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五糧液盤中雙雙創歷史新高,白酒板塊集體高潮,價值投資的大旗在A股高高豎起,成為了新的信仰。如果說略有遺憾,大概是今天茅臺再次與千元失之交臂,上影線頂端刻在999.69元。

更令人唏噓的是,今天貴州茅臺盤中市值一度超越中國石油。2007年11月中國石油上市時號稱“八萬億”,市值遠超當年僅有1100多億的茅臺,但如今老大哥八成跌沒,茅臺卻翻了10倍。

巴菲特對中國市場最津津樂道的投資中就包括中國石油,卻沒提過貴州茅臺。不光是“股神”看走了眼,A股的價值投資也結束了“最糟糕”的時代。

茅臺已成A股信仰?

人生需要信仰,投資也一樣。

伯克希爾-哈撒韋309000美元/股的價格和股神巴菲特一直是美股的信仰,但A股似乎並不專一,貴州燃氣、宏川智慧、市北高新、東方通信都曾是信仰,卻又被遺棄。

妖股的財富神話讓投資者樂此不疲的做著“零和博弈”,又同時抱怨著A股“牛長熊短”掙不到錢。而那些動輒盈利千億的藍籌股,常被戲稱為“大爛臭”。

很常一段時間,在A股提到價值投資,總會有戲謔的聲音反問:“你買的中石油回本了嗎?”中國石油2007年末IPO市值八萬億C位出場,卻正趕上A股的“瘋牛尾巴”,投資者悉數被套山頂,若從第一天持股至今浮虧超過八成。

盤子大、盈利能力強、現金流穩定,甚至曾經獲得過巴菲特的青睞,這不是妥妥的價值投資嗎?最終卻是這種結果,中國石油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大爛臭”的代表。

這一切直到貴州茅臺的橫空出世才得以結束,從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貴州茅臺創下了誇張的月線16連陽,A股迎來了價值投資的春天?但好景不長,2018年的調整又令其飽受質疑,天眼君還記得去年10月末,市場最恐慌絕望的時刻,貴州茅臺迎來歷史第一次跌停,有人喊出“價值投資的燈塔的轟然倒塌”。

然而就在那之後,貴州茅臺股價反彈至今累計上漲61.79%,連創歷史新高今年兩度衝擊千元整數關口,這時候人們才發現A股不是賺不到錢,也不是沒有長久的信仰,“價值投資”從冷嘲熱諷中走向A股前臺。

就在今天,盤中貴州茅臺雖然衝擊千元股功虧一簣,但卻迎來了另一個歷史時刻,一度市值超越中國石油,有人戲稱這是“5萬噸酒對1.2億噸油的勝利”!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上市市值80456億元,彼時貴州茅臺僅有1161億元。而今天收盤後,中國石油總市值僅剩12830億元(A股),而茅臺為12399.93億元。盤中11:11分茅臺觸及999.69元的時刻,總市值甚至一度反超中國石油。

在將近12年的時間裡,中國石油跌了84.76%,貴州茅臺漲了949.80%完成了“超越”。有人說,這是A股價值投資結束了“最糟糕”的時代,藍籌股有了新的“領路人”。

茅臺市值反超中石油,A股價值投資“最糟糕”的時代過去了?

有聲音說茅臺只是機構抱團的產物,這麼說當然沒錯。年初官方公佈,A股目前八成以上的投資者賬戶資金少於50萬,每手將近10萬元的茅臺不會是他們的最佳選擇。公募、私募、QFII、滬股通……大量國內外的機構資金才是茅臺的推手。

股價“太貴”成爭議

無疑,市場目前最大的“爭議”是貴州茅臺股價太貴了,但並非是分析師眼裡的貴,A股已經27年沒有出現千元股,這個股價在散戶為主的A股市場帶來爭議早已超過其本身。

任何商品貴都有貴的好處,市面上說的出名的白酒洋洋灑灑少說百種,但茅臺是少數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核心產品飛天茅臺即便動輒四位數的價格,仍然供不應求。一方面供求關係讓茅臺酒不斷價格上漲;另一方面茅臺酒昂貴的售價,也讓其成為了收藏品、奢侈品,牢牢把握著高端市場。

貴州茅臺的股價也一樣,相信只要進行一次10送50的高送轉大部分爭議將煙消雲散,但有必要嗎?去年貴州茅臺跌停的第二天開板後,換手率也才略微放大到1.63%,沒有恐慌情緒也沒有極端行為,很好的展示了機構為主的市場是什麼樣子的。似乎茅臺並沒有必要去主動降低股價引入個人投資者,昂貴的股價是最好的廣告,把自己塑造成機構股、價投風向標。

天眼君看了一眼在美股,1000美元以上的高價股高達18只,排第一的就是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A類股票,高達309000美元。而A股上一次出現千元股還要追述到27年前的“上古時代”,飛樂音響股價曾一度達到過3000多元。

似乎討論股價高低對交易的影響是一種“散戶”心態?並不,事實上很多公司在考慮這方面對於股價的影響,試圖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0年就拆分為了A類和B類股,A類股股價昂貴每天交易寥寥,但B類股股價僅為206.210美元,巴菲特在市場上回購時也傾向於B股。

就在幾天前,阿里巴巴提出計劃將1股拆為8股,據稱也與股價太高有關,擔心赴港IPO後高股價影響投資者熱情。港股近年來飽受流動性詬病,阿里巴巴目前股價為167.55美元,若直接回歸將成為港股第一高價股,若因此影響交易活躍度得不償失。

而A股目前的成交量和流動性遠遠好於港股,貴州茅臺也毫無爭議的入選了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暫時流動性並非其考慮的第一要素,或許這也是其有底氣通過高股價將大量個人投資者拒之門外的原因。

機構、外資多愛茅臺酒?

貴州茅臺一直受機構投資者追捧,今年一季度基金持倉顯示,貴州茅臺位居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的第二位僅次於中國平安,727只基金持有約4766萬股,佔總股本的3.79%。

在一季度末16家持股超過100萬股的機構中,包括13家公募基金公司,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兩家QFII,以及瑞豐匯邦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等。除了國內機構,外資頗為青睞貴州茅臺。

同時,被市場認為更為大膽的私募也頗為青睞茅臺,資料顯示,深圳市瑞豐匯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瑞豐匯邦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018年第四季度新進成為貴州茅臺單一第九大股東,期末持股359萬股,持股比例0.29%,如果至今持股仍然未變的話,則年內浮盈至少可高達14億元。

滬股通資金一直也對貴州茅臺青睞有加,去年第四季度北上資金增持約439萬股貴州茅臺股票,增持比例約0.35%,至年末持有貴州茅臺高達9995萬股佔比7.96%,為貴州茅臺第二大股東。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增持貴州茅臺,至一季度末持股數量約12079萬股,期間貴州茅臺股價大漲44.74%,可以說北上資金功不可沒。

不過進入二季度以來,北上資金對貴州茅臺的持股有所減少,特別是5月初茅臺集團母公司成立營銷公司之後,滬股通持股連續下降,至6月6日下降至約10310萬股達到階段低位,當天貴州茅臺股價也跌至862.13元。

但在6月6日A股大盤迴暖後,北上資金連續增持貴州茅臺,6月10日、11日均增持超過100萬股,6月10日至6月21日的10個交易日中北上資金有8個交易日增持,在此期間貴州茅臺股價也上漲13.24%,茅臺也得以再度衝擊千元。

“準千元股”養成記

去年市場恐慌式下跌,機構資金抱團貴州茅臺股價一度接近800元,彼時“破千”的聲音首度出現但譏諷居多。真正讓茅臺1000元得到重視的是去年年報之後,國內外眾多機構紛紛為其“站臺”。

貴州茅臺3月28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736.39億元,同比增長26.49%;淨利潤352.04億元,同比增長30%。每股收益28.02元。並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45.39元。

第二天機構集體“高潮”,高盛上調貴州茅臺的目標價至1016元,華創證券、中信建投給出1000元目標價位,太平洋證券給出1030元目標價,華泰證券給出1019.4元目標價。

4月24日,貴州茅臺公佈一季度業績再次保持高增長,實現營收216.44億元,同比增長23.92%;淨利112.21億元,同比增長31.91%。

業績的確定性無疑打破了市場質疑,4月末東興證券給出貴州茅臺1052元的目標價,華泰證券給出1144.32元的目標價位;6月初華創證券又給出1150元的目標價位,這也是截止目前為止券商給出的最高目標價。

目前在A股18只白酒股中,貴州茅臺的滾動市盈率32.70倍排名第6,低於金種子酒、順鑫農業、酒鬼酒、水井坊、山西汾酒等,不過根據未來業績估算的動態市盈率27.63倍已經高居第三。

這個價格的貴州茅臺貴不貴?一方面來說,市盈率更低的五糧液年內的漲幅是130.10%,遠超茅臺67.30%的漲幅;但另一方面,今天茅臺股價衝擊千元的勢頭一出,白酒板塊立刻拔地而起。

一個分析師告訴天眼君,不管其他的白酒漲的再好,但說到底都要看貴州茅臺的臉色,如果覺得白酒甚至於說大消費還有潛力那就買茅臺,如果你認定茅臺已經不會再漲了,那買任何其他的白酒意義都不大。

近期茅臺也的確收穫了兩份“看空”研報,不過都來自於境外機構。晨星(Morningstar Inc)分析師Allen Cheng對其給出 “賣出”評級, 他表示目前股價漲幅較多超過了公允價值,價格已經消化了直到明年年底的利多。投行Bernstein也下調了貴州茅臺評級及目標價,其表示母集團成立銷售公司可能損害其收入和公司治理。

一位機構大佬曾這樣說,阿里巴巴這些公司不知道能存在多久,但中國人喝白酒已經有上千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