米,橋屋寬4.3米,高3.7米,跨徑8.5米。普賓橋因地處交通要道,據說建橋時曾得到泰順、壽寧、桐山、平陽、柘榮等毗鄰各縣群眾的捐助。橋樑竣工後,用剩餘的捐助款還在橋頭建造了一座茶亭。據當年在茶亭燒茶的老人回憶,過去橋頭兩邊店鋪很多,人馬日夜不斷,生意十分興隆。而今,那繁榮的景象已不復存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過了普賓橋往西行,經八旦亭、李垟坪村後,來到百福巖村。古時因村後有一岩石顏色奇異,恰似食物“白腐”(發黴之意),幫有地名“白腐巖”,因音同,又訛傳為“白虎巖”。後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為“百福巖”。百福巖是一個多姓共居的古村落,始建於清早期,歷史上以周氏人丁最盛,逐漸形成一個聚族而居的家庭區域。至今,村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築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巖山環水繞,民居建築或依山或傍水,整體環境甚是優美。從民居的建築環境來分,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後山腳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長尾厝、石門樓、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橫向排列;另一部分則沿山凹順山勢建造,呈縱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頂頭厝等。沿溪谷地興建的民居,後為青山,前為田畝溪流。沿山勢興建的民居自然環境更是美不勝收,沿卵石鋪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鳥雀啁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其中品位最高的當數石門樓和與其相鄰的一座民居,這兩座民居佈局講究,建造精緻,據專家考證,許多做法還具有濃厚的川西和閩北建築風格。清末民初時期,百福巖還曾辦過“啟明學堂”,許多古宅曾一度作為學堂所用。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巖溪坪洋,系清咸豐癸丑三年(1853)建造。門樓坐東北朝西南,懸山屋頂,兩邊相連磚石牆,門樓西邊牆體繪有花鳥圖紋。在百福巖村內,還有一清代墓址。墓主人林蘿雄,號一牧,貢元候選州同例授奉訓大夫,誥贈武信騎尉。經墓為三合土和青石築成,為泰順縣獨具特色的古墓葬,對研究浙南墓葬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2003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經過百福巖,順著古道西行,途經普上垟水庫,來到柳峰鄉,在其墩頭溪上橫臥著一座美麗的廊橋——墩頭橋。該橋屬木平梁廊橋,始建年代不詳,脊檁上記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廊橋長16.4米,寬4.5米,跨徑8.7米,高1.6米,呈東西走向,主體為磚石結構,磚砌法為一順一丁式。橋屋面闊7開間,32柱,樑架為抬樑式。兩層擋風板,在上層擋風橋上設“望窗”。橋身用九根大木橫樑,平梁直徑35釐米不等。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墩頭橋所在地是一個多姓雜居的村落,在廊橋的周圍至今還存留著大量商業建築,透過這些鱗次櫛比的店鋪,還可以遙想當年人氣興旺,商業的繁華。在此交易的商品有來自福建桐山的,也有本縣的特產,品種豐富。

過了墩頭橋,沿古道行進2千米一古老古板橋,墨黑色的條石橋面,靜臥在溪水之上。此段古道已多年無人行走,長滿了灌木、雜草,因老58省道從邊上經過,順著老省道前行一段後往下,經過大嶺亭到秀溪村。古道邊有一棵千年江南油杉,胸圍7米,樹高30多米,枝繁葉茂,雄偉挺拔。因此處古道被澆灌了瀝青路面,至老58省道接口處回覆原狀,再繼續下行2千米,就是碇步頭村的牛頭巷碇步,該碇步全長84米,寬1米,共144齒,在未通公路前,是秀溪、柳峰、雅陽和福鼎通往三魁、羅陽的必經之路。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古道終點東溪村,有一座建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間的文章閣,據記載,清咸豐、同治年間,東溪村科甲蟬聯,文風鼎盛,一時考中12名秀才。當地村民的自籌資金,建造了此塔,以祈“文運興隆,科甲永繼”。文章閣原建於後宅洋對面山,1989年由村民集資移建至東溪公路橋西側。塔高約5米,三層六面,青石結構,每層均有仿木建築,疊澀腰簷,翼角高翹,翼尾有套獸,1985年被列為泰順縣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泰順這條古道藏著明代抗倭山寨遺址——排嶺古道


來源:《溫州古道·泰順篇》(黃以平主編) 攝影 格子 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