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背後的真實歷史:對戰犯“一個不殺”是如何提出的'

""《特赦1959》背後的真實歷史:對戰犯“一個不殺”是如何提出的

國民黨戰犯走出戰犯管理所

《特赦1959》正在央視熱播,收視排名多日位居全國同時段第一。這部電視劇圍繞“特赦”主題,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對戰犯進行改造和特赦的歷史事件,再現了1949年至1959年新中國成立後十年間祖國的偉大建設成就。電視劇的背景史實是,1955年12月30日,解放軍總政治部、公安部共同下達《關於將現押各軍區蔣匪戰爭罪犯移交公安機關管理的聯合指示》,同日,公安部又單獨向全國公安廳(局)下達《關於將分散關押的蔣匪戰犯集中省廳羈押的通知》。“通知”均明確規定了時限:“最遲不得超過1956年1月10日,集中(移交)交畢。”

當時中央為何嚴格規定在此時限內將分散羈押在全國各地的國民黨戰犯,迅即移交公安機關統一關押和管理?又為何將在押的國民黨首要和重要戰犯集中到北京功德林(後移至秦城)?

據時任公安部一局(政保局)辦公室主任楊平介紹,在中央決定下發上述兩個重要通知之前,公安部奉命向各地先發了一個緊急通知,之所以要先發這一通知,是因為有件事情驚動了中央。

1954年初在全國“鎮反”運動之後,中央公安部收到西南公安部上報的一份請示報告。該報告提出,在重慶羈押的三名國民黨首要戰犯,職級較高,殺人過多,當地民憤極大,群眾強烈要求予以鎮壓,請示部領導可否予以照準。羅瑞卿部長看了報告後,立即批示:“刀下留人,殺之可惜”,並將此情況向中央有關領導作了彙報。根據周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中央公安部立即向各地下達了一份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迅速查清在各地羈押的有關被俘、被捕原國民黨黨政軍特系統骨幹分子的情況,並由公安部上報中央。在此基礎上,中央遂決定由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公安部聯合向各系統下達通知,並由公安部向本系統單獨下達通知,對分散在全國各地收押的國民黨戰犯實行統一政策,集中管理教育,實行統一供給標準。

這次大集中和當時面對的國內外的大環境與大氣候有密不可分的關聯。1956年初,是中共中央對臺方針重大轉折的時間。在此之前,中央對臺方針一直是“武力解放”。隨著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中美關係以及海峽兩岸緊張關係的緩和,中央又適時地提出爭取臺灣“和平解放”但不承諾放棄“武力解放”。1月25日,毛澤東在第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就公開宣佈:“國共已經合作了兩次,我們還準備進行第三次合作。”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又作了重要講話。毛澤東針對蘇聯“肅反”運動的擴大化所造成的消極教訓,提出了對我們國內在押的各類戰犯,實行“一個不殺”的方針主張。

當1956年1月11日上午9時,“處理戰犯專案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姚倫站在功德林大禮堂的講臺上,面對集中到這裡的近200名原國民黨黨政軍特重要骨幹,鄭重地宣佈中央之所以要進行集中教育改造政策時,在場的所有戰犯們都意外地驚呆了。他們驚喜地發現,共產黨收留他們,不是要殺他們的頭,僅僅是讓他們悔罪自新,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