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王者榮耀?聽美國育兒專家談遊戲育兒

美國 王者榮耀 經濟 網遊 年糕媽媽 年糕媽媽 2017-08-26

寶寶不聽話、脾氣不好,寶寶性格過於內向,孩子動手能力差……

有個美國專家,用30多年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遊戲育兒法”,能解決上述所有問題。

他就是美國育兒大師勞倫斯·科恩。科恩是杜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兒童遊戲治療師、親子關係專家。具有豐富的與兒童、父母工作的實際經驗,在兒童遊戲、遊戲治療和親子關係領域研究30餘年。其獨立著書《遊戲力》獲美國國家親子出版獎金獎,並被譯成了十四種語言,全球銷售。被譽為親子溝通的“雙向翻譯機”,“最懂孩子的人”。

遊戲育兒法真有那麼神奇嗎?像抗挫折能力這種通常要在困境中學習的能力,也能在遊戲中鍛煉出來?網遊也能鍛鍊孩子能力嗎?中美育兒觀念有啥差距?我們就此對科恩博士進行了採訪。

孩子沉迷王者榮耀?聽美國育兒專家談遊戲育兒

年糕媽媽:用做遊戲的方法培養的孩子,長大在生活中、在情感中、在職場上,與同齡人比起來可能會有哪些好的品質或者能力

科恩:我的經驗是,這些孩子成大之後有更強的抗挫力。他們更能接納自己,同時也能理解他人。他們除了個人成功也會關愛他人,和關心世界。

年:有人說,用遊戲的方式,會讓孩子生活在童話世界裡,暫時逃避了現實,遊戲真的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將來生活的問題嗎?

科:我完全不同意這個觀點!孩子一開始學說話時,都是發出依依呀呀的聲音、牙牙學語,這是他們能夠正常說話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孩子是先爬,後走路(研究發現,不讓孩子爬就催著他們走路的方式對孩子是有害的)。同樣,孩子要先遊戲,這會幫助他們適應成人的現實世界。實際情況是,那些被鼓勵玩假想遊戲、肢體對抗遊戲的孩子,在真實世界中更富有技巧,能更好地解決問題,面對挑戰時有更多創造性的解決方法,並且不會輕易放棄。

年:有人提倡挫折教育,說挫折教育能教會孩子有毅力、堅持,遊戲同樣能給孩子帶來這些嗎?

科:當然了!我認為抗挫力的概念比堅韌廣得多。抗挫力還需要靈活性、創造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再次面臨完全相同的情況,所有的東西都會是新的,所以我們必須有能力適應。遊戲力是孩子學會這些品質的最佳途徑。

年:現在很多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很多家長聽到“遊戲”兩個字就怕,這種遊戲和您的“遊戲力”的遊戲,有什麼不同?

科:它們的確非常不同!遊戲力強調,遊戲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或者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一種互動方式,所以這是建立在人際聯結之上的,而電腦遊戲缺乏的正是這個,即便電腦遊戲是由其他人在線上“玩”。沒有眼神接觸、肢體語言,你是很難發展出良好的社交技巧和情商的,而這些對於成功來說至關重要。少量的玩電子遊戲、線上遊戲沒什麼問題,但是它們絕對不能替代真實生活中的遊戲。

年:中國發展迅速,社會競爭壓力巨大,很多中國家長從小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教育,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遊戲力的教養方式能適應中國的國情嗎?

科:我認為能夠適應中國國情。事實上,我特別高興地看到很多中國父母在學習遊戲力之後,受益匪淺,同時也可以保持著高標準和取得成功的目標。嚴格和嚴厲其實並不是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徑。在美國,有一些父母有著和中國父母同樣的理念,我常這樣告訴他們:“即便你所關心的只是考試成績,和孩子長大成人後的經濟成就,也要多和孩子玩,多和他們聯結。因為遊戲和聯結是通往成功之路。”當然了,我們期望的可不只這些,我們還希望孩子善良、大方、體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吧?

年:年糕媽媽一直致力於“科學育兒”,您認為父母養育孩子是否需要學習?美國的父母是怎樣科學地學習育兒知識的?

科:幾乎所有工作都需要培訓,即便是非常簡單的工作性質。育兒是非常複雜的,卻沒有培訓。不過事實上,我們也不自覺的接受過育兒培訓,那就是記憶中,我們自己是如何被養大的。時代在變遷了,現在孩子們的需求和我們當年大不一樣,我們對親子關係的理解也發生了變化。假設我們和父母碰巧從事同一種工作,我們肯定不會用他們當年的培訓手冊,而是最跟得上時代的新版。在美國,許多父母通過網上課程、線下課程、書籍、以及向專家進行一對一的諮詢來學習育兒知識。和中國一樣,美國父母也非常忙碌,因此有許多人選擇時間短、品質高的線上課程。最好的育兒知識一定是基於科學理論和研究的,遊戲力正是其中之一。

年:現在很多父母學得越多,越焦慮,越不知道到底怎麼辦才好,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科:是的,我也注意到這種現象了,但是這往往是暫時的。當我們學習新東西時,會有一段不穩定的時期。舉個例子,有個學生非常擅長運動,後來他準備走專業路線,教練開始教他新的技巧,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他的表現會不太好,因為他正在適應不同的方式。但一段時間之後,他會取得巨大的進步,因為這時他已習慣於新的方式了。舊習慣都是最熟悉的,但是通常也讓我們感到不開心、內疚、或者陷於其中。形成新習慣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卻很值得。在短時間內,我們會感覺不自在,因為我們想要朝著某個方向去做,但是那種方式還沒有完全內化成為我們自己的。

年:美國的父母和中國父母在育兒理念上通常有哪些各自的優點和缺點?

科:我覺得要是折中一下會好很多。我認為許多美國父母對孩子沒有足夠的期待,而許多中國父母又對孩子要求太多。我們需要對孩子有高期待,但是要以放鬆的心態對待這些期待。(但是也不能太過放鬆了!)而且,我還認為有些中國家庭沒有認識到早期依戀關係的重要性。出於經濟考慮,或者上學的原因,許多父母把孩子留給祖父母,或者一方父母駐外,遠離家庭。當然,有時這樣的安排是必須的,毋庸置疑會改善家庭的狀況,但是做這個決定要非常慎重,要考慮到依戀關係。一旦決定了要分開,要小心地採取措施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和依戀關係。在美國,有時問題正好恰恰相反,父母常常不能放手,從而未能讓孩子學會足夠的獨立技能。

年:您是如何學會並開始用“遊戲力”的方式養育孩子的?

科:在沒有孩子之前,我以為我無所不知!那時,我很樂於給父母建議,儘管對於真正的育兒我一無所知——我只知道書本中的知識,但是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當我成為一名父親時,我才大吃一驚——育兒太困難了!我沒有資格批評任何人,因為我自己就犯了無數的錯誤。所以,我開始了一段從經驗中學習、嚮導師學習的旅程,並在自己的大女兒身上“實驗”,在此過程中我發展出的一套方法,後來成為了“遊戲力”。

在年糕媽媽小夥伴的努力下,2017年7月31日,美國育兒大師勞倫斯·科恩博士的中英雙語課程在年糕媽媽育兒講堂實現全球首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