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體育產業風雲榜發佈 體育產業發展亮點紛呈

馬拉松 自行車 北京馬拉松 經濟 新華網 2017-05-04

近日,人民體育與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佈了2016中國體育產業風雲榜,包含“2016最具影響力馬拉松排行榜”等一批反映2016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榜單出爐。

自國務院3年前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來,中國體育產業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大背景下,今後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該走向何方?從2016中國體育產業風雲榜中,我們或能找到答案。

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榜

國內馬拉松進入精耕細作時代

從此次由中國田徑協會和人民網共同發佈的“2016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排行榜”(Top100)來看,國內排位前十名的賽事變化不大,分別為北京馬拉松賽、廈門馬拉松賽、廣州馬拉松賽、蘭州馬拉松賽、杭州馬拉松賽、上海馬拉松賽、深圳馬拉松賽、揚州半程馬拉松賽、武漢馬拉松賽、大連馬拉松賽。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首次舉辦的武漢馬拉松賽,憑藉高人氣以及優質的賽事組織,成為今年榜單的一匹黑馬,一舉衝進前十名。

這份榜單共選取了2016年在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328場馬拉松賽事,較2015年134場增加了近1.5倍,國內馬拉松賽事繼續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其中,中國田協共辦賽122場,已取得賽事認證的馬拉松賽也超百場。

從辦賽質量看,一些地方賽事去年的得分有所增加,比如排在今年榜單第100位的“煙臺龍口國際馬拉松”,得分為38.31分,而去年第100名賽事總得分不足10分。在影響得分的重要因素——參賽人數方面,去年各大賽事都有顯著提升。據統計,全國已有超百場賽事規模超萬人,其中更有多達34場賽事超兩萬人。平均每3天就有一場上萬人的馬拉松賽事舉辦,這讓賽事抽籤成為常態。

在越來越多的賽事走向成熟化、正規化的同時,取得賽事國際化認證的賽事數目仍屈指可數。從整體上看,中國馬拉松正經歷從良莠不齊到精耕細作的階段。

最具影響力自行車賽事排行榜

全民參與助推提升賽事影響力

“2016最具影響力自行車賽事排行榜”(Top100)共統計了2016年在中國全境(不含港澳臺)舉辦的近200場影響力較大的自行車賽事。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蟬聯頭名,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分列二、三位。

榜單反映出具有影響力的自行車賽事越來越多,賽事整體水平也有了質的變化。從賽事得分看,超70分的賽事有11場之多,相較於2015年的5場增長了一倍。從賽事的地理分佈看,西部地區舉辦的賽事佔比近四成;從賽事舉辦地的行政區域劃分看,地級市及以下級別舉辦的賽事佔比三成。

可以發現,賽事在偏遠地區及中小型城市佔比較高,賽事影響力正慢慢地從發達地區向偏遠地區轉移,也帶動了當地旅遊經濟和社會發展。

近年來,自行車運動逐漸成為全民健身的主流運動方式之一。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帶動了人們參與自行車運動。榜單統計顯示,2016年國內自行車賽事參賽人數超過5000人的有8場,參賽人數上千人的比賽近30場,人數規模為歷年之最。參賽人群也遍佈全國各地,其中河北、安徽等省份舉辦的賽事正逐漸增多。可以預計,隨著國內自行車人口的快速增長,自行車運動的全民參與度和發展速度將持續處於高位,2017年會出現更多的自行車賽事。

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

體育激發城市經濟發展活力

“2016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Top100)涵蓋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單位及4個直轄市,從城市賽事、城市場館、全民健身、體育活力4個指標對城市體育活力進行排名。最終,北京、上海、天津奪得前三甲。

從城市賽事看,北京以49場賽事雄踞榜首,上海以33場位居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武漢、深圳、南京、成都等舉辦了10場以上賽事,且都進入了總榜前十。

從場館看,338個城市中,201個城市擁有體育中心,佔比近六成。值得注意的是,約七成城市的主要場館在2016年未承辦大型賽事或聯賽,場館利用率還有待提高。

從全民健身看,西部地區近年來後來居上。除了全民健身項目開展得好以外,西部參與全民健身的人口數量優勢也較為明顯。在項目方面,參與熱度最高的5個項目是健身、釣魚、廣場舞、跑步、健身操。此外,秧歌、太極拳等傳統項目,瑜伽、跆拳道等新興項目的參與量也相當可觀。登山、騎行、徒步、自駕遊等“體育+旅遊”的方式發展勢頭十分良好。

從體育活力看,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城市排名體育活力榜前10位,其中有8個城市在2016年GDP排名中排在前十。可見,體育活力與經濟發展有較強的正相關關係。一些西部地區的城市則利用舉辦各項體育賽事,助推經濟轉型發展。

中國高校體育競賽榜

大學體育發展呈現新方向

“2016中國高校體育競賽榜”(Top100)主要統計了2016年在各項大學生賽事中取得成績的高校。最終,北京體育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奪得前三甲。

在國內627所高校中,2016年有12所院校的獲獎次數超30次。最為突出的是成都體育學院,該校在73個賽事中獲得過名次。

從關注度看,馬拉松、體育舞蹈、籃球這3個項目是所有體育項目中媒體熱度最高的。除此之外,滑雪、跳繩、攀巖、輪滑等新興項目也頗受關注。同時,對於一些輿情熱度高的項目,國內大學的隊伍建設仍有提升空間。如體育舞蹈比賽,目前國內僅有31個高校代表隊,輪滑項目則只有8支隊伍獲得名次。可見,大學體育不僅僅是體育競賽,也擔當著引領體育變革的責任,新興項目將成為大學體育發展的新方向之一。

同時,榜單也體現出大學體育發展正呈現失衡狀態:處於塔尖與處於底層的高校分數差距巨大。627所入榜學校中大部分都集中於較低端的分數區間,具有較高水平的院校只有清華、北大兩所,真正屬於鳳毛麟角。另外,排名前30的東部地區高校數量高於西部高校。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原因,既與高校本身在地區上分佈不平衡密切相關,但也體現了不同地區高校間在體育競賽能力方面的差距,更反映出不同高校在體育觀和健康觀上的認識差距。(記者 彭訓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