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說起古玩地攤,很多人表示不屑:逛什麼地攤嘛!有錢就上拍賣會看看。

揣著100塊,想撿100萬的漏,怎麼可能呢?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此話不無道理,但你千萬別把古玩地攤一棍子打死。知道不?很多名人也喜歡逛地攤。

收藏家馬未都就不說了,著名主持人王剛,演藝界的張鐵林、楊子、張涵予,都曾是古玩地攤集市的常客。

鮮為人知的是,大文豪魯迅也是一個“地攤謎”,而且他確實淘了不少寶貝。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1912年,魯迅應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職。

從那以後的20年裡,魯迅經常流連於古玩市場與舊書店。

持續收集古錢幣、金石拓片,偶爾也買古銅鏡、名人字畫等。經年累月下來,他的藏品數量可謂驚人!

在北京的魯迅博物館裡,現存有魯迅收藏的歷代金石拓片5100餘種、6200餘張。內容包含了著名碑刻、青銅重器的拓本,還有畫像磚、銅鏡、瓦當、古硯、古印等古董的拓片。數量和質量都令人歎為觀止。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玄武瓦當拓片,魯迅收藏

除此而外,魯迅還是一個“古錢幣收藏家”。

學者們研究《魯迅日記》發現:魯迅曾在6年裡購買古幣27次,數量達幾百枚,幾乎能按歷史朝代排列起來。其中還有不少珍稀古幣,如齊法化、甘丹刀、白人刀、茲氏幣、安陽布等。在解放後,這些產品都被許廣平女士捐給了國家。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齊法化刀幣

有一次,魯迅去集市地攤上“淘寶”。在一個攤販那裡,他發現一堆宋錢裡面夾雜著一枚“端平通寶”。魯迅當即以30個銅元買下來,高興得在日記中連連稱“佳”。因為他知道,這是一枚稀有難得的南宋錢幣。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端平通寶

還有一次,魯迅在一位農民攤販那裡,購得一枚王莽時期的“壯泉四十”。不過他很快發現了可疑之處,在日記中記載道:此幣“系偽造品”。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壯泉四十

由此可見,魯迅鑑寶的眼力十分了得。他的眼力是怎麼練出來的呢?

原來啊,魯迅有一位學問深厚的“收藏老師”,名叫陳師曾。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陳師曾

這位陳師曾可不得了!他不僅是聞名京城的大畫家,而且是齊白石的知己與“引路人”,也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親哥哥。有這麼一位好老師引路,魯迅收藏水平自然會突飛猛進。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魯迅痴迷於收藏,經常到琉璃廠逛攤、練眼力。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今天的琉璃廠大街

有心人統計過,他每週大約去古玩市場兩三次;有時是專門去,有時是下班後繞道去。日積月累下來,自然練就一副好眼力。

當然啦,魯迅也肯定交過不少“學費”。在古玩市場淘寶,哪有光撿漏、不“吃藥”的?不過魯迅不太在乎,因為他有錢,是名副其實的“高薪族”。

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學任職期間,魯迅每月可領到200多塊大洋,再加上他的稿費,其月收入相當可觀。

要知道,當時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的毛澤東,月薪只有8塊大洋。

我們知道,魯迅先生並不追求奢侈生活,他的錢除了供給家用、買書,最大的開銷就用於收集藏品了。而在民國那個時代,滿清貴族沒落,古董文物大量流散,逛地攤市場,的確有機會淘到寶貝。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胡適喜歡收集火花

與魯迅同時代的名人當中,張大千收藏古畫,胡適喜歡收集火花,沈鈞儒喜好收集石頭,陳叔通偏愛名人字畫,老舍先生則喜歡戲劇名家用過的書畫扇。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老舍喜歡戲劇名家用過的書畫扇

與之相比,今天喜歡收藏的名人更多:

崔永元喜歡小人書,姜昆收集老硯臺,汪涵喜好古印章,成龍收藏紫檀木,馮小剛喜歡油畫,作家海巖則鍾情於黃花梨。已故臺灣女作家三毛更特別,她收集了很多老舊的泡菜罈子。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崔永元喜歡小人書

看來啊,收藏之樂古今相同,有點生活癖好也不是壞事。

明末學者張岱就曾說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從另一個角度講,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古玩地攤市場,也是一個頗有樂趣的“江湖”。在這裡,人們的慾望、好奇心與賭博心理相互交雜,演繹出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逛地攤,淘古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魯迅!

不過我要特別強調:收藏是十分燒錢的事,愛好者必須要量力而行。而且,經過十幾年的收藏熱,尤其是各類鑑寶節目的宣傳,逛地攤“撿漏”的機會已微乎其微,上當“吃藥”的概率卻大大增加。

收藏愛好者不可不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