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
"
堅持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近日,“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暨“新中國70年來‘共富’實踐專題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都在為實現人民幸福、邁向共同富裕而不懈奮鬥。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宋來提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共富”征程中,我們應當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制定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及其“兩步走”戰略安排,就如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進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個宏偉目標,進行不斷探索。教育部社會科學中心副研究員王曉寧表示,共同富裕在黨和國家事業中居於基礎性的地位,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關乎今後的改革方向和重心。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林認為,共同富裕應該包含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兩方面。對共同富裕的追求,應該是動態的、長期的、不斷髮展進步的。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魯品越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兩極分化勢必導致經濟危機甚至階級鬥爭。有鑑於此,中國必須走符合自身條件、具有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邱衛東認為,我們應在資本批判的高度上,澄清當代中國在走向“共富”過程中所應具有的歷史認知與舉措,即充分發揮資本作用是走向“共富”的基本前提,有效引導駕馭資本是走向“共富”的根本保證,健全與財富生產結構相匹配的分配機制是達到“共富”的核心指向,以此來全面謀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富”之路。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馬擁軍表示,社會主義財富除了個人財富,還有社會財富;除了物質財富,還有非物質財富。不同的歷史階段,財富增長的重心不同。改革開放以前,社會財富增長很快,但個人財富增長有限;改革開放之後,個人財富快速增長,但社會財富增長相對緩慢。溫飽階段,我們所追求的財富形式主要是物質財富,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甚至進入更高級的社會發展階段之後,人們的社會需要會快速發展。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鍾明華提出,要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應該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來推動。從國家層面講,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製度保障。從社會角度而言,企業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建立勞資利益共同體,踐行共享發展。從勞動力本身而言,應提高權責意識,提升自身素質。

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問題應更多從制度和政策入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秦剛表示,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縮小收入差距、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因此,我們必須在消除貧困、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改善民生、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縮小區域差距等方面下功夫。上海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孫力認為,處理激勵機制與共富需要、社會平等之間的關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創造既能夠促進增長,又能夠維護公平的制度;二是國家稅收政策應發揮積極作用,通過有效的二次分配推動共同富裕;三是創造一種更高水平的公正文化,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個人貢獻與社會福利相適應的共識。

當前,精準扶貧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上海財經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曹東勃提出,精準扶貧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對口扶貧協作充分激活了地方政府間要素協同、優勢互補的潛能。我們要更加重視以統籌協同助力貧困生態的改善,要更加重視扶貧過程中的體制機制完善和治理經驗累積,要更加重視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基礎並激發農村可持續發展潛能。

會議由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辦,華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聯合承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查建國 夏立

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查建國 夏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