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芒種 劉備 梅子 曹操 促知 2017-06-07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江南藏書世家出身的陸公子,

在一個沒有陽光的清晨迷迷糊糊的醒來,

周圍是若有若無的木頭味兒,

溼乎乎的,

“呃,這是昨夜下過雨了。”

陸公子皺了皺鼻子。

屋外小院裡的各種春花爛漫、奼紫嫣紅

現在是看不到了,

讓位於深深淺淺的各種綠色。

其中最綠的就有半生不熟的梅子,

乾淨的青綠色,被雨水一打,彷彿滲透出陣陣清香,

想起兒時淘氣咬的那一口,嘶。。。。。。

感覺牙齒倒了一片。

一年輪迴,又到芒種時節,

走南闖北的陸公子,

彷彿聞到了泥土和成熟麥谷的味道,

“農田裡,現在應該正是一片忙、忙、忙。”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芒種”忙“三夏”,三夏是什麼?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穫,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

芒種([zhòng]),最大意義在於農民很忙,農田很忙。

忙什麼?忙“三夏”:夏收、夏種、夏管。

搶收的是,那些已經長出芒的大麥、小麥、蠶豆、豌 豆,

搶種的是,那些準備秋收的水稻,現在已經發芽,得趕緊插秧種到水裡去。

管理的是,防蟲防病撒肥料,有機的。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芒種”前後, “青梅”成熟,能邊摘邊吃麼?

吃閒嘴兒的時候,不能少了話梅、烏梅、鹽津梅,原料就是青梅。

我國是梅的起源地,栽培至少已有3000多年曆史。

不過即使是五六月熟透的青梅,直接吃也是一種考驗。人家青梅只負責酸澀,加工醃製後,才有酸酸甜甜。

話說當年“三國”時,至少有兩個典故和青梅有關,時令估計正是芒種前後:

望梅止渴

曹操請劉備喝酒,操曰:“適見枝頭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徵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吾心生一計,以鞭虛指曰:‘前面有梅林。’軍士聞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青梅的酸度光想想就能生津止渴,酸度可見一斑。

青梅煮酒論英雄

曹孟德和劉玄德,把青梅放在黃酒中邊煮邊品,喝了一頓著名的大酒。“二德君”論天下,一個吹牛,一個吹捧,一個高聲暢談一個心裡吐槽,梅的酸甜藉著酒香盪漾開來,那頓酒不知是否喝的有些酸溜溜。

芒種煮青梅的習俗,據說夏朝就有。初夏時節,青梅成熟,但鮮果酸澀,於是,古人發明了各種煮梅的方法。芒種當天動手做,既飽口福,又風雅。

“芒種”那一天,在眾姐妹歡笑一團的時候,林妹妹卻悄悄的做什麼去了?

芒種時節一種古老的民間祭祀活動——“送花神”。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花神退位,姑娘們尤其看重這一天,餞送花神歸位,表達對花神的感激,盼望來年再相會。

《紅樓夢》二十七回裡邊寫:“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 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大觀園女孩子們早早起來,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而在同一天,林妹妹卻扛著花鋤走到大觀園中的一個偏僻所在。芒種餞花日,黛玉葬花。一廂是金陵十二釵熱熱鬧鬧餞花神,一廂是黛玉獨向一隅花樹下荷鋤葬落花。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煮青梅

“芒種”這天誰最忙?曹操約劉備,黛玉獨垂淚

煮青梅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糖、鹽和酒一起煮,不同的煮法味道有所不同。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夏季吃梅,可促進食慾、消除疲勞、抗菌驅蟲、抗過敏,還具有淨血、整腸、降血脂、美容、調節酸鹼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保健功能。

在我國一些地方現在還保留著在芒種節氣泡青梅酒的習慣,梅子採摘後放在家裡陰乾,到了芒種這天,將清洗過的梅子泡在白酒裡,白酒一般選55度為宜,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兩斤冰糖為比例配方,整個青梅泡酒的過程為一個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