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藝博院看小豆丁策展布展的傑作

美術 藝術 書法 博物館 信息時報 2017-06-07

策展、布展、設計文字,小豆丁一手搞定!前日,“小題大做——學生與博物館的對話”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亮相。這個展覽的特別之處在於:由越秀區少年宮的學生“一手包辦”,展品包括素描、立體剪紙、國畫、書法、陶藝等,呈現了一個有廣府韻味的兒童畫展覽。

來藝博院看小豆丁策展布展的傑作

由小學生自主策展、撰寫、布展的“廣府味”兒童畫展覽吸引不少市民前來參觀。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畫東畫西畫廣府

龍舟、醒獅、騎樓、通草畫、美食……記者看到,展廳如同一個廣府文化小展館,以200年前通草畫“海絲風帆”為開篇,穿越到素描作品《廣州騎樓》,再到嶺南孩趣遊戲系列。展品既凸顯嶺南特色,更帶了童趣、童真。畫作,陶瓷,書法,手工,多種藝術方式,呈現了一個“文化廣州”。

通草畫,被譽為“廣州古明信片”,現場展示了一組7~14歲學生的通草畫作品,13歲楊琛睿畫了《洋人教我們做麵包》,色澤豔麗,場面生動,程鑫雨的《寫生外國人》,畫面中,老外成了模特,畫家畫得認真,還有不少人圍觀。這些漂亮的畫,再現了清末明初時期廣州十三行,商人們談生意,飲食,旅遊的情景,帶人們穿越時空,對話過去。

用藝術為廣府文化點“贊”

據瞭解,“小題大做”,是藝博院發揮公共教育職能的一個新嘗試——與廣州市屬有美術特色的學校合作,引領學生自主策展、撰寫、布展、舉辦公共教育等。通過這種院、校合作新模式,讓學生有課堂外的拓展機會,在增進對博物館認知的同時,展現學生的藝術特長。

據介紹,這些作品多數是越秀區少年宮美術書法課堂的成品。學生們有時走進西關竹簡樓,東山小洋樓探訪學習,有時走進西關茶樓,邊喝茶邊寫生,有時用陶泥做“美食”……“每一幅作品都滲透了小畫師的汗水和創意,用藝術,為我們熱愛的廣府文化點贊”。

據悉,本次活動於6月3日~6月14日的9:00~17:30(逢週一閉館)在廣州藝術博物院1號館展出,有興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免費參觀,共同感受廣府文化。本次作品展啟動後,10月將在越秀區文化藝術館再一次展出,詮釋廣府,讓廣府文化更深入人心。

信息時報記者 成小珍 張玉琴 通訊員 譚弘毅 朱海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