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因為陳壽在《三國志》裡沒有記載諸葛亮對劉備出兵討伐孫吳一事的態度,加上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有“結好孫權”之語,以及諸葛亮在實際主持蜀漢政權時期始終堅持蜀吳聯盟,後世史家多認為諸葛亮是反對劉備討伐孫吳的決定。

實際上,陳壽的《三國志》記載一向文字簡約,對於劉備討伐孫吳的決定,只明確記載了反對的意見,反而沒有寫贊同的意見。所以,有可能諸葛亮其實是贊成劉備討伐孫吳的,只是陳壽為了節約文字,而沒有記載下來。

而且,仔細考察蜀漢政權和諸葛亮本人的政治訴求,對於劉備討伐孫吳的決定,諸葛亮不但沒有反對的道理,反而有不少贊同的理由。

三個原因,伐吳勢在必行

1.劉備必須安撫蜀漢政權內部荊州集團士人。

蜀漢政權內部主要分為三個派系:關羽張飛趙雲等早期追隨劉備的元老集團;劉備投奔劉表之後,以諸葛亮等為首的荊州集團;劉備入川之後,以法正為首的益州集團。

其中,元老集團和荊州集團在劉備麾下共事時間較長,融合度比較高,加上元老集團成員不斷凋零,後期合併吸收進荊州集團了。但益州集團加入較晚,又曾是被征服的對象,因此和荊州集團、元老集團相對來說不太融洽。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益州一向有很強的主客矛盾問題,這在劉焉劉璋父子統治時代就存在的。劉備的蜀漢政權是從荊州征服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高官多是荊州集團成員,因此益州集團一向也是把蜀漢看做是外來政權對益州本地的壓迫。劉備治蜀時大力提拔法正等益州集團士人,就是為了平衡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元老集團則充當穩定器和潤滑劑。

孫吳襲殺關羽奪取荊州,對於蜀漢政權來說不只是喪失大將和土地的問題,還引起了政權內部派系失衡的嚴重問題。

關羽張飛等人相繼去世,導致元老集團的瓦解。荊州集團原本在蜀漢政權內部地位和實力都高於益州集團,但在失去荊州老家根據地之後,在益州徹底淪為飄萍無根的客兵。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益州集團又有排外的傳統,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的矛盾將會激化,連帶著也會破壞蜀漢政權的統治基礎。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因此,劉備討伐孫吳奪回荊州是必然之舉,否則就會失去荊州集團的支持。史籍記載,參加討伐孫吳的蜀漢將領中,除了王甫、李朝、程畿三人是益州籍,剩餘的馬良、馬謖、馮習、張南、傅彤、向寵、劉巴、楊儀、廖化等都是荊州籍。而諸葛亮作為荊州集團的領袖,對於討伐孫吳奪回荊州的決定必然是支持的。

諸葛亮反對討伐孫吳,那才叫不智之舉。以丞相之名反對劉備的決定,導致君臣意見相左,這是政權內部重大裂痕;反對討伐孫吳奪回荊州,諸葛亮自己在荊州集團內也無處容身;反對開戰雖然迎合益州集團的利益,但是益州集團也不會因此而認同諸葛亮這個荊州客將。所以,諸葛亮如果反對伐吳,最後反而落個裡外不是人。

2.《隆中對》的戰略規劃,要求必須奪還荊州。

劉備的蜀漢政權以統一天下復興漢室為最高綱領。諸葛亮作劉備的謀主,為其作出了《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可以說,《隆中對》就是蜀漢政權的最高國家戰略規劃,蜀漢政權的一切軍政決策都是圍繞如何實現《隆中對》的戰略規劃來進行的。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跨有荊、益”,必須據有荊益兩州,然後等待時機、積蓄力量,“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其實是一個兵分兩路的鉗形攻勢,劉備本人率領軍從益州漢中進攻關中,荊州的關羽則進攻中原地區。劉備在奪取益州之後,已經在穩步紮實地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落實北伐的各項準備。

但是這時孫吳方面採取行動干擾了這一過程。孫吳方面以劉備奪得益州為由,要索回借給劉備的荊州。其實孫權只是借給南郡的一部分,桂陽、長沙、零陵、武陵4郡是劉備自己攻取的,江夏郡大部分是劉琦鎮守,劉琦病故後才歸屬劉備。但孫吳方面獅子大開口要整個荊州。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和孫吳矛盾激化,孫權派魯肅、甘寧、呂蒙攻下了荊州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孫劉矛盾大大激化,劉備立即回師荊州,準備與孫權開戰。

可是不久後,曹操擊破益州北部漢中郡的張魯,威脅到益州的存亡,劉備便和孫權修和,即以湘水為界,用自己的江夏郡換孫權佔據的零陵郡,並把已經被孫權佔領的長沙郡、桂陽郡劃給了孫權。此後,孫權便佔據了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劉備讓關羽鎮守南郡、零陵郡、武陵郡,這就是湘水劃界。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對於劉備來說,這個平分荊州的方案已經是對孫吳友好退讓的底線了。保有荊州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使得《隆中對》的鉗形攻勢在荊州仍舊具備戰略支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漢政權達到軍事上的極盛。劉備在漢中與曹操作戰獲勝,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而這恰恰也正是《隆中對》裡“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初步勝利。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年晚些時候孫吳襲擊關羽奪取荊州,蜀漢政權是有希望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規劃,展開北伐復興漢室的。

因此,是關羽兵敗將近兩年之後,劉備興兵討伐孫吳奪回荊州,完全是因為《隆中對》戰略規劃裡不能沒有荊州這個戰略支點。奪回荊州是必然的戰略之舉,否則統一天下復興漢室就會落空。

諸葛亮作為《隆中對》戰略規劃的總設計師,當然是最清楚荊州這個戰略支點的重要性。對於劉備討伐孫吳的決定,他只可能支持不可能反對。

3.討伐孫吳的背盟,也是蜀漢政權表明正統的需要。

劉備在決定興兵討伐孫吳的時候,蜀漢政權內部對此是有不同意見的。益州集團當然是反對的,但是元老集團裡的趙雲也表達的反對。《三國志·趙雲傳》記載: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按趙雲的看法,曹魏是國賊,是蜀漢政權的最大敵人。蜀漢既然以漢室正統繼承人自居,當然應該先討伐國賊,不應該先去攻打孫吳。趙雲的看法也是後世許多人的看法,這個看法不算錯。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劉備討伐孫吳也是在表明蜀漢政權自居正統。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公元220年十月,在孫吳襲擊關羽奪取荊州的第二年,曹丕代漢稱帝建立曹魏。過了幾個月,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蜀漢對曹魏奉行的是“漢賊不兩立”的政策,兩家是死敵。而這時候孫權幹了什麼呢?曹丕稱帝后,孫權便遣使稱臣,曹丕也就順勢封孫權為吳王。而孫權此前的官爵,是曹操上表漢獻帝任命的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

換言之,孫權向曹丕稱臣,是接受曹魏的冊封而捨棄了漢朝的官爵,相當於孫權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這是自居正統的蜀漢政權不能接受的。孫權向曹丕稱臣,也就成了曹魏的一部分,自然也是國賊之一。從大義名分上說,劉備討伐孫吳也是在討伐國賊,並沒有什麼不當之處。

況且,孫吳原本和蜀漢是友好聯盟。蜀漢出於維持兩家結盟共抗曹操的目的,妥協退讓平分了荊州。結果,孫吳背棄盟約奪取整個荊州,有違信義。劉備討伐孫吳,既是符合蜀漢自居漢朝正統的大義名分,也符合懲罰背信棄義盟友的道義。

諸葛亮雖然一直主張結好孫權,建立蜀吳聯盟,但是在這個大是大非問題上,向來是主張“漢賊不兩立”十分堅定,因此,討伐孫吳的行動,符合諸葛亮一貫的政治綱領。

劉備伐吳很有可能是以戰促和

最後,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劉備討伐孫吳似乎並不像一般人想的那樣,是舉傾國之兵要滅亡孫吳。

從夷陵之戰的過程看,劉備在221年秋天出兵,半年後在猇亭駐紮,然後在此地停留了四個多月沒有繼續東進,最後在這裡被擊潰。

而且,劉備討伐孫吳僅僅帶領了4萬多士兵,主力部隊多數留在益州。而孫吳軍隊在極盛時有30萬,降晉是有23萬,那麼夷陵之戰時最少不會低於10萬。劉備只帶4萬多士兵,怎麼可能滅吳?

諸葛亮沒有勸阻劉備伐吳,是因為他有三個必須支持的理由

從劉備出兵的情況看,討伐孫吳的目的應該不是滅亡,也沒有這個能力。伐吳的戰略目標,應該是奪回荊州,至少是恢復之前與孫吳平分荊州的狀態,保證《隆中對》裡荊州這個戰略支點的存在。同時,也是為了震懾孫吳,以戰促和,逼迫其恢復蜀吳聯盟,這也符合《隆中對》裡“結好孫權”的戰略規劃。

因此,諸葛亮對於這種有限用兵是不會反對的。

從討伐孫吳的結果看,恢復荊州這個戰略支點的目的沒有成功,但恢復蜀吳聯盟的目的在戰場上沒有實現,在戰後卻實現了。

222年,曹丕三路攻打孫吳。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前往白帝城拜謁劉備,蜀、吳兩國重新通好。這是劉備生前就已經接受的。

在劉備亡故之後,諸葛亮主政派遣鄧芝修好於吳,蜀吳聯盟重新建立,這次的聯盟依然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孫吳“遂絕魏,專與漢連和”。(《資治通鑑·魏紀二》)

諸葛亮主政時期與孫吳重修舊好,並不等於他就反對劉備之前對孫吳的討伐。孫吳背盟稱臣於曹魏,不單從地緣角度威脅蜀漢生存,從大義名分上講也是背棄漢朝。

因此,諸葛亮與孫吳的重修舊好,最終也是以孫吳不能以曹魏為正統作為前提條件。否則,蜀漢的自居正統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所以,綜上所述,諸葛亮對於劉備討伐孫吳一事,應該是贊成的。至於,劉備沒有帶諸葛亮一起去,應該是君臣分工所致。當時的益州也不夠太平,需要信得過的心腹鎮守。諸葛亮就被賦予了這個重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