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如何客觀公正的記錄歷史,並傳承後世?這個史官的責任。如何將傳承下來的材料整理編撰,以供今人之資鑑?這是歷史學家的責任。史家包括但不限於官方學者。當後學發覺前人所錄一事兩說的時候,出現了“疑古派”,以辨別古史真偽為治學目的,又稱作“古史辨派”。

疑古思潮古以有之,先秦諸子有名言如《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對於文獻記載,不能全信也不能全然不信,這是一種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辯證思維。然則那些可信?那些不可信?這需要專業的學術修養來論證。唐代的劉知己在《史通》中提出:史學家應具史才、史學與史識。

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史才,不僅僅是說個人先天才具,更具體的指向是辭章之學。有見識而無文采的史家,只能像是茶壺裡煮餃子。而這種文采又不能追求文學修飾浮誇之風,需得以簡潔、明晰、準確的文字來表達。

史學,是作為史家必須熟知的歷史專業知識存在。如果說一個人的“史才”有賴於天賦,則史學和史識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學習得以提升。史學以博學多識為要點,具備前兩者尚算是合格,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史家,全賴見識的深淺。先有學,而後有識,二者相輔相成,不能 “以論代史”,而要“論從史出”。

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大約是清代史家三才具備,而“心術”上除了問題。故此章學誠在“史家三才”之外另加一“史德”,史家要以“直書”為德,不媚權貴,不阿威嚴,大有孟夫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懷。忠實於歷史,實事求是,信則傳信,疑則傳疑,不作偽史,不證偽事。

誠如是哉,泱泱中華不當有偽史、偽事、偽書傳世,很顯然道德標準高了跟不設標準沒什麼兩樣,反正沒人能做到,我們不應該將客觀存在的時期歸過於前人的心術和史德上面。這是對自己言論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前輩史家的不負責任,很多時期是客觀存在的。

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偽書以官方權威認定的經典傳世,偽事以聖人之言論立證,偽史辨已經成了今人無法繞開的話題。歷史作為一門學科是與歷史故事有著本質區別的,雖然都是在講述過往。歷史強調的是“歷”,是先民切切實實經歷過的事情,必須有客觀可信的依據作為支撐。而歷史故事如同神話傳說、童話寓言一般,可以通過想象力來完成。前者在講事實,後者在論道理。二者之間的分別不可不察。

作為曾經發生過的時期,先民經歷過的事情,其真相是唯一的。故此對歷史真相的認知,不可能出現二者相悖的說辭來。今人對歷史的考證,信史只能是越證明越真實,能被推翻的是偽史,以及偽史資料下形成的錯誤歷史觀。真相不會因懷疑而改變,質疑精神和批評態度才是新思潮的核心精神。

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在《答劉、胡兩先生書》中,顧頡剛提出要打破四個觀念:(一)打破民族出於一元的觀念。在史記中,歷任領袖都是出自黃帝系,究其實商人有商人的祖先,周人有周人的祖先,早期的政治體並不認為他們同出一脈。(二)打破地域向來統一的觀念。偽古史中認為黃帝時期已經有了“四至”,《禹貢》也有九州說,然則事實是商周對四夷蠻荒之地並未涉足,商代以“邦畿千里”,周代以分封鎮壓諸侯,秦代第一次完成了疆域上的大一統。(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觀念。古人對人和神沒有明顯的分界,上古人神混雜,人獸同居,這是偽史材料下的歷史觀,而信史要將神話歸於神話,傳說歸於傳說,探尋真正可信可證歷史的開端。(四)打破古代為黃金世界的觀念。神話中的天神本身宗教祭祀行為,可以按宗教史來研究,而“神”的人化造就了上古為人類歷史黃金時期的假象。以古王壓今王,以王功聖道來談論現實中的功業這是東周政治家和先秦諸子的傑作。

疑古派為什總能提出“毀三觀”的歷史觀點?

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首先是符合唯物主義發展觀的:萬事萬物均是由小到大,有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的一個波折前進過程。而人類社會這一發展取決於不同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國家政體的本質是“生產關係”,生產力發展促進生產關係的形成,生產關係又對生產力起到反作用,一旦二者之間無法調和,要麼變法,要麼革命。商鞅變法的本質是對古老落後的生產關係進行變更,三家分晉,田代姜齊是生產關係的重新劃分。

疑古考辨的本質不是要推翻歷史,這是很容易被人誤解之處。歷史真實存在,任誰也退不翻。疑古是要質疑傳統歷史中不可靠的說法,不可信的說辭,辨偽存真,還歷史一個真相,真正能被推翻的是對歷史的錯誤認知和不正確的歷史。如果傳統歷史觀既不符合歷史真相,又不能促使對真相的探討,還有必要守衛著一個“虛偽的謊言”而拒絕信知新識嗎?

《中國歷史研究法》學習心得(一)淺談歷史研究法

《中國歷史研究法》學習心得(二)歷史的定義和材料

《中國歷史研究法》學習心得(三)淺談史料真偽辨別之法

《中國歷史研究法》學習心得(四)淺談專門史的研究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