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每天為您分享國學中的家教智慧,引導你走進智慧之門,大家好,這裡是土生書院。今天我們來聊聊“思想”,作為一種意識存在,思想更像是像一把雙刃劍,利和弊是同生共死的,共同成長和減弱。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不論正確與否,都要比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力量大。”事實上,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這由極少數思想統治的。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但是仔細反思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時,可以說所有的有思想的人,都有遭受過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經過多年的時間沉澱,歷史告訴我們,這些曾經遭受過不公正待遇的人才是這個世界上僅存的清醒者,是認識世界最清楚的一類人。

真正有思想的人,不會去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會在意世俗對待的眼光,更不會在意他人的誤解和偏見,因為在他的內心早已建造了一個完美的自由世界,這個世界帶給他的比這個現實世界帶來的更讓人覺得舒服。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真正有思想的人,不會在意外界物質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一個人能達到內心豐富、強大,這樣的人是有思想的,內心無比強大。

真正有思想的人,並不會去關心別人的言論,自我可以達到意識的開放,可以為自己高歌,當然對於別人善意的建議也是可以汲取接受的,這樣的人有自己的堅守,同時也會對自己追求的東西保持一種警惕。

真正有思想的人,會憑藉自己內心的強大,不會遵從前人或者是普羅大眾認為是正確的東西,而是會用邏輯、常識、常理、直覺、經驗及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我們常常講信念,那麼信念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其實說白了就是你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人通過這個來表現給別人主題對客觀世界的看法及處事的態度。

每個人看待幸福的角度不同,帶給人的意義也會不盡相同,對待每一件事,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一定得符合自己的內心,你的思想信念與你的生命感受、生活經驗,你的知識結構、理性認識,以及你扮演的角色,不會與常理產生衝突與分裂,你所做的事不會與你所說的話互相矛盾,當這些都符合你的內心時,你做的就是理所當然了,也會是這個世界本該運行的規律。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有思想的人,通常是不合群的

作為一個生命的獨立個體,在這樣的時代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獨善其身。就是在於能夠在這個形形色色充滿誘惑的時代保全自己,不讓自己跟隨大眾,人云亦云,讓自己的靈魂自由,乾淨,人格自強,獨立。

當你具備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時,隨之就會看清,能夠自我明辨是非,拋開世俗眼中善惡美醜的粗俗,這樣的人群匯聚就成了一個思想共同體。

一個人若想具備獨立的人格,就需要培養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這種思維方式是在成長過程中一步步成型的,這種思想成型之後,會表現的異於常人,體現在看問題的角度,評價的方式,但是往往社會對這種人都會冠之以標新立異或者嚴重的就是神經病這樣的評價。

但是這種人總是表現出離經叛道的樣子,不會去反抗外界的看法,往往都是以沉默對待,時間長了就會被邊緣化,但是他們這種人是很享受沒有存在感的。

我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人被同時代的人稱為神經變,他們的思想被當時的人看成是危險的想法。但在今天卻成了常識,並且有些思想在提出者逝世後,為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在社會發展的歷程中,群體的觀念爆發出了力量是巨大的,產生這種先知的思想的人的行為方式是不同尋常的,這樣的人產生的思想往往在後來會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和倫理觀,還會深刻的改變常人的思維方式。

歷史的車輪從來沒有停下,在這條長河中,一般有偏執思想的人,通常都是這個社會的最清醒的認識者,通常也會是社會現實的第一個反思者。

高中時的歷史書上我們就學過,那個曾經第一個站出來抨擊贖罪券的馬丁路德,一直到今都被主流社會視為異端,但是在歷史進步的角度來看,馬丁路德卻將基督教精神高舉,將新教精神發揚光大。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還有那個躲在滕尼斯堡的康德,他的生活乏味到令世人反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諳世事的人卻打開了現代哲學之門。

就像前面所言,幾乎所有的偉大的人物,在同時代都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然而,也同樣是這樣一群人,不顧別人的看法,用自己的方式引領整個時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著。

著名哲學家叔本華說過,讀者往往不知道怎樣去選擇,這樣的人放著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經典不讀,反而去選擇讀一些庸俗不堪的作品,實在不能對所生活的時代做出什麼貢獻。

被譽為“價值五個諾貝爾獎的大腦”的米塞斯,當時在朝聖山學院的時候,他大聲斥責臺下的經濟學大師們:“你們都是烏托邦主義者!”,現在看來確實是這樣而,他是當時唯一正確的人,他的思想在一個世紀之後仍然無人企及。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有思想的人,崇尚獨立的人格與尊嚴

在中國這片大地上暈染出來的也有這樣一個群體,同樣揹負著來自世人的不解和異樣的陽光,他們的表現也與前面的幾位一樣,對這種來自外界的看法看的並不是很重要,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價值觀,朝著自己的方向持之以恆,從沒停下過自己前進的步伐。

維新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的梁啟超,竭盡一生想要喚醒國民,林語堂先是用英文寫成《中國人》,然後再翻譯成漢語,用這樣的方式來點醒中國人。

《中國人的精神》一書的作者辜鴻銘被認為是一個奇怪的老頭子,他表現出的是排斥西方的價值,卻又在心裡打著另一種算盤。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楊小凱提出了“後發劣勢”,開創了新型古典經濟學,是一位距離諾貝爾經濟學獎最近的人,但是結果卻是跟米塞斯一樣,被時代的主流所遺忘,成了沉默的鬥士。

18歲的楊小凱因一篇《中國向何處去》而被判了十年的牢獄;出來之後進入了經濟學領域,在短短的幾年,就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然而,就在他逐漸被世界所熟知的時候,他被確診身患癌症,留給這位天才的時間並沒有多少。

生命到了最後的階段,他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中心對向了自己的祖國,提出了“決定經濟績效的是制度,決定製度成敗的是信仰”的先覺先知。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他提出的這一看法,將個人的自由從經濟層面、制度層面,拓展至信仰,超越了五四以來知識精英的高度,趙曉稱之為“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

雖然楊小凱的一生只有短短的56年,並且步入經濟學的時間較短,但創造出來的思想貢獻,以及從他身上煥發出來的中國知識分子固有的人格力量,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燃盡一生就為了最後放出的耀眼的光芒。

這樣的人的存在,正是由於個人獨立的人格與尊嚴,才使得他們如此特立獨行,能夠在某一領域有一個質的變化。

這樣的人以他們獨特的洞察力和判斷力,清醒的認識當下生活的社會,對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底層吶喊式的表達。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同時這些人為社會上的其他人提供了更為超前的思想意識,但是這樣的意識很難在同一個時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所以他們註定是被遺棄的哪一個,時代的發展往往都是這樣,能做到青史留名的最優秀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因此,在帕累託那裡,少數精英領導“多數人的暴政”,就成了人類社會反覆上演的劇本。

泰戈爾說:“我最後的祝福,要留給那些知道我並不完美、卻依然愛的人”,這句話是獻給他自己,也是獻給同類。

正是這樣一群我們平常人眼中的“神經病”,真正做到了承擔社會良心的責任,才能夠保全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不至於完全崩塌。

思想獨立於世間,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註定孤獨

他們為此付出的年華與生命,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的體現出了他們的價值,這樣的人註定不會苟活一時,他們是永生的。

思想者是如此的孤獨,思想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今天的我們,怎樣站在思想者的肩上看懂世界,看清未來?推薦一本與我們距離最近,關係最密切,最通俗好讀的思想之書——《最近四十年中國社會思潮》。

這本書以深刻影響過去四十年、並且正在影響當下和未來的八種思想為主體,並將各種思潮驚心動魄的博弈貫穿始終。讀本書,讀有思想基地的歷史,從另一個層面看見一個不一樣的現實與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