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轄13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62個縣,7個自治縣,36個市轄區。其中,就鳳凰縣來說,人口超40萬,隸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這一建制,始於1912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首先,鳳凰縣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上,鳳凰縣東與瀘溪縣交界,南與懷化市麻陽縣相連,西同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萬山區、松桃苗族自治縣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縣毗鄰,也即地處湖南、貴州兩省的交界處。就鳳凰縣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區屬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湖南省鳳凰縣一帶屬黔中郡這一建制。黔中郡,郡治黔城(今湖南懷化市沅陵縣城西的黔城)),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一帶屬之。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今鳳凰縣一帶先屬辰陽縣、武陵郡,屬於蜀漢;後夷陵之戰中,劉備戰敗,東吳佔其地,今鳳凰縣一帶屬東吳武陵郡。司馬炎建立西晉後,該地區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南北朝時期,今鳳凰縣一帶一直屬武陵郡。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改辰陽縣為辰溪縣。今鳳凰縣一帶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李淵建立唐朝後,該地區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設立麻陽縣,今鳳凰縣一帶又屬麻陽縣。唐朝中期,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地處兩省交界處!

最後,北宋建立後,改渭陽縣為招諭縣。不久之後,廢招諭縣,再次設立麻陽縣,今鳳凰縣一帶屬之。元朝時期,今鳳凰縣一帶屬思州安撫司。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在鳳凰山設鳳凰營。清朝取代明朝後,今鳳凰縣一帶為辰沅永靖道治。到了1912年,正式在該地區設立鳳凰縣。由此,對於鳳凰縣這一建制,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湖南省的各個縣中,這一建制歷史顯然不是非常悠久的。1957年9月20日,設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鳳凰縣總面積達173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43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