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2019年入學申請已經接近尾聲,加之暑假模式已經開啟,小編的朋友圈已經是一派吃喝玩樂的狂歡景象。

想到一個月前為了期末考試熬的通宵,撓脫的頭髮,翻爛的筆記,啃掉的參考書,放鬆甚至放縱一下,自然是無可厚非。

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問題是,暑假雖然只有兩個月,但卻長達60天啊!

如果打算出國留學的話,從擇校,準備材料,遞交申請到最後拿到錄取,辦理簽證,是個長達一年的大工程,而在此之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自己考慮清楚。

去哪個國家?

申請哪些大學?

打算讀什麼專業?

要不要跨專業?能不能跨專業?

讀金融或者工程類學科,量化課程學分夠不夠?

讀商科是否需要考GMAT?

雅思,託福,PTE到底考哪個?

推薦信要找哪個老師寫?

實習要去那家公司?

……..

你確定整個暑假就刷美劇,打遊戲,外加逛買吃各種打卡麼?

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雖然這一連串的問題會讓你瞬間頭大,但如果不理清頭緒,申請過程怕是會坎坷許多。

再者,暑假結束, 2020年的研究生申請就要開放了。

換個角度,其實也不需要太慌亂。

撇開復雜的申請流程,糾結的擇校定選業環節,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現狀有準確的認知。

這種認知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客觀的學術能力,比如目前的學術平均分GPA是多少,英語水平如何,拿過什麼級別的獎項;二是軟實力,比如參與過哪些社團活動,作為志願者參加過哪些社會實踐活動,是否在核心期刊發表過論文,在哪些公司實習過,溝通技巧和組織協調能力如何等等。

對自己進行深度剖析後,再來思考自己想要什麼?

哪個國家更適合自己,這種適合既要考慮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也要考慮自己的專業,就業率,教學水平,授課方式,國際學生比例,更要考慮治安,交通,生活配套,實習機會等方面。

如果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就可以對目標職業進行詳細調研,瞭解所必須的從業資質,和職業技能。舉個例子,如果你立志要成為一名精算師,就要去詳細瞭解,精算師認證的詳細過程,考試科目,有些大學的精算專業課程可以豁免特定的考試科目,節省時間成本,此外精算師考試對數學能力有嚴格的要求,這個也要提前瞭解清楚,對比檢查自己是否有足夠比例的量化課程學分,所要求的數學科目是否都有涉及。

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如果尚不清楚,自己以後具體要做什麼,則不妨先分析自己擅長什麼,根據自己的優勢,儘可能選擇一些適配性較高,或者說所學技能通用性更強的專業。如果英語能力不錯,可以考慮新聞,傳媒,法律,教育等方向;如果不討厭數學和編程,可以考慮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化課程比較多的商科專業同學也可以考慮商業分析方向。在這一點上,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類的學生選擇會更多一些。

如此,對自身的學術條件,會有客觀且全面的認知,目標也會更明確。留學申請雖然流程漫長,細節繁瑣,但只有思路清晰,就可以順利通關。

留學申請,從流程上可以分為,擇校選專業,準備申請材料,網上遞籤,拿錄取通知,辦簽證五個大環節,考慮到名校和熱門專業競爭激烈,建議提早一年規劃。

選校部分,除了上文提到的自己分析之外,還可以藉助一些外部工具,比如Mastersportels,USnews,Maclean's對自己的意向學校或者專業進行對比,各類大學排名,僱主聲譽,畢業生就業去向也可以作為參考依據。除此之外,也可以去大學授權的正規機構,諮詢專業的申請顧問。

具體到申請材料,有四項內容是必不可少的:GPA,英語能力(G/T/I/P), 個人陳述和推薦信。其中前兩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把成績提上來的。所以如果你現在是大一大二,那麼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提高平均成績,可以的話,把GPA保持在85%以上的水平,未來在選校時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英語能力部分,無論是考雅思,託福還是PTE, 都需要至少留足3個月的準備時間,當然這三個月的時間並不是只要埋頭背單詞,狂刷真題,還要及時瞭解考點考位和考試時間安排。另外有些學校和專業有口語和寫作有單項要求,這兩項也恰恰是中國考生的薄弱點,儘量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是在不行,可以考慮報個培訓班。雅思口語仍然是真人考官,寫作也是人工閱卷,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有較高的要求,提分比較難,信心不足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100%機考,100%機器閱卷的PTE。

如果尚不清楚,自己以後具體要做什麼,則不妨先分析自己擅長什麼,根據自己的優勢,儘可能選擇一些適配性較高,或者說所學技能通用性更強的專業。如果英語能力不錯,可以考慮新聞,傳媒,法律,教育等方向;如果不討厭數學和編程,可以考慮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化課程比較多的商科專業同學也可以考慮商業分析方向。在這一點上,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類的學生選擇會更多一些。

如此,對自身的學術條件,會有客觀且全面的認知,目標也會更明確。留學申請雖然流程漫長,細節繁瑣,但只有思路清晰,就可以順利通關。

留學申請,從流程上可以分為,擇校選專業,準備申請材料,網上遞籤,拿錄取通知,辦簽證五個大環節,考慮到名校和熱門專業競爭激烈,建議提早一年規劃。

選校部分,除了上文提到的自己分析之外,還可以藉助一些外部工具,比如Mastersportels,USnews,Maclean's對自己的意向學校或者專業進行對比,各類大學排名,僱主聲譽,畢業生就業去向也可以作為參考依據。除此之外,也可以去大學授權的正規機構,諮詢專業的申請顧問。

具體到申請材料,有四項內容是必不可少的:GPA,英語能力(G/T/I/P), 個人陳述和推薦信。其中前兩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把成績提上來的。所以如果你現在是大一大二,那麼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提高平均成績,可以的話,把GPA保持在85%以上的水平,未來在選校時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英語能力部分,無論是考雅思,託福還是PTE, 都需要至少留足3個月的準備時間,當然這三個月的時間並不是只要埋頭背單詞,狂刷真題,還要及時瞭解考點考位和考試時間安排。另外有些學校和專業有口語和寫作有單項要求,這兩項也恰恰是中國考生的薄弱點,儘量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是在不行,可以考慮報個培訓班。雅思口語仍然是真人考官,寫作也是人工閱卷,對學生的英語基礎有較高的要求,提分比較難,信心不足的同學,可以考慮一下100%機考,100%機器閱卷的PTE。

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文書部分,鑑於多數都是第一次出國,對學校的文書要求或者招生官的偏好不了解,可以找有經驗的顧問老師進行諮詢。好的文書,需要的不僅是優秀的寫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優勢,自己的過往經歷,興趣所在等等生動流暢的呈現給招生官,經驗豐富的顧問和文書老師在這方面會給到你更多的指導。

推薦信,一定要提前跟自己的推薦老師溝通好並且最好一直保持聯繫,否則有可能出現,老師臨時改變注意,或者有其他的安排而你卻未能及時獲知信息。最好選擇熟悉你的學習情況,瞭解你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同時對你又比較有好感的老師。

★時間規劃

7-8月,雖然這段時間是暑假時間,但實習,科研項目和英語已經可以開始準備起來了。實習的話,一方面可以自己上網投實習崗位簡歷,另一方面可以找自己的師兄師姐,校友甚至老師推薦。大一大二期間幾乎沒有參與過科研項目的同學,大三的暑假一定要抓住機會。一般來說,暑假期間的課題組事情會更多,人手自然會緊缺,所以要積極主動聯繫院系甚至專業課的老師,爭取到實驗室參加科研項目。

大三學生如何科學規劃留學申請?

如果實習經歷和科研項目都已經有了,不妨把重點放到雅思,託福,PTE, GMAT, GRE等這些考試上。

開學之後的9-12月,對於大四的學生來說, GPA基本已經定型(部分截止日期較晚的學校,大四上學期還有一次刷分衝刺的機會),準備充分的話,雅思也已經考出來了,這時候就可以準備文書,推薦信這些申請用的材料了,並開始準備遞交申請。多跟自己的顧問老師保持溝通,及時獲知最新的院校招生信息和申請的進度。

明年的1-2月,對於大三的同學來說,專業課還比較多,作業,考試,實驗哪一樣都不能鬆懈,但還是要抽時間認真考慮一下國別和學校。如果要找專業的留學機構的話,至少這段時間要把機構和具體負責的顧問老師確定下來,幫助自己瞭解更多細節,在資料準備和申請上少走彎路,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

對於大四的同學來說,如果已經遞交申請,這段時間就是等錄取結果。如果是還未遞交申請,就需要著手準備了,雅思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要考慮申請UKVI考位為申請語言課做準備,或者轉考提分更容易的PTE。

次年的2-6月,對於大三下學期的同學來說,一個很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儘可能多的參與學術項目,積累儘可能多的項目經驗,這樣後面寫個人陳述和動機信才會有料。如果在這類項目中表現突出,足以引起老師注意的話,甚至有機會單獨參與一些課題研究項目。這段時間,同樣重要還有要把GPA儘可能地提高。除此之外,為了爭取到心儀的老師的推薦信,課堂上一定要多跟老師互動,課後多跟老師交流,讓老師對你有儘可能好的印象。

事實上,GPA,科研項目,實習經歷,推薦信的爭取這些準備工作都是越早著手越好。

對於大一大二的學生來說,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對自己的課程模塊要有全面的瞭解,如果打算出國去讀金融,計算機或者工程類專業的研究生,看一下課程體系裡是否包含足夠的數學等量化課程和編程相關的課程,是否需要輔修這類課程。不要臨時起意要跨專業申請,才發現專業背景不符合要求。

眾所周知,海外大學研究生的申請多是先到先得,尤其是英國,所以早規劃,早準備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各個環節留足了充裕的時間,才好在出現錯誤或意外時,有糾錯和更換申請方案的餘地。


更多留學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GoldenArrowGrou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