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傳書”的原地是在寧夏固原嗎?

集郵者都很清楚“柳毅傳書”的故事,從中不難看出,涇陽一帶的涇河岸邊與洞庭龍宮為柳毅傳書的起始地與目的地。涇河、洞庭就成了故事的主要發生地點。說涇川是“柳毅傳書”的郵票原地之一,這與當時的地理環境和故事清情節不符。據史書記載,書中所說的涇陽與寧夏涇源有關,該地地處六盤(古稱“隴山”,“龍”之諧音,就是有龍的地方,隴山也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古代神話傳說人首蛇身伏羲的家鄉,伏羲即是龍的始祖)。

因《柳毅傳》的作者李朝威是甘肅隴西人,所以熟悉涇河流域的自然人文,把故事背景設在涇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黃河、長江等比涇河大許多倍的大江大河中,也無龍君,惟涇河有龍王,正因有涇河龍,才演繹了《柳毅傳書》、《魏徵夢斬涇河龍君》等傳奇小說。在涇河流域,既然有龍,那麼龍宮的位置也就變得很重要了。在《柳毅傳》中作者提到了涇陽,史書記載歷史上的涇陽有三:在涇河流域,一在上游,一在下游。《北周地理卷》:涇陽縣,本秦舊縣,秦昭王封弟涇陽君。今渭州平涼界,涇陽故城。《漢書地理卷》秦始皇置涇陽縣,隸屬北地郡。西漢元鼎三年改隸安定郡,轄今涇源、固原及甘肅平涼市交接地區。後撤置。據“居延漢簡”記載推斷,涇陽城在今涇源縣黃花鄉馬家峽,這個位置,與“居延漢簡”、前後《漢書》中的記載都吻合,惟獨和《元和郡縣圖志》關於涇陽城的記載不符。《合校水經注》記載,涇水出安定涇陽故城是也。這說明涇陽在安定郡境內有新舊兩個地址。《魏書·地形志》記載,隴東郡其屬縣涇陽,而涇州平涼郡鶉陰下又注:有瓦亭、涇陽、平涼城。此外,雍州的咸陽郡也有個涇陽縣。同一部《地形志》,出現了三個涇陽,應當予以區別。咸陽郡的涇陽縣,在今陝西咸陽市的東北,系兩晉時期前秦苻堅所置而北魏徒置者。平涼郡鶉陰縣所屬涇陽城,是秦漢涇陽;隴東郡的涇陽是今天的涇源,在北魏時屬涇州平涼郡鶉陰縣系,屬僑治之縣。與平涼郡、隴東郡歷史上都同屬一個地方,這就是說歷史上的涇陽有關的地名“朝那”(讀作“zunuo)在《古今圖書集成》曾載:涇陽故里,在州境,漢時與朝那並置,《柳毅傳》的續篇《靈應傳》的故事裡也有記載,說龍女的女兒九娘子,被父親強迫嫁給“朝那”小龍的弟弟。又載朝那鎮之北有湫神(湫就是龍潭),因地而名,曰朝那神。據文物學術界考證,“朝那是東周至北魏時期設在固原古城的一個縣治。

從一卷民國時期的涇川縣河系圖中看到,涇河源自涇源縣六盤山,正源為該地的二龍河,經龍女峰腳下(相傳為龍女的身影),入老龍潭(涇河老龍王的龍宮,唐代“魏徵夢斬涇河龍君)而得名。與北源匯合流向渭河。歷史上的涇陽在平涼西北,而涇川在平涼東南,與歷史不符。特別是涇川又位於涇河之南,在史書上河南為陰,河北為陽,也不符合,涇河改道又不能越過山脊,何況歷史上涇川無涇陽一稱。

涇川的設置是在公元1167年,與故事情節中時間晚了近500年。談到魯迅先生校注的《柳毅傳書》中6次提到的涇川、涇水地名,全為涇川河之名。古時候將河稱作川,而非涇川地名。龍廟在神州還有很多,特別是在川河之地更多。因該故事是當朝人寫當朝事,作者就以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作為故事發生地來寫。

《柳毅傳書》故事內容:

《柳毅傳書》又稱柳毅奇緣,是一個古老的中國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依據李朝威《柳毅傳》改編的戲劇經典劇目,也是越劇流派--"竺派"藝術的代表性劇目。

柳毅傳書敘述:秀才柳毅赴京應試,途經涇河畔,見一牧羊女悲啼,詢知為洞庭龍女三娘,遣嫁涇河小龍,遭受虐待,乃仗義為三娘傳送家書,入海會見洞庭龍王。叔錢塘君驚悉侄女被囚,趕奔涇河,殺死涇河小龍,救回龍女。三娘得救後,深感柳毅傳書之義,請叔錢塘君作伐求配。柳毅為避施恩圖報之嫌,拒婚而歸。三娘矢志不渝,偕其父洞庭君化身漁家父女同柳家鄰里相處,與柳毅感情日篤,遂以真情相告。柳毅難辭,遂訂齊眉之約,結為伉儷。

注:本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