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美術 油畫 藝術 國畫 當代廣西 2017-07-17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黃菁,廣東汕頭人,出生於廣西柳州。中學畢業後開始學畫,從藝四十年有餘。1978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1982年畢業留校任教。1984—1986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二屆研修班學習,回校後一直從事油畫教學工作至今。

曾任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現任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美術家協會理事、灕江畫派促進會理事。

作品曾參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兩次獲廣西一等獎);“江南如畫——中國油畫作品展”;“油畫藝術與當代社會——中國油畫展”;“可見之詩——中國風景油畫展”;“2016第三屆中國油畫雙年展”;“文脈傳薪——中國寫意油畫學派名家研究展”;“再寫生·共寫意——中國油畫名家寫生研究展”;“繪畫的品格——中國油畫展”;“大河上下三十年油畫回顧展”;“新時代·新廣西·新畫派——灕江畫派作品大展”;“豐域西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第十屆全國水彩作品展”(獲優秀獎);“第三屆中國油畫展”(獲廣西一等獎);“十一五廣西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獲三等獎);“建黨8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廣西一等獎);“五省美術作品展”(獲金獎)等。

曾出版《中國現代藝術品評叢書——黃菁》《中國油畫名家寫生作品集——黃菁》《黃菁作品與文論》《繪畫構圖教程》《速寫人物步驟》《抽象畫基礎入門》以及文集《平常談藝》等。

主要代表作有: 《苗山春》《南方》《秋天的童話》《海邊》《山》《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有窗的風景——雷潭碧水》《有窗的風景——遇龍河邊的早晨》《有窗的風景——灕江邊》《金色侗寨》。

【山】 布面油畫 150cm×140cm 2004年

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金色侗寨】 布面丙烯 140cm×170cm 2010年

入選第十屆全國水彩·粉畫展,獲優秀獎

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文/王之平

廣西屬青山秀水之地,近十幾年來在畫壇多出風景畫家。二十一世紀初,在“南方的風景”概念推動下,逐漸形成廣西油畫的風景畫家群。經過數十年努力,不間斷的學術創作活動,帶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油畫創作人才,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廣西風景畫創作現象”。在這批油畫精英中,黃菁是一個比較獨特的畫家。

黃菁是個多面手,繪畫天分出眾。早在“85美術思潮”的年代,他就是廣西涉入前衛藝術比較早的畫家,1986年在南寧人民公園(當時稱白龍公園)參與了廣西五人“開始畫展”(劉紹昆、謝森、高峻、黃菁、劉晨煌),畫風新銳。可那時的黃菁正如全國其他大部分先鋒畫家一樣,其作品摹仿西方藝術的痕跡較重。經過回顧與反思,他將自己慢慢拉回到真正屬於他個人的藝術理想上來。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南方】 布面油畫 140cm×150cm 1988年

入選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2年的《桂林山水印象》開啟了黃菁90年代創作風格的序曲,這一組畫借用桂林山水的外形,裡面填充的卻是蟲蠕般的各式各樣的圖形符號,充滿著魔幻般的色彩。1992年至1993年,黃菁畫了人體組畫,這一系列作品有著雷東式的夢幻、富麗和詩意。1994年的《河邊》是其雷東式夢幻風格的總結,作品中的樹木及花叢如浮雲彩霞般的閃爍迷人,整個色調呈紫藍色,描繪了一個充滿著神祕氣息的月夜。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河邊】 油畫 100cm×100cm 1994年

入選中國油畫藝術展

黃菁善於在作品中巧妙地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審美理想,並能將這種理想賦予畫面中的色彩和圖形,組織出超越自然物象的動人圖景。為參加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黃菁創作了《秋天的童話》,這幅畫延續著他迷幻般的用色以及極富想象力的形式組織能力,他巧借兒童的圖式,把動物、人物、植物和自然景物穿插於點線之間,隱含於斑斕閃動的色彩空間之中,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的與觀者共同遊戲於孩童囈語之中。畫的靈感源自黃菁輔導過的一次兒童畫展,兒童的許多精彩圖式直接影響了他,啟發了他對往事情景和心底至純境地的嚮往。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秋天的童話】 油畫 120cm×120cm 1994年

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7年黃菁畫了《自然之召喚》,這幅畫畫的是窗內外的不同景象,是繼1987年《臨窗》後又一幅有窗的作品。正是這幅畫,開啟了黃菁後來一直沿用的“窗子”的符號。窗內有三束花,基本是具象寫實的畫法,而窗外則是符號化了的景物,山、樹、草叢等都是抽象化、符號化的造型,有雷東和克利式的夢幻。讓人難以捉摸的是,窗外草叢旁露出一個白色的人臉,他揚起了手,按畫題“自然的召喚”,它是自然的化身嗎?這更像是一個精靈的出現,使畫面的神祕色彩更為濃郁。此後至今,黃菁便以窗口為題,畫了大量的作品,有靜物、風景、人物、人體。窗口像是舞臺的帷幕,它拉開了各式各樣的劇情,而黃菁的“有窗的風景”也在全國的油畫界有了他自己的位置和很高的視覺語言認可度。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臨窗】 布面油畫 100cm×100cm 1987年

入選首屆中國油畫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自然之召喚】 布面油畫 100cm×100cm 1996年

入選第一屆中國油畫學會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海邊】 布面油畫 150cm×150cm 1999年

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有藍精靈的後花園】 布面丙烯 80cm×80cm 2012年

黃菁中意的題材中有荷花。這一中國畫家喜歡的圖式最容易落入俗套,但荷花在黃菁的畫面解讀中創造性的煥發出別樣的光彩。他畫中的荷花既飽含著生活的清新鮮活,又彷彿散發出佛道的禪意,花的形態隨著畫家內心的過濾,幻化為全新的審美意象,有人稱其為“黃氏荷花”。一件平常的事物在黃菁那裡被注入繪畫本體的新生命,能賦予一個最普通的物象那一點點屬於個人的色彩,是一個藝術家最難做到的事,也是最值得去做的事。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採荷】 油彩丙烯 150cm×180cm 2011年

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賞荷】 布面丙烯 150cm×150cm 2011年

入選“豐域西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

近年,黃菁著迷於中國古代壁畫和中國曆代山水、花鳥、人物、陶瓷、書法、篆刻以及民族民間的圖像研究,他的畫風也隨之有了些許變化:他看油畫少了,看中國畫作品多了;作畫所用顏色少了,利用固有色的濃淡變化多了;關注光影少了,平面表現多了;畫面中跳躍的因素少了,平和含蓄的成分多了;塑造的筆觸少了,隨性潑灑的痕跡多了;中國目前所謂的主流習氣少了,他自己的表達意趣和聲響多了。總之,黃菁一直都在做自己的實驗,一直不滿足於已有的狀態,一直在追尋和試圖慢慢地靠近他認定的理想境界。

黃菁近年畫的桂林灕江山景的作品代表了他的又一次新探索,似桂林又非桂林,是他心中重塑的山水桂林,幻化出來的圖景更具他特有的表現風範。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灕江邊】 布面油畫 140cm×150cm 2002年

入選第二屆風景山水畫大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春天的遇龍河——喀斯特田園之十二】 布面丙烯 60cm×55cm 2012年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喀斯特田園之八】 布面丙烯 60cm×55cm 2012年

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沉澱,黃菁繪畫作品可歸為“有窗的風景系列”“荷風系列”“桂林山水系列”“三江侗鄉系列”“北部灣系列”等幾大系列。除了這幾大系列外,還有一些小品系列也是黃菁喜歡畫的,比如過去的“木偶系列”“陶罐系列”和近年的“古意系列”。這些具有實驗性的作品甚至都沒展出,鮮為人知。或者是他自己認為還不太滿意,仍藏在深閨,在他看來有時只是隨手畫的小實驗或是即興探索而已。但這些小品真實的反映出黃菁內心的審美觀和世界觀,這往往是藝術家長期思索和一朝閃現的靈性光輝。

——摘自《黃菁油畫藝術品評》一文,有刪節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年復一年 日復一日】 布面丙烯、油彩 140cm×170cm 2010年

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丹青|黃菁油畫藝術品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