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虧之下摩拜撤出歐洲 國際化戰略已成泡影

美團網 自行車 歐洲 新加坡 英國 法國 亞洲 分析師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9-04-15

斷臂求生,是眼下共享單車行業的整體寫照。繼ofo之後,摩拜也將撤離歐洲市場。

4月12日,有消息稱,摩拜已進入出售其歐洲業務的最後階段,其歐洲管理團隊從美團手中收購歐洲業務即將收官,估值在1億美元左右。去年年底,摩拜剝離歐洲業務,早已在業界流傳,這筆交易預計使其歐洲業務估值,達到1億美元左右。

不過,摩拜官方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對於上述消息表示不予評論。

做出這一決定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團點評對止損的訴求。3月11日,美團點評發佈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新業務及其他收入為112.4億元,較2017年的20.4億元增長450.3%。受收購摩拜、發展出行等新業務持續投入的影響,美團2018年在排除優先股等特殊會計處理後,經調整的虧損淨額為85.2億元。

其中,摩拜對於財報的拖累十分明顯。該公司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貢獻的計入綜合收益表的收入為15.07億元,同期也帶來了45.50億元的虧損。收縮陣線,也在意料之中。

兩年前,在資本的推動下,一批共享單車“殺進”了歐洲市場。亞洲的摩拜、ofo、oBike、GobeeBike、美國的LimeBike、歐洲本土的Byke、Yobike、Mobit等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如同一場鬧劇,目前,GobeeBike、ofo等已經退出了歐洲的一些城市。

在中國市場遭遇的煩惱,在歐洲市場一樣逃不掉。2018年3月5日,FT中文網報道稱,共享單車或因為在歐洲市場被損壞、盜竊情況嚴重而影響發展,並以香港共享單車Gobee宣佈退出法國市場舉例,其退出的原因為“4個月內,我們的自行車有60%遭到毀壞、盜竊或被據為己有,這讓整個歐洲項目無法維繫下去。”具體數據是,有1000多輛GoBee自行車被盜,近3400輛遭到損毀,警方接到相關報警近300起。

此外,運維和管理也是成本支出中不可或缺的。摩拜和ofo曾經公開表示,人工成本在它們的業務支出中佔了很大一部分。摩拜在英國市場上,平均每1000輛自行車,需要有10到15名運維人員,且仍然不夠。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從國際市場撤離是無奈而又明智的選擇。畢竟,任何商業模式,最終都要回歸到商業本質。據相關報道,3月13日,新加坡陸上運輸管理局(LTA)證實,摩拜單車已經申請撤銷其在新加坡的共享單車牌照。這意味著,摩拜即將退出新加坡市場。

美團財報面對摩拜之前由於經營不善帶來的危機,縮減國際業務是舉措之一。3月13日,美團首席財務官陳少暉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摩拜的國際業務正在重組,這將導致在大部分國際市場的停止運營。”他同時表示,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美團計劃進一步減小摩拜的運營虧損。而美團的下一步計劃,是提升單車的運營能力,以創造摩拜與美團的價值。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