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遷都地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另外,通過古文獻我們可以推斷出北魏平城氣候變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眾”,強調北魏之惡劣氣候是南遷的主因。

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悲平城》詩,雲:“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平城一帶雨雪天氣增多,氣候異常寒冷的情況。此外,他還從《魏書》、《資治通鑑》、《庶徵典》及《山西省通志》中,摘取夏秋兩季之霜雪災害,作為比對古今氣候的基礎。從408年至537年的一百三十年間,山西、河北、河南一帶,陰曆四月至八月,隕霜寒凍紀錄頻繁,共有29次之多,造成廣泛嚴重的天然災害,有包括數個州郡者,有時甚至跨越數個省份者。

447年五月的塞北六鎮,約在夏至時候,下雪的酷寒天氣,凍死人畜。496年五月在鄴城,因暴風大雨而凍死十數人,再一次出現六月凍死人的紀錄。500年八月乙亥朔,雍、並、朔、夏、汾、司等州,包括了陝西、山西及河北諸省之廣大範圍,發生暴風隕霜事件。這些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夏季凍死人事件,今日之大同從未見過。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遷都地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另外,通過古文獻我們可以推斷出北魏平城氣候變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眾”,強調北魏之惡劣氣候是南遷的主因。

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悲平城》詩,雲:“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平城一帶雨雪天氣增多,氣候異常寒冷的情況。此外,他還從《魏書》、《資治通鑑》、《庶徵典》及《山西省通志》中,摘取夏秋兩季之霜雪災害,作為比對古今氣候的基礎。從408年至537年的一百三十年間,山西、河北、河南一帶,陰曆四月至八月,隕霜寒凍紀錄頻繁,共有29次之多,造成廣泛嚴重的天然災害,有包括數個州郡者,有時甚至跨越數個省份者。

447年五月的塞北六鎮,約在夏至時候,下雪的酷寒天氣,凍死人畜。496年五月在鄴城,因暴風大雨而凍死十數人,再一次出現六月凍死人的紀錄。500年八月乙亥朔,雍、並、朔、夏、汾、司等州,包括了陝西、山西及河北諸省之廣大範圍,發生暴風隕霜事件。這些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夏季凍死人事件,今日之大同從未見過。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平城遺址


地理學家還結合史料和氣象學論證出了北魏時期氣候變冷。從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歷史事件為著眼點,推測中國東部氣候在魏晉南北朝為寒冷氣候時期,其中最冷時段出現在第4世紀80年代至第5世紀40年代及80年代,許多記錄表示當時溫度遠低於現代。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北魏時期,中國確實處在極度冷寒的時期,特別是北方自然條件的原因,寒冷程度更加嚴重,北魏政權通過遷都,基本轉移了嚴重的國內矛盾,還在伊洛平原找到了充足的農產品來源,為之後征戰南朝儲備了必要的物資。

二、遷都的文化因素

孝文帝拓跋宏“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瞻,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孝文帝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對漢文化十分喜愛。但是平城的勳貴仍保持著古老的鮮卑傳統,拒絕變革,胡漢矛盾尖銳。北魏王朝因鮮卑人數遠較漢人為少,欲收長治久安之效,須賴漢人輔助,所以孝文帝致力於漢化改革,以籠絡漢族士大夫階層。漢人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均在中原,如果要徹底漢化,勢非南遷不可,而且也只有消除胡漢間的矛盾,才能鞏固北魏政權。在他親政的前後幾年中,所作的許多改革,在平城受到保守勢力的阻礙,迫使他放棄以平城為基礎的改革計劃,另尋適合改革的理想環境。洛陽自古以來,即為中原重鎮,可利用其文化性格以從事鮮卑之漢化。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最初動機,即因為洛陽所表現出的文化傳統所吸引。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遷都地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另外,通過古文獻我們可以推斷出北魏平城氣候變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眾”,強調北魏之惡劣氣候是南遷的主因。

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悲平城》詩,雲:“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平城一帶雨雪天氣增多,氣候異常寒冷的情況。此外,他還從《魏書》、《資治通鑑》、《庶徵典》及《山西省通志》中,摘取夏秋兩季之霜雪災害,作為比對古今氣候的基礎。從408年至537年的一百三十年間,山西、河北、河南一帶,陰曆四月至八月,隕霜寒凍紀錄頻繁,共有29次之多,造成廣泛嚴重的天然災害,有包括數個州郡者,有時甚至跨越數個省份者。

447年五月的塞北六鎮,約在夏至時候,下雪的酷寒天氣,凍死人畜。496年五月在鄴城,因暴風大雨而凍死十數人,再一次出現六月凍死人的紀錄。500年八月乙亥朔,雍、並、朔、夏、汾、司等州,包括了陝西、山西及河北諸省之廣大範圍,發生暴風隕霜事件。這些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夏季凍死人事件,今日之大同從未見過。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平城遺址


地理學家還結合史料和氣象學論證出了北魏時期氣候變冷。從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歷史事件為著眼點,推測中國東部氣候在魏晉南北朝為寒冷氣候時期,其中最冷時段出現在第4世紀80年代至第5世紀40年代及80年代,許多記錄表示當時溫度遠低於現代。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北魏時期,中國確實處在極度冷寒的時期,特別是北方自然條件的原因,寒冷程度更加嚴重,北魏政權通過遷都,基本轉移了嚴重的國內矛盾,還在伊洛平原找到了充足的農產品來源,為之後征戰南朝儲備了必要的物資。

二、遷都的文化因素

孝文帝拓跋宏“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瞻,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孝文帝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對漢文化十分喜愛。但是平城的勳貴仍保持著古老的鮮卑傳統,拒絕變革,胡漢矛盾尖銳。北魏王朝因鮮卑人數遠較漢人為少,欲收長治久安之效,須賴漢人輔助,所以孝文帝致力於漢化改革,以籠絡漢族士大夫階層。漢人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均在中原,如果要徹底漢化,勢非南遷不可,而且也只有消除胡漢間的矛盾,才能鞏固北魏政權。在他親政的前後幾年中,所作的許多改革,在平城受到保守勢力的阻礙,迫使他放棄以平城為基礎的改革計劃,另尋適合改革的理想環境。洛陽自古以來,即為中原重鎮,可利用其文化性格以從事鮮卑之漢化。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最初動機,即因為洛陽所表現出的文化傳統所吸引。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洛陽遺址


三、遷都的經濟因素

平城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平城土地資源有限,除大同盆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生產基地外,代北其他地區則以畜牧業為主。但是由於北魏政府不斷地將中原的漢族與其他各地的遊牧民族遷到平城,使平城畿內人口急劇增長。據統計,平城時代畿內的人口數量不低於150萬,這使得平城的城市承載能力達到飽和。而平城交通不便使朝廷無法及時從外地調運糧食供給平城,民眾受飢捱餓的情況時有發生。遷都洛陽前,“太和十一年,京都(平城)大飢。”與平城相比,洛陽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居天下之中”,利用伊水、洛水可以通達四方,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溫暖溼潤,發達的農業生產為都城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遷都地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另外,通過古文獻我們可以推斷出北魏平城氣候變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眾”,強調北魏之惡劣氣候是南遷的主因。

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悲平城》詩,雲:“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平城一帶雨雪天氣增多,氣候異常寒冷的情況。此外,他還從《魏書》、《資治通鑑》、《庶徵典》及《山西省通志》中,摘取夏秋兩季之霜雪災害,作為比對古今氣候的基礎。從408年至537年的一百三十年間,山西、河北、河南一帶,陰曆四月至八月,隕霜寒凍紀錄頻繁,共有29次之多,造成廣泛嚴重的天然災害,有包括數個州郡者,有時甚至跨越數個省份者。

447年五月的塞北六鎮,約在夏至時候,下雪的酷寒天氣,凍死人畜。496年五月在鄴城,因暴風大雨而凍死十數人,再一次出現六月凍死人的紀錄。500年八月乙亥朔,雍、並、朔、夏、汾、司等州,包括了陝西、山西及河北諸省之廣大範圍,發生暴風隕霜事件。這些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夏季凍死人事件,今日之大同從未見過。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平城遺址


地理學家還結合史料和氣象學論證出了北魏時期氣候變冷。從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歷史事件為著眼點,推測中國東部氣候在魏晉南北朝為寒冷氣候時期,其中最冷時段出現在第4世紀80年代至第5世紀40年代及80年代,許多記錄表示當時溫度遠低於現代。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北魏時期,中國確實處在極度冷寒的時期,特別是北方自然條件的原因,寒冷程度更加嚴重,北魏政權通過遷都,基本轉移了嚴重的國內矛盾,還在伊洛平原找到了充足的農產品來源,為之後征戰南朝儲備了必要的物資。

二、遷都的文化因素

孝文帝拓跋宏“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瞻,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孝文帝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對漢文化十分喜愛。但是平城的勳貴仍保持著古老的鮮卑傳統,拒絕變革,胡漢矛盾尖銳。北魏王朝因鮮卑人數遠較漢人為少,欲收長治久安之效,須賴漢人輔助,所以孝文帝致力於漢化改革,以籠絡漢族士大夫階層。漢人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均在中原,如果要徹底漢化,勢非南遷不可,而且也只有消除胡漢間的矛盾,才能鞏固北魏政權。在他親政的前後幾年中,所作的許多改革,在平城受到保守勢力的阻礙,迫使他放棄以平城為基礎的改革計劃,另尋適合改革的理想環境。洛陽自古以來,即為中原重鎮,可利用其文化性格以從事鮮卑之漢化。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最初動機,即因為洛陽所表現出的文化傳統所吸引。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洛陽遺址


三、遷都的經濟因素

平城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平城土地資源有限,除大同盆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生產基地外,代北其他地區則以畜牧業為主。但是由於北魏政府不斷地將中原的漢族與其他各地的遊牧民族遷到平城,使平城畿內人口急劇增長。據統計,平城時代畿內的人口數量不低於150萬,這使得平城的城市承載能力達到飽和。而平城交通不便使朝廷無法及時從外地調運糧食供給平城,民眾受飢捱餓的情況時有發生。遷都洛陽前,“太和十一年,京都(平城)大飢。”與平城相比,洛陽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居天下之中”,利用伊水、洛水可以通達四方,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溫暖溼潤,發達的農業生產為都城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孝文帝出行圖


四、遷都的政治因素

北魏由鮮卑族建立,保留了氏族時代勳貴們的政治經濟特權,這些對皇權構成了威脅。平城守舊勢力強大,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受到多方掣肘,難以有效地施行。此外,平城作為一個北方邊陲城市,最初是以軍事攻防為目的而建立,缺乏中原文化的歷史積澱,難以對北方乃至中原地區各個行政區域輻射文化。“國家興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為了爭取更為寬鬆的政治環境,遷都洛陽勢在必行,這意味著平城都城地位的喪失。周、東漢、魏晉等朝都曾定都於此,使洛陽具有獨特的政治和人文環境,故孝文帝將遷都的目的地鎖定在洛陽。他不僅要做鮮卑拓跋氏一族的首領,還要成為整個中國的君主。為了樹立華夏正統繼承人的形象,將都城遷往以前中原王朝都城的所在地便順理成章了。遷都洛陽後徹底的漢化改革及其顯著成果使成為正統繼承人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所在的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是中國歷史的縮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文明的中心。都城在地理位置上的更替,是文化中心轉移的地理表徵,同時也標誌著全國政治、經濟中心的變遷。魏晉南北朝的300餘年是我國曆史上政治大分裂、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存在時間最長、實力最強的政權。孝文帝時期,北魏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促進了北魏王朝進一步的封建化,加強了各族人民的融合與發展。洛陽城的興衰見證了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脈絡和文明發展的軌跡。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在《過洛陽故城》一詩中有感而發:“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北宋文學家李格非在《洛陽名園記》一文中曾觸景生情:“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

一、遷都的自然因素

平城位於我國北部地區,地勢高寒,氣候偏寒,不利於農業生產,加之北魏時期水旱疾疫之災不斷,如:天興五年十月“牛大疫,死者十八九,官車所馭巨犗數百,同日斃於路側,首尾相屬,麋鹿亦多死。”承明元年,發生疫情,耕牛死傷大半,影響了農業生產。408—415年、425—464年及500—511年風霜雨雪不斷,《魏書·靈徵志》記載幾次異常的酷寒,如“世祖始光二年十月,大雪數尺”;雨雪之外還有乾旱。《魏書·食貨志》:“顯祖即位,親行儉素,率先公卿,思所以賑益黎庶。至天安、皇興間,歲頻大旱……”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遷都地圖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部和周邊遊牧民族世居地氣候急劇惡化的時期。北方遊牧民族賴以為生的草原越來越不適於居住,同時農業產量減少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遊牧民族南遷以避開寒冷的氣候絕不是偶然現象。另外,通過古文獻我們可以推斷出北魏平城氣候變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風沙常起,將遷都洛陽;恐群臣不從,乃議大舉伐齊,欲以協眾”,強調北魏之惡劣氣候是南遷的主因。

尚書令王肅曾於省中詠《悲平城》詩,雲:“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鬆無罷風。”這段文字描述的就是平城一帶雨雪天氣增多,氣候異常寒冷的情況。此外,他還從《魏書》、《資治通鑑》、《庶徵典》及《山西省通志》中,摘取夏秋兩季之霜雪災害,作為比對古今氣候的基礎。從408年至537年的一百三十年間,山西、河北、河南一帶,陰曆四月至八月,隕霜寒凍紀錄頻繁,共有29次之多,造成廣泛嚴重的天然災害,有包括數個州郡者,有時甚至跨越數個省份者。

447年五月的塞北六鎮,約在夏至時候,下雪的酷寒天氣,凍死人畜。496年五月在鄴城,因暴風大雨而凍死十數人,再一次出現六月凍死人的紀錄。500年八月乙亥朔,雍、並、朔、夏、汾、司等州,包括了陝西、山西及河北諸省之廣大範圍,發生暴風隕霜事件。這些發生在北魏時期的夏季凍死人事件,今日之大同從未見過。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平城遺址


地理學家還結合史料和氣象學論證出了北魏時期氣候變冷。從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歷史事件為著眼點,推測中國東部氣候在魏晉南北朝為寒冷氣候時期,其中最冷時段出現在第4世紀80年代至第5世紀40年代及80年代,許多記錄表示當時溫度遠低於現代。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北魏時期,中國確實處在極度冷寒的時期,特別是北方自然條件的原因,寒冷程度更加嚴重,北魏政權通過遷都,基本轉移了嚴重的國內矛盾,還在伊洛平原找到了充足的農產品來源,為之後征戰南朝儲備了必要的物資。

二、遷都的文化因素

孝文帝拓跋宏“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談莊老,尤精釋義。才藻富瞻,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孝文帝本人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對漢文化十分喜愛。但是平城的勳貴仍保持著古老的鮮卑傳統,拒絕變革,胡漢矛盾尖銳。北魏王朝因鮮卑人數遠較漢人為少,欲收長治久安之效,須賴漢人輔助,所以孝文帝致力於漢化改革,以籠絡漢族士大夫階層。漢人之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均在中原,如果要徹底漢化,勢非南遷不可,而且也只有消除胡漢間的矛盾,才能鞏固北魏政權。在他親政的前後幾年中,所作的許多改革,在平城受到保守勢力的阻礙,迫使他放棄以平城為基礎的改革計劃,另尋適合改革的理想環境。洛陽自古以來,即為中原重鎮,可利用其文化性格以從事鮮卑之漢化。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最初動機,即因為洛陽所表現出的文化傳統所吸引。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洛陽遺址


三、遷都的經濟因素

平城地處偏北,地形多山,氣候乾旱,氣溫偏低,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自然條件制約著北魏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平城土地資源有限,除大同盆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為農業生產基地外,代北其他地區則以畜牧業為主。但是由於北魏政府不斷地將中原的漢族與其他各地的遊牧民族遷到平城,使平城畿內人口急劇增長。據統計,平城時代畿內的人口數量不低於150萬,這使得平城的城市承載能力達到飽和。而平城交通不便使朝廷無法及時從外地調運糧食供給平城,民眾受飢捱餓的情況時有發生。遷都洛陽前,“太和十一年,京都(平城)大飢。”與平城相比,洛陽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居天下之中”,利用伊水、洛水可以通達四方,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溫暖溼潤,發達的農業生產為都城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物質保障。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孝文帝出行圖


四、遷都的政治因素

北魏由鮮卑族建立,保留了氏族時代勳貴們的政治經濟特權,這些對皇權構成了威脅。平城守舊勢力強大,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受到多方掣肘,難以有效地施行。此外,平城作為一個北方邊陲城市,最初是以軍事攻防為目的而建立,缺乏中原文化的歷史積澱,難以對北方乃至中原地區各個行政區域輻射文化。“國家興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將移風易俗,其道誠難。”為了爭取更為寬鬆的政治環境,遷都洛陽勢在必行,這意味著平城都城地位的喪失。周、東漢、魏晉等朝都曾定都於此,使洛陽具有獨特的政治和人文環境,故孝文帝將遷都的目的地鎖定在洛陽。他不僅要做鮮卑拓跋氏一族的首領,還要成為整個中國的君主。為了樹立華夏正統繼承人的形象,將都城遷往以前中原王朝都城的所在地便順理成章了。遷都洛陽後徹底的漢化改革及其顯著成果使成為正統繼承人這一目標得以實現。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五個原因

北魏孝文帝禮佛圖


五、遷都的軍事因素

平城居於大同盆地之中,北踞方山,西踞武州山,南帶桑乾河,形勢險峻,是邊塞要衝,中原地區的北大門,有著極其重要的軍事地位。北魏中期以後,北方的柔然逐漸強大,經常進犯北魏雲中地區一帶,威脅平城。始光元年(424 年)“八月,蠕蠕(柔然)六萬騎入雲中,殺略人吏,攻陷盛樂。”為了避免柔然等少數民族的軍事侵擾,減少正面衝突,將都城向南遷移。

參考文獻:《水經注疏》、《魏書》、《資治通鑑》、《文獻通考》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