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劉震雲和導演牟森現身天津格調平園藝術空間,導賞新劇。 張道正 攝

劉震雲和導演牟森現身天津格調平園藝術空間,導賞新劇。 張道正 攝

特寫:“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中新網天津6月27日電 題:“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中新網記者 張道正

“千萬不要得罪媒體人。”一晚三個多小時的座談加採訪,劉震雲似乎只說了這麼一句大白話,讓觀眾意會大笑,但仍是藉故事人物的“戲謔”之口。

這是劉震雲的風格。6月26日晚,劉震雲和導演牟森現身天津格調平園藝術空間,導賞新劇,也讓天津讀者見識了他“九曲十八彎”的語言。

“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著名作家劉震雲與讀者交流。 張道正 攝

談笑風生,迂迴蜿蜒,雲山霧罩,卻津津有味。劉震雲對任何話題都能見招拆招,按自己的邏輯講故事,到最後賓主都忘了初衷。

這是劉震雲的說話藝術。會說話的劉震雲很看重“說話”,他近些年的小說表現出對人類“說話”現象的特別關注,並將其作為作品主題之一。

小說《一句頂一萬句》即是如此。主人公為尋找與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了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女,為了尋找她,他不得不走出延津。

“說得著”與“說不著”在劉震雲看來非常重要。他認為,由於所處環境、地位和各自利益的不同,人與人之間,能夠說貼心話、溫暖靈魂的朋友並不多,大多數人反倒是生活在孤獨中。

或許基於這樣得認識,他在小說中經常把“尋找”和“傾聽”看作生命存在的意義之所在。劉震雲本人和他筆下的人物說起話來好像深藏城府,滿肚子的彎彎繞。

對於“不要得罪媒體人”的說辭,他也講了一個很繞的故事:有一年他的文章出成了高考題,25分,媒體讓他做一做,結果他只拿了5分,結論就是“千萬不要得罪媒體人”。

外界將其敘事和創作風格歸結為某種主義,有人認為他的作品是“魔幻現實主義”,有人認為是“超現實主義”,劉震雲有話說:“文學評論者喜歡將作品作為標本一樣來解剖,從作品中提煉出幾個特質,但這些對於作者來說其實並不是太重要。”

“九曲十八彎”的劉震雲

著名作家劉震雲與讀者交流。 張道正 攝

“作品中的人物像在暮色的麥田上飛舞的蝴蝶,是活的,但歸為主義時,就把這個蝴蝶給拍死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與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劉震雲認為,外在的功利性的思考是對作者最大的傷害,“我的作品是讓評論稍微難以拿捏的作品,有時讓評論家的標尺失靈,我認為把作品寫好是更重要的事。”

有人問其“好像對評論回覆不多”,劉震雲說:“我很少回覆是因為我不懂文學理論,永遠不要討論超過自己專業領域的事,寫作是需要有學問的行業。”

話裡有話。這就是劉震雲。(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