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的《藤野先生》裡提到過,他在日本留學期間,課堂裡曾放映了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片。

片中,一名中國人替俄國人當間諜,之後給日本軍槍斃了,一群麻木的中國人全程圍觀,無動於衷。

看罷後,課堂上的日本學生紛紛鼓掌歡呼萬歲,唯獨魯迅沉默著,眉頭擰成了一把鎖。

這段經歷,直接導致魯迅選擇了棄醫從文。

事實上,魯迅和電影之間的關係還不止這麼簡單。

我近期通過研究發現,魯迅其實是一位資深影評人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日記,帶你走進迅哥的心。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北方人罵人講究氣勢,常常是揪住對方的母親加以大分貝的問候。

南方人則注重花樣,善用各種比喻,精準打擊到對方親戚的器官層面。

而在南北方都生活過的魯迅,將兩種風格融會貫通,發展出一套二字真言四字心經,專罵那些不入流的電影。

比如說,魯迅給予影片《新人的家庭》的評價是:“劣極!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對於內容荒唐到讓他中途憤然離場的《詩人挖目記》,魯迅又在日記裡評曰:“淺妄極矣!

言簡意賅,字字誅心,又不落窠臼。

魯迅素來最恨那些歪曲中國人形象的電影,常常是日記裡罵完還不夠,再得加上一篇長文進行追加打擊。

還是針對那部《詩人挖目記》,魯迅起草了《略論中國人的臉》一文,一巴掌抽向某些電影對中國人相貌的醜化,一Jio直踢中國人趨炎附勢的劣根性。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世人皆知著名的“大腿—性交”定律,卻少有人知道,魯迅還曾把這一定律活用到了電影批評裡。

在雜文《小童擋駕》裡,有這樣一段文字: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身為民國的瀟灑一哥,魯迅特別講究電影的品味,那些“香豔色情”和“打鬥格殺”的“巨片”他是看不慣的,時常得撰文diss一番。

若是魯迅生活在今天,看到這等烏煙瘴氣、唯利是圖的電影界,想必《魯迅雜文集》還得再增訂個好幾版。

題目我都幫他想好了,例如《論欠星爺的影票》(《論雷峰塔的倒掉》)、《論閉著眼拍》(《論睜了眼看》)、《由美國隊長的屁股,推定中國人之非保守,又由此推定羅素兄弟有性病》(《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迅哥是個敢愛敢恨的漢子。

對爛片,他一套降龍十八噴懟上去,不留情面;對好片,他也從不吝嗇自己的讚美,360度花樣點贊。

在雜文《電影的教訓》裡,他列舉了《春潮》和《春蠶》兩部進步電影,認可了國產電影水平的提升。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跟當初的賈樟柯、婁燁等第六代導演有點像,膽兒大腦殼硬,敢於揭露問題。

雖只有一人一紙一筆,氣勢卻蓋過千軍萬馬。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像什麼《使女的故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這種片子,要是給魯迅發個天國快遞郵過去,想必魯迅應該會回上一句二字真言:甚佳

正像你身邊的某位逢人便跟對方安利電影的朋友一樣,大文豪魯迅也有變身安利復讀機的時候。

魯迅最愛的一部電影是改編自普希金小說的蘇聯電影《復仇豔遇》,把它視為“最大慰藉、最深喜愛、最足幾年的臨死前的快意”。

看罷當夜,魯迅即揮筆致書友人,瘋狂安利,恨不得在時代廣場包下個LED巨幕,對全世界宣佈:

“愛我,就去看我愛的電影。”

給黎烈文的信中是這樣寫的:“午後至上海大戲院觀《復仇豔遇》(Dubrosky by Puskin)以為甚佳,不可不看也。”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黎烈文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教育家 1935年與魯迅等人組織譯文社

在致翻譯家黃源的信中,他又寫道:“今日往上海大戲院觀普式庚之Dubrovsky(華名《復仇豔遇》,聞系檢查官所改),覺得很好,快去看一看罷。”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黃源 翻譯家 跟茅盾是同學

平日裡孤傲嘴毒的魯迅,竟也會顯出一副迷弟模樣。

您說,可愛不?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嘴常跟魯迅搭伴看電影的人們。

蕭紅孫伏園茅盾鄭振鐸許壽裳······隨便拎出兩個來,都是民國馳名商標。

再加上魯迅本人 。呦呵,整一個民國最強觀影團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Dr.LX與homie們的合影

每逢他們一到場,電影院內觀眾的平均智商都得提升十個level。

近兩年女權運動之風颳遍全國,連你媽的朋友圈裡又會出現“女人當自立”一類的字眼。

而我們的先鋒BOY魯迅,早在那個時候就把女權話題寫進了評論文章《娜拉走後怎樣》裡。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要自立,需有錢。

如果把影評人一詞拆解來看,你會發現著三個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影”指的是電影。

“評”指的是評論。

而“人”,指的是人性或者說做人。

魯迅搞創作,致力於用阿Q的故事提升國人的IQ。

而魯迅搞評論,也不光評述作品本身的優劣,更納為人處世的哲理於其中。

民國第一影評人,既教你鑑賞電影,又教你做人。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剛回國後那幾年,魯迅是不大愛看電影的。

他曾經說過:“電影沒有什麼好的,看看鳥獸倒可以增加對動物的知識。”

翻閱魯迅的日記,要強忍著瞌睡,一直看到1924年4月12日那條才能找到他看電影的線索。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然而,“真香定律”的強大之處在於,管你是鐵骨錚錚王境澤還是千古一帝拿破崙,都逃不出它的掌控。

魯迅也不例外。自1927年10月移居到上海之後,電影成了他後半生閒暇消遣的最愛。

在1927到1936年的10年間,他共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國片就有121部。

卓別林是迅哥的心頭好。他尤其喜歡《城市之光》,以至於二刷不成時頗為沮喪,跑去看起了苦情片。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其中從1933年4月病危之前的3年內,魯迅看電影的頻率尤其高,達95場次。

他在給好友的信中曾說,自己的娛樂只有MOVIE

魯迅看片涉獵廣泛,其中國產進步電影、自然探險紀錄片和蘇聯革命電影最合他心意。

他還經常帶著兒子海嬰去看些兒童片,《米老鼠》就整整看了兩遍。

換做今天,估計你總能夠在《小豬佩奇大電影》《熊出沒大電影》《喜羊羊大電影》的放映場裡,找到那個留著一字胡的身影。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試想下魯迅一家看《小豬佩奇》的場景

魯迅一生是出了名的節儉,常年穿著帶補丁的衣服。

對於自己,他只在三件事捨得敞開了花錢:一是買書,二是哄老婆開心,三就是看電影。

搬到上海後,魯迅凡是看電影都是僱車前往,而且去的都是“上海大戲院”、“卡爾登”、“大光明”這種頭等影院,買的是頭等電影票。

總而言之,就是倆字兒:講究

放到現在的話,要是去看場電影不叫滴滴專車,買的不是IMAX、Screen X廳的票。

對不起,他魯某人丟不起這個人。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愛電影,所以才會對國產片恨鐵不成鋼。他曾經這樣痛批過國產片,但傲嬌的字眼裡,又流露出一股嬌羞的愛意。

難怪有人說他對電影“不僅愛之深也責之切”。

魯迅從沒說過什麼為電影而生、為電影而死的空話,可他的生命實實在在地跟電影綁在了一起。

從當初的那部日俄戰爭紀錄片,到《復仇豔遇》;如果在這兩個時間點之間畫一條直線,那麼,它貫穿的正是魯迅最輝煌的一段人生軌跡。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看完《復仇豔遇》,距離HP管清零隻剩下九天。

爛俗電影的劇情千篇一律,而歷史的劇本也往往是舊瓶裝新酒,你方唱罷我登場。

魯迅痛恨國產電影的不思進取,更恨國人萬年不改的劣根性。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不只是點評一般電影的影評人,更是評述中國歷史這出大電影的影評人。

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民國第一影評人:魯迅

魯迅都點了在看,你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