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可以改變人生軌跡?看看他們怎麼說'

"

原標題:旅行真的可以改變人生軌跡?(1)

當現實生活的繁瑣,工作的壓力、創業的艱辛、人際關係的複雜等,都幾乎抽離了你所有的時間,幾近矇蔽了你的內心時,選擇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失為一種解壓的方式,也是一種重新發現自我的方式。

就像受訪人卓瑪所說的,她10年前開始嘗試獨自前行,這才發現,原來旅行像絲絲甘露侵入乾涸的大地,滋潤著渴望自由和快樂的心。也是因為對旅行的這一份堅持,帶給了她嚮往自由的心,而這顆自由的心更是把她的人生帶向了另一個軌跡——創業開客棧,自由寫作等。

然而,人生難以複製,旅行能否真的改變你的人生軌跡?從實際案例來說,的確可以,但最終還是取決於你自己的內心和行動力。不管有沒有改變,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開拓自己的視野,一定不會錯的。

A

從城市白領變身旅遊業投資人

人物:卓瑪

職業:客棧老闆、自由作家

“8年前,我的人生軌跡和大多數在廣州工作和生活的白領一樣,上班、進修、學習、交友、供樓,唯一不同的也許就是我會把所有的假期都用在旅行上,也許這唯一的不同,在別人身上不會改變什麼,但對我而言,它卻是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的生活因為旅行而偏離了它原有的軌道。”

●萌芽

自助遊盛行年代, 產生將旅行進行到底的念頭

對很多人來說,愛上旅行可能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充其量只是城市小資追求豐富的業餘生活的一部分,但放到8年前,放到卓瑪身上,它卻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卓瑪回憶道,當時正趕上自助遊盛起,戶外網站“磨房”影響之大,也讓她從第一次長假出行就在磨房上約伴,發帖、找攻略,每個假期都樂此不疲地獻給了遠方,因此也結識了不少驢友,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從而有了將旅行進行到底的念頭。

卓瑪說:“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長假自助遊,我把二十多天的假期全泡在了麗江古城柔軟的時光裡,直到最後離開時仍帶著無限的眷戀。也許就在那一次,我萌生出了要開家客棧的念頭。我同樣忘不了初見梅里日照金山時不由自主流下的熱淚;還有徒步貢嘎雪山,只為那裡神奇的高山雲海所吸引;更忘不了西藏壯麗的南迦巴瓦峰和那山下漫山遍野嬌豔的桃花林;還有那遼闊的新疆喀拉峻草原和它賽里木湖漫天星光下的氈房……在我的內心,那一個個美麗的遠方都是我的故鄉。”

●轉折

一紙16年租約圓了自己一個夢

就這樣,卓瑪一次次地出發奔向不同的地方,然後回到熟悉的城市,然後一點點的不安分又開始逐漸擴展,總是希望假期可以再長一點,在異地逗留的時間可以再長一點。

卓瑪說:“雖然廣州的生活如常,但終究敵不過內心的天枰,我開始心猿意馬,開始想要離開,開始想要更多的自由,想去更遠的遠方。”於是,那些內心嚮往之地一一再現,麗江?大理?租個鋪面?開個客棧?

碰巧,當時廣州的一驢友剛好辭職去了大理,說是想去雙廊看看,那裡也是卓瑪一直關注的地方,於是,卓瑪也讓她幫忙留意當地的情況。沒多久,這位驢友便在雙廊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房子說準備開客棧,再沒過兩個月,她也告訴卓瑪有一戶人家要出租房子;於是在2009年的9月,卓瑪又一次來到大理,首次前往離大理50公里的這個小鎮——雙廊。

當時,卓瑪便住在這位驢友的客棧裡。她說:“當清晨的陽光肆無忌憚地灑向房間,一簾之隔的窗外是藍色的洱海和一碧如洗的天空,路邊的老奶奶已經晒起了今晨收網的魚,那幅靜怡而美麗的畫面如此陌生而熟悉……”內心開始泛起漣漪。

不過,第一次看房沒有結果,剛蓋好沒裝修的一棟三層建築,一個是位置不太好,一個是面積和房租都超出卓瑪的預算,儘管後來還輾轉去了另一個心儀之地——沙溪,但相比之下,還是喜歡有山有水的雙廊。假期匆匆結束,說是沒有結果但其實內心已經有了決定。

一個月後的國慶節,卓瑪便又出現在雙廊,和房東簽訂了為期16年的租約。她說:“也許在當時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堅持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背後

有了合同,卓瑪接下來的時間似乎很忙碌,辭職、辦理房子抵押貸款,去酒店用品批發市場採購客棧用品,打包行李,閒下來的時間則是各種踐行和告別,卻唯獨沒有時間擔憂未來。

卓瑪感慨地說:“對旅行的這一份堅持帶給了我向往自由的心,而這顆自由的心真的把我的人生帶向了另一個軌跡。”

畢竟,想開客棧只是理想,而開客棧卻是現實,這兩者之間的跨越從一開始就是千山萬水,如同我們的每一次旅行,也是千山萬水。很多人可能只看到卓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般的幸福,但卻不知道,這是她用一份堅持換來的自由的生活方式,更是用自由換來的艱辛。

她說,沒有任何開客棧的經驗,從裝修開始,就如上學不斷碰到越來越多且越豐富的課程。裝修超支,從開始辦理的抵押貸款到最後直接把廣州的房子賣了。從一線文明、發達的城市來到落後而偏僻的漁村,各種思想意識的差異和磨合足以令你顛倒人生。卓瑪說:“你可能無法想象我曾經和賴皮的裝修工人大打出手、也曾經和目中無人的執法者針鋒相對、和上門敲詐的村民破口大罵、和醉酒打人的住客對簿公堂……以往人生和職場都沒經歷的事情,短期內全經歷過了,不是沒有心酸,不是沒有痛苦,不是沒有沮喪,不是沒有後悔。”

誠然,大多數的努力和堅持都是會有回報的,客棧經營穩定,雙廊發展良好,大理及雲南周邊的旅遊環境都在逐年改善,這讓當時腦子一熱就選擇放棄職場的卓瑪內心踏實了很多。當時因為客棧面積大、租金高而產生的猶豫,幾年後蕩然無存,而且客棧還從一期的“春暖花開”店,迅速擴張到了二期“面朝大海”新店,客房也從原來的16間擴充到了32間。

卓瑪說:“不知不覺中,我從一個城市白領逐漸變成了一個旅遊行業的投資人。”原來,經過考察,卓瑪又把這幾年的收入投入到了版納的旅遊地產中。”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B

解封內心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

達人:何俊豪

職業:自由職業者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可以說是何俊豪結束工作開始旅行的真實寫照。此前,忙碌的工作只為了生存,宛如“一潭死水”的生活,再加上感情上的打擊,何俊豪決心踏上旅途。起初他只以西藏為目的地,打算從廣州到西藏,花一個月的時間給自己放個假。而在做攻略的時候卻改變了想法,既然都走出來了,何不走遠一些?於是,他沿著順時針方向行走了大半個中國,最後在澳門塔以蹦極結束了自己的這次任性之旅。

●逃離

拒絕為了供房承受生活煎熬

何俊豪是畢業之後到廣州工作的,每天日復一日地工作只為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工作上,他一直都在創業與自由職業來回變動,做過新媒體運營,開過天貓店。

平時的生活中,何俊豪除了必不可少的健身和踢球,偶爾會打遊戲釋放壓力,也沒有過多的社交圈。“混口飯吃”,是何俊豪生活的真實描述。如果沒有意外,何俊豪也許至今仍維持著這樣的生活狀態。

而故事的轉折恰恰發生了。當身邊的朋友都不堪壓力選擇回家時,何俊豪的一個朋友終於熬出了首付,開始供房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在其他人眼中,也許是幸福的,但於何俊豪而言,他從朋友身上看到了煎熬難耐,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不想過這種生活的。同時,感情上的問題也接踵而來,何俊豪決定解封自己的心,逃離這座城市,在路上尋找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感恩

途中相遇的陌生人給予勇氣

在這次旅程中,何俊豪養成了一個習慣——和陌生人聊天。每去到一個青旅,他就會找陌生人聊天。正因這樣,他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既有土豪閨蜜四人組環遊世界的,也有獨自騎單車環遊中國的,甚至有沿中國邊境線徒步環遊中國的。他說,有一次在新疆布爾津遇到的22歲小兄弟,已經在外漂泊好幾年,並且一直以“打一份工走一個省”為他的旅行方式。小兄弟給何俊豪講述了很多自己旅途發生的困難,比如騎著單車還沒出省就被偷了,身無分文時喝過的寺廟白粥已勝過山珍海味……

旅行的人從來不缺故事,在何俊豪看來,他們都像是一本小說。有時,何俊豪也會從他們的故事來反思自己的生活,內心萌發出感恩。“有很多在你看來是非常大的問題,或是非常大的困難,但跟一些人對比起來,其實都不算是事兒。就像有些人可以直面自己的感受,去追逐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沒有任何決定可以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所以只要你想,就努力去做,不要因為別人的隻言片語而阻礙了初衷。”

●歸來

剔除生命中的程序

年齡不再是限制

旅行歸來,何俊豪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更加清楚了,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在朝著目標前進。今年何俊豪還給自己列了幾個小目標:跑一趟馬拉松、去雨崩徒步、學會初級俄語等。除了每天堅持健身、學俄語,他還開設了一個專門寫遊記的公眾號,堅持著每週一更新,計劃著把一整個旅程寫完後,就開啟下一段新的旅程。“因為在路上遇到的優秀的人實在太多,潛意識裡,你會覺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何俊豪慶幸自己開啟了這段旅程,遇見了這些改變他人生軌跡的人和事。

“當你把結婚生子這種程序從你的生命中剔除之後,你會發現年齡對你沒有任何限制。”這趟旅行還帶給他婚姻觀念上的變化。他說,如果沒有這場旅行,他或許早已被家裡人勒令回家結婚生子,按部就班地組建家庭。而經過這趟不羈的自由行,他不再像以前一樣認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結婚,反而更加看重兩個人相處的過程。“既然上帝沒有規定,那就聽從內心吧,”何俊豪說道。

C

愛上廣州

從此把“故鄉”變成了“遠方”

人物:Joy

職業:媒體

“每個人在20多歲的時候都應該遠離家鄉一次,那麼,你的人生就可能會多幾個精神上的‘故鄉’,因為一次無意中的旅行,‘故鄉’成為了現實意義中的‘遠方’,而‘他鄉’則成為我真正意義上的‘家鄉’,我並不後悔當年這一在家人看來不可理解的選擇,我甚至覺得,這是我這輩子所做的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宏願

30歲前走遍全國

喜歡旅行的基因可能很早就刻在Joy的骨子裡,“上學時我成績最好的兩門功課是地理和歷史,並且從小方向感很好,東南西北基本上不會搞混,在沒有GPS也沒有智能手機導航功能的年代,跟朋友外出自駕,我就看著紙質地圖指揮主駕穿梭於陌生城市——很多人由此深感詫異,覺得我的方向感根本不像一般女生。”Joy這樣說。

當然,Joy也很早就開始了周遊全國的“腳步”,小學階段被學校被家長帶著實現各種春遊、秋遊、郊遊,足跡遍佈華北一帶及內蒙古等地;高中每年暑假,則是自己“丈量”祖國山河的大好時機,通常以火車為交通工具,花很少的錢,去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她說:“當年的我有一枚‘宏願’——要在30歲之前走遍全國各省和自治區。”

●偶然

坐著火車去廣州

那是某一年國慶假期前,正處於“無業遊民”狀態的Joy,想著與其閒著,不如去南方遠一點的地方,也不設定什麼具體線路,隨心所欲,走哪算哪。於是買了張南下的火車票,身上揣了1500元錢,就這樣登上了當年還是綠皮火車的臥鋪車廂。

所帶1500元的遊資,真心不能算多,住賓館可能幾天就沒了,那時的Joy已經初步具備了尋找“短租房”的意識,根本沒考慮過賓館、招待所這一類住處,下火車就找人打聽哪裡可以租到價格適合且比較安全的房子。也是幸運,竟然被她找到位於老城區長壽路西關大屋裡的一座獨立小閣樓,面積不大,僅夠放得下一床一桌,但勝在價格便宜,月租金150元人民幣,“至少住3個月不成問題。”她說。

“小閣樓並不與西關大屋在一起,而是獨立在大屋趟櫳門進門的地方,與大屋本屋還隔著一條通道,有樓梯上去閣樓,閣樓的門是向上開的,在樓梯盡頭把門推上去,人上去之後再回過身把門放下來鎖上,很有趣,從小住在筒子樓裡的我以前從沒見過這樣構造的屋子。”Joy回憶道。

“閣樓的窗戶對著一片屋頂,位置離華林禪寺很近,每晚10時左右,華林禪寺的鐘聲隱隱飄過來,有‘四蹄踏雪’的黑貓遊走於屋頂瓦片間,月光灑下來……那意境!”她告訴記者:“回想起來,租住閣樓的那段時間,是我經濟上很一般、但精神上很富足的一段時光,也是奠定我選擇留在廣州的堅實基礎。”

●必然

市井生活美食誘惑

相比起公園景點,Joy說:“廣州最吸引我的其實是西關老城區這種濃郁的市井生活氣息,隨便走兩步就是一家小食店,本地人拎著一把菜或拎著一束鮮花,就在路邊聊天拉家常,穿衣打扮基本沒什麼講究,感覺就是這座城的‘Style’。”

因為需要經常與巷口士多店的老闆打交道,Joy也被逼著開始學說一些簡單的粵語,“電視裡的老外一開口都說的是廣州話,完全聽不懂,但這感覺對我來說很有趣,我自認我的語言天分還不錯,所以就開始通過環境來學廣州話,我最先學會的是‘好食好味,物有所值’,這是當時電視上播放的一個廣告,就這樣學起來了。”

這中間還有一位關鍵人物不可忽略——房東的兒子,這位西關長大的男孩具備了老廣州人對美食的各種追求及享受,經常帶著Joy在附近吃地道的粥粉面飯,像是銀記的腸粉、堅記的雲吞麵、歐成記的炸醬麵……“當年歐成記的炸醬撈麵賣2.5元一碟,每次我們倆每個人都要吃兩碟。”至今,Joy對歐成記老店那狹窄的樓梯和精工細作的肉醬記憶猶新,“這些地道且毫無虛浮的美味,是讓我決定留在這座城的另一大誘因。”

“廣州生活味濃,且豐儉由人,月入千元與月入萬元,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樂趣,也因為千年商都的影響,廣州人性格低調務實,不會去跟人攀比,更不會去炫耀自己,專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最好的狀態。再加我性格強勢,不願受人管,特別是離家在外家人想管也管不了,雖然也曾因想家和遭遇的挫折坎坷哭過揪心過,但既然是自己的選擇,也無需多說。”

在廣州生活了多年的Joy告訴記者,只有真正離開原生家庭,抽離出來,才可能會明白:有時候,“想家”可能只是一種你想要的“家”的感覺,而現實中那個“遙遠的家”,卻很可能並不如你所想——這,也是一種改變人生軌跡之後的成長。

■新快報記者 陳鏇 陳斌 毛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