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權貴與富商斷然不會選擇居住在洛河南岸裡坊群,於是這裡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雜戶”的居住地。

由於南北朝時期持續的社會離亂,造就了專事侍奉主子的“雜戶”,這裡面有奴戶、金戶、牧戶、工戶、樂戶、軍戶、屯戶、伎作戶等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數目極其龐大的隸役隊伍。“雜戶”的戶籍與普通老百姓的戶籍不同,他們的戶籍往往寫在一張紅紙上,用鉛軸卷藏起來,一旦入了“雜戶”往往累及全家,這“雜戶”的身份將世代相襲,世代供人奴役。

“雜戶”的妻女更為悲慘,如果在洛陽城中苟活不下去,為了全家的口糧她們難免要被充妓,然後分配、買賣、轉贈,與親友離散,下場宛如芻狗。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權貴與富商斷然不會選擇居住在洛河南岸裡坊群,於是這裡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雜戶”的居住地。

由於南北朝時期持續的社會離亂,造就了專事侍奉主子的“雜戶”,這裡面有奴戶、金戶、牧戶、工戶、樂戶、軍戶、屯戶、伎作戶等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數目極其龐大的隸役隊伍。“雜戶”的戶籍與普通老百姓的戶籍不同,他們的戶籍往往寫在一張紅紙上,用鉛軸卷藏起來,一旦入了“雜戶”往往累及全家,這“雜戶”的身份將世代相襲,世代供人奴役。

“雜戶”的妻女更為悲慘,如果在洛陽城中苟活不下去,為了全家的口糧她們難免要被充妓,然後分配、買賣、轉贈,與親友離散,下場宛如芻狗。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裡沒有豪奢的園林,也沒有喧鬧的市場,有的只是偏安一隅的靜默,而羚羊覺得,洛南的這份靜默,才是北魏洛陽城中永恆的底色。



洛陽城外——四夷館、四夷裡

“四夷館”是在城南外的金陵館、燕然館、扶桑館和崦嵫館的統稱。

“四夷裡”是分佈在“四夷館”周圍的四個裡坊,即南邊的歸正裡、北邊的歸德里、東邊的慕義裡和西邊的慕化裡,用來安置歸北魏的南朝人士、邊夷士子和朝貢使節,以及千里入貢的外方民族。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權貴與富商斷然不會選擇居住在洛河南岸裡坊群,於是這裡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雜戶”的居住地。

由於南北朝時期持續的社會離亂,造就了專事侍奉主子的“雜戶”,這裡面有奴戶、金戶、牧戶、工戶、樂戶、軍戶、屯戶、伎作戶等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數目極其龐大的隸役隊伍。“雜戶”的戶籍與普通老百姓的戶籍不同,他們的戶籍往往寫在一張紅紙上,用鉛軸卷藏起來,一旦入了“雜戶”往往累及全家,這“雜戶”的身份將世代相襲,世代供人奴役。

“雜戶”的妻女更為悲慘,如果在洛陽城中苟活不下去,為了全家的口糧她們難免要被充妓,然後分配、買賣、轉贈,與親友離散,下場宛如芻狗。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裡沒有豪奢的園林,也沒有喧鬧的市場,有的只是偏安一隅的靜默,而羚羊覺得,洛南的這份靜默,才是北魏洛陽城中永恆的底色。



洛陽城外——四夷館、四夷裡

“四夷館”是在城南外的金陵館、燕然館、扶桑館和崦嵫館的統稱。

“四夷裡”是分佈在“四夷館”周圍的四個裡坊,即南邊的歸正裡、北邊的歸德里、東邊的慕義裡和西邊的慕化裡,用來安置歸北魏的南朝人士、邊夷士子和朝貢使節,以及千里入貢的外方民族。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些裡坊的設置方位和設置名稱,,蘊含著王朝統治者君臨天下、四方臣服的深意,即使是同樣代表中原正朔的南朝來客,也不在北魏王朝的眼中,所以他們只配居住在洛陽城外。



後記

城南與城北,城內與城外,北魏洛陽城形形色色的裡坊,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但又等級森嚴的時代畫卷。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權貴與富商斷然不會選擇居住在洛河南岸裡坊群,於是這裡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雜戶”的居住地。

由於南北朝時期持續的社會離亂,造就了專事侍奉主子的“雜戶”,這裡面有奴戶、金戶、牧戶、工戶、樂戶、軍戶、屯戶、伎作戶等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數目極其龐大的隸役隊伍。“雜戶”的戶籍與普通老百姓的戶籍不同,他們的戶籍往往寫在一張紅紙上,用鉛軸卷藏起來,一旦入了“雜戶”往往累及全家,這“雜戶”的身份將世代相襲,世代供人奴役。

“雜戶”的妻女更為悲慘,如果在洛陽城中苟活不下去,為了全家的口糧她們難免要被充妓,然後分配、買賣、轉贈,與親友離散,下場宛如芻狗。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裡沒有豪奢的園林,也沒有喧鬧的市場,有的只是偏安一隅的靜默,而羚羊覺得,洛南的這份靜默,才是北魏洛陽城中永恆的底色。



洛陽城外——四夷館、四夷裡

“四夷館”是在城南外的金陵館、燕然館、扶桑館和崦嵫館的統稱。

“四夷裡”是分佈在“四夷館”周圍的四個裡坊,即南邊的歸正裡、北邊的歸德里、東邊的慕義裡和西邊的慕化裡,用來安置歸北魏的南朝人士、邊夷士子和朝貢使節,以及千里入貢的外方民族。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些裡坊的設置方位和設置名稱,,蘊含著王朝統治者君臨天下、四方臣服的深意,即使是同樣代表中原正朔的南朝來客,也不在北魏王朝的眼中,所以他們只配居住在洛陽城外。



後記

城南與城北,城內與城外,北魏洛陽城形形色色的裡坊,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但又等級森嚴的時代畫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她有著鮮卑人的蠻悍,其之大也,她也有著這中原人的雍容,其之雜也,但終究抵不過歷史的滾滾車輪。

公元534年,高歡下令,拆毀洛陽宮殿,遷都鄴城。公元538年,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徹底化為廢墟。

餘下那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

再等什麼?

再等歷史的轉身。

洛陽城的這一等,便等了67年,直到那個叫楊廣的人,將她喚醒。

"

裡坊制,始於魏晉,興於南北朝,勝於隋唐。

漢代的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這是裡坊制的最初形態。

曹魏時期的鄴城首先開創了一種佈局嚴整、功能分區明確的裡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長方形,宮殿位於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盤式分割,居民與市場納入這些棋盤格中組成“裡”,這是裡坊制的成熟形態。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時期洛陽城不僅是中國封建中期城市設計的無比傑作,更使裡坊製得以大興。北魏洛陽城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長、寬約10x7.5公里,面積約75平方公里。

在整個外郭城以內,劃分為320個方形的坊,每坊均四周築牆,每邊長三百步,即當時的一里。從裡坊的數量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的都城北魏洛陽城有多麼雄偉。

接下來我們具體說說北魏洛陽城的裡坊。



豪奢無匹——王子坊

在洛陽內城以西,張方溝以東,南近洛水,北達邙山,東西寬二里,南北長十五里的一塊地方,集合了三十個屬於權貴的裡坊,這是元氏皇族的居所,老百姓統稱這三十個裡坊為“王子坊”。

在“王子坊”中有一個壽丘裡的地方,發生了一件趣事,那就是河間王元琛與高陽王元雍鬥富的故事,不禁讓人聯想起兩百多年前西晉時期在洛陽城中鬥富的王愷與石崇。

河間王元琛在府中所建的文柏堂,文柏堂猶如皇宮中的徽音殿。堂內設置玉石砌作的井,金鑄的提水罐,罐上繫著用五色絲結成的繩索。元琛還在後園建造一座迎風館,窗戶上用青錢連環成裝飾圖案,玉石雕成的鳳凰啄中銜著響鈴,金鑄的龍嘴裡吐著垂旒。結著白奈果、紅李子的枝條伸進屋簷來,歌舞藝妓們坐在樓上窗邊伸手可以摘食。河間王府繁華無比,號為“洛陽第一園林”,好比當年石崇所造的金谷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琛府中有三百名歌姬舞妓,個個都天生麗質是國中最嬌美的麗人。其中的頭牌歌姬叫做朝雲,擅長吹蘆竹,專唱隴上的民歌,還能手揮團扇翩翩起舞,豔冠洛陽,好比石崇當年身邊的美婢綠珠。

元琛還好馬,他曾派出使臣向西域各國索求名馬,最遠的時候到達波斯國,求得一匹千里馬,名叫“追風赤”,還求得日行七百的馬十多匹,都有名字。餵養這些馬的食槽是用銀作的,環領都是金的,這一點上連石崇都比不過他。

元氏諸王都佩服他的富有,只有時任相位的高陽王元雍看不上他。

史載元雍“歲祿萬餘,粟至四萬,伎侍盈房,諸子榼冕,榮貴之盛,昆弟莫及焉”。

高陽王府中豢養僕役六千,樂伎五百,“出則儀衛滿路,歸則歌吹連夜”,高陽王元雍一頓飯就吃掉幾萬錢,諸王有的他都有,而是數量都比他們多。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元雍有一次將同宗的江陽王元繼都請到他府上,將府藏的各種珍寶器皿展示給他們看。有金瓶、銀甕一百多口。盆、盤、盒、擎燈等器皿,也都非金既銀。餘下的還有各種酒具:有水晶缽,瑪琅琉璃碗,赤玉酒杯幾十只。這些酒具作工都奇妙無比,是中原所沒有的,都是從西域來的。胡太后聽說此事後,都不得不感嘆元雍比皇家還豪奢,坐實了他為“北魏第一富豪”的名頭。



富比王侯——準財裡和金肆裡

在洛陽城中,豪奢的不止是皇族,還有富商,他們大多居住在洛陽城中的準財裡和金肆裡,

史載這二里坊“千金比屋,層樓對出,重門啟扇,閣道交通”。

北魏盛時,洛陽居天下之中,四方貿易往來不絕,商人們以洛陽的市場為中心,在天下各州開設連鎖貿易,所以他們可以富比王侯。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北魏洛陽城的市場數量之繁多也是創下歷史之最的:

建春門外東石橋南的牛馬市、

孝義裡東的洛陽小市、

孝義裡的洛陽東市、

西陽門外御道南的洛陽大市、

“吳人坊”內三千餘家南人自立的巷市、

達貨裡的小通市、

洛陽城外的四通市,

還有位於洛水之濱,大名鼎鼎的永橋市(“永橋市中有伊、洛之魚,士庶須膾,皆詣取之”)等等。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市場的興盛而且還影響了鮮卑人的飲食習慣,草原的來客因此喜歡上了南方人的水產,並引為風尚,時人語:“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卑陋之所——上商裡

在北魏洛陽城東的上商裡,住著一類特殊人群——“蠢殷”。

他們是殷商頑民的後代,用今天的話說,他們是“千年釘子戶”,從周公營建洛邑開始,他們就居住在此,不論風雲變幻,不論王朝更迭,他們就是不搬,正因為他的頑固與執拗,因此被歷代輕視和虐待,被蔑稱為“蠢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蠢殷”居住的地方當然不是什麼好位置,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到他們居住在上商裡,那裡不過是“城隍偪狹,卑陋之所”。

北魏時人,依然輕視“蠢殷”,紛紛居住在遠離於他們的裡坊,只有燒製瓦器的工匠滿不在乎,與他們雜處,照住不誤。

時人便做歌謠雲:“洛陽城東上商裡,殷之頑民昔所居,如今百姓燒瓦工,人皆棄去住者恥”。



雜戶所居——洛河南岸裡坊群

在北魏洛陽城中,與上商裡一樣被時人所輕,還有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以及不在城中的“四夷館”和“四夷裡”。

《詩經》雲:“山南水北之為陽”。

以此為據,居住在洛河北岸的才是真正的洛陽人,而居住在洛河南岸的城民則是洛陰人,故居住在城南端的洛河南岸裡坊群為北魏時人所鄙,認為他們雖然居住在洛陽城中,但不配叫做洛陽人。

北魏時期“洛北為貴,洛南為賤”這一固有觀念,一直持續影響到今天。今天洛陽市的很多老人依然恪守著“住北不住南,買房不過河”的老規矩,即使如今的洛南新區較於洛北市區已經相當繁華,他們還是不屑多看一眼。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權貴與富商斷然不會選擇居住在洛河南岸裡坊群,於是這裡順其自然的成為了“雜戶”的居住地。

由於南北朝時期持續的社會離亂,造就了專事侍奉主子的“雜戶”,這裡面有奴戶、金戶、牧戶、工戶、樂戶、軍戶、屯戶、伎作戶等等,凡此種種,構成了數目極其龐大的隸役隊伍。“雜戶”的戶籍與普通老百姓的戶籍不同,他們的戶籍往往寫在一張紅紙上,用鉛軸卷藏起來,一旦入了“雜戶”往往累及全家,這“雜戶”的身份將世代相襲,世代供人奴役。

“雜戶”的妻女更為悲慘,如果在洛陽城中苟活不下去,為了全家的口糧她們難免要被充妓,然後分配、買賣、轉贈,與親友離散,下場宛如芻狗。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裡沒有豪奢的園林,也沒有喧鬧的市場,有的只是偏安一隅的靜默,而羚羊覺得,洛南的這份靜默,才是北魏洛陽城中永恆的底色。



洛陽城外——四夷館、四夷裡

“四夷館”是在城南外的金陵館、燕然館、扶桑館和崦嵫館的統稱。

“四夷裡”是分佈在“四夷館”周圍的四個裡坊,即南邊的歸正裡、北邊的歸德里、東邊的慕義裡和西邊的慕化裡,用來安置歸北魏的南朝人士、邊夷士子和朝貢使節,以及千里入貢的外方民族。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這些裡坊的設置方位和設置名稱,,蘊含著王朝統治者君臨天下、四方臣服的深意,即使是同樣代表中原正朔的南朝來客,也不在北魏王朝的眼中,所以他們只配居住在洛陽城外。



後記

城南與城北,城內與城外,北魏洛陽城形形色色的裡坊,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但又等級森嚴的時代畫卷。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她有著鮮卑人的蠻悍,其之大也,她也有著這中原人的雍容,其之雜也,但終究抵不過歷史的滾滾車輪。

公元534年,高歡下令,拆毀洛陽宮殿,遷都鄴城。公元538年,在東、西魏邙山之役中,北魏洛陽城徹底化為廢墟。

餘下那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

再等什麼?

再等歷史的轉身。

洛陽城的這一等,便等了67年,直到那個叫楊廣的人,將她喚醒。

洛陽行:從形形色色的裡坊看北魏洛陽城


參考資料

魏收《魏書》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唐克揚《洛陽在最後的時光裡》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與網文小說創作。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歷史文化,羚羊掛角,多元角度解讀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