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一:不以出身論英雄 

慧眼識英雄,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他曾多次把項羽和劉邦兩人並提,並進行比較。在讀《史記》時,毛主席曾在《高祖本紀》中寫了這樣的批語:“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主席看來,劉邦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其政治才能最為重要,而這種才能的形成,則與他們的出身有關。“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這是唐太宗的一句名言。為了防止用人的片面性,毛主席提出:“必須要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沒有門戶之見,也不在乎對自己的面子。

其二:知人善任用人才  

毛主席稱讚過的許多人物,如曹操、周瑜、諸葛亮、李世民、張說、朱敬則、范仲淹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年輕時,“獨服曾文正”,也正是曾國藩能文能武。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視察,路途中讀《三國志·呂蒙傳》。

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學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和《呂蒙傳》。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一:不以出身論英雄 

慧眼識英雄,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他曾多次把項羽和劉邦兩人並提,並進行比較。在讀《史記》時,毛主席曾在《高祖本紀》中寫了這樣的批語:“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主席看來,劉邦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其政治才能最為重要,而這種才能的形成,則與他們的出身有關。“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這是唐太宗的一句名言。為了防止用人的片面性,毛主席提出:“必須要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沒有門戶之見,也不在乎對自己的面子。

其二:知人善任用人才  

毛主席稱讚過的許多人物,如曹操、周瑜、諸葛亮、李世民、張說、朱敬則、范仲淹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年輕時,“獨服曾文正”,也正是曾國藩能文能武。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視察,路途中讀《三國志·呂蒙傳》。

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學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和《呂蒙傳》。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三:風口浪尖識人才

1922年秋,毛主席和劉少奇同為中共湘區區委委員。劉少奇在安源路礦工作時期,作為中共湘區書記的毛澤東經常來安源視察工作,對劉少奇同志有了一定了解。在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決定設立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地區的黨政軍工作,在主席的提議下,劉少奇被任命為中原局書記。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劉少奇臨危受命,成為中共在華中地區和新四軍中的第一負責人。其後,劉少奇的政治地位不斷攀升,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內僅次於毛主席的第二號領導人物。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一:不以出身論英雄 

慧眼識英雄,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他曾多次把項羽和劉邦兩人並提,並進行比較。在讀《史記》時,毛主席曾在《高祖本紀》中寫了這樣的批語:“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主席看來,劉邦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其政治才能最為重要,而這種才能的形成,則與他們的出身有關。“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這是唐太宗的一句名言。為了防止用人的片面性,毛主席提出:“必須要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沒有門戶之見,也不在乎對自己的面子。

其二:知人善任用人才  

毛主席稱讚過的許多人物,如曹操、周瑜、諸葛亮、李世民、張說、朱敬則、范仲淹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年輕時,“獨服曾文正”,也正是曾國藩能文能武。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視察,路途中讀《三國志·呂蒙傳》。

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學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和《呂蒙傳》。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三:風口浪尖識人才

1922年秋,毛主席和劉少奇同為中共湘區區委委員。劉少奇在安源路礦工作時期,作為中共湘區書記的毛澤東經常來安源視察工作,對劉少奇同志有了一定了解。在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決定設立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地區的黨政軍工作,在主席的提議下,劉少奇被任命為中原局書記。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劉少奇臨危受命,成為中共在華中地區和新四軍中的第一負責人。其後,劉少奇的政治地位不斷攀升,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內僅次於毛主席的第二號領導人物。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四:用人不疑觀大節

 

毛主席用人一個重要特點,“用則不疑,疑則不用”,擅長放權用人,常讓下屬獨立處置,不必請示。而他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帶有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如下面出了問題,他總是主動承擔領導責任,而不是一味批評責怪下級,從而產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那樣一種政治氛圍,收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的功效。

1937年,毛主席接見一路艱難困苦回到延安的原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當時一些人埋怨徐向前,而毛澤東則認為,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西路軍的失敗是由許多複雜的原因造成的。他爽朗地對徐向前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了雞何愁沒有蛋!”徐向前被毛主席充滿信任、鼓舞、關懷的話語所感動,一下子卸掉了思想包袱,認真研究總結西路軍失敗的經驗教訓。

形成對比的是蔣介石本應像以往一樣發揮部屬的軍事才能,可不知道是因為剿共屢次失敗對其部屬不放心,還是怕部屬有了自行決斷的能力不聽從其指揮的原因,竟然親自組織部署戰鬥行動,尤其是解放戰爭開始後,先制定好一個作戰計劃和要實現的目標,又不讓軍隊的指揮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戰鬥部署,什麼事都要聽從他的意見,而自己又只是拿著根指揮棒在指揮室的地圖上紙上談兵,既詒誤了戰機,又使自己的部隊陷入險境。再加上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這也是不到五年時間八百萬國民黨軍隊就損失殆盡的重要原因之一。結果老蔣只好偏安臺灣一隅,天天做著反攻大陸的黃粱美夢。

 

第五:烈火考驗識良才

 

國難當頭,越來越多人才加入到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隊伍。這也使得共產黨由弱變強,發展壯大。毛主席用人不計前嫌,一旦認為你是個可造之才,他就會放手讓你施展軍事才華。有時不大好使用,不大好管理,不大聽話,個性較強。對這樣有稜角的人才,雖然有毛病,但本質主流是好的,如果用好了,往往能夠打開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比用那些平淡無奇的庸碌之人不知要強多少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初期,林彪曾經針對他提出過紅旗究竟能夠打多久的論斷,而毛主席卻認為林彪在政治上只是個娃娃,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還是比較突出,結果還是任命其為紅軍最具實力的第一軍團軍團長。除了紅軍建軍之初毛主席親自組織過幾場戰鬥外,到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他基本就不插手軍隊戰術方面的事,在大的戰役發動以前,他會分析各方面的情況並根據所收集的敵軍情報,給指揮員幾個建議和應注意的事項,要其視情況的發展自行定奪,使指揮員能夠最大限度的根據複雜多變的戰爭環境,做出最適當的軍事部署。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一:不以出身論英雄 

慧眼識英雄,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他曾多次把項羽和劉邦兩人並提,並進行比較。在讀《史記》時,毛主席曾在《高祖本紀》中寫了這樣的批語:“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主席看來,劉邦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其政治才能最為重要,而這種才能的形成,則與他們的出身有關。“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這是唐太宗的一句名言。為了防止用人的片面性,毛主席提出:“必須要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沒有門戶之見,也不在乎對自己的面子。

其二:知人善任用人才  

毛主席稱讚過的許多人物,如曹操、周瑜、諸葛亮、李世民、張說、朱敬則、范仲淹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年輕時,“獨服曾文正”,也正是曾國藩能文能武。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視察,路途中讀《三國志·呂蒙傳》。

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學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和《呂蒙傳》。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三:風口浪尖識人才

1922年秋,毛主席和劉少奇同為中共湘區區委委員。劉少奇在安源路礦工作時期,作為中共湘區書記的毛澤東經常來安源視察工作,對劉少奇同志有了一定了解。在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決定設立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地區的黨政軍工作,在主席的提議下,劉少奇被任命為中原局書記。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劉少奇臨危受命,成為中共在華中地區和新四軍中的第一負責人。其後,劉少奇的政治地位不斷攀升,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內僅次於毛主席的第二號領導人物。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四:用人不疑觀大節

 

毛主席用人一個重要特點,“用則不疑,疑則不用”,擅長放權用人,常讓下屬獨立處置,不必請示。而他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帶有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如下面出了問題,他總是主動承擔領導責任,而不是一味批評責怪下級,從而產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那樣一種政治氛圍,收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的功效。

1937年,毛主席接見一路艱難困苦回到延安的原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當時一些人埋怨徐向前,而毛澤東則認為,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西路軍的失敗是由許多複雜的原因造成的。他爽朗地對徐向前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了雞何愁沒有蛋!”徐向前被毛主席充滿信任、鼓舞、關懷的話語所感動,一下子卸掉了思想包袱,認真研究總結西路軍失敗的經驗教訓。

形成對比的是蔣介石本應像以往一樣發揮部屬的軍事才能,可不知道是因為剿共屢次失敗對其部屬不放心,還是怕部屬有了自行決斷的能力不聽從其指揮的原因,竟然親自組織部署戰鬥行動,尤其是解放戰爭開始後,先制定好一個作戰計劃和要實現的目標,又不讓軍隊的指揮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戰鬥部署,什麼事都要聽從他的意見,而自己又只是拿著根指揮棒在指揮室的地圖上紙上談兵,既詒誤了戰機,又使自己的部隊陷入險境。再加上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這也是不到五年時間八百萬國民黨軍隊就損失殆盡的重要原因之一。結果老蔣只好偏安臺灣一隅,天天做著反攻大陸的黃粱美夢。

 

第五:烈火考驗識良才

 

國難當頭,越來越多人才加入到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隊伍。這也使得共產黨由弱變強,發展壯大。毛主席用人不計前嫌,一旦認為你是個可造之才,他就會放手讓你施展軍事才華。有時不大好使用,不大好管理,不大聽話,個性較強。對這樣有稜角的人才,雖然有毛病,但本質主流是好的,如果用好了,往往能夠打開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比用那些平淡無奇的庸碌之人不知要強多少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初期,林彪曾經針對他提出過紅旗究竟能夠打多久的論斷,而毛主席卻認為林彪在政治上只是個娃娃,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還是比較突出,結果還是任命其為紅軍最具實力的第一軍團軍團長。除了紅軍建軍之初毛主席親自組織過幾場戰鬥外,到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他基本就不插手軍隊戰術方面的事,在大的戰役發動以前,他會分析各方面的情況並根據所收集的敵軍情報,給指揮員幾個建議和應注意的事項,要其視情況的發展自行定奪,使指揮員能夠最大限度的根據複雜多變的戰爭環境,做出最適當的軍事部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六:求賢若渴愛人才

在紅四方面軍時期的許世友能打仗,特別能打大仗惡仗,是一個從出家人成長起來的將軍,性情剛烈,俠骨肝膽,忠勇節義,張國燾被批判,有人說許世友是“托洛茨基”,許世友氣得口吐鮮血。就在西路軍以兩萬餘人的損失而告失敗的時候,解決張國燾重大政治錯誤的問題也提上了議事日程。令人遺憾的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抗日軍政大學的某些人錯誤地把張國燾和紅四方面軍的幹部戰士捆在了一起。紅四方面軍的學員被整得灰溜溜的,甚至都不敢在人前高聲說話。許世友思前想後,苦悶到了極點。三十六計走為上,他在病床上想了三天,終於想到了正在四川率領1000多人打游擊的老部下劉子才。與其在這裡等待槍決,還不如到他那裡鬧革命去。

曾和許世友共事多年的王建安首先響應,接著大家都表態贊成。經過祕密串聯,到第三天時,延安已有20多個團級幹部、2個營級幹部、5個師級幹部、5個軍級幹部願意走。一切計劃都是許世友定的,路線圖也是許世友畫的,他們寫給毛澤東的信,也揣在許世友身上。事情暴露被抓後,牢房的鎖被打開了。看守的戰士說:“許世友,毛主席看你來了,請跟我們走一趟。” 

說話間,毛主席已經來到了牢房門口。彎腰進了牢房,站在許世友面前道:“許軍長,讓您吃皮肉之苦啦。我代表黨中央,向您和紅四方面軍被抓的全體幹部同志賠禮道歉!”毛主席脫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許世友連鞠了三躬。

毛主席坐下點燃一支香菸,給許世友也點了一根,開始和許世友講道理。許世友不說一句話,只是在抽菸。毛主席見一時難以說服他,便起身道別,結束了第一次談話。

過了一段時間,毛主席再次來看望許世友。這一次,毛主席一開始就脫下帽子說:“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夠辛苦的了!我對你表示敬意!”接著他又說:“紅四方面軍的幹部都是黨的好乾部,黨的寶貝,不是張國燾的幹部。張國燾是黨中央派到紅四方面軍去的,他的錯誤應該由他自己負責,與你們這些同志沒關係。”說到這裡,他指著許世友:“張國燾就是張國燾,許世友就是許世友,怎麼會是一個人呢?”毛澤東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許世友,這個剛強的漢子掉下了熱淚。


"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毛主席才識過人、獨具慧眼、求賢若渴、禮賢下士,是知人善任的絕頂高人,以致海納百川,天下歸心,群賢畢至,成就了建黨偉業,也成就了建國大業,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寫了世界的歷史。 

毛主席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名指揮者的身份出現在中國舞臺上的。毛澤東用人從來是用人不疑,知人善用,無論是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緊張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主席的麾下都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們在毛主席指揮下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

開國之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長是非共產黨員。其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出謀劃策,創造了眾多令世人矚目的奇蹟。這無不源於毛主席對他們的敢用、善用。毛主席對他們的特長、性格等了如指掌,知之甚深,故而能因其優點委以重任,又能因其弱點予以彌補,從而形成一種指臂相連、珠聯璧合的完美結合。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一:不以出身論英雄 

慧眼識英雄,毛主席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他曾多次把項羽和劉邦兩人並提,並進行比較。在讀《史記》時,毛主席曾在《高祖本紀》中寫了這樣的批語:“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在主席看來,劉邦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其政治才能最為重要,而這種才能的形成,則與他們的出身有關。“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何代無賢,但患遺而不知耳”,這是唐太宗的一句名言。為了防止用人的片面性,毛主席提出:“必須要善於識別幹部,不但要看幹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幹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幹部的主要方法。”他知人善任,唯才是舉,任人唯賢,不拘一格,沒有門戶之見,也不在乎對自己的面子。

其二:知人善任用人才  

毛主席稱讚過的許多人物,如曹操、周瑜、諸葛亮、李世民、張說、朱敬則、范仲淹等,都是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年輕時,“獨服曾文正”,也正是曾國藩能文能武。1958年,毛主席到安徽視察,路途中讀《三國志·呂蒙傳》。

毛主席說:呂蒙是行伍出身,沒有文化,很感不便。後來孫權勸他讀書,他接受了勸告,勤學苦讀,以後當了東吳的統帥。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中,百分之八十都是行伍出身,參加革命後才學文化的,他們不可不讀《三國志》和《呂蒙傳》。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其三:風口浪尖識人才

1922年秋,毛主席和劉少奇同為中共湘區區委委員。劉少奇在安源路礦工作時期,作為中共湘區書記的毛澤東經常來安源視察工作,對劉少奇同志有了一定了解。在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決定設立中原局,領導長江以北地區的黨政軍工作,在主席的提議下,劉少奇被任命為中原局書記。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遇害。劉少奇臨危受命,成為中共在華中地區和新四軍中的第一負責人。其後,劉少奇的政治地位不斷攀升,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內僅次於毛主席的第二號領導人物。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四:用人不疑觀大節

 

毛主席用人一個重要特點,“用則不疑,疑則不用”,擅長放權用人,常讓下屬獨立處置,不必請示。而他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帶有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如下面出了問題,他總是主動承擔領導責任,而不是一味批評責怪下級,從而產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那樣一種政治氛圍,收到人盡其才、才盡其能的功效。

1937年,毛主席接見一路艱難困苦回到延安的原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當時一些人埋怨徐向前,而毛澤東則認為,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而且西路軍的失敗是由許多複雜的原因造成的。他爽朗地對徐向前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能回來就好,有了雞何愁沒有蛋!”徐向前被毛主席充滿信任、鼓舞、關懷的話語所感動,一下子卸掉了思想包袱,認真研究總結西路軍失敗的經驗教訓。

形成對比的是蔣介石本應像以往一樣發揮部屬的軍事才能,可不知道是因為剿共屢次失敗對其部屬不放心,還是怕部屬有了自行決斷的能力不聽從其指揮的原因,竟然親自組織部署戰鬥行動,尤其是解放戰爭開始後,先制定好一個作戰計劃和要實現的目標,又不讓軍隊的指揮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戰鬥部署,什麼事都要聽從他的意見,而自己又只是拿著根指揮棒在指揮室的地圖上紙上談兵,既詒誤了戰機,又使自己的部隊陷入險境。再加上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這也是不到五年時間八百萬國民黨軍隊就損失殆盡的重要原因之一。結果老蔣只好偏安臺灣一隅,天天做著反攻大陸的黃粱美夢。

 

第五:烈火考驗識良才

 

國難當頭,越來越多人才加入到毛主席領導的共產黨隊伍。這也使得共產黨由弱變強,發展壯大。毛主席用人不計前嫌,一旦認為你是個可造之才,他就會放手讓你施展軍事才華。有時不大好使用,不大好管理,不大聽話,個性較強。對這樣有稜角的人才,雖然有毛病,但本質主流是好的,如果用好了,往往能夠打開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比用那些平淡無奇的庸碌之人不知要強多少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立初期,林彪曾經針對他提出過紅旗究竟能夠打多久的論斷,而毛主席卻認為林彪在政治上只是個娃娃,在軍事方面的才能還是比較突出,結果還是任命其為紅軍最具實力的第一軍團軍團長。除了紅軍建軍之初毛主席親自組織過幾場戰鬥外,到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後,他基本就不插手軍隊戰術方面的事,在大的戰役發動以前,他會分析各方面的情況並根據所收集的敵軍情報,給指揮員幾個建議和應注意的事項,要其視情況的發展自行定奪,使指揮員能夠最大限度的根據複雜多變的戰爭環境,做出最適當的軍事部署。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六:求賢若渴愛人才

在紅四方面軍時期的許世友能打仗,特別能打大仗惡仗,是一個從出家人成長起來的將軍,性情剛烈,俠骨肝膽,忠勇節義,張國燾被批判,有人說許世友是“托洛茨基”,許世友氣得口吐鮮血。就在西路軍以兩萬餘人的損失而告失敗的時候,解決張國燾重大政治錯誤的問題也提上了議事日程。令人遺憾的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抗日軍政大學的某些人錯誤地把張國燾和紅四方面軍的幹部戰士捆在了一起。紅四方面軍的學員被整得灰溜溜的,甚至都不敢在人前高聲說話。許世友思前想後,苦悶到了極點。三十六計走為上,他在病床上想了三天,終於想到了正在四川率領1000多人打游擊的老部下劉子才。與其在這裡等待槍決,還不如到他那裡鬧革命去。

曾和許世友共事多年的王建安首先響應,接著大家都表態贊成。經過祕密串聯,到第三天時,延安已有20多個團級幹部、2個營級幹部、5個師級幹部、5個軍級幹部願意走。一切計劃都是許世友定的,路線圖也是許世友畫的,他們寫給毛澤東的信,也揣在許世友身上。事情暴露被抓後,牢房的鎖被打開了。看守的戰士說:“許世友,毛主席看你來了,請跟我們走一趟。” 

說話間,毛主席已經來到了牢房門口。彎腰進了牢房,站在許世友面前道:“許軍長,讓您吃皮肉之苦啦。我代表黨中央,向您和紅四方面軍被抓的全體幹部同志賠禮道歉!”毛主席脫下八角帽,向坐在石炕上的許世友連鞠了三躬。

毛主席坐下點燃一支香菸,給許世友也點了一根,開始和許世友講道理。許世友不說一句話,只是在抽菸。毛主席見一時難以說服他,便起身道別,結束了第一次談話。

過了一段時間,毛主席再次來看望許世友。這一次,毛主席一開始就脫下帽子說:“世友同志,你打了很多仗,吃了很多苦,夠辛苦的了!我對你表示敬意!”接著他又說:“紅四方面軍的幹部都是黨的好乾部,黨的寶貝,不是張國燾的幹部。張國燾是黨中央派到紅四方面軍去的,他的錯誤應該由他自己負責,與你們這些同志沒關係。”說到這裡,他指著許世友:“張國燾就是張國燾,許世友就是許世友,怎麼會是一個人呢?”毛澤東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許世友,這個剛強的漢子掉下了熱淚。


毛主席不以出身論英雄



第七:不拘一格選人才

毛主席用人不避親疏,不拘一格,他大膽啟用粟裕就是一個突出範例。1946年10月15日,毛主席致電陳毅等人,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會合後,在陳毅的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戰役指揮交粟裕負責。1948年5月,陳毅去中原工作一段時間,主席又提出讓粟裕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在粟裕提出謙讓後,仍令粟裕任代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統帥華野大軍。正是由於他對粟裕的重用,在創造了戰史上一些奇蹟,才有蘇中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等重大勝利。

  第八:胸懷若谷護人才

1935年9月,思想極“左”的中央代表來到陝北,把劉志丹、習仲勳等定為“反革命”,關押了起來。恰在此時,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到達了吳起鎮,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甘泉縣下寺灣召開常委會議,聽取陝甘晉省委副書記和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彙報工作。當他們彙報到“肅反”問題時,主席立刻提出:“停止逮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經過中央調查事實表明,極“左”分子強加在劉志丹、習仲勳等人頭上的“罪名”完全是一種陷害,毛主席果斷地給予平反昭雪。

如毛主席在七大為王稼祥“拉選票”就是一個範例。1931年王稼祥初到中央蘇區時,曾參與了“左”傾領導對毛主席的批判。在長征途中,曾經頂撞過毛主席。但他有很大功勞。1945年6月,王稼祥在七大落選中央委員後,毛主席專門在大會上介紹了一般代表不大知道的王稼祥的一些貢獻。毛主席說,“昨天選舉中央委員,他沒有當選,所以主席團把他做為候補中央委員的第一名候選人,希望大家選他。”毛主席的講話,使代表們加深了對王稼祥的瞭解,使王稼祥以名列第二當選候補中央委員。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人才是一個國家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對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繁榮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人才是最活躍的先進生產力,人才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人才工作要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服務,人才優先發展是科學發展的有效路徑,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會理念,以用為本是人才發展的重要方針,人才投資是效益最大的投資,高端引領是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重點,遵循系統培養的人才開發規律,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人才發展的根本動力。從古至今,我國曆來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任用。在當下,選賢任能,唯才是舉,科學發展,共建和諧,毛主席的人才觀具有現實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