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美麗中國 航拍 CCTV 音樂 彌勒菩薩 澎湃新聞 2019-03-11

2017年春節,首次實現全航拍影像敘事的紀錄片《航拍中國》直上雲霄,俯瞰美麗中國。美到極致的自然風貌,難得從高空一見的歷史人文景觀、外加文本與音樂的精雕細刻,播出後令觀眾內心沸騰,勾起不少在外打拼的人的思鄉之情。

遨遊天際,熟悉的地方也陌生起來,觀眾們沉浸在新鮮的視覺體驗中。該片第一季自播出以來,累計電視播出五百多次,觀眾規模超過三億,豆瓣評分達到了9.2分。

3月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紀錄頻道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製的《航拍中國》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多頻道、多平臺推出。網友紛紛激動表示,“終於翻牌到了我的老家!”前幾期節目播出後,第二季豆瓣評分也達到了8.7分。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航拍中國》第二季海報

第二季延續第一季東西南北中的全方位佈局,選取了浙江、四川、內蒙古、甘肅、廣東、福建、江蘇七個省區,原則上堅持“腳不落地”,鳥瞰與微觀相結,不僅有自然景觀和豐富多彩的生態環境,也有城市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

50分鐘一集的篇幅對於中國幅員遼闊的一個省,未免有些侷促,挑這個就會漏那個,總會有些觀眾覺得意猶未盡,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飛行路線圖。但無論是藍色血脈般的河流,還是內蒙古興安杜鵑的紫色海洋,抑或是四川松潘高原的雲水奇觀,《航拍中國》第二季的執行總導演樊志遠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航拍其實感受的是一種距離,‌‌是一種說遠又不太遠,說近肯定又不近,‌‌當你和‌‌你平時熟悉的東西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會發生變化。”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福建桐木關斷裂帶

在拍攝中,第二季主創也做了很多的嘗試:攝製組採用無人機、載人機和軌道衛星進行多層次影像呈現;首次使用VR技術在平面影像上進行特效呈現;採用了一鏡到底場景飛行拍攝等手法。一些大場景的活動場面平時難得一見,比如千島湖巨網捕魚、羊群效應以及福建晾晒海帶,都是視覺感官上的一種神奇體驗。

透過各地不同的地理地貌、動物遷徙、植被變化和人文活動,從空中展現風格各異的“大、美、奇、變”。樊志遠強調說,在鏡頭表達上,第二季對航拍手法的運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四川省的拍攝中,航拍鏡頭便通過一鏡到底將川菜和川劇串聯呈現,使觀眾對四川的地域文化印象深刻。除了高空大面積的景色呈現,貼近地面超低空水平直推也極具視覺衝擊力。同時,多處垂直鏡頭從低到高,令整體景觀從低處的窄視角隨著高度增加變得更加開闊,讓景象由局部到宏觀立體呈現。

“‘航一’做的時候,就是一個不斷撞南牆的過程,持續地、路走不通再換一條路,最終只能走這一條路”,樊志遠說:“就是找到一條有趣味性、又輕鬆、同時又能讓觀眾感受到一定深刻的路。所以‘航二’在創作時儘量貼近‘航一’的味道。”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廣東丹霞山

【對話】

澎湃新聞:一個省涉及的地點太多了,如何選擇,標準是什麼?

樊志遠:標準是延續“航一”的選擇方式的。當時導演團隊會對一個省專門調研,比如調研一個省內100多處比較有特色的地方,然後根據時間和地點的安排(再調整),因為要儘量保持地域的一個平衡,不能缺失哪個地方。再有季節,要儘量保持每個省的各個季節都會有一些鏡頭,‌‌100多個裡再精選40個左右,‌‌作為我們拍攝的選擇。

澎湃新聞:在浙江這集裡,“聖誕老人的禮物來自北極,但用於聖誕節裝飾的東西大部分來自義烏”、“彌勒佛發福的年代是五代”這兩句解說詞印象尤為深刻,如何讓旁白不像枯燥的導遊而是風趣有深意的解說?

樊志遠:用寫情書的方式。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會很直接說我喜歡你,你或許會說“今天下雨了,在雨裡我聽到什麼聲音”,你描摹的是一種狀態。其實它的寫作方式以及剪輯呈現出來的效果,是輕聲細語的一種講述。

第一季‌‌詞的寫作,經歷了導演之間互相聊。比如說“你覺得有趣的點在什麼地方”,就像老朋友聊天,第二季也是這樣過來的。‌‌初稿會‌‌比較‌‌枯燥和官方,寫作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這種資料的選擇又不能讓它太專業性,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人去‌‌明白。‌‌有一定的知識普及性,又不能太深入,所以有趣是我們的一個選擇。導演們之間的碰撞和私聊,‌‌這樣會挑出‌‌相對來說大家都關心的這個點,‌‌一個可以放大的興趣點。“彌勒佛發福”也是我覺得還不錯的點。‌‌雪竇寺當時看了很多,‌‌但是看的越多,陷入的細節就會越多,最後‌‌發現‌‌一點是大家平時說的比較少的一個東西——彌勒佛形象有一個不斷髮生變化的過程‌‌。

寫的時候就想‌‌儘量把這個過程寫出來,如果單純講‌‌佛教傳入,意思就會弱一些,如果講它形象怎麼變,同時把佛教傳入信息也給揉進去,它是一個本土化的過程,‌‌還有很多信息可說,但‌‌從這一個段落來說,應該是說足了的。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浙江雷峰塔

澎湃新聞:每個省的風格不同,如何讓每個省更加風格化?

樊志遠:各個省都有本身附帶的一種‌‌東西在。‌‌比如飛浙江自然而然能帶出的文化氣息、包括山水詩歌,‌‌本身就存在,我們也是一種發現跟挖掘,其實“航一”就已經形成了它的整體風格特色,比如聲效和音樂也會各個省各有特色,這一季的原創音樂中也吸收了長調、民歌、戲曲的元素,不同的旋律渲染出多樣的情感氛圍,極大提升了這部紀錄片的音樂美感。

所以延續“航一”的樣子是我們這一季是最主要的一個努力,這樣大家會有一個熟悉的感覺。‌‌

澎湃新聞:衛星影像如何不太突兀剪輯在裡面?

樊志遠:我覺得相對比較‌‌成功的就是在四川成都平原的‌‌衛星圖。‌‌它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比如我們要說‌‌這個水利工程,這個位置感,‌‌有時候就需要一種更高的視野。這種嘗試‌‌也是看觀眾的反應到底合適不合適,或者怎麼努力才會更好,我覺得這是‌‌本季的一個努力方向。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四川諾日朗瀑布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甘肅莊浪梯田

澎湃新聞:能否從“顏色”上介紹下第二季的亮點?

樊志遠:我們曾經寫過,“河流是一支柔軟的畫筆……航拍其實它是一種距離,‌‌是一種說遠又不太遠,說近肯定又不近。‌‌當你和‌‌平時熟悉的東西保持一定距離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會發生變化。”

平時近看河流也沒什麼感覺,‌‌但飛起來之後你就會發現,它就像我們用‌‌毛筆畫的一樣那麼牛;‌‌巨大的集裝箱在高空看起來,就是一個小斑點,一座城市也會覺得它像一個‌‌積木一樣,混亂的顏色從天上看就不混亂了,‌‌油菜花地像一塊地毯一樣,很遠的鋪過去,‌‌飛起來的時候,顏色在變,形狀也一直都在改變。所以,我們看到什麼是根據我們看的視角來決定的。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楓橋

澎湃新聞:我還挺感興趣蘇州園林裡那個一鏡到底,聽上去就很難拍。

樊志遠:據我簡單的瞭解,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因為室外和室內的光線不一樣,如何來調整,還要保證飛進飛出的穩定性,同時各個環節都不能出錯,都需要反覆演練反覆試錯,才能最終達到那個最後的效果。

澎湃新聞:網友說對第一季東北虎把無人機拍下來還印象深刻,第二季還有哪些可愛動物閃亮登場?

樊志遠:像麋鹿丹頂鶴,在鹽城溼地公園都會有看到,‌‌‌‌到四川也看到了熊貓,‌‌甘肅四川的犛牛,內蒙的羊和蒙古馬。

澎湃新聞:藉助飛行器看看魚塘水底的樣子,背景音樂也做了處理,這個鏡頭設計的很有帶入感,能不能講講這一段?

樊志遠:因為是航拍中國,到底能不能入水?對於這一段用不用大家還是有爭論的,‌‌但我覺得這也算嘗試之一,而且它下去之後拍到了魚我也沒想到,從空中入水,再從水中飛起,其實整個過程對航拍拍攝團隊來說是有難度的。我後來還是編進去了,因為從有趣的角度來講,還是挺好玩的。後期做音效的時候也不是現在這種音效。一開始音樂編輯入水前和入水後聲音並沒有區別,然後合成的時候,我和音樂編輯說你應該加入水的聲音,最後就合成了現在的這個變化的音效。

澎湃新聞:好玩是好玩,但當時我也確實是也有疑問,為什麼飛著飛著跑到水裡去了?

樊志遠:因為那一段是講‌‌一個生態農業的循環模式,從內容上去看的話,我們能從空中能看到的‌‌是池塘,水下的生態系統我們是看不到的,所以就是‌‌想這麼試一下,看能不能完成這麼一件事情。‌‌

澎湃新聞:有網友問,這三年旁白老師經歷了什麼?音色怎麼有明顯的變化?

樊志遠:李老師(李龍濱)是很專業的人,他對自己的要求已經進入一種‌‌很極致的狀態,‌‌他經常念一句就會反覆做修改調整,最終找到他自己認為最認可的一種聲音狀態。聲音的變化其實受很多方面影響,這其實也不受自己控制,但是據我所知,‌‌李老師在“航二”裡‌‌的聲音在儘量接近“航一”,儘量找到他理想的一種狀態。‌‌我覺得網友們真的很厲害,‌‌連‌‌這種細微的變化‌‌也聽出來了,我們努力在貼近,但沒想到又逃不過網友的耳朵和眼睛。

《航拍中國》第二季:寫給中國大地的情書

內蒙古阿爾山天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