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課堂|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

毛澤東 尋烏 體育 農村 周恩來 房山組工 2019-09-09
"
"
黨史課堂|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

1956年1月11日,毛澤東在國營南京無線電廠調研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工作方法和優良傳統。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地掌握調查研究的方法,繼承這一優良傳統,夯實這一謀事之基,光大這一成事之道。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鬥爭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中國國情並據此提出革命路線圖。這正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並勇敢承擔起來的工作。

眾所周知,毛澤東在不同時期,都留下了很多調查研究的經典論述和案例。比如,在大革命前後和土地革命時期,他用大量時間對農村有關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興國調查》《尋烏調查》等。毛澤東在《調查工作》(即《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在思想理論上闡明瞭調查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兩個極為重要的觀點:一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二是“一切結論產生於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

當然,探索之路從來不是一片坦途、一帆風順。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更由於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隨後發動的“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高指標和“共產風”盛行。主觀上的工作失誤和客觀上的嚴重自然災害,導致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很快意識到,當務之急是正確認識客觀實際並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為此,毛澤東呼籲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他帶頭提倡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同志紛紛走出機關,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這次調查研究為國民經濟調整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和堅實的基礎,而國民經濟調整又成為推動調查研究廣泛深入發展的強大動力,兩者起到了很好的互相推動作用。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調查研究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探求真理的過程,也就是實事求是的過程。毛澤東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他還指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調查研究離開了實事求是原則或者實事求是不夠,就會導致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領導意志脫離群眾願望,從而造成決策失誤,使黨的事業蒙受損失。1960年6月毛澤東在《十年總結》一文中指出,過去工作中犯錯誤正是由於思想方法不對頭,忘記了實事求是的原則。而我們所要爭取的主動權,恰恰“來自實事求是,來自客觀情況在人們頭腦中的真實的反映,即人們對於客觀外界的辯證法的認識過程”。1961年3月周恩來在廣州會議上指出:“調查研究,必須貫徹實事求是精神,各人的認識總是有侷限性的,要擺脫侷限性、片面性,必須進行比較、綜合、分析。”

不做“走馬觀花”式的考察

加強調查研究與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相輔相成的。毛澤東在談到他作尋烏調查的情況時說:“找了幾個中下級幹部,一個破產了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縣衙門管過錢糧的小官吏,還有一個窮秀才,此外就是尋烏縣的縣委書記。我們幾個人,談了好幾天。”他自己既主持會議又親自記錄,調查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成分、土地關係、階級狀況、剝削方式、土地鬥爭等等。在調查的基礎上得出結論:“尋烏這個城,把它的人口成分剖解起來,才知它還完全是一個農業手工業城市。”由此為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據。

與此相反,1958年毛澤東雖視察了大江南北不少省份,但多是“走馬觀花”式的考察,很少召開尋烏調查時的那種座談會。事後他說:“不做親身的典型調查,滿足於在會議上聽地、縣兩級的報告,滿足於看地、縣的書面報告,或者滿足於走馬看花的調查……我自己的毛病當然要堅決改正。”這一反思深刻而到位。

(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2019年9月2日07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