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臨安 浙江省 消防 颱風 山東 杭州 泥石流 中國小康網 2019-08-17
"

浙江在線8月14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徐雪純 記者 曾楊希)攜裹著狂風暴雨,8月10日凌晨,第九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大地上肆虐穿行。這一天,杭州臨安樹木倒塌、房屋漏水、有的村子通訊中斷,臨安消防中隊的警報一聲接一聲。

從10日下午15點到12日凌晨3點,臨安消防中隊14位消防隊員頂著風雨,逆風而行,在山村一線救援生命。他們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背影,也留下了一個個溫暖的瞬間。

10日15時

警鈴響起,他沒來得及回父親的消息

颱風“利奇馬”已經登錄浙江,正向杭州逼近。下午14時,班長馮建佔才剛回到隊裡,他準備抓緊時間衝個澡,再去吃點東西。副班長樑曉瑞打開手機,在山東的父母看到了颱風來臨的消息,囑咐他注意安全。中隊早上吃飯的碗也還放著,沒有時間洗。

15時,警報聲驟然響起,臨安區島石鎮、龍崗鎮一帶突發山洪,四十多個村莊上千人失去聯繫。

“緊急集合!”馮建佔沒來得及洗澡,樑曉瑞回覆父母的信息也才編輯到一半,他們放下臉盆和手機,和12位臨安中隊的消防員戰友一起迅速趕赴受災現場。

在臨安仙人塘村附近,前方道路完全坍塌,山洪傾瀉而下,落石就停在車輛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細碎的石頭甚至已經劃破了汽車的輪胎。

此時,雨勢越來越大,上游水壩告急,開始緊急洩洪。水越漲越高,在無法繼續前行的情況下,中隊接到指令,暫時退守龍崗鎮人民政府。“儘快進村救人”,成了他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

浙江在線8月14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徐雪純 記者 曾楊希)攜裹著狂風暴雨,8月10日凌晨,第九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大地上肆虐穿行。這一天,杭州臨安樹木倒塌、房屋漏水、有的村子通訊中斷,臨安消防中隊的警報一聲接一聲。

從10日下午15點到12日凌晨3點,臨安消防中隊14位消防隊員頂著風雨,逆風而行,在山村一線救援生命。他們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背影,也留下了一個個溫暖的瞬間。

10日15時

警鈴響起,他沒來得及回父親的消息

颱風“利奇馬”已經登錄浙江,正向杭州逼近。下午14時,班長馮建佔才剛回到隊裡,他準備抓緊時間衝個澡,再去吃點東西。副班長樑曉瑞打開手機,在山東的父母看到了颱風來臨的消息,囑咐他注意安全。中隊早上吃飯的碗也還放著,沒有時間洗。

15時,警報聲驟然響起,臨安區島石鎮、龍崗鎮一帶突發山洪,四十多個村莊上千人失去聯繫。

“緊急集合!”馮建佔沒來得及洗澡,樑曉瑞回覆父母的信息也才編輯到一半,他們放下臉盆和手機,和12位臨安中隊的消防員戰友一起迅速趕赴受災現場。

在臨安仙人塘村附近,前方道路完全坍塌,山洪傾瀉而下,落石就停在車輛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細碎的石頭甚至已經劃破了汽車的輪胎。

此時,雨勢越來越大,上游水壩告急,開始緊急洩洪。水越漲越高,在無法繼續前行的情況下,中隊接到指令,暫時退守龍崗鎮人民政府。“儘快進村救人”,成了他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出發前,“十八勇士”留下了合照。 臨安消防中隊 供圖

10日23時

出發前,他們預留了“遺像”

天漸漸暗下來,臨安消防分指揮中心不斷接到電話,“我家人都在裡面,怎麼都聯繫不上,希望你們趕快去救援!”心急如焚的家屬甚至直接趕到消防中隊,希望早一秒得到親人的消息。

道路不通,通訊中斷,亟需有人進入村莊瞭解內部的受災情況。23時17分,臨安區防汛抗臺臨時指揮部決定成立由消防員、村鎮幹部組成的應急救援小分隊,18人分成三組先行進入島石、上溪、新橋等災區腹地。

臨安消防中隊的6名消防員加入了這支救援隊伍。確定名單前,中隊長蔣俊豪一個個詢問隊員,“前面非常危險,如果不願意進的話,可以告訴我。”

沒有人動搖,沒有人退縮。此時,所有隊員已經無暇顧慮自己的安全,只希望進去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一支以幹部、黨員為主體的小分隊隨即成立。出發前,每個隊員都在臨時指揮部拍了照片。他們清楚,一旦發生最壞的情況,這就是自己留下的“遺像”。

“消防員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而訓練的,我們不上誰上!” 蔣俊豪的話語擲地有聲。

11日1時

跋涉50多公里,他們搭了4座橋

11日1點,雨漸漸小了,帶上簡單的破拆工具和通訊設備,小分隊摸黑出發了。進入各個村子的道路處處是塌陷,隊員們只能依靠頭燈微弱的光,照一步,走一步,用手上工具不斷試探能否前進。

“每一段路都十分驚險,水深的地方能沒過成年人的腰。”樑曉瑞說。遇到“斷頭路”,隊員們找來上游衝下的門板、木頭,搭起簡易的橋,從橋上小心翼翼的走過。這樣的橋,隊員們一共搭了4座。

即使帶的已經是最精簡的裝備,也有足足15公斤。揹著這些裝備,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穿過泥潭,身上帶著被亂石刮出的血痕。

“水裡泡的太久,腿腫了,腳上的水泡也都磨爛了。”馮建佔是隊伍裡資歷最老的消防員,從事消防工作14年,參與過08年雪災、12年 “海葵”颱風等多次重要救援任務。馮建佔覺得,這應該算他遇到最艱難的任務。

50多公里的艱難跋涉,在看到村子的那一刻都變得值得。有頭髮花白的老人抓著他們的手,不停地說,“消防隊來了!你們終於來了!“此時,他們身上橙色的救援服成了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

"

浙江在線8月14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徐雪純 記者 曾楊希)攜裹著狂風暴雨,8月10日凌晨,第九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大地上肆虐穿行。這一天,杭州臨安樹木倒塌、房屋漏水、有的村子通訊中斷,臨安消防中隊的警報一聲接一聲。

從10日下午15點到12日凌晨3點,臨安消防中隊14位消防隊員頂著風雨,逆風而行,在山村一線救援生命。他們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背影,也留下了一個個溫暖的瞬間。

10日15時

警鈴響起,他沒來得及回父親的消息

颱風“利奇馬”已經登錄浙江,正向杭州逼近。下午14時,班長馮建佔才剛回到隊裡,他準備抓緊時間衝個澡,再去吃點東西。副班長樑曉瑞打開手機,在山東的父母看到了颱風來臨的消息,囑咐他注意安全。中隊早上吃飯的碗也還放著,沒有時間洗。

15時,警報聲驟然響起,臨安區島石鎮、龍崗鎮一帶突發山洪,四十多個村莊上千人失去聯繫。

“緊急集合!”馮建佔沒來得及洗澡,樑曉瑞回覆父母的信息也才編輯到一半,他們放下臉盆和手機,和12位臨安中隊的消防員戰友一起迅速趕赴受災現場。

在臨安仙人塘村附近,前方道路完全坍塌,山洪傾瀉而下,落石就停在車輛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細碎的石頭甚至已經劃破了汽車的輪胎。

此時,雨勢越來越大,上游水壩告急,開始緊急洩洪。水越漲越高,在無法繼續前行的情況下,中隊接到指令,暫時退守龍崗鎮人民政府。“儘快進村救人”,成了他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出發前,“十八勇士”留下了合照。 臨安消防中隊 供圖

10日23時

出發前,他們預留了“遺像”

天漸漸暗下來,臨安消防分指揮中心不斷接到電話,“我家人都在裡面,怎麼都聯繫不上,希望你們趕快去救援!”心急如焚的家屬甚至直接趕到消防中隊,希望早一秒得到親人的消息。

道路不通,通訊中斷,亟需有人進入村莊瞭解內部的受災情況。23時17分,臨安區防汛抗臺臨時指揮部決定成立由消防員、村鎮幹部組成的應急救援小分隊,18人分成三組先行進入島石、上溪、新橋等災區腹地。

臨安消防中隊的6名消防員加入了這支救援隊伍。確定名單前,中隊長蔣俊豪一個個詢問隊員,“前面非常危險,如果不願意進的話,可以告訴我。”

沒有人動搖,沒有人退縮。此時,所有隊員已經無暇顧慮自己的安全,只希望進去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一支以幹部、黨員為主體的小分隊隨即成立。出發前,每個隊員都在臨時指揮部拍了照片。他們清楚,一旦發生最壞的情況,這就是自己留下的“遺像”。

“消防員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而訓練的,我們不上誰上!” 蔣俊豪的話語擲地有聲。

11日1時

跋涉50多公里,他們搭了4座橋

11日1點,雨漸漸小了,帶上簡單的破拆工具和通訊設備,小分隊摸黑出發了。進入各個村子的道路處處是塌陷,隊員們只能依靠頭燈微弱的光,照一步,走一步,用手上工具不斷試探能否前進。

“每一段路都十分驚險,水深的地方能沒過成年人的腰。”樑曉瑞說。遇到“斷頭路”,隊員們找來上游衝下的門板、木頭,搭起簡易的橋,從橋上小心翼翼的走過。這樣的橋,隊員們一共搭了4座。

即使帶的已經是最精簡的裝備,也有足足15公斤。揹著這些裝備,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穿過泥潭,身上帶著被亂石刮出的血痕。

“水裡泡的太久,腿腫了,腳上的水泡也都磨爛了。”馮建佔是隊伍裡資歷最老的消防員,從事消防工作14年,參與過08年雪災、12年 “海葵”颱風等多次重要救援任務。馮建佔覺得,這應該算他遇到最艱難的任務。

50多公里的艱難跋涉,在看到村子的那一刻都變得值得。有頭髮花白的老人抓著他們的手,不停地說,“消防隊來了!你們終於來了!“此時,他們身上橙色的救援服成了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十八勇士”進入村莊瞭解受災情況。 臨安消防中隊 供圖

雖然做好了心裡準備,各個村裡的情況還是讓隊員們覺得“慘烈”:房屋裡的洪水留下的痕跡有兩米深,在泥石流經過的地方,地基完全裸露,房子幾乎是懸空的。因為沒有電看不清情況,有些村民還留在這樣搖搖欲墜的房子裡。

來不及休息一秒,救援隊一邊疏散群眾,一邊通過衛星電話向指揮中心報告受災情況。沿著他們的腳步,魚跳村、東塔村、上溪村、太平村……一個個失去聯繫的村子重新在地圖上亮了起來。在得知道路受損和人員傷亡情況後,增援力量相繼趕往40多座“孤島”,失聯了20個小時的村子重新與外界取得了聯繫。

樑曉瑞這一組的最終目的地是臨安島石鎮銀坑村,也是受災最嚴重的的村子。在前往村子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四十多歲的阿姨,阿姨是從鄰村趕去銀坑村的,看到他們的時候嚎啕大哭,“我姐姐被泥石流埋在下面了。”

提起這件事,樑曉瑞紅了眼眶,這個23歲的山東漢子喃喃道,“我已經盡力往裡面趕了,要是能更快一點就好了。”

"

浙江在線8月14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徐雪純 記者 曾楊希)攜裹著狂風暴雨,8月10日凌晨,第九號颱風“利奇馬”在浙江大地上肆虐穿行。這一天,杭州臨安樹木倒塌、房屋漏水、有的村子通訊中斷,臨安消防中隊的警報一聲接一聲。

從10日下午15點到12日凌晨3點,臨安消防中隊14位消防隊員頂著風雨,逆風而行,在山村一線救援生命。他們留下了一個個美麗的背影,也留下了一個個溫暖的瞬間。

10日15時

警鈴響起,他沒來得及回父親的消息

颱風“利奇馬”已經登錄浙江,正向杭州逼近。下午14時,班長馮建佔才剛回到隊裡,他準備抓緊時間衝個澡,再去吃點東西。副班長樑曉瑞打開手機,在山東的父母看到了颱風來臨的消息,囑咐他注意安全。中隊早上吃飯的碗也還放著,沒有時間洗。

15時,警報聲驟然響起,臨安區島石鎮、龍崗鎮一帶突發山洪,四十多個村莊上千人失去聯繫。

“緊急集合!”馮建佔沒來得及洗澡,樑曉瑞回覆父母的信息也才編輯到一半,他們放下臉盆和手機,和12位臨安中隊的消防員戰友一起迅速趕赴受災現場。

在臨安仙人塘村附近,前方道路完全坍塌,山洪傾瀉而下,落石就停在車輛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細碎的石頭甚至已經劃破了汽車的輪胎。

此時,雨勢越來越大,上游水壩告急,開始緊急洩洪。水越漲越高,在無法繼續前行的情況下,中隊接到指令,暫時退守龍崗鎮人民政府。“儘快進村救人”,成了他們心中唯一的想法。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出發前,“十八勇士”留下了合照。 臨安消防中隊 供圖

10日23時

出發前,他們預留了“遺像”

天漸漸暗下來,臨安消防分指揮中心不斷接到電話,“我家人都在裡面,怎麼都聯繫不上,希望你們趕快去救援!”心急如焚的家屬甚至直接趕到消防中隊,希望早一秒得到親人的消息。

道路不通,通訊中斷,亟需有人進入村莊瞭解內部的受災情況。23時17分,臨安區防汛抗臺臨時指揮部決定成立由消防員、村鎮幹部組成的應急救援小分隊,18人分成三組先行進入島石、上溪、新橋等災區腹地。

臨安消防中隊的6名消防員加入了這支救援隊伍。確定名單前,中隊長蔣俊豪一個個詢問隊員,“前面非常危險,如果不願意進的話,可以告訴我。”

沒有人動搖,沒有人退縮。此時,所有隊員已經無暇顧慮自己的安全,只希望進去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一支以幹部、黨員為主體的小分隊隨即成立。出發前,每個隊員都在臨時指揮部拍了照片。他們清楚,一旦發生最壞的情況,這就是自己留下的“遺像”。

“消防員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而訓練的,我們不上誰上!” 蔣俊豪的話語擲地有聲。

11日1時

跋涉50多公里,他們搭了4座橋

11日1點,雨漸漸小了,帶上簡單的破拆工具和通訊設備,小分隊摸黑出發了。進入各個村子的道路處處是塌陷,隊員們只能依靠頭燈微弱的光,照一步,走一步,用手上工具不斷試探能否前進。

“每一段路都十分驚險,水深的地方能沒過成年人的腰。”樑曉瑞說。遇到“斷頭路”,隊員們找來上游衝下的門板、木頭,搭起簡易的橋,從橋上小心翼翼的走過。這樣的橋,隊員們一共搭了4座。

即使帶的已經是最精簡的裝備,也有足足15公斤。揹著這些裝備,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穿過泥潭,身上帶著被亂石刮出的血痕。

“水裡泡的太久,腿腫了,腳上的水泡也都磨爛了。”馮建佔是隊伍裡資歷最老的消防員,從事消防工作14年,參與過08年雪災、12年 “海葵”颱風等多次重要救援任務。馮建佔覺得,這應該算他遇到最艱難的任務。

50多公里的艱難跋涉,在看到村子的那一刻都變得值得。有頭髮花白的老人抓著他們的手,不停地說,“消防隊來了!你們終於來了!“此時,他們身上橙色的救援服成了黑暗中最耀眼的光芒。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十八勇士”進入村莊瞭解受災情況。 臨安消防中隊 供圖

雖然做好了心裡準備,各個村裡的情況還是讓隊員們覺得“慘烈”:房屋裡的洪水留下的痕跡有兩米深,在泥石流經過的地方,地基完全裸露,房子幾乎是懸空的。因為沒有電看不清情況,有些村民還留在這樣搖搖欲墜的房子裡。

來不及休息一秒,救援隊一邊疏散群眾,一邊通過衛星電話向指揮中心報告受災情況。沿著他們的腳步,魚跳村、東塔村、上溪村、太平村……一個個失去聯繫的村子重新在地圖上亮了起來。在得知道路受損和人員傷亡情況後,增援力量相繼趕往40多座“孤島”,失聯了20個小時的村子重新與外界取得了聯繫。

樑曉瑞這一組的最終目的地是臨安島石鎮銀坑村,也是受災最嚴重的的村子。在前往村子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位四十多歲的阿姨,阿姨是從鄰村趕去銀坑村的,看到他們的時候嚎啕大哭,“我姐姐被泥石流埋在下面了。”

提起這件事,樑曉瑞紅了眼眶,這個23歲的山東漢子喃喃道,“我已經盡力往裡面趕了,要是能更快一點就好了。”

浙江臨安救援36小時:山洪肆虐 他們逆行50多公里救人

馮建佔的救援服在跋涉中被磨掉了顏色,即使清洗過也難以復原。 見習記者 徐雪純 攝

11日18時

搜救中,他們用手挖掘6小時

11日下午,蔣俊豪和馮建佔所在的小組已經完成了全部村子的探查任務,準備回撤。此時,他們收到消息,銀坑村3名失聯人員可能被埋,所有隊伍迅速趕往銀坑村集合。

因為缺少工具,救援隊只能徒手挖開泥沙,尋找失聯的村民。“當時我們沒有工具,不過即使有大型器械也不能用。”蔣俊豪說,泥石流沖刷了地基,邊上的房屋隨時可能坍塌。一旦使用大型器械,很有可能連救援人員也會被埋住。

能依靠的只有雙手,救援隊一點點搬開了石頭、磚塊。一些的樹木和房屋預製板,只能四、五個人合力才抬得動。隊員們的指甲縫裡全是泥沙,雙手幾乎無法彎曲。

第一個失聯的人終於被找到,那是一個才2歲的孩子。馮建佔的心裡咯噔一下,“我自己的孩子也只有2歲多,看到他就像看到我的孩子一樣。”

從下午18點到晚上24點,冒著各種次生災害的風險,救援隊用雙手挖出了最後一位失聯人員。一位一直在觀察房屋坍塌情況的救援人員走過來向馮建佔感慨,“這個過程太危險了,我真的很佩服你們。”

“我們是專業的救援隊伍,放心。” 馮建佔說。

12日凌晨3點多,連續在一線救援了36小時的隊員們終於回到了中隊。隊員告訴樑曉瑞,父親已經給他打了無數個電話。他趕緊向家裡報平安,電話接通的時候,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平安就好”。

和樑曉瑞不同,馮建佔的家人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不打算告訴家裡人這件事,我爸媽七十多歲了,怕他們擔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