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20年前,外媒曾對馬雲提出質疑:你口號震天響,卻還沒有賺到錢。

20年後,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市值已達4555.99億美元,馬雲本人也已功成身退,轉身擁抱青山綠水,踏入另一片江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投資者們也總被頻頻打臉。

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總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對企業發展呈現短暫和靜態的錯位評估。以Facebook為例,自2012年上市後,只要股價下挫,必有“Facebook已死”等大量負面言論出現。時至今日,當Facebook依然穩居頭部陣營時,當年的投資者便又換了種說法,儼然忘記了當初他們是怎麼用短視的眼光審視Facebook,為這個商業帝國招來了不貲之損。

2012年百度還在最輝煌時期,因為轉型移動互聯網,利潤率從53%下降至29%,資本市場相當不看好。一片唱衰之下,百度股價跌至80餘美元。如今,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們又開始充當“事後諸葛”,再度唱衰百度:百度竟然不早點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簡直錯過了一個時代!

自相矛盾的話都讓投資者們說盡了,企業只要做法不合其心意,怎麼做都是錯。

現在,盯著百度今年單季度的財報虧損,投資者們又開始大肆攻擊,把百度市值當做超越的標杆,拼多多、京東等稍市值有超過就會被投資者們大肆吹捧,同時他們還不忘回頭狠踩一腳百度。

罔顧事實的投資者們常常按自己的意思解釋企業的舉動:百度進入改革期,主動調整人事被曲解為“看不到希望的高管紛紛出走百度”;在IBM等企業轉型期散播“企業倒閉警告”;一些企業正常清理代理商的行為被看作“爛掉的企業和堵不住的大窟窿”。

企業發展歷程如同人的一生,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從不掉隊和犯錯。越是歷史悠久的企業,越會經歷各式危難和坎坷。而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企業勢必要經歷資本市場的看衰及其帶來的高壓。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大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關卡。

短視的市場難掩巨頭光芒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132點高位直線墜落。暴跌模式開啟,投資者們紛紛撤離,導致大批互聯網企業斷糧死亡。

投資人徐新評價說:“股市很短視,三個季度不好,就變成垃圾股。”

普遍的短視之下,上市不久的新浪跌破發行價;搜狐從13美元跌至第二年的0.8美元;網易則上市即破發,連續9個月跌破1美元,一年時間市值蒸發了90%。

面對如此困境,丁磊甚至險些將網易賣掉,還好那時行情不好,連賣也賣不掉。時至今日,網易市值早已翻了無數倍,達到362.19億美元。

"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20年前,外媒曾對馬雲提出質疑:你口號震天響,卻還沒有賺到錢。

20年後,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市值已達4555.99億美元,馬雲本人也已功成身退,轉身擁抱青山綠水,踏入另一片江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投資者們也總被頻頻打臉。

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總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對企業發展呈現短暫和靜態的錯位評估。以Facebook為例,自2012年上市後,只要股價下挫,必有“Facebook已死”等大量負面言論出現。時至今日,當Facebook依然穩居頭部陣營時,當年的投資者便又換了種說法,儼然忘記了當初他們是怎麼用短視的眼光審視Facebook,為這個商業帝國招來了不貲之損。

2012年百度還在最輝煌時期,因為轉型移動互聯網,利潤率從53%下降至29%,資本市場相當不看好。一片唱衰之下,百度股價跌至80餘美元。如今,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們又開始充當“事後諸葛”,再度唱衰百度:百度竟然不早點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簡直錯過了一個時代!

自相矛盾的話都讓投資者們說盡了,企業只要做法不合其心意,怎麼做都是錯。

現在,盯著百度今年單季度的財報虧損,投資者們又開始大肆攻擊,把百度市值當做超越的標杆,拼多多、京東等稍市值有超過就會被投資者們大肆吹捧,同時他們還不忘回頭狠踩一腳百度。

罔顧事實的投資者們常常按自己的意思解釋企業的舉動:百度進入改革期,主動調整人事被曲解為“看不到希望的高管紛紛出走百度”;在IBM等企業轉型期散播“企業倒閉警告”;一些企業正常清理代理商的行為被看作“爛掉的企業和堵不住的大窟窿”。

企業發展歷程如同人的一生,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從不掉隊和犯錯。越是歷史悠久的企業,越會經歷各式危難和坎坷。而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企業勢必要經歷資本市場的看衰及其帶來的高壓。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大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關卡。

短視的市場難掩巨頭光芒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132點高位直線墜落。暴跌模式開啟,投資者們紛紛撤離,導致大批互聯網企業斷糧死亡。

投資人徐新評價說:“股市很短視,三個季度不好,就變成垃圾股。”

普遍的短視之下,上市不久的新浪跌破發行價;搜狐從13美元跌至第二年的0.8美元;網易則上市即破發,連續9個月跌破1美元,一年時間市值蒸發了90%。

面對如此困境,丁磊甚至險些將網易賣掉,還好那時行情不好,連賣也賣不掉。時至今日,網易市值早已翻了無數倍,達到362.19億美元。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若從2001年網易最低價0.51美元計算,網易的股價最大漲幅超過2000倍。丁磊後來自信說起“在過去的20年裡,每年的資本回報率都超過20%。在中國只有兩家,一家是茅臺,另一家就是網易。”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主做運營商設備的華為也未能倖免。正是在那一年,任正非寫下《華為的冬天》,文中犀利指出了投資者短視所造成的廣泛負面影響:網絡股的暴跌,必將對二、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製造業就慣性進入了收縮。

2002年,華為形勢嚴峻:公司出現了第一次負增長,人人自危,大量員工要求退股。

由於股市重挫的影響,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不被看好,研發型企業和部門被邊緣化,金融、旅遊業等卻被排在人們選擇的前列。大批暴發戶誕生,而社會科技發展陷入桎梏。

技術發展從來都不是青雲直上,而是盤桓波折,如同國內真正大筆資金押注人工智能等前瞻技術的百度、華為等企業,一旦技術成熟可以規模化落地,將會率先甩出那些目光短淺的質疑者。

對於創新和變革,投資者們需要更多耐心,而不是盲目捧一踩一,喪失基本的專業判斷。

以百度為例,投資者們似乎選擇性忽視了其在反思情況下主動拒絕不良廣告的改革行為,他們對於百度由此帶來的營業額下滑頗為耿耿於懷。

可以想見,如果不優化不良廣告,營收可觀,投資者們會炮轟其不良价值觀;而優化廣告,必然導致調整期間營收下滑,投資者又炮轟其營收不給力。

然而,改革期間的陣痛總要自己承受,畢竟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企業的變革行為,短視總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師們給Netflix發出了太多的訃告,以至於我已經不再向葬禮上送花了。”Netflix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曾這樣講起Netflix首次上市失敗的至暗時刻。

那時沒人能夠準確預測,這家傳奇娛樂帝國的市值後來竟一度超越迪士尼,創造了《紙牌屋》《女子監獄》《怪奇物語》《黑鏡:潘達斯奈基》等一系列佳作,如今影視爆款無數。

"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20年前,外媒曾對馬雲提出質疑:你口號震天響,卻還沒有賺到錢。

20年後,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市值已達4555.99億美元,馬雲本人也已功成身退,轉身擁抱青山綠水,踏入另一片江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投資者們也總被頻頻打臉。

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總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對企業發展呈現短暫和靜態的錯位評估。以Facebook為例,自2012年上市後,只要股價下挫,必有“Facebook已死”等大量負面言論出現。時至今日,當Facebook依然穩居頭部陣營時,當年的投資者便又換了種說法,儼然忘記了當初他們是怎麼用短視的眼光審視Facebook,為這個商業帝國招來了不貲之損。

2012年百度還在最輝煌時期,因為轉型移動互聯網,利潤率從53%下降至29%,資本市場相當不看好。一片唱衰之下,百度股價跌至80餘美元。如今,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們又開始充當“事後諸葛”,再度唱衰百度:百度竟然不早點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簡直錯過了一個時代!

自相矛盾的話都讓投資者們說盡了,企業只要做法不合其心意,怎麼做都是錯。

現在,盯著百度今年單季度的財報虧損,投資者們又開始大肆攻擊,把百度市值當做超越的標杆,拼多多、京東等稍市值有超過就會被投資者們大肆吹捧,同時他們還不忘回頭狠踩一腳百度。

罔顧事實的投資者們常常按自己的意思解釋企業的舉動:百度進入改革期,主動調整人事被曲解為“看不到希望的高管紛紛出走百度”;在IBM等企業轉型期散播“企業倒閉警告”;一些企業正常清理代理商的行為被看作“爛掉的企業和堵不住的大窟窿”。

企業發展歷程如同人的一生,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從不掉隊和犯錯。越是歷史悠久的企業,越會經歷各式危難和坎坷。而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企業勢必要經歷資本市場的看衰及其帶來的高壓。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大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關卡。

短視的市場難掩巨頭光芒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132點高位直線墜落。暴跌模式開啟,投資者們紛紛撤離,導致大批互聯網企業斷糧死亡。

投資人徐新評價說:“股市很短視,三個季度不好,就變成垃圾股。”

普遍的短視之下,上市不久的新浪跌破發行價;搜狐從13美元跌至第二年的0.8美元;網易則上市即破發,連續9個月跌破1美元,一年時間市值蒸發了90%。

面對如此困境,丁磊甚至險些將網易賣掉,還好那時行情不好,連賣也賣不掉。時至今日,網易市值早已翻了無數倍,達到362.19億美元。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若從2001年網易最低價0.51美元計算,網易的股價最大漲幅超過2000倍。丁磊後來自信說起“在過去的20年裡,每年的資本回報率都超過20%。在中國只有兩家,一家是茅臺,另一家就是網易。”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主做運營商設備的華為也未能倖免。正是在那一年,任正非寫下《華為的冬天》,文中犀利指出了投資者短視所造成的廣泛負面影響:網絡股的暴跌,必將對二、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製造業就慣性進入了收縮。

2002年,華為形勢嚴峻:公司出現了第一次負增長,人人自危,大量員工要求退股。

由於股市重挫的影響,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不被看好,研發型企業和部門被邊緣化,金融、旅遊業等卻被排在人們選擇的前列。大批暴發戶誕生,而社會科技發展陷入桎梏。

技術發展從來都不是青雲直上,而是盤桓波折,如同國內真正大筆資金押注人工智能等前瞻技術的百度、華為等企業,一旦技術成熟可以規模化落地,將會率先甩出那些目光短淺的質疑者。

對於創新和變革,投資者們需要更多耐心,而不是盲目捧一踩一,喪失基本的專業判斷。

以百度為例,投資者們似乎選擇性忽視了其在反思情況下主動拒絕不良廣告的改革行為,他們對於百度由此帶來的營業額下滑頗為耿耿於懷。

可以想見,如果不優化不良廣告,營收可觀,投資者們會炮轟其不良价值觀;而優化廣告,必然導致調整期間營收下滑,投資者又炮轟其營收不給力。

然而,改革期間的陣痛總要自己承受,畢竟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企業的變革行為,短視總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師們給Netflix發出了太多的訃告,以至於我已經不再向葬禮上送花了。”Netflix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曾這樣講起Netflix首次上市失敗的至暗時刻。

那時沒人能夠準確預測,這家傳奇娛樂帝國的市值後來竟一度超越迪士尼,創造了《紙牌屋》《女子監獄》《怪奇物語》《黑鏡:潘達斯奈基》等一系列佳作,如今影視爆款無數。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多年未能盈利的亞馬遜也曾遭遇過大量口誅筆伐,“亞馬遜死定了”“亞馬遜在破產邊緣”等論調頻出。

企業股價暴跌時,媒體人們怎麼看它們都不順眼,死命打壓的方法也毫不新鮮。

貝佐斯十分坦誠,股東信中並未掩飾市值的慘淡,他寫道:“截至本文撰寫時,我們的股價比去年我寫的時候下跌了80%以上。儘管如此,亞馬遜公司現在都處於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強的地位。”篤定長期主義的貝佐斯最終用市值證明了自己的堅持。

“你會受到很多外力的阻撓,它們無視你的規劃,迫使你做出更糟糕的決策,但你還是得有清晰的願景,並堅定地去做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扎克伯格曾評價那些短視的投資者。

谷歌CEO拉里·佩奇無奈吐露心聲:“硅谷的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短期利益,而不是將目光放在那些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技術上。”

讓子彈多飛一會兒:找準方向就能走出谷底

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夠通過變革走出低谷?

以微軟為例,人們曾懷疑微軟走不出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光環,使微軟股價長期處於增長停滯的狀態。

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同如今的百度一樣,因錯失移動互聯網的機遇,股價變得一蹶不振。微軟收購諾基亞、生產Windows Phone、開拓社交業務等都以失敗告終,pc核心業務又面臨增長困境,因此,微軟一度被判“死刑”,“微軟已死,有事燒紙”“微軟走向窮途末路”等負面報道鋪天蓋地。

然而,新任CEO薩提亞·納德拉領導了微軟的轉型,將利刃砍向既有產品和利益格局。他放棄了雞肋的Windows Phone業務,並大刀闊斧地進行組織架構變革。2014年,微軟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其中大部分來自微軟收購的諾基亞手機業務部門。

納德拉在面向微軟員工的首封公開信中,強調公司組織文化的轉變,這場變革對外表現為開放、合作,對內則表現為“刷新”,使命先行,重視企業文化。

而因為押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微軟開始煥發生機。目前微軟雲計算操作系統每年營收增長率都在100%左右,作為微軟現在的主營業務,增長勢頭強勁。

事實證明,在臨危受命的納德拉大刀闊斧對微軟進行“自我革命”後,那個如日中天的微軟的確回來了,甚至還坐回了市值第一的位置。

"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20年前,外媒曾對馬雲提出質疑:你口號震天響,卻還沒有賺到錢。

20年後,馬雲創建的阿里巴巴市值已達4555.99億美元,馬雲本人也已功成身退,轉身擁抱青山綠水,踏入另一片江湖。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投資者們也總被頻頻打臉。

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總是把目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對企業發展呈現短暫和靜態的錯位評估。以Facebook為例,自2012年上市後,只要股價下挫,必有“Facebook已死”等大量負面言論出現。時至今日,當Facebook依然穩居頭部陣營時,當年的投資者便又換了種說法,儼然忘記了當初他們是怎麼用短視的眼光審視Facebook,為這個商業帝國招來了不貲之損。

2012年百度還在最輝煌時期,因為轉型移動互聯網,利潤率從53%下降至29%,資本市場相當不看好。一片唱衰之下,百度股價跌至80餘美元。如今,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們又開始充當“事後諸葛”,再度唱衰百度:百度竟然不早點進入移動互聯網市場,簡直錯過了一個時代!

自相矛盾的話都讓投資者們說盡了,企業只要做法不合其心意,怎麼做都是錯。

現在,盯著百度今年單季度的財報虧損,投資者們又開始大肆攻擊,把百度市值當做超越的標杆,拼多多、京東等稍市值有超過就會被投資者們大肆吹捧,同時他們還不忘回頭狠踩一腳百度。

罔顧事實的投資者們常常按自己的意思解釋企業的舉動:百度進入改革期,主動調整人事被曲解為“看不到希望的高管紛紛出走百度”;在IBM等企業轉型期散播“企業倒閉警告”;一些企業正常清理代理商的行為被看作“爛掉的企業和堵不住的大窟窿”。

企業發展歷程如同人的一生,任何一個人都無法保證自己從不掉隊和犯錯。越是歷史悠久的企業,越會經歷各式危難和坎坷。而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企業勢必要經歷資本市場的看衰及其帶來的高壓。這幾乎是任何一個大型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關卡。

短視的市場難掩巨頭光芒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從5132點高位直線墜落。暴跌模式開啟,投資者們紛紛撤離,導致大批互聯網企業斷糧死亡。

投資人徐新評價說:“股市很短視,三個季度不好,就變成垃圾股。”

普遍的短視之下,上市不久的新浪跌破發行價;搜狐從13美元跌至第二年的0.8美元;網易則上市即破發,連續9個月跌破1美元,一年時間市值蒸發了90%。

面對如此困境,丁磊甚至險些將網易賣掉,還好那時行情不好,連賣也賣不掉。時至今日,網易市值早已翻了無數倍,達到362.19億美元。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若從2001年網易最低價0.51美元計算,網易的股價最大漲幅超過2000倍。丁磊後來自信說起“在過去的20年裡,每年的資本回報率都超過20%。在中國只有兩家,一家是茅臺,另一家就是網易。”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主做運營商設備的華為也未能倖免。正是在那一年,任正非寫下《華為的冬天》,文中犀利指出了投資者短視所造成的廣泛負面影響:網絡股的暴跌,必將對二、三年後的建設預期產生影響,那時製造業就慣性進入了收縮。

2002年,華為形勢嚴峻:公司出現了第一次負增長,人人自危,大量員工要求退股。

由於股市重挫的影響,科技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不被看好,研發型企業和部門被邊緣化,金融、旅遊業等卻被排在人們選擇的前列。大批暴發戶誕生,而社會科技發展陷入桎梏。

技術發展從來都不是青雲直上,而是盤桓波折,如同國內真正大筆資金押注人工智能等前瞻技術的百度、華為等企業,一旦技術成熟可以規模化落地,將會率先甩出那些目光短淺的質疑者。

對於創新和變革,投資者們需要更多耐心,而不是盲目捧一踩一,喪失基本的專業判斷。

以百度為例,投資者們似乎選擇性忽視了其在反思情況下主動拒絕不良廣告的改革行為,他們對於百度由此帶來的營業額下滑頗為耿耿於懷。

可以想見,如果不優化不良廣告,營收可觀,投資者們會炮轟其不良价值觀;而優化廣告,必然導致調整期間營收下滑,投資者又炮轟其營收不給力。

然而,改革期間的陣痛總要自己承受,畢竟投資者很難真正理解企業的變革行為,短視總是不可避免的。

“分析師們給Netflix發出了太多的訃告,以至於我已經不再向葬禮上送花了。”Netflix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曾這樣講起Netflix首次上市失敗的至暗時刻。

那時沒人能夠準確預測,這家傳奇娛樂帝國的市值後來竟一度超越迪士尼,創造了《紙牌屋》《女子監獄》《怪奇物語》《黑鏡:潘達斯奈基》等一系列佳作,如今影視爆款無數。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多年未能盈利的亞馬遜也曾遭遇過大量口誅筆伐,“亞馬遜死定了”“亞馬遜在破產邊緣”等論調頻出。

企業股價暴跌時,媒體人們怎麼看它們都不順眼,死命打壓的方法也毫不新鮮。

貝佐斯十分坦誠,股東信中並未掩飾市值的慘淡,他寫道:“截至本文撰寫時,我們的股價比去年我寫的時候下跌了80%以上。儘管如此,亞馬遜公司現在都處於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強的地位。”篤定長期主義的貝佐斯最終用市值證明了自己的堅持。

“你會受到很多外力的阻撓,它們無視你的規劃,迫使你做出更糟糕的決策,但你還是得有清晰的願景,並堅定地去做你認為是正確的事。”扎克伯格曾評價那些短視的投資者。

谷歌CEO拉里·佩奇無奈吐露心聲:“硅谷的投資者越來越關注短期利益,而不是將目光放在那些真正具有突破性的技術上。”

讓子彈多飛一會兒:找準方向就能走出谷底

為什麼有的企業能夠通過變革走出低谷?

以微軟為例,人們曾懷疑微軟走不出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的光環,使微軟股價長期處於增長停滯的狀態。

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同如今的百度一樣,因錯失移動互聯網的機遇,股價變得一蹶不振。微軟收購諾基亞、生產Windows Phone、開拓社交業務等都以失敗告終,pc核心業務又面臨增長困境,因此,微軟一度被判“死刑”,“微軟已死,有事燒紙”“微軟走向窮途末路”等負面報道鋪天蓋地。

然而,新任CEO薩提亞·納德拉領導了微軟的轉型,將利刃砍向既有產品和利益格局。他放棄了雞肋的Windows Phone業務,並大刀闊斧地進行組織架構變革。2014年,微軟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其中大部分來自微軟收購的諾基亞手機業務部門。

納德拉在面向微軟員工的首封公開信中,強調公司組織文化的轉變,這場變革對外表現為開放、合作,對內則表現為“刷新”,使命先行,重視企業文化。

而因為押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微軟開始煥發生機。目前微軟雲計算操作系統每年營收增長率都在100%左右,作為微軟現在的主營業務,增長勢頭強勁。

事實證明,在臨危受命的納德拉大刀闊斧對微軟進行“自我革命”後,那個如日中天的微軟的確回來了,甚至還坐回了市值第一的位置。

短視的資本市場:沒有被低估過的企業成不了真巨頭

​這種“U”型市值逆轉可以印證不少企業的長期發展模型。

比如我們看到,同樣的困境下,一場涉及組織架構、人事變動、業務盤整等的顛覆性改革正在百度進行。一批業績沒有達標的幹部和員工被淘汰,一些能打硬仗的年輕高管被提拔上來。

今年百度還首次確立了公司願景:“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同時,“熱愛用戶,尊重用戶”的說法被李彥宏寫進財報信。此前被稱作“沒有文化”的百度正在發力文化建設。

重金押注雲服務、AI等領域的百度也做出了一些成績,百度智能雲後來者居上,躋身中國PAAS(平臺即服務)和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公有云服務供應商前四;Apollo繼續鞏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的領導地位;小度助手已累計激活設備數超過4億臺,同比增長4.5倍;而小度智能音箱也連續兩個季度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名,與亞馬遜、谷歌一起位列全球市場前三名。

而人們似乎還忽略了,百度雖然和微軟一樣,都錯過了一些新事物,但它們仍是現金儲備豐厚、自帶流量、有上萬頂尖技術人才的巨頭公司。2018年,百度是繼阿里、騰訊之後第三家步入“千億營收俱樂部”的成員。百度目前核心業務中現金及等價物共有110億美元,豐厚的資金儲備量也穩居互聯網公司前三。

因此,類似微軟、百度這樣的公司一旦意識到問題所在,及時調整戰略,有充足糧草和精兵良將的加持,恢復元氣並不是一件難事。

企業發展總是符合“U”型或“W”模型,有“高峰”和“低谷”,這些變化來自於產業結構、戰略決策、技術變化等諸多因素。如果我們不能容納“低谷”,過於追捧“高峰”,對於處於兩種狀況下的企業發展都不利——“低谷”企業可能會因股價太低放棄長期規劃,追求短期利益;而“高峰”企業可能會滋生傲慢,使創新放緩,最終為企業發展埋下隱患。

從這個角度去看近期被眾人狂踩的百度,你會發現同樣的輿論問題正在出現。尤其在中國,人們普遍存在增長焦慮,如果市值、業績沒有增長,就會被認為企業發展陷入極大危機,實際上,這種增長思維是有問題的。因此,面對正在投入期的業務,比如押注人工智能等,你必須有更長遠的眼光和想象力。

無數歷史告訴我們,在企業轉型期間,你要多讓子彈飛一會兒。如果還在過渡時期,你就輕易蓋棺定論,真的太容易被打臉。比爾蓋茨也說,人們總是高估了未來一到兩年的變化,而低估了未來十年的變革。

因此,看長期播種,不侷限於當下一兩年甚至一個季度的得失,才是投資者和媒體人們應有的包容和耐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