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歷史淺讀作者:不胖先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句古語叫“入土為安”,土地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特有的情節,即使是在死後也要安葬在大地上,從古至今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死後都要在下葬,平民百姓安葬自然只能草草了事,不過各朝各代的王公貴族的安葬之地可都是與眾不同,其中更是有無數的奇珍異寶一起陪葬,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也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行業,那就是摸金校尉。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摸金校尉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曹操,曹操為了解決糧餉,暗地裡派遣一隻特殊的軍隊到處搜刮先朝王公貴族的墓地,盜取大量珍貴的陪葬品來擴充自己的糧餉,可以說曹操也算是摸金校尉的祖師爺了。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墓地摸金校尉都敢染指,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聊一聊中國歷史上最神祕以及挖掘難度最高的墓地,那就是有武則天的“萬年壽域”——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與皇后武則天合葬墓,墓地的位置在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雙帝合葬墓。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乾陵的建造時期也是正值盛唐,所以乾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富麗,根據記載乾陵的設計仿照了大唐的都城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千米。“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根據後世的考古記載乾陵的總面積達到了230萬平方米。在中國歷史上的帝陵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乾陵也是唯一歷經千年未被盜掘的唐代帝王陵,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就沒有摸金校尉去盜取乾陵嗎?筆者這邊要告訴大家的答案是有,而且還是非常多的人想要盜取乾陵,只是最後都沒有成功。

在唐朝末期黃巢起義的時候,黃巢當時率領40萬起義軍想要挖掘乾陵,從中獲取大量的財寶,根據記載,黃巢率領軍隊挖掘了將近半座梁山,最後因為乾陵的結構實在太堅固,最後僅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此至今仍有跡可尋。可以看出乾陵的設計是多麼的巧奪天工和堅固無比。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也許有人又會說黃巢只是個農民,率領的起義軍也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平民百姓,哪裡懂什麼盜墓呢。要是這麼想你就錯了。筆者這邊要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那就是五代時期的樑國人溫韜,此人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大的,最有名氣的盜墓賊了。筆者私以為此人似乎天生以盜墓為樂,溫韜五代十國時期曾出任耀州節度使,在職七年之間利用職務之便瘋狂作案,關中地區大小唐皇墓陵無一倖免,被其趁戰亂之際,其率領手下毀陵盜掘。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據《新五代史·溫韜傳》:“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紙墨、筆跡如新。韜悉取之,遂傳民間。惟乾陵,風雨不可發。”《舊五代史·溫韜傳》:“唐諸陵在境者悉發。”《資治通鑑》亦載,“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唐帝諸陵發之殆遍。”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溫韜能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可是都有史料記載,並不是空穴來風的,不過溫韜一生盜取了無數的唐朝帝陵,唯一就是沒能盜取乾陵,在宋人程大昌《考古編》中記載“史載溫韜概發唐陵,獨乾陵不可近,近之輒有風雨”,不過筆者並不相信《考古編》的記載,筆者私以為作為盜取了無數帝陵的溫韜天生就不是對鬼怪怪象有敬畏之心,更不用說被區區反常的天象嚇跑不敢盜取溫韜,筆者更相信是乾陵的設計精巧讓溫韜無從入手,只好作罷。

比秦始皇陵還神祕的陵墓,葬著兩朝帝王,曾嚇退40萬大軍

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都沒能攻破乾陵,更不用說後世的一些小小的摸金校尉,也根本就不能進入乾陵進行作案,足以可見乾陵不管是在設計上還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巧奪天工的存在,在現代社會,更不可能主動的去挖掘乾陵,乾陵應該會隨著中國的歷史永遠的沉睡下去,繼續保持著它那一份神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