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興無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王震,人稱“鬍子上將”。17歲時結識毛澤東,打那以後,兩人在長達半個世紀的交往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毛澤東非常器重王震,認為他第一政治可靠,第二能夠完成任務,第三勇敢,第四不怕犧牲,每交給他一項重要任務,都要與他面談,王震總是由衷地表態:“我聽主席的!”王震在談及與毛澤東的交往時,喜歡用一個詞:“追隨”。

“當革命者要付出而不是索取”

1908年4月11日,王震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一個農民家庭。幼年讀過幾年私塾和小學,後因家貧而輟學。1922年,14歲的王震到長沙當了鐵路工人。1923年“二七”慘案發生後,劉少奇、郭亮發動粵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王震被郭亮派去散發傳單。1925年春,王震成為長沙新河車站鐵路工人糾察隊小隊長。

這個“小隊長”的職位使他有機會結識了毛澤東。1925年8月的一天,糾察隊長王應典派王震帶3名精幹的糾察隊員,用鐵路手搖車護送一位叫毛潤之的先生到長沙的韭菜園。王震後來才知道,他護送的這位毛潤之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澤東。

那時王震叫王正林。毛澤東和藹地詢問了他們生活和工作情況,講勞工團結、工農革命,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搖車上,毛澤東還與王震個別談話,使王震終身難忘。毛澤東說,工人階級就像鐵路上的火車頭。不過,工人階級這個火車頭,不僅要拉著長長的列車前進,還要拉著中國勞苦大眾,拉著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拉著偉大的祖國前進。毛澤東還特別告誡王震:“當革命者要付出而不是索取。既然做革命者,就要準備付出一切。這也是我們革命者區別於其他人的地方。”

目的地很快到達,王震感到時間過得太快,毛先生講的革命道理他還沒聽夠。毛澤東向王震他們道謝,期待著不久的將來再見面,然後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了廣闊的農村。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32年,王震任中國工農紅軍湘贛獨立師政委,後任紅8軍代理政委。

這次護送,不僅是王震與毛澤東建立深厚情誼的開始,而且在他年輕的心靈中點燃了一支不滅的火把。

大革命失敗後,王震參加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鬥爭。瀏陽成立了中共瀏北特區,王震任區委書記兼瀏北特區遊擊1支隊黨支部書記。

1930年9月,瀏北遊擊第1支隊奉命配合主力紅軍打長沙,支隊長、政委相繼受傷,王震同時兼任支隊長和政委的職務。9月12日,王震率部退回到瀏陽河畔鎮頭市村北,紅3軍團政委滕代遠把王震介紹給紅一方面軍總政委毛澤東。

毛澤東高興地握住王震的手說:“久聞你王震的大名,看到不少用你的名字發佈的傳單、佈告呢!”一經細看,他認出了這個當年開搖車的小隊長。王震很是激動:“總政委好記性,我就是那個王正林。我們游擊隊的秀才們說,用‘王震’的名字又好記又響亮,用這個名字出佈告,震動大,能鎮得住地主老財和民團,所以改成這個名字。”

毛澤東又稱讚傳單、佈告很有文字功底。王震靦腆地說:“我是個大老粗。那些傳單、佈告都是游擊隊的秀才寫的。”毛澤東搖搖頭說:“我看傳單、佈告不像完全出自秀才之手,倒像經你這個‘大老粗’刀砍斧劈過的,有一種氣勢。”

接著,毛澤東又告訴王震,湘東特委決定把湘東各地游擊隊組成湘東獨立師,他可以把隊伍拉到那裡去。

與毛澤東分別後的第4天,王震就帶游擊隊的154人去找湘東特委。1930年10月6日,湘東紅軍獨立師在江西萍鄉大安裡成立,王震所部和譚家述的茶陵游擊隊組成獨立師第3團,譚家述任團長,王震任政委,開始了創建湘贛根據地的鬥爭。王震隨身帶的包裡裝著毛澤東寫的《井岡山的鬥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等油印小冊子,一有空就反覆閱讀琢磨,在戰鬥中靈活運用朱毛紅軍的“十六字訣”游擊戰法。經過戰火的洗禮,王震從團政委成長為師、軍、軍團政委,是湘贛蘇區的主要創始人。

“還是要用那個‘十六字訣’”

1934年1月22日,中華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瑞金沙洲壩召開。王震離開前線出席會議。李德、博古專門聽取王震關於湘贛蘇區軍事方面情況的彙報,伍修權作翻譯。王震談及要取得這次反“圍剿”勝利,唯一的戰略方針仍應是毛澤東提出的“十六字訣”戰法。李德粗暴地打斷他的話,講了一通“分兵把口”“以堡壘對堡壘”“以陣地戰對陣地戰”“短促突擊”之類的話,並強令王震所在的紅6軍團主力16、17師從根據地拉出去破壞南潯鐵路。

會後,王震去看望正在受排擠的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主席毛澤東。毛澤東告訴王震,中央決定派他和滕代遠等去蘇聯留學。王震聽說去蘇聯,非常高興。毛澤東又說:“任弼時剛才來電報,要你趕快回湘贛去。你是回去呢還是去莫斯科?”王震毫不猶豫地說:“我聽主席的!”毛澤東看了王震好一陣才說:“你聽我的?現在是博古、李德當權,說我是‘土包子’‘遊擊習氣’‘三國戰術’。我不贊成他們那一套!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還是要用那個‘十六字訣’。”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33年,王震任紅6軍團政治委員,與軍團長蕭克合影。

王震將會上的一些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彙報,毛澤東更加擔憂:“堡壘對堡壘,你有多少人?能擺得滿嗎?不能那麼打嘛!”王震堅定地說:“還是你的主張正確,你叫我怎麼打,我就怎麼打;叫我到哪裡去,我就到哪裡去。我聽你的!”毛澤東緊握著王震的雙手說:“好!王震者,湘贛人也。你是湘贛老人,還是回湘贛去遊擊吧!”

回到湘贛蘇區後,王震馬上向任弼時作了彙報。在湘贛省委召開的執委擴大會議上,王震傳達中革軍委的指示,重點傳達了毛澤東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指示。會議決定面對國民黨軍強兵壓境,一定要按毛澤東的游擊戰術靈活機動地作戰。

這時,得到國民黨軍第15師進犯蘇區澧田和沙市的情報,蕭克、王震率4個團在澧田和沙市間設伏,殲滅國民黨軍第15師先頭部隊第43旅,斃傷俘敵旅長侯鵬飛以下2000餘人,不僅緩解了湘贛蘇區的軍事壓力,而且有力地配合了紅一方面軍的反“圍剿”作戰。這是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湘贛蘇區堅持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取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受到中革軍委通令嘉獎。

“執行屯田政策的模範”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紅6軍團改編為八路軍120師359旅,開赴山西抗日前線。1937年10月,王震任359旅旅長兼政委。

1939年8月,為了加強陝甘寧邊區的保衛,毛澤東將359旅調回邊區。毛澤東對王震說:“陝北是個窮地方,養不起很多軍隊,只能放一些精兵強將在這裡。”

回師邊區的兩年多時間裡,王震指揮359旅進行大小戰鬥數十次,保衛了邊區的安全。毛澤東稱讚道:“你們359旅在王震同志的領導下,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你們到了東邊,東邊就安全;你們到了南邊,南邊就安全;這次你們又到了北邊,北邊也安全了。總之,不管你們走到哪裡,都沒有辜負黨中央和邊區人民的重託!”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進行了嚴密封鎖,試圖切斷邊區與外界的一切聯繫。2月底,毛澤東找王震談話:“國民黨封鎖我們,我們面對嚴重的困難,是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也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還是自己動手吧!這次調你們359旅到南泥灣是守衛延安南大門。你們不但要隨時準備迎擊國民黨可能發動的軍事進攻,還要通過開荒生產,儘快做到生產自給,從根本上打破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359旅旅長王震向幹部傳達黨中央和朱德總司令關於屯墾南泥灣的指示。

1941年3月初,王震率359旅開進南泥灣。他提出:“一把钁頭一支槍,生產自給保衛黨中央!從旅長到每一個戰士,人人蔘加開荒種地。”王震和戰士一起開荒,雙手磨滿血泡,在他的帶動下,部隊掀起了熱火朝天的勞動競賽,僅1941年,全旅就開荒1.1萬畝。

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359旅把南泥灣變成了“平川稻穀香,肥鴨滿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同時,還大力發展了工業、運輸業和商業,做到經濟和財政全部自給,有力地推動了邊區大生產運動,支援了抗日前線。

王震還組織部隊利用農閒時間,開展大練兵活動,湧現出11個百發百中的連隊。全旅投擲手榴彈的成績,由平均25米提高到40米,不少人達到60米。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豎起大拇指說:“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了不起的。”

1943年初,黨中央表彰了22位生產英雄,王震名列第一,毛澤東親筆為他題詞:“有創造性”。

1943年秋,毛澤東來到南泥灣視察,他不時下車察看田裡的莊稼,向戰士們瞭解情況,本來1個小時的車程用了3個小時。毛澤東看到359旅指戰員個個紅光滿面,他十分高興:“國民黨要困死我們,餓死我們,他們越困,你們越胖了!”“同志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切!”

毛澤東來到359旅旅部,王震請他先吃飯休息。毛澤東笑道:“剛來就開飯,可見你們糧食很多啊!”

毛澤東邊吃飯邊瞭解部隊伙食情況,王震彙報說:每人每天可吃到一斤半糧,一斤半菜,每月兩到三斤肉。今年每人平均種地10畝多。部隊提出的口號是:不要政府一分錢、一寸布、一粒米,做到糧食經費全自給。明年的口號是“耕二餘一”,每人生產指標是6石1鬥細糧,不僅自己要夠吃,還要給政府上交公糧。

毛澤東在南泥灣地區停留了5天時間,白天,由王震等人陪同,察看莊稼,巡視部隊,接見勞動英雄。晚上,住在窯洞裡和王震等一起研究工作。毛澤東多次發表講話,指出:“王震同志領導的359旅,是執行屯田政策的模範。感謝你們為黨創造出怎樣建軍、養兵的新辦法。現在我們能這樣說了:我黨我軍可以抗戰到底,徹底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了!”

毛澤東還強調:自己動手、自給自足的生產經驗,王震同志領導的359旅通過實踐已經總結出來了。回去後,中央要把359旅的經驗推廣到各個抗日根據地去。

“我黨歷史上第二次長征”

1944年7月的一天,毛澤東找王震去交待一個任務,讓359旅派一個團長率領一個加強營,護送幹部大隊到鄂豫邊新四軍5師根據地,到廣東擴大敵後抗日根據地。王震感到此行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於是向毛澤東請纓,由他親率部隊護送。毛澤東說:“你去的話,我就另有打算,中央研究一下再談。”

第二天,毛澤東又找王震談話,講了中央的戰略考慮:鞏固華北、華中,發展華南。南下支隊的任務是,挺進華南,會合東江縱隊,開闢五嶺抗日根據地,把華中和華南聯繫起來。這樣,在日軍退卻時,可以配合全國大反攻,收復失地;在抗戰勝利後,如果蔣介石打內戰,我們也能進退有據,牽制其南方一翼,配合各解放區的自衛戰爭。

毛澤東最後對王震說:“如果國際反法西斯戰爭迅速勝利,蔣介石決不允許你們把這把刀子插在他的咽喉上,他會首先集中力量吃掉你們。這樣,你們孤軍作戰,鬥爭將十分殘酷,甚至可能全軍覆沒,包括你本人在內。”王震當即表示:“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我們都堅決地完成任務!”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44年11月1日,王震與到延安機場檢閱359旅南下支隊的領導同志。右起:王震、任弼時、徐特立、吳玉章、毛澤東、李鼎銘、朱德。

就在這次談話後不久,中央正式決定,由359旅抽一部分主力部隊,由中組部選調一批幹部,組成“南下支隊”,王震擔任支隊司令員。1944年11月10日,延安軍民都趕到延安機場為南下支隊壯行,王震陪同毛澤東、朱德檢閱了部隊。

王震率5000人的南下支隊從延安出發,第一步經山西、河南,於1945年1月底,同李先念的新四軍5師勝利會師;第二步,同5師張體學的部隊一起,渡長江南下,開闢了以鄂南為中心的湘鄂贛遊擊根據地,把江北和江南聯繫起來。

1945年7月初,王震率部繼續南下,於8月底打到廣東南雄縣境,與前來接應的東江縱隊只有百里路程。這時,時局發生劇變,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蔣介石決意絞殺這支孤軍,派軍隊將其包圍在八面山,封死了出山的5條通道。天下大雨,南下支隊斷糧,陷於絕境。危急關頭,王震身先士卒,率部多次與敵血戰,終於衝出包圍圈。

這時,王震接到中央“可以自行選擇路線北上”的電示,立即率部北返,一路奮勇拼殺,衝開一條血路。一個月後,南下支隊勝利到達江北,脫離險境。10月初,回到中原再次和新四軍5師會合。南下支隊恢復359旅番號,編入中原軍區,王震任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在中原解放區堅持鬥爭半年之久。

1946年5月,蔣介石派重兵將中原軍區部隊5萬餘人包圍在以宣化店為中心,縱橫不足百里的狹小區域。危急時刻,王震指揮359旅突圍。他們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日夜苦戰,歷盡艱險,於1946年9月27日勝利返回延安。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46年,王震在延安向毛澤東彙報南征北返的經過。

王震直奔王家坪毛澤東的住處。毛澤東緊緊握住王震的手,上下打量著衣衫襤褸、滿頭長髮、滿臉鬍鬚的王震,禁不住眼淚奪眶而出:“王鬍子,你受苦了啊!九死一生,重返延安,了不起!你們的任務完成得很好,很好!”由是,王震“王鬍子”的外號便廣泛流傳開來。

9月29日,中央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舉行盛大的歡迎359旅勝利返回延安大會,毛澤東高興地說:“你們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敢頑強,深入敵人心臟,敢於和敵人作鬥爭,打破了國民黨反動派數十萬大軍的圍剿,勝利返回延安。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二次長征。你們雖然犧牲了不少同志,但是光榮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你們是黨的寶貴財富,也可以說是從戰爭這所大學裡畢業出來的優秀的大學生。”

“有王鬍子我毛澤東安全得很”

1947年春,蔣介石命令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糾集25萬人,從三個方向對陝甘寧邊區實施“重點進攻”,延安形勢險峻。毛澤東急調王震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的晉綏軍區第2縱隊,接受彭德懷的指揮,執行保衛黨中央的任務。3月10日,王震率部西渡黃河,火速開赴陝甘寧邊區,在延安以東地區機動作戰。

3月18日,胡宗南部逼近延安。中共中央決定,主動撤離延安,在運動中逐步殲滅國民黨軍的有生力量。傍晚時分,最後一批機關工作人員也開始撤離了。可毛澤東的窯洞裡還亮著燈,警衛戰士們急得團團轉。

在前線的王震擔心毛澤東的安全,率部分人馬晚9點趕到王家坪。當聽說毛澤東還沒走,他急出了一身汗,匆匆地來到毛澤東住處,催他趕快離開延安。

毛澤東見到王震非常高興,問他:“最近身體怎麼樣?”王震立即回答說:“很好,沒得問題。我只是擔心你的安全。”毛澤東坦然道:“有你王鬍子在,我毛澤東安全得很呢!”軍情緊急,王震再三促請毛澤東立刻轉移,毛澤東這才和周恩來、任弼時從容地乘坐吉普車撤離延安。王震送毛澤東遠離之後,才率部撤退。

胡宗南佔領延安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仍然繼續留在陝北指揮全國的人民解放戰爭。中央機關加上4個警衛連,一共800多人,代號“崑崙縱隊”。

4月12日,毛澤東率中央機關轉戰到王家灣,在這裡停留56天。6月初,國民黨軍用新式無線電臺“測向儀”測到王家灣一帶有一個電臺群,胡宗南電令29軍軍長劉戡率4個半旅,“快速偷襲王家灣,活捉毛澤東”。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47年,王震在陝北定邊前線指揮戰鬥。

形勢十分險惡。毛澤東率崑崙縱隊向西北方向的小河村轉移,周恩來命令電臺一律靜默3天,只收不發,在小河村休息了幾個小時後,又轉移到天賜灣,分散隱蔽在山溝裡,嚴密監視敵人的動向。

6月9日,劉戡率領4個半旅偷襲王家灣撲空後,第二天又命令部隊順著馬蹄印向西北方向追擊至小河村。

彭德懷得知敵人偷襲崑崙縱隊的消息心急如焚,馬上設法救援。王震主動請纓:“我帶一個旅馬上出發!騎兵連夜強行軍趕往天賜灣!”

6月11日,劉戡的先頭部隊接近天賜灣時,毛澤東和中央機關與敵人僅相隔一座山樑。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作了最壞準備,商定3人從3個方向突圍,哪怕一個人突出去也是勝利。

這時汪東興報告:“敵人離我們只有四五百米遠了。”毛澤東冷靜地說:“只要敵人沒有發現我們,就是到了眼皮底下也不準開槍。”

正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突然,敵人背後響起了猛烈的槍聲,王震率騎兵部隊及時趕到,從敵人的側面和背後發起猛烈衝擊。國民黨軍被王震的騎兵吸引住了,劉戡下令追擊騎兵部隊,劉的部隊全部退出了天賜灣。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安然脫險。事後,毛澤東滿意地說:“我說過,有王鬍子我毛澤東安全得很!”

“王鬍子心好”

1949年3月,王震到西柏坡參加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單獨會見他,把進軍新疆的任務交給他。會議期間,大家一起看京劇《紅娘》。毛澤東意味深長地對王震說:“那個紅娘總是全心全意給別人做好事。你到新疆就是去當紅娘,為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

王震率部和平解放新疆後,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糧食緊缺,駐疆部隊10多萬人面臨糧米斷供的困境。王震下達了一號命令:“全體軍人,一律參加勞動生產,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勞動生產之外。”南泥灣大生產的場景在新疆重現,10多萬解放軍扛著坎土曼上了新的戰場。大生產的第一年開荒83萬多畝,生產的糧食足夠自給7個月,油料蔬菜全部自給。

毛澤東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振奮:“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細算,自力更生,生產自給。現在他們已站穩腳跟,取得了少數民族的熱情擁護。”

1954年,王震任鐵道兵司令員兼政委。毛澤東交給他一項緊急任務:率鐵道兵開赴南方搶建黎湛鐵路和鷹廈鐵路。王震堅定地表示:“請主席放心,我立軍令狀,保證3年完成任務!”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54年,王震任鐵道兵司令員期間,向周總理彙報鐵道兵工作。

8月接到命令,王震當月把在京的鐵道兵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領導機關統統搬到建設現場,靠前指揮鐵道兵部隊搶建黎湛鐵路、鷹廈鐵路,提前竣工通車,圓滿完成了開闢華南出海通道、鞏固東南海防的戰略任務。

王震受到了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嘉獎。毛澤東與他暢談鐵路建設規劃,提出把鐵路要修到新疆,修到西藏,修到喜馬拉雅山。毛澤東還風趣地說:“王鬍子,鐵路修到了喜馬拉雅山,你就是死在那裡也是光榮的,不用防腐劑,也會永垂不朽呢!”

“屯墾戍邊”一直是王震心頭揮之不去的大事,他向中央和毛澤東寫報告,建議組織鐵道兵退伍軍人到北大荒墾荒建場,為國家提供短缺的糧食。毛澤東批准了他的建議。1956年,中央決定成立農墾部,任命王震為部長。王震為北大荒、新疆、海南島墾區的開發建設,嘔心瀝血,建立了不朽功勳。

1964年6月,毛澤東到十三陵觀看軍事表演,見到王震時,擔心地問:“王鬍子,你怎麼瘦啦?”王震回答:“我腸子不好。”毛澤東說:“王鬍子腸子不好,心好!”“心好”二字,既是對王震一心為黨、為民奉獻品格的頌揚,更是對他剛正不阿、豪情俠膽品質的稱道。

“文革”期間,造反派闖進王震家,誣他有“野心”,他笑道:“你們說我有野心?可毛主席說我王鬍子‘心好’啊!”後來,造反派給他掛黑牌子游鬥,甚至把他老伴王季青拉來陪鬥,逼她下跪。王震怒不可遏,上前護著老伴,大叫:“誰敢上來,老子跟他拼啦!”

此事報到毛澤東那裡,毛澤東哈哈大笑:“誰叫你們惹他!王鬍子當年打仗就是這個樣子,赤膊上陣!王鬍子惹不得,惹急了,他真會跟你們拼命的。”毛澤東要他們跟紅衛兵打招呼:“王鬍子打仗是英雄,生產是模範,不可能反對我,這個人要保。”

毛澤東器重的愛將王震

◆1969年10月1日,毛澤東和王震親切握手。

1967年五一勞動節,王震和許多老同志上天安門城樓觀禮,毛澤東見到王震說:“王鬍子,有人要打倒你,我說王鬍子是打不倒的!我們絕大多數老幹部是好的,不能都打倒嘛!”這條指示很快傳開,造反派再也不敢對王震放肆了。

1972年4月,鄧小平的小女兒毛毛到北京借住在一個同學家裡。王震知道後,把毛毛接到自己家中,詳細詢問鄧小平及全家的情況,然後十分鄭重地對毛毛說:“告訴你爸爸,他的問題一定能解決。我要去找周總理,我也要給毛主席、黨中央寫信!你爸爸應該出來工作!”並囑咐她,“你哪兒也別去,就住在我家裡。”毛毛回到江西把這些話告訴了鄧小平,鄧小平非常感動。

鄧小平第二次復出後,毛澤東委以重任。1975年四屆人大會議召開,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王震也被任命為副總理,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王震悲痛欲絕,一生追隨的偉大領袖離他而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

轉載請聯繫《黨史博採》

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