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



三:烏孫和漢朝聯盟的巨大作用

在經歷了上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武帝出兵破樓蘭、姑師之後,烏孫國終於不再猶豫,願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說起的劉細君遠嫁烏孫國之事。在擁有了烏孫這個盟友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就不斷減弱,而漢朝的勢力則越來越強。漢武帝晚年,又在西域爭姑師,伐大宛,以至於西域各國皆聽從於漢朝的號令。這為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打下了一個基礎。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標誌著西域第一次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



三:烏孫和漢朝聯盟的巨大作用

在經歷了上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武帝出兵破樓蘭、姑師之後,烏孫國終於不再猶豫,願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說起的劉細君遠嫁烏孫國之事。在擁有了烏孫這個盟友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就不斷減弱,而漢朝的勢力則越來越強。漢武帝晚年,又在西域爭姑師,伐大宛,以至於西域各國皆聽從於漢朝的號令。這為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打下了一個基礎。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標誌著西域第一次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漢家公主紀念館

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加速了匈奴的衰落。漢昭帝末期,匈奴由於對漢朝的戰爭多次失敗,於是轉而向西域發展實力,不斷進攻烏孫國,烏孫則不斷向漢朝求援。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漢朝派遣五路大軍北伐匈奴,其戰線東到遼東,西到河西,可謂是全線出擊。而烏孫國和西域諸國軍隊共發兵20萬人,出塞兩千餘里。匈奴聞風,“老弱奔走,驅畜產遠遁逃”。這是第一次烏孫和漢朝的聯合作戰,給予了匈奴沉重的打擊,“匈奴民眾死傷而去者,及畜產遠移死亡,不可勝數”。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



三:烏孫和漢朝聯盟的巨大作用

在經歷了上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武帝出兵破樓蘭、姑師之後,烏孫國終於不再猶豫,願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說起的劉細君遠嫁烏孫國之事。在擁有了烏孫這個盟友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就不斷減弱,而漢朝的勢力則越來越強。漢武帝晚年,又在西域爭姑師,伐大宛,以至於西域各國皆聽從於漢朝的號令。這為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打下了一個基礎。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標誌著西域第一次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漢家公主紀念館

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加速了匈奴的衰落。漢昭帝末期,匈奴由於對漢朝的戰爭多次失敗,於是轉而向西域發展實力,不斷進攻烏孫國,烏孫則不斷向漢朝求援。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漢朝派遣五路大軍北伐匈奴,其戰線東到遼東,西到河西,可謂是全線出擊。而烏孫國和西域諸國軍隊共發兵20萬人,出塞兩千餘里。匈奴聞風,“老弱奔走,驅畜產遠遁逃”。這是第一次烏孫和漢朝的聯合作戰,給予了匈奴沉重的打擊,“匈奴民眾死傷而去者,及畜產遠移死亡,不可勝數”。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古道

當年冬季,匈奴又試圖對烏孫國發動報復性的攻擊。結果當時匈奴大雪不止,“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此時,過去被匈奴壓迫的丁零、烏桓和烏孫又從北、東、西三面夾擊匈奴。而漢朝又出兵3000騎兵進攻匈奴。結果,匈奴民眾死掉十分之三,畜產損失一半。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匈奴不敢和漢朝為敵,漢朝北方的邊界終於安定了下來。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



三:烏孫和漢朝聯盟的巨大作用

在經歷了上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武帝出兵破樓蘭、姑師之後,烏孫國終於不再猶豫,願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說起的劉細君遠嫁烏孫國之事。在擁有了烏孫這個盟友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就不斷減弱,而漢朝的勢力則越來越強。漢武帝晚年,又在西域爭姑師,伐大宛,以至於西域各國皆聽從於漢朝的號令。這為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打下了一個基礎。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標誌著西域第一次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漢家公主紀念館

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加速了匈奴的衰落。漢昭帝末期,匈奴由於對漢朝的戰爭多次失敗,於是轉而向西域發展實力,不斷進攻烏孫國,烏孫則不斷向漢朝求援。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漢朝派遣五路大軍北伐匈奴,其戰線東到遼東,西到河西,可謂是全線出擊。而烏孫國和西域諸國軍隊共發兵20萬人,出塞兩千餘里。匈奴聞風,“老弱奔走,驅畜產遠遁逃”。這是第一次烏孫和漢朝的聯合作戰,給予了匈奴沉重的打擊,“匈奴民眾死傷而去者,及畜產遠移死亡,不可勝數”。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古道

當年冬季,匈奴又試圖對烏孫國發動報復性的攻擊。結果當時匈奴大雪不止,“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此時,過去被匈奴壓迫的丁零、烏桓和烏孫又從北、東、西三面夾擊匈奴。而漢朝又出兵3000騎兵進攻匈奴。結果,匈奴民眾死掉十分之三,畜產損失一半。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匈奴不敢和漢朝為敵,漢朝北方的邊界終於安定了下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不過匈奴衰落後,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基礎也就消失了。公元前60年,烏孫國立匈奴血統的泥靡為王,史稱“狂王”,此事引發了漢朝的不滿,漢烏聯姻宣告終止。解憂公主為了維護漢烏聯盟,於是與漢使魏如意及任昌合謀刺殺狂王,遭遇失敗。但烏孫國很快又陷入了內亂之中,最終分裂成為了大小昆彌兩部分。此後,漢朝勢力不斷向烏孫國滲透,最終使得大小昆彌成為了漢朝的屬國。到了兩漢之交,烏孫更加衰落,“兩昆彌皆弱”,已經不能夠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了。

推薦閱讀

漢朝和西羌的漫長戰爭:武力鎮壓最終讓位於羈縻懷柔

中國和匈奴長達300多年的戰爭概:波瀾壯闊的史詩鑄就了漢家威望

漢朝的疆域面積到達有多大?首次將雲貴和西域納入了中國王朝版圖

漢朝的都城選擇:劉邦曾建都洛陽,因一個山東人的建議遷都關中

關中地區是如何成為漢帝國的經濟中心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一,漢朝和烏孫國的和親

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朝的一位公主遠嫁於西域的烏孫國王獵驕靡(昆莫)。烏孫國和漢朝語言不同,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也有天壤之別。《漢書·西域傳下》載:“烏孫國多雨,寒。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在烏孫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劉細君寫下了一首《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從詩中可以看出,劉細君十分不習慣西域的遊牧生活,又因為語言不通,導致生活度日如年,孤苦悲傷,因此十分想念故鄉。為了安慰劉細君,漢武帝每隔一年就派使者為她去大量的帷帳錦繡,但是這些顯然是無法彌補其內心的愁怨的。在烏孫王昆莫年老時,又想將劉細君嫁給其孫子岑陬。於是劉細君給漢武帝上書,漢武帝則要求劉細君從其國俗。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劉細君

為了要選擇劉細君出嫁烏孫國呢?這和劉細君的特殊身份有關。首先,劉細君是漢朝的公主,其公主出嫁可以顯示漢朝對烏孫聯盟的重視。其次,劉細君是罪臣之女。劉細君是江都王劉建之女,因此稱為“江都公主”。而劉建又荒淫無道,元狩二年(前121年),劉建謀反未成後自殺,其家人被處決,只有劉細君因為幼而倖免於難。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傳說劉細君發明了琵琶

劉細君在出嫁烏孫之後,其地位僅僅是一位右夫人,另外一個匈奴來的公主為左夫人,其地位高於劉細君。不過劉細君依然在漢和烏孫的聯盟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史載劉細君到達烏孫國後,將漢武帝賜予的輿服御物大量贈送給了烏孫貴族和百姓。因此劉細君在烏孫國很有聲望,被當地的百姓稱為“柯木孜公主”。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然,和烏孫國的和親,劉細君只是一個開始。劉細君去世後,漢武帝又派遣罪臣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國王岑陬。岑陬去世後,其叔父之子翁歸靡繼位。解憂公主又遵循烏孫國之俗,嫁給了翁歸靡。解憂公主和劉細君,在歷史上扮演者同樣的角色,遭遇了同樣的悲劇,只不過劉細君因為一首《悲愁歌》而有名了,解憂公主則是默默無聞。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影視中的解憂公主


二,烏孫國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重要地位

從兩位公主出嫁烏孫國的事蹟來看,漢朝是十分重視和烏孫國的聯盟,甚至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大戰略。那麼烏孫國到底在當時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天上以北地區基本是被匈奴控制的。不過這些西域的小國並非甘願被匈奴所控制,只是其國力無法和匈奴抗衡。在漢武帝上臺後,就試圖聯繫西域的大月氏以共同對付匈奴,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然而大月氏早已將過去和匈奴的忘卻,不願意聯合漢朝。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聯合大月氏的目的沒有實現,但是卻發現了西域的眾多國家,其中烏孫國引起了張騫的注意。烏孫國地處於西域的巴爾喀什湖東南、伊犁河流域。這是的降雨量是西域最多的,因此水草豐美,適合經濟的發展。因此,烏孫國也是西域三十幾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根據史料記載,烏孫大約有人口63萬。這個數據在遊牧民族中絕非小數了,當時的匈奴總人口也不過150萬而已。因此,烏孫國具有和匈奴為敵的資本,在天上以北的國家中,只有烏孫“不肯朝會匈奴”,匈奴屢次發兵攻擊,也未讓烏孫屈服。第三,烏孫國和匈奴也有世仇。在過去,烏孫和大月氏都生活在河西走廊,因為被匈奴攻擊才遷徙到了伊犁河一帶。因此,張騫向漢武帝建議,可以通過和親聯合烏孫,以斷匈奴右臂。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國的位置


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主要目的就在於聯合烏孫。當時張騫率三百人,馬六百匹,牛羊萬頭,持金幣帛等財物“數千鉅萬”,可謂是浩浩蕩蕩,風風光光。然而,當時的烏孫國正醞釀著政變,國內幾大勢力為了爭奪王位而整戈待發。因此,張騫“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的意見就沒有受到重視。但是這次交往,讓烏孫知道了漢朝是一個前所未見的超級大國,因而開始重視和漢朝的交往。此後,漢武帝又接連出兵破樓蘭、姑師,以至於西域震恐,紛紛和漢朝結盟,而烏孫和漢朝的和親也開始進行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張騫出使西域



三:烏孫和漢朝聯盟的巨大作用

在經歷了上張騫出使西域和漢武帝出兵破樓蘭、姑師之後,烏孫國終於不再猶豫,願意和漢朝結盟,共同對付匈奴。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說起的劉細君遠嫁烏孫國之事。在擁有了烏孫這個盟友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就不斷減弱,而漢朝的勢力則越來越強。漢武帝晚年,又在西域爭姑師,伐大宛,以至於西域各國皆聽從於漢朝的號令。這為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打下了一個基礎。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府,標誌著西域第一次納入到了中國的版圖。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漢家公主紀念館

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加速了匈奴的衰落。漢昭帝末期,匈奴由於對漢朝的戰爭多次失敗,於是轉而向西域發展實力,不斷進攻烏孫國,烏孫則不斷向漢朝求援。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漢朝派遣五路大軍北伐匈奴,其戰線東到遼東,西到河西,可謂是全線出擊。而烏孫國和西域諸國軍隊共發兵20萬人,出塞兩千餘里。匈奴聞風,“老弱奔走,驅畜產遠遁逃”。這是第一次烏孫和漢朝的聯合作戰,給予了匈奴沉重的打擊,“匈奴民眾死傷而去者,及畜產遠移死亡,不可勝數”。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烏孫古道

當年冬季,匈奴又試圖對烏孫國發動報復性的攻擊。結果當時匈奴大雪不止,“人民畜產凍死,還者不能什一”。此時,過去被匈奴壓迫的丁零、烏桓和烏孫又從北、東、西三面夾擊匈奴。而漢朝又出兵3000騎兵進攻匈奴。結果,匈奴民眾死掉十分之三,畜產損失一半。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匈奴不敢和漢朝為敵,漢朝北方的邊界終於安定了下來。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不過匈奴衰落後,漢朝和烏孫的聯盟基礎也就消失了。公元前60年,烏孫國立匈奴血統的泥靡為王,史稱“狂王”,此事引發了漢朝的不滿,漢烏聯姻宣告終止。解憂公主為了維護漢烏聯盟,於是與漢使魏如意及任昌合謀刺殺狂王,遭遇失敗。但烏孫國很快又陷入了內亂之中,最終分裂成為了大小昆彌兩部分。此後,漢朝勢力不斷向烏孫國滲透,最終使得大小昆彌成為了漢朝的屬國。到了兩漢之交,烏孫更加衰落,“兩昆彌皆弱”,已經不能夠在對匈奴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了。

推薦閱讀

漢朝和西羌的漫長戰爭:武力鎮壓最終讓位於羈縻懷柔

中國和匈奴長達300多年的戰爭概:波瀾壯闊的史詩鑄就了漢家威望

漢朝的疆域面積到達有多大?首次將雲貴和西域納入了中國王朝版圖

漢朝的都城選擇:劉邦曾建都洛陽,因一個山東人的建議遷都關中

關中地區是如何成為漢帝國的經濟中心的?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作為西域最強的國家,烏孫國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