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路線示意圖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南北各地的人文、地理、風俗和一些傳說事蹟,而且都以馬克波羅本人的見聞為視角。眾所周知,他來到中國以後待了有十年左右時間,除了號稱他曾經做過元朝官員外,書裡並沒有過多描寫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儘管能夠看出馬可波羅應該是在中國各地遊歷,但今天也很少有人分析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要說他就像今天的遊客一樣各地觀光顯然不大可能。

馬可波羅的見聞除了少數集中在大都外,主要對南方的描寫比較詳細,尤其揚州、杭州沿海一帶,讓人能夠相信他應該是親身經歷,因為宋元包括明代的外來商人都是在江南沿海港口匯聚。其他地方,能夠確定馬克波羅到過的地方似乎不多。他描寫比較集中的就是西南地區包括四川,問題是馬可波羅是聽別人講述的呢,還是確實來過四川西南?爭議就比較大,這就涉及分析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究竟在做什麼?

馬克波羅本身是威尼斯商人,雖然侷限於史料,多數研究者還是傾向於主要的事情並不是旅遊,而是在中國各地經商。馬可波羅一家得到忽必烈的接見和許可,根據中國唐宋時代以來,經濟繁榮的地區是南方,所以馬可波羅主要就在南方活動。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路線示意圖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南北各地的人文、地理、風俗和一些傳說事蹟,而且都以馬克波羅本人的見聞為視角。眾所周知,他來到中國以後待了有十年左右時間,除了號稱他曾經做過元朝官員外,書裡並沒有過多描寫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儘管能夠看出馬可波羅應該是在中國各地遊歷,但今天也很少有人分析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要說他就像今天的遊客一樣各地觀光顯然不大可能。

馬可波羅的見聞除了少數集中在大都外,主要對南方的描寫比較詳細,尤其揚州、杭州沿海一帶,讓人能夠相信他應該是親身經歷,因為宋元包括明代的外來商人都是在江南沿海港口匯聚。其他地方,能夠確定馬克波羅到過的地方似乎不多。他描寫比較集中的就是西南地區包括四川,問題是馬可波羅是聽別人講述的呢,還是確實來過四川西南?爭議就比較大,這就涉及分析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究竟在做什麼?

馬克波羅本身是威尼斯商人,雖然侷限於史料,多數研究者還是傾向於主要的事情並不是旅遊,而是在中國各地經商。馬可波羅一家得到忽必烈的接見和許可,根據中國唐宋時代以來,經濟繁榮的地區是南方,所以馬可波羅主要就在南方活動。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紀念館根據遊記還原的元朝社會

關於馬可波羅在揚州任職的事情爭議也很大,他說自己是負責鹽務方面的官員,實際上可能只是輔助性職務。唐宋以來,鹽、茶、馬、酒等是朝廷官府重要的經濟來源,基本是官辦性質,馬可波羅原本作為商人,從絲綢之路到中國內地,他對中國商業貿易的特點很快就瞭解清楚。

忽必烈在位時期,由於消滅南宋、征討日本、征討安南、平定海都等,軍事活動非常頻繁,財政方面顯得緊張,所以先後有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幾個善於積累財富的宰相。馬可波羅作為商業上比較有經驗的青年才俊,參與經濟、財稅方面事務也有可能。只不過限於他的身份以及語言的情況,馬可波羅可能只是從旁協助的“編制外人員”。

鹽茶,美玉和香料貿易是西方商人所看重的貨物,例如當時緬甸玉和香料,基本是南方,包括西南是主要產區,尤其有一種香料他們認為很有價值,所以,馬可波羅為此到過四川和西南應該是事實。

遊記記載從關中翻越秦嶺,到廣元再前往成都,路上大約要走20來天。他在《成都府》一節中寫道:“那裡有一個名叫成都府的地區。……市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河上。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這就是當時成都的萬里橋,今天的廊橋,他把這座橋與家鄉威尼斯的嘆息橋相提並論。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路線示意圖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南北各地的人文、地理、風俗和一些傳說事蹟,而且都以馬克波羅本人的見聞為視角。眾所周知,他來到中國以後待了有十年左右時間,除了號稱他曾經做過元朝官員外,書裡並沒有過多描寫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儘管能夠看出馬可波羅應該是在中國各地遊歷,但今天也很少有人分析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要說他就像今天的遊客一樣各地觀光顯然不大可能。

馬可波羅的見聞除了少數集中在大都外,主要對南方的描寫比較詳細,尤其揚州、杭州沿海一帶,讓人能夠相信他應該是親身經歷,因為宋元包括明代的外來商人都是在江南沿海港口匯聚。其他地方,能夠確定馬克波羅到過的地方似乎不多。他描寫比較集中的就是西南地區包括四川,問題是馬可波羅是聽別人講述的呢,還是確實來過四川西南?爭議就比較大,這就涉及分析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究竟在做什麼?

馬克波羅本身是威尼斯商人,雖然侷限於史料,多數研究者還是傾向於主要的事情並不是旅遊,而是在中國各地經商。馬可波羅一家得到忽必烈的接見和許可,根據中國唐宋時代以來,經濟繁榮的地區是南方,所以馬可波羅主要就在南方活動。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紀念館根據遊記還原的元朝社會

關於馬可波羅在揚州任職的事情爭議也很大,他說自己是負責鹽務方面的官員,實際上可能只是輔助性職務。唐宋以來,鹽、茶、馬、酒等是朝廷官府重要的經濟來源,基本是官辦性質,馬可波羅原本作為商人,從絲綢之路到中國內地,他對中國商業貿易的特點很快就瞭解清楚。

忽必烈在位時期,由於消滅南宋、征討日本、征討安南、平定海都等,軍事活動非常頻繁,財政方面顯得緊張,所以先後有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幾個善於積累財富的宰相。馬可波羅作為商業上比較有經驗的青年才俊,參與經濟、財稅方面事務也有可能。只不過限於他的身份以及語言的情況,馬可波羅可能只是從旁協助的“編制外人員”。

鹽茶,美玉和香料貿易是西方商人所看重的貨物,例如當時緬甸玉和香料,基本是南方,包括西南是主要產區,尤其有一種香料他們認為很有價值,所以,馬可波羅為此到過四川和西南應該是事實。

遊記記載從關中翻越秦嶺,到廣元再前往成都,路上大約要走20來天。他在《成都府》一節中寫道:“那裡有一個名叫成都府的地區。……市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河上。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這就是當時成都的萬里橋,今天的廊橋,他把這座橋與家鄉威尼斯的嘆息橋相提並論。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成都錦江上的廊橋曾經記錄在馬可波羅遊記中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路線示意圖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南北各地的人文、地理、風俗和一些傳說事蹟,而且都以馬克波羅本人的見聞為視角。眾所周知,他來到中國以後待了有十年左右時間,除了號稱他曾經做過元朝官員外,書裡並沒有過多描寫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儘管能夠看出馬可波羅應該是在中國各地遊歷,但今天也很少有人分析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要說他就像今天的遊客一樣各地觀光顯然不大可能。

馬可波羅的見聞除了少數集中在大都外,主要對南方的描寫比較詳細,尤其揚州、杭州沿海一帶,讓人能夠相信他應該是親身經歷,因為宋元包括明代的外來商人都是在江南沿海港口匯聚。其他地方,能夠確定馬克波羅到過的地方似乎不多。他描寫比較集中的就是西南地區包括四川,問題是馬可波羅是聽別人講述的呢,還是確實來過四川西南?爭議就比較大,這就涉及分析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究竟在做什麼?

馬克波羅本身是威尼斯商人,雖然侷限於史料,多數研究者還是傾向於主要的事情並不是旅遊,而是在中國各地經商。馬可波羅一家得到忽必烈的接見和許可,根據中國唐宋時代以來,經濟繁榮的地區是南方,所以馬可波羅主要就在南方活動。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紀念館根據遊記還原的元朝社會

關於馬可波羅在揚州任職的事情爭議也很大,他說自己是負責鹽務方面的官員,實際上可能只是輔助性職務。唐宋以來,鹽、茶、馬、酒等是朝廷官府重要的經濟來源,基本是官辦性質,馬可波羅原本作為商人,從絲綢之路到中國內地,他對中國商業貿易的特點很快就瞭解清楚。

忽必烈在位時期,由於消滅南宋、征討日本、征討安南、平定海都等,軍事活動非常頻繁,財政方面顯得緊張,所以先後有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幾個善於積累財富的宰相。馬可波羅作為商業上比較有經驗的青年才俊,參與經濟、財稅方面事務也有可能。只不過限於他的身份以及語言的情況,馬可波羅可能只是從旁協助的“編制外人員”。

鹽茶,美玉和香料貿易是西方商人所看重的貨物,例如當時緬甸玉和香料,基本是南方,包括西南是主要產區,尤其有一種香料他們認為很有價值,所以,馬可波羅為此到過四川和西南應該是事實。

遊記記載從關中翻越秦嶺,到廣元再前往成都,路上大約要走20來天。他在《成都府》一節中寫道:“那裡有一個名叫成都府的地區。……市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河上。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這就是當時成都的萬里橋,今天的廊橋,他把這座橋與家鄉威尼斯的嘆息橋相提並論。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成都錦江上的廊橋曾經記錄在馬可波羅遊記中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家鄉威尼斯的廊橋

他描寫附近的錦江:“有一大川,經此大城,水中多魚,川流甚深,廣半里,長延至海洋,距離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上船舶甚眾。”記錄都比較準確。萬里橋附近當時是著名的碼頭船隻匯聚之地。馬可波羅還發現很多商人把生意做到橋上和橋邊,觀察很細緻。因為這裡船隻有商船、漁船和遊玩的民用船隻,他記錄:“橋上有房屋不少,商賈工匠列肆執藝其中,橋上有大汗徵稅之所,每日稅收不下千兩。”

馬可波羅從成都出發往西南也記錄一些聽說的見聞,如土番州的情況就不是親身經歷。有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經過雅州(今雅安市)時聽到的見聞,這裡往西就前往打箭爐(今康定市),因為元朝時雅安屬於吐蕃宣慰司屬地,所以馬可波羅稱是土番州。他記錄下傳說山中的熊虎等野獸橫行,行人在山中行走需要燃放爆竹,他寫是一種當地的長竹,燃燒時會發出爆炸的聲音,馬可波羅誇張地形容“聲聞十里”。四川雅安至今是產竹之地,這些細節都非常真實和引人入勝。但推斷不會是某種竹子點燃就能那麼誇張的爆炸,研究者認為應該是原始的火槍火銃,裝填火藥到竹筒裡進行引爆,的確可能就是經過改良作為原始火器的爆竹,能夠有一定殺傷力。

到建都州(今西昌越西一帶),馬可波羅記錄當地產金子,稱“河中金沙甚饒”,因為這裡本身就是金沙江流域,自古產金。到永昌府(府治在今雲南省保山市,早年永昌為郡名,能夠管轄緬甸部分地區,古永昌道是“蜀身毒道”南端重要的一段)以南,他見到一個集市:“每週開市三次,以金易銀,以精金一兩,易純銀五兩,銀價既高,各地商人攜銀到此易金而獲大利。”

"

700多年前,遊歷東方十七年的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傳開所謂的“東方見聞錄”,西方世界很多人都覺得,雖然不懷疑他到處遊走經商,但要說他到過中國,被蒙古皇帝接見還封他做官,多數人都會覺得他的說法太誇張,“注水”太嚴重。後來的學術界,包括中國很多研究者出於“遊記”本身很多事實謬誤,也不認為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可信度有多高。

直到楊志玖、蔡美彪等一批學者不懈努力,從各種語言史料中比對鉤沉,解決了馬可波羅一些生平疑點,今天已經沒有太多人會懷疑馬可波羅到中國的真實性,但也不意味著他的說法全都可信,他具體在中國那麼長時間究竟在做什麼,似乎還存在許多的疑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畫像和簡介

一、馬可波羅來中國見忽必烈的背景

馬可波羅出生於中世紀後期著名的自由城邦威尼斯,這裡是西方近代資本主義興起的源頭,依託商業貿易繁榮了兩百多年。馬可波羅算是商人世家出身,他的父親尼克羅和叔叔馬菲都是商人,早就到過中國,並見過蒙古大汗忽必烈。

當時,尼克羅兄弟經商在地中海南端的君士坦丁堡,然後從陸路到金帳汗國的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絲路名城布哈拉),見到金帳汗別兒哥(蒙古大軍西征俄羅斯、匈牙利的著名統帥拔都的弟弟),當時別兒哥與忽必烈弟弟旭烈兀正在爭奪高加索地區,尼克羅兄弟在不花剌耽擱了三年,一時無法返回歐洲,所以乾脆前往中國見到了忽必烈,帶著蒙古大汗的金牌,這才順利通過旭烈兀的伊爾汗國返回歐洲。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影視作品中的馬可波羅與忽必烈

威尼斯作為一個自由邦,當時的城市並不大,他們回來引起一陣轟動,據說帶著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旨意去羅馬拜會教皇,方便蒙古與羅馬教廷取得聯繫。之前蒙哥大汗在位時,西征的聲威已經遠播歐洲,當時就有過聯絡教廷。尼克羅兄弟倆完成了任務,並再次作為教廷代表訪問中國,馬可·波羅這一次就一起上路。因為尼克羅返家的時候,妻子已經去世,馬可波羅已經十五歲,他對父親去中國的經歷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不能再扔下一個人在威尼斯這一次光前往中國就走了三年。

馬可波羅隨父親先到伊爾汗國的報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是一座唐朝時期,由中國人幫助大食國哈里發王修築的城市。西域的怛羅斯之戰,唐軍有幾千俘虜帶著紙張、書籍、指南針、兵器等到大食,這些俘虜參與修建大食國新都城,有一定程度的東方風格。旭烈兀的蒙古大軍攻打大食,報達外城受到一定毀壞。但最終旭烈兀是引出大食軍在城外消滅的,入城以後搜掠了一番,並沒有如傳言一樣被大肆破壞。

漫長的旅途大多在大食、波斯和中亞,馬可波羅本身沒什麼文化根底,父親和叔父長年不在身邊,過去與母親相依為命,雖然人很聰明,但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大會寫作。在路上主要是跟著父親、叔父學習語言和經商。歷來傳說馬可·波羅會四種語言,其實馬可波羅的父親、叔父也就長年在大食和波斯地區經商,除了流行的拉丁語和波斯語相對純熟,他們儘管到過中國,對蒙古語並不熟悉,所以馬可波羅同樣如此。哪怕馬克波羅後來在中國生活十來年,一些史書認為他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是根本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遊記被後世認為虛假和錯誤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中國地名都是轉譯名稱,而且基本都是波斯語轉譯,既不是漢語也不是蒙古語,今天我們翻譯的遊記涉及南方城市地名當然基本用漢語名稱了,當年原文卻不是這樣的,大量北方和西北地名還是能看出他名稱留下的問題。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今天國內出版的馬可波羅遊記

公元1275年,他們到達大都見到忽必烈,這也是馬可波羅被爭議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到底有沒有受到忽必烈接見?或者哪一年被接見?他在遊記提到幫助元朝軍隊製作先進的回回炮攻下襄陽城是一個巨大的漏洞,襄陽是在1273年被攻下,按說馬可波羅那時還在路上,他不可能在襄陽戰場出現。

馬可波羅說受到忽必烈的熱情接待,很詳細的記錄了宴會情況,甚至寫了忽必烈的外貌體型等等,而且以後還多次見他,忽必烈對馬可·波羅很喜歡。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方面的內容的確都很有問題。儘管馬可波羅寫出了許多元朝上層貴族的情況,但總有時間誤差的毛病,而且他對忽必烈容貌形象的描述也不大準確。客觀來看,如同楊志玖、蔡美彪等先生當年的一些分析,中國和海外很多學者認為馬可波羅完全沒有到中國,他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也站不住腳。

首先,馬可波羅記錄當時許多重要事件,以及地理、習俗的基本事實都是大體真實的,只不過主要疑點就是時間有偏差,甚至種種事蹟的細節,他都能留意到,絕不是道聽途說和發揮想象可以寫的那麼詳細。因為馬可波羅的文化程度不高,他要編那麼符合中國人文風俗情況的內容是編不出來的。假如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只在波斯等地轉悠,他應該遇不到那麼多到過中國的波斯商人講述中國故事,即使遇到一些真正中國人他也無法溝通,他不懂漢語。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揚州馬可波羅紀念館的塑像

第二,即便不是當時每一件重要的事馬可波羅都親身經歷(如攻襄陽),但一定了解過比較接近事實的人。如馬可波羅寫忽必烈親征海都,以及關於流傳海都的一些故事,他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漠北及西域是無法瞭解的。例如他寫忽必烈的身體情況,腳上有病等都是細節。以及海都在西域的性格和口碑,包括海都女兒的故事(也許是事實,也許有一定傳聞加工的虛構)。還有當時丞相阿合馬被刺殺,書中馬可波羅記下漢人官員的名字拼寫是錯誤的,但蔡美彪先生分析,這個事情是忽必烈在位期間發生的事實,馬可波羅是從當時眾多色目人官員口口相傳記下的,而不是來自漢人官員這邊。還是因為馬可波羅不懂漢語,沒法同漢人順利溝通的原因。

馬可·波羅本身是很聰明,渴望學習,但是作為一個西方外來商人,他主要是懂得波斯語才能順利在絲綢之路上進行交流,何況當時中國主要的外來商人都是西域各部族,蒙古族經商的畢竟不算多,漢人商人雖然多,但馬可波羅要深入中原內地才能接觸到。所以,他的蒙古語是波斯語的音譯。他沒有辦法直接與忽必烈和其他蒙古官員交談,那麼,馬可波羅見到忽必烈的情況即便不是假的,但也多少打了一些折扣,也許就是那種官方色彩的大批貿易使臣性質的接見,馬可波羅並沒有把忽必烈認得很仔細,他寫忽必烈對他的推崇和喜愛多少有點誇大其詞。

二、馬可波羅到過四川嗎?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遊歷東方的路線示意圖

《馬可波羅遊記》記錄了許多關於中國南北各地的人文、地理、風俗和一些傳說事蹟,而且都以馬克波羅本人的見聞為視角。眾所周知,他來到中國以後待了有十年左右時間,除了號稱他曾經做過元朝官員外,書裡並沒有過多描寫他到底做了什麼事,儘管能夠看出馬可波羅應該是在中國各地遊歷,但今天也很少有人分析他到底在中國做什麼,要說他就像今天的遊客一樣各地觀光顯然不大可能。

馬可波羅的見聞除了少數集中在大都外,主要對南方的描寫比較詳細,尤其揚州、杭州沿海一帶,讓人能夠相信他應該是親身經歷,因為宋元包括明代的外來商人都是在江南沿海港口匯聚。其他地方,能夠確定馬克波羅到過的地方似乎不多。他描寫比較集中的就是西南地區包括四川,問題是馬可波羅是聽別人講述的呢,還是確實來過四川西南?爭議就比較大,這就涉及分析馬可波羅在中國的大部分時間究竟在做什麼?

馬克波羅本身是威尼斯商人,雖然侷限於史料,多數研究者還是傾向於主要的事情並不是旅遊,而是在中國各地經商。馬可波羅一家得到忽必烈的接見和許可,根據中國唐宋時代以來,經濟繁榮的地區是南方,所以馬可波羅主要就在南方活動。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紀念館根據遊記還原的元朝社會

關於馬可波羅在揚州任職的事情爭議也很大,他說自己是負責鹽務方面的官員,實際上可能只是輔助性職務。唐宋以來,鹽、茶、馬、酒等是朝廷官府重要的經濟來源,基本是官辦性質,馬可波羅原本作為商人,從絲綢之路到中國內地,他對中國商業貿易的特點很快就瞭解清楚。

忽必烈在位時期,由於消滅南宋、征討日本、征討安南、平定海都等,軍事活動非常頻繁,財政方面顯得緊張,所以先後有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幾個善於積累財富的宰相。馬可波羅作為商業上比較有經驗的青年才俊,參與經濟、財稅方面事務也有可能。只不過限於他的身份以及語言的情況,馬可波羅可能只是從旁協助的“編制外人員”。

鹽茶,美玉和香料貿易是西方商人所看重的貨物,例如當時緬甸玉和香料,基本是南方,包括西南是主要產區,尤其有一種香料他們認為很有價值,所以,馬可波羅為此到過四川和西南應該是事實。

遊記記載從關中翻越秦嶺,到廣元再前往成都,路上大約要走20來天。他在《成都府》一節中寫道:“那裡有一個名叫成都府的地區。……市內有一座大橋橫跨其中的一條河上。從橋的一端到另一端,兩邊各有一排大理石橋柱,支撐著橋頂……”這就是當時成都的萬里橋,今天的廊橋,他把這座橋與家鄉威尼斯的嘆息橋相提並論。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成都錦江上的廊橋曾經記錄在馬可波羅遊記中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馬可波羅家鄉威尼斯的廊橋

他描寫附近的錦江:“有一大川,經此大城,水中多魚,川流甚深,廣半里,長延至海洋,距離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上船舶甚眾。”記錄都比較準確。萬里橋附近當時是著名的碼頭船隻匯聚之地。馬可波羅還發現很多商人把生意做到橋上和橋邊,觀察很細緻。因為這裡船隻有商船、漁船和遊玩的民用船隻,他記錄:“橋上有房屋不少,商賈工匠列肆執藝其中,橋上有大汗徵稅之所,每日稅收不下千兩。”

馬可波羅從成都出發往西南也記錄一些聽說的見聞,如土番州的情況就不是親身經歷。有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經過雅州(今雅安市)時聽到的見聞,這裡往西就前往打箭爐(今康定市),因為元朝時雅安屬於吐蕃宣慰司屬地,所以馬可波羅稱是土番州。他記錄下傳說山中的熊虎等野獸橫行,行人在山中行走需要燃放爆竹,他寫是一種當地的長竹,燃燒時會發出爆炸的聲音,馬可波羅誇張地形容“聲聞十里”。四川雅安至今是產竹之地,這些細節都非常真實和引人入勝。但推斷不會是某種竹子點燃就能那麼誇張的爆炸,研究者認為應該是原始的火槍火銃,裝填火藥到竹筒裡進行引爆,的確可能就是經過改良作為原始火器的爆竹,能夠有一定殺傷力。

到建都州(今西昌越西一帶),馬可波羅記錄當地產金子,稱“河中金沙甚饒”,因為這裡本身就是金沙江流域,自古產金。到永昌府(府治在今雲南省保山市,早年永昌為郡名,能夠管轄緬甸部分地區,古永昌道是“蜀身毒道”南端重要的一段)以南,他見到一個集市:“每週開市三次,以金易銀,以精金一兩,易純銀五兩,銀價既高,各地商人攜銀到此易金而獲大利。”

馬可·波羅遊歷中國之謎:他到處旅行十七年究竟在做什麼?

四川西昌邛海也出現在馬可波羅遊記中

整個西南各邦,馬可波羅發現流通紙幣、海貝,用來貿易鹽茶、絲綢等物資,而且玉石、寶石、珊瑚等也很名貴,如他記錄下流行西昌邛海的一種美玉,以及雲南永昌、會川等地的美玉。他還詳細記錄了四川產鹽的工藝流程,以及販賣鹽到西南各邦交易的經過。

所以,對照遊記可以發現,馬可波羅的遊歷只體現一方面,他在元朝做官的說法迷惑了後人,另一方面是一直保持商人身份,記錄的遊歷過程也就是在中國經商的過程。只不過元朝的包容,像大量西域色目人進入內地生活,同樣馬可波羅這種來自西方的商人也相對比較寬容,至少沒有像其他朝代那樣壓制商人。加上馬可波羅偶爾還輔助官員處理一些經濟稅收方面的業務,他能夠獲得某種便利條件。

例如馬可波羅到西南就非常看重香料的採購,他發現西昌地區的麝香,認為是中國原產的香料。另外丁香、樟腦、肉桂、月桂等,也都認為是歐洲沒有的,於是馬可波羅購買了很多,最後他完成使命離開中國,一路沿海經商貿易,返回歐洲還成了百萬富翁。

可不可捉摸的命運和馬可波羅開了一個大玩笑,這個能說會道的威尼斯商人由於對中國的經歷非常自豪和驕傲,回到歐洲以後卻對人加油添醋,反而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他言過其實,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多少人相信他遊歷的見聞。但對後來一些勇敢的探險家,馬可波羅一直是一個神話的締造者,鼓舞很多人繼續前往遙遠的東方,例如哥倫布、麥哲倫等,直到開啟大航海時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