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閆明:TMCC國際認證高級管理教練導師、清華、人大、北大EMBA特聘客座教授、新加坡博維管理諮詢首席管理導師

富人思維: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馬太效應:富者、還要更多;窮者,僅有的一點,也要拿走。

一、多還要更多——富人三大思維:即投資思維、成長思維、主動思維。

  1. 投資思維: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報。富人把‘舍’看作的是一種投資,如此富人才不會把付出看做是一種不公的表現(窮人把付出當作吃虧)。
  2. 成長思維:富人把所經歷的一切,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都看作是有價值的,成功了可以總結經驗,失敗了更可以從中汲取教訓,為下一次的衝鋒做好萬全的準備。
  3. 主動思維:成功者,不管是‘進攻’或‘撤退’都是積極主動的,‘退’的目的是為了進,而不是為了撤退而撤退,如果為了撤退而撤退,撤退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二、僅有的一點,也要拿走——窮人三大思維即索取思維、抱怨思維、被動思維。

  1. 索取思維:窮人只知道不斷的索取,而忘記了付出才是索取的前提。窮人一味的索取無異於‘涸澤而漁’,借用農民的一句話則更為形象:‘你把麥種都吃了,來年你種什麼?’
  2. 抱怨思維:窮人對自己的所處的困境,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而是一味的抱怨社會不公,並把責任推給環境、出身、學歷、運氣等,總之失敗不是自己導致的,如此你又如何能夠成長。
  3. 被動思維:有一句話說:“富人任性,窮人認命”。窮人總是對自己遭遇的一切感到無奈,被動的認為這就是命,甚至連反抗的鬥志都沒有。而有志向的人,則告訴自己‘窮則思變’,人窮志不窮,並不斷的與命運作鬥爭,如此才有後來的富人。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三、命之父母、運之求己

越努力的人,運好就會越好,可能有人會反對,也有可能有人會舉很多‘成功’但不努力的例子(如富二代),但你看到的都不是事實真相的全部。我記得馬雲講過一個故事很有意思,他小的時候學習不太好,他就問一個學習好的學生,你是如何學習的,那個學生就說有什麼好學的,就是玩,因此,馬雲看到別人玩,他也玩,結果到考試的時候,那個學生考的很好,馬雲卻考了一個倒數第幾名,馬雲講人家在外邊玩,其實回到家裡,學習很認真的,而馬雲在外邊玩,回到家了還在玩,這就是事實的真相。

人的命運可以分為‘命’和‘運’兩部分,‘命’是先天的,‘運’是後天的,命是沒有辦法改變的,比如你的出身等,而‘運’卻是可以改變的,比如你的選擇、勤奮等,‘命’和‘運’都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命之父母,運之求己。如果你認命了,那麼你的好運也就不存在了,反之,雖然你的出身不好,起點比較低,但你自強不息、努力拼搏,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四、勤奮則運,投機則空

如果某人有所成就之後,一般情況下會說是因為自己運氣比較好,這也是他的心裡話,但是聽者千萬不要信以為真,你只要一相信就壞事,因為你一旦相信,你就會內生投機取巧之心,這個心一旦生髮,你的心就會變得浮躁,因為你會想方設法的去投機,也很難再靜下心來,並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和付出。

還是那句話,努力勤奮的人,一般運氣都不會太差,運氣只是勤奮之後的機會,而勤奮是抓住機會的必要條件,換句話來說,機會你抓住了叫做機會,沒有抓住其實什麼都不是。

只不過有些人勤奮的是力、有些人勤奮的是智、有些人勤奮的是心,各得其所,無需自怨。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五、敢於挑戰、面對競爭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面對著挑戰與競爭,但我們無須膽怯,因為正是這些挑戰和困難,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當你迴避競爭,你就是在迴避生存的權利。加多寶與王老吉競爭,結果和其正沒有了;360和金山競爭,結果卡巴斯基沒有了;蘋果和三星競爭,結果諾基亞沒有了,這些都是迴避競爭的結果。

我們看康熙大帝的時候,康熙在千叟宴上,感謝了太皇太后孝莊等很多人,最後康熙也敬了他的死敵們(即鰲拜、吳三桂、鄭經、葛爾丹等),使他們逼著朕立下了這豐功偉業。

一個人或組織未來成就的高度,取決於他標杆的高度,這個標杆就是他的競爭對手。也唯有敢於與強者競爭,你才能夠成為強者。

敢於挑戰,面對競爭,我們的人生才會不斷精進,並贏得幸福美好的明天。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蘊藏著無限大的人生智慧,我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培訓行業十幾年來,一直以這兩句話作為指引我事業人生的燈塔,我們應該好好體會,定能夠引領我們人生的方向,又能指導我們事業上的成功:

正所謂:“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文言傳》注:對自己的內心要有敬畏之心,對外在要有仁義之心,你自然不會感到孤獨。

  • 自強—不息:

做人要自強不息,簡單點說就是自己要爭氣,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不是在生他人的氣,生環境的氣,我們是在生自己的氣,恨自己不爭氣。

宇宙(天)是永不停歇的運行。我們看看所有能夠上天的東西,包括飛機、鳥類等,都是不停的運動,不能停,一停下來就會掉下來,只有不斷的運行,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人生也是一樣,人生就像騎自行車一樣,你不前進,是很難保持平衡的,包括心理上的、與身體上的。

失敗是一件事。而不是一個人,作為成功者,你不能讓失敗來定義。但你應該,讓他來幫助你塑造自己。

你的最大責任就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易卜生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世事多因忙中錯,且更從容;

富蘭克林說:“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牢記自己不要用簡單的對與錯來看待問題,對與錯只是衡量結果的工具,市場也只會回報有工作結果的人,你對了卻導致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結果或更壞的結果,你得‘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最後無論誰對誰錯,你自己仍然要為失敗的結果買單。

所以,自己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才能保證你生命的活力與事業上的持續成功。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 厚德—載物:

做人要厚德載物,簡單點來說就是對他人要懂得包容,懂得承載,像大地一樣沒有分別心的承載萬物。

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庸中講到:“惟天下至誠為能近其性,知天地之化育。”

有壞,才有好,有惡,才有善,有失敗,才有成功,有陰才有陽,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正面與反面,即相互矛盾,又辯證統一,即相互作用,又彼此不可或缺。

當你擁有感恩之心的時候,抱怨就會離你越來越遠,因為,你已經沒有了抱怨之心,被仁愛之心、幸福之心與成長之心所取代。成功時,感恩自己的好運及支持與幫助過你的貴人;遭受挫折時,感恩命運及時賜予自己的成長機會;總之,心懷感恩就是幸福人生中最好的養分,唯有心懷感恩才能夠撫平你焦慮、不平、憤怒之心,心胸才會更加寬廣。(本文為閆明老師原創,請勿侵權。)

點擊關注閆明老師頭條號,更多企業管理智慧等著您。

富人思維:為什麼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精闢

閆明老師是中國著名領導力、管理專家

精選推薦:職場管理:領導力之馭人之術(值,收藏了)

精選推薦:管理者的三大心理陷阱:討好、恃強、缺點(乾貨,轉發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