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區:貧困戶李淑芳的漂亮“翻身仗”'

"

通訊員 易思耿

初秋,天氣爽朗……定西市安定區石峽灣鄉石峽灣村的貧困戶李淑芳家門口整齊的排放著七窩蜜蜂,蜂兒們“嗡嗡”的忙著釀蜜,屋旁邊的地裡辣椒茄子長得正歡,一到中午投食時間是羊兒叫豬兒也叫……一派美麗鄉村的氣象。

李淑芳、盧兆輝兩口子勤勞踏實,是街坊鄰里公認的“跑光陰”能手,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改變了這個家庭的軌跡。

2010年6月,丈夫盧兆輝駕駛自家的農用三輪車時翻車,受傷嚴重,右側肋骨全部骨折,右肺被整個摘除,經過搶救人是保住了,可是稍微重點的活是一點也幹不了了。“當貧困戶確實是沒辦法了。”

“當時除去報銷的,自己花了13萬,兩個孩子也是高中考大學的關鍵時間,當時確實是困難。”想起那段時間的“難”李淑芳心有餘悸。不幸中的萬幸是那年盧兆輝出事前種的馬鈴薯買了3萬元,救了兩口子的大急。

“當時政府推廣黑膜馬鈴薯,地膜是送的,可老百姓還是怕,我就想既然是黨和政府推廣的,錯不了!”李淑芳兩口子帶頭領了膜覆在了地裡。

“那種子晒不到太陽能不死嗎?”“不透氣一定捂死了!”……周圍群眾的風涼話兩口子就當沒聽見。讓大家沒想到的是,李淑芳覆了黑膜的馬鈴薯瘋了一樣長,十月豐收的時候一個個白白胖胖,比別家的土豆大出好多。

“丈夫那時還不能動,我又要照顧他,全憑幹部和鄰居幫忙,土豆買了3萬多,周圍群眾聽了都不相信,第二年,之前沒人要的黑膜一下子成了搶手貨。”為啥李淑芳兩口子就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得從種雙壟溝播玉米說起。

“當時白地膜也是送的,可一年就一茬莊稼,大夥不敢試啊!我想政府推廣,肯定是已經試驗成功的,我兩口子膽子大,第一個種!”李淑芳的膽子,是源於對黨的信任。

“那年的玉米墨綠墨綠的,比院牆還高。”

盧兆輝出事後,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孩子翻年上大學就要要錢,欠下的帳要還,出路在哪裡?怎麼才能打好翻身仗?兩口子一夜一夜失眠。“不是鄉上的幹部,我們日子過不到現在。”李淑芳回憶說。當時國家有雨露計劃的助學金,鄉上的幹部王鑫得知後立即聯繫了李淑芳幫她申報。“表都是人家幫著填的。”

鄉上的書記多次到家裡調查後,召開相關會議,為這個困難的家庭評定了低保,讓李淑芳在鄉上的公益性崗位就業……

“政府幫咱自己也奮鬥啊,事情已經出了,人總要往前看。”在和鄉上幹部商量後,李淑芳、盧兆輝決定搞養殖,鄉幹部王鑫幫他們申請了區上產業到戶項目,給他們免費投放了5只良種羊。兩口子自己又購進了幾隻小豬崽。丈夫在家餵羊、餵豬,李淑芳在外種地。

“每天五點起床,把草鍘好馬上上地,他幹不了重活。”雖然日子苦,但兩口子日子過得踏實、充實。

前年政府推廣原原種,李淑芳兩口子又是帶頭種了兩千粒,現在基本上是隔一年種一次原原種,馬鈴薯良種能自給自足了。“種子好了洋芋顏值高、質量好,販子愛收價格高。”

去年兩口子養的6只豬賣出了淨肉每斤17元的好價格,加上養羊、馬鈴薯等收入一年下來毛收入七八萬。“覺得日子有奔頭了”。

去年大女兒大學畢業後在蘭州打工,今年兒子也畢業了。“兩個孩子畢業了學費的壓力沒有了,現在就是一心把日子過好。”問及將來的打算,李淑芳信心滿滿。“還是要跟著黨走,跟著政府走,早點把貧困戶的帽子摘了!跟黨走,錯不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