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最新一期的《圓桌派》節目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李玫瑾、馬未都和蔣方舟,對教育孩子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嘉賓的發言,我對“彈幕”裡的評論也比較感興趣,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支持李玫瑾、馬未都這種更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觀眾,其中不乏認同“孩子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的,另一類派則認為兩位嘉賓的觀點已經過時,認為他們的思想包含“舊教育傳統”的糟粕,對孩子的感受不夠尊重,並強烈呼喚武志紅做訪談嘉賓。在節目中,蔣方舟作為年青一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表“孩子”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觀點。對於她的觀點,同樣也是是譭譽各半。

看著彈幕上的觀眾吵作一團,作為觀眾的我也頗受觸動。以這期節目出發,我們可以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分別從家庭教育的父母角度、家庭教育的孩子角度以及觀眾的角度來進行探討。今天這一篇,我們就先談一談“觀點之爭”這個話題——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觀點的不同,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怎麼從“跟我觀點不同會令我很生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以更具建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

1. 觀點之爭:常常陷入“權力之爭”的陷阱

我們又一次談到了“權力之爭”這個詞,事實上,在生活中,權力之中幾乎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很難覺察。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就是爭奪“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在生活的場景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工作關係中,同事之間,甚至看一檔電視節目,支持哪個嘉賓之間…到處都充斥著權力之爭。

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被別人說自己“說的對”,所以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經常掉進“權力之爭”的陷阱而不自知

覺察一下:當別人和我們的觀點不和,甚至直接對我們提出了否定和批評時,自己是否有惱火、委屈、鬱悶、甚至憤怒等情緒?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表達不同的觀點,還是在和別人爭奪“誰說的對”的權力?

就像之前文章裡講到的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和她爸爸一樣,孩子爸爸對她的管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權力之爭之中——表面上看是在為孩子樹立規則,深層次的原因是接受不了“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挫敗感——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特別惱火,本質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和孩子權力之爭的陷阱中。

在這個節目中,如果放下評判性的觀點,認真的看每一位嘉賓的發言,就會知道,其實他們之間的觀點(包括沒有參加節目的武志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因為如此,武志紅後來針對這期節目發表了一篇微博,而李玫瑾教授也對微博進行了轉發和評論。證明了他們的觀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述而已。一期經過剪輯的節目,時長有限,它絕不可能涵蓋每一個嘉賓的全部觀點的集中和總和,所以,揪住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來討論,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之所以有些人那麼追求“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的感覺,本質上,是因為之前獲得的這種感覺太少了,換言之:在其過往的成長經歷中,自身的自尊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自我價值感偏低——這些進入人格的特質,會成為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當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合的情況時,會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不由自主的維護“我才是對的”的感受。

這類人,一般而言會容易偏激,遇到外界否定時容易情緒激動,惱羞成怒,從而錯失了“看到別人觀點之中的合理性”的可能。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最新一期的《圓桌派》節目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李玫瑾、馬未都和蔣方舟,對教育孩子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嘉賓的發言,我對“彈幕”裡的評論也比較感興趣,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支持李玫瑾、馬未都這種更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觀眾,其中不乏認同“孩子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的,另一類派則認為兩位嘉賓的觀點已經過時,認為他們的思想包含“舊教育傳統”的糟粕,對孩子的感受不夠尊重,並強烈呼喚武志紅做訪談嘉賓。在節目中,蔣方舟作為年青一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表“孩子”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觀點。對於她的觀點,同樣也是是譭譽各半。

看著彈幕上的觀眾吵作一團,作為觀眾的我也頗受觸動。以這期節目出發,我們可以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分別從家庭教育的父母角度、家庭教育的孩子角度以及觀眾的角度來進行探討。今天這一篇,我們就先談一談“觀點之爭”這個話題——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觀點的不同,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怎麼從“跟我觀點不同會令我很生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以更具建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

1. 觀點之爭:常常陷入“權力之爭”的陷阱

我們又一次談到了“權力之爭”這個詞,事實上,在生活中,權力之中幾乎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很難覺察。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就是爭奪“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在生活的場景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工作關係中,同事之間,甚至看一檔電視節目,支持哪個嘉賓之間…到處都充斥著權力之爭。

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被別人說自己“說的對”,所以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經常掉進“權力之爭”的陷阱而不自知

覺察一下:當別人和我們的觀點不和,甚至直接對我們提出了否定和批評時,自己是否有惱火、委屈、鬱悶、甚至憤怒等情緒?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表達不同的觀點,還是在和別人爭奪“誰說的對”的權力?

就像之前文章裡講到的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和她爸爸一樣,孩子爸爸對她的管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權力之爭之中——表面上看是在為孩子樹立規則,深層次的原因是接受不了“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挫敗感——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特別惱火,本質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和孩子權力之爭的陷阱中。

在這個節目中,如果放下評判性的觀點,認真的看每一位嘉賓的發言,就會知道,其實他們之間的觀點(包括沒有參加節目的武志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因為如此,武志紅後來針對這期節目發表了一篇微博,而李玫瑾教授也對微博進行了轉發和評論。證明了他們的觀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述而已。一期經過剪輯的節目,時長有限,它絕不可能涵蓋每一個嘉賓的全部觀點的集中和總和,所以,揪住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來討論,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之所以有些人那麼追求“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的感覺,本質上,是因為之前獲得的這種感覺太少了,換言之:在其過往的成長經歷中,自身的自尊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自我價值感偏低——這些進入人格的特質,會成為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當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合的情況時,會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不由自主的維護“我才是對的”的感受。

這類人,一般而言會容易偏激,遇到外界否定時容易情緒激動,惱羞成怒,從而錯失了“看到別人觀點之中的合理性”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和武志紅兩位老師針對節目發的微博互動

2.觀點之爭:爭論的是“自己的投射”

坦白說,我在看這期圓桌派的時候,也對嘉賓有一些存疑的觀點,但是相比較存疑的觀點,我更希望找到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內容。

李玫瑾教授後來發了一個微博,她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非常認同:“人對外界做判斷時,受制於一個人擁有的先天形式。以前認為,這個先天形式是人生而具有的智商或者慧性悟力,現在我覺得:先天形式還應該包括一個人已經過去了的先前經歷。當不同的人對一種現象、或本應只一個內涵的概念,卻做出南轅北轍的理解,原因就在於這種先天形式的不同,確切的說,人的經歷、成長背景、所處環境的差異可導致對一個概念不同的具象,不同的理解,甚至感受”。“這,就是社會多元化的原因。所以有人追求對與錯的結果,在我看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每一種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背景?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人性,明白心理問題的由來”。

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天環境的首要環境,就是來自養育者(一般是父母)的家庭環境,而一個人在6歲之前,核心人格就基本確立了

所以,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的判斷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一樣,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背後是情緒,情緒背後是需要,需要背後是認知,而認知,多半來自經驗

每個人的經驗(經歷)不同,所以,ta的認知一定是有區別的。就像馬未都曾不止一次提到過在他小時候,所有的孩子都捱打,以至於“整個樓道都是一片哭嚎之聲”,他曾開玩笑說:“我爹跟我交流的方式就是扇我一巴掌”。所以,他對使用“打孩子”這種方式樹立規則並不認為有太過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就沒有體驗到什麼傷害,相反,他和他父親的關係還非常親近。而那些認為他說的話“過時”、“胡扯”並且憤憤不平的人,很顯然,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被使用了例如打罵等方式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傷害感和心理問題的人。

爭論的貌似是“觀點”,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投射了自己的經驗、認知和感受之後的觀點”。當一個“觀點”脫離了原本的含義,而帶有了“人”的色彩,就很難在爭論時保持客觀的態度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觀點和我們不同,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如果我們在“觀點”上附加了自己的感受,情感,自尊心,自我價值感…那麼觀點就不再是觀點了,而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之爭

所以,到底是“觀點”,還是“我的觀點”,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而能否分清楚這個區別,就決定了在觀點不同時,我們會採取什麼態度。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最新一期的《圓桌派》節目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李玫瑾、馬未都和蔣方舟,對教育孩子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嘉賓的發言,我對“彈幕”裡的評論也比較感興趣,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支持李玫瑾、馬未都這種更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觀眾,其中不乏認同“孩子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的,另一類派則認為兩位嘉賓的觀點已經過時,認為他們的思想包含“舊教育傳統”的糟粕,對孩子的感受不夠尊重,並強烈呼喚武志紅做訪談嘉賓。在節目中,蔣方舟作為年青一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表“孩子”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觀點。對於她的觀點,同樣也是是譭譽各半。

看著彈幕上的觀眾吵作一團,作為觀眾的我也頗受觸動。以這期節目出發,我們可以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分別從家庭教育的父母角度、家庭教育的孩子角度以及觀眾的角度來進行探討。今天這一篇,我們就先談一談“觀點之爭”這個話題——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觀點的不同,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怎麼從“跟我觀點不同會令我很生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以更具建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

1. 觀點之爭:常常陷入“權力之爭”的陷阱

我們又一次談到了“權力之爭”這個詞,事實上,在生活中,權力之中幾乎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很難覺察。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就是爭奪“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在生活的場景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工作關係中,同事之間,甚至看一檔電視節目,支持哪個嘉賓之間…到處都充斥著權力之爭。

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被別人說自己“說的對”,所以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經常掉進“權力之爭”的陷阱而不自知

覺察一下:當別人和我們的觀點不和,甚至直接對我們提出了否定和批評時,自己是否有惱火、委屈、鬱悶、甚至憤怒等情緒?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表達不同的觀點,還是在和別人爭奪“誰說的對”的權力?

就像之前文章裡講到的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和她爸爸一樣,孩子爸爸對她的管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權力之爭之中——表面上看是在為孩子樹立規則,深層次的原因是接受不了“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挫敗感——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特別惱火,本質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和孩子權力之爭的陷阱中。

在這個節目中,如果放下評判性的觀點,認真的看每一位嘉賓的發言,就會知道,其實他們之間的觀點(包括沒有參加節目的武志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因為如此,武志紅後來針對這期節目發表了一篇微博,而李玫瑾教授也對微博進行了轉發和評論。證明了他們的觀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述而已。一期經過剪輯的節目,時長有限,它絕不可能涵蓋每一個嘉賓的全部觀點的集中和總和,所以,揪住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來討論,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之所以有些人那麼追求“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的感覺,本質上,是因為之前獲得的這種感覺太少了,換言之:在其過往的成長經歷中,自身的自尊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自我價值感偏低——這些進入人格的特質,會成為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當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合的情況時,會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不由自主的維護“我才是對的”的感受。

這類人,一般而言會容易偏激,遇到外界否定時容易情緒激動,惱羞成怒,從而錯失了“看到別人觀點之中的合理性”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和武志紅兩位老師針對節目發的微博互動

2.觀點之爭:爭論的是“自己的投射”

坦白說,我在看這期圓桌派的時候,也對嘉賓有一些存疑的觀點,但是相比較存疑的觀點,我更希望找到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內容。

李玫瑾教授後來發了一個微博,她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非常認同:“人對外界做判斷時,受制於一個人擁有的先天形式。以前認為,這個先天形式是人生而具有的智商或者慧性悟力,現在我覺得:先天形式還應該包括一個人已經過去了的先前經歷。當不同的人對一種現象、或本應只一個內涵的概念,卻做出南轅北轍的理解,原因就在於這種先天形式的不同,確切的說,人的經歷、成長背景、所處環境的差異可導致對一個概念不同的具象,不同的理解,甚至感受”。“這,就是社會多元化的原因。所以有人追求對與錯的結果,在我看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每一種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背景?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人性,明白心理問題的由來”。

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天環境的首要環境,就是來自養育者(一般是父母)的家庭環境,而一個人在6歲之前,核心人格就基本確立了

所以,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的判斷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一樣,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背後是情緒,情緒背後是需要,需要背後是認知,而認知,多半來自經驗

每個人的經驗(經歷)不同,所以,ta的認知一定是有區別的。就像馬未都曾不止一次提到過在他小時候,所有的孩子都捱打,以至於“整個樓道都是一片哭嚎之聲”,他曾開玩笑說:“我爹跟我交流的方式就是扇我一巴掌”。所以,他對使用“打孩子”這種方式樹立規則並不認為有太過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就沒有體驗到什麼傷害,相反,他和他父親的關係還非常親近。而那些認為他說的話“過時”、“胡扯”並且憤憤不平的人,很顯然,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被使用了例如打罵等方式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傷害感和心理問題的人。

爭論的貌似是“觀點”,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投射了自己的經驗、認知和感受之後的觀點”。當一個“觀點”脫離了原本的含義,而帶有了“人”的色彩,就很難在爭論時保持客觀的態度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觀點和我們不同,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如果我們在“觀點”上附加了自己的感受,情感,自尊心,自我價值感…那麼觀點就不再是觀點了,而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之爭

所以,到底是“觀點”,還是“我的觀點”,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而能否分清楚這個區別,就決定了在觀點不同時,我們會採取什麼態度。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教授微博截圖

3. 如何理性的面對各種差異,做到堅定而平和?

差異不是用於製造衝突的,而是用於製造和諧的——這句話是曾奇峰老師說的,我頗以為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一對感情破裂的夫妻,妻子對丈夫一通抱怨,訴說彼此之間的差異有多麼巨大。這時候,曾老師問了她一個問題:你知道你和丈夫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妻子懵圈,最後曾老師說:你們最大的差異是性別差異。一個男人,一個女人,試問,還有比這個差異更大的差異嗎?

所以,差異從來不是用來製造衝突的,反而,是用來製造和諧的

看看大自然有多少種生物,每種生物有多少種形態,就知道原本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恰恰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不同,這個世界才如此的豐富和富有創造性。否則,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實在是一個太可怕的事情了。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差異本身不是問題,但是把差異附加上自己的價值,差異就變成了問題。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原點:讓觀點只是觀點。這也是我們之前經常說的:要把“事”和“人”之間,拆分清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這個問題。

① 盲人摸象vs元認知能力

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個人都知道,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爭論時,常常是對方的某一個觀點我們不贊成,並因此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所以,讓自己避免進入爭論陷阱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從盲人摸象的局部思維中跳出來,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對方

比如說,在這期訪談中,最引發爭議的,是兩位專家關於是否要懲罰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方式來為孩子樹立規則上。如果這個“點”曾經深深的傷害過我們,我們就會對持有這個觀點的“人”發起進攻,發洩自己的憤怒。

但是,如果冷靜下來,我們就可以看一看:我們的理解,是否100%的還原了嘉賓本人的真實的觀點,嘉賓是如我們憤怒的那樣,認為“孩子就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認為“懲罰”只是管理孩子的方式之一,並且在使用懲罰手段時,是需要有必要的使用環境的?

很多時候,之所以觀點不同能激發我們的情緒,恰恰是因為我們的理解的,和實際對方表達的,並不是同樣的內容——當對方表達了一個觀點A,經過我們頭腦的加工之後,可能就變成了B,而我們對B有著深切的憤怒情緒。這就是之前我們反覆提到的情緒ABC理論對事物的解讀,決定了我們之後的認知和行為

李玫瑾在隨後的微博中這樣寫道:“我在節目的原話中說過,我不主張打孩子,也不主張訓斥孩子,我講課中提到如何對孩子說不,提到過無言自威,即給孩子情緒發洩的時間,和善而堅定。但是我主張要有挫折教育,因為你的孩子長大後會走向社會,而社會就是叢林。”

馬未都在節目中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打”不是目的,更不主張亂打,發洩父母自身情緒的打,而是懲戒的一種方式。

元認知能力: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它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成分。簡單說,就是跳出當下事件,站在“天花板”上俯瞰全局的能力

當我們一旦跳出了具體的爭執,也就同時意味著跳出了自己的偏執,跳出了自己可能的盲人摸象式的模式,意味著我們能夠以更清晰、冷靜的視角去審視觀點之爭,而不被激烈的情緒捲入,陷入到權力之爭中

所以,再遇到讓我們氣憤不已的觀點之爭時,不妨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仔細看看事情的全貌,增加了“暫停鍵”這個有意識的自我反應模式之後,我們就多了幾分避免以偏概全的可能。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最新一期的《圓桌派》節目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李玫瑾、馬未都和蔣方舟,對教育孩子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嘉賓的發言,我對“彈幕”裡的評論也比較感興趣,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支持李玫瑾、馬未都這種更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觀眾,其中不乏認同“孩子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的,另一類派則認為兩位嘉賓的觀點已經過時,認為他們的思想包含“舊教育傳統”的糟粕,對孩子的感受不夠尊重,並強烈呼喚武志紅做訪談嘉賓。在節目中,蔣方舟作為年青一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表“孩子”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觀點。對於她的觀點,同樣也是是譭譽各半。

看著彈幕上的觀眾吵作一團,作為觀眾的我也頗受觸動。以這期節目出發,我們可以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分別從家庭教育的父母角度、家庭教育的孩子角度以及觀眾的角度來進行探討。今天這一篇,我們就先談一談“觀點之爭”這個話題——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觀點的不同,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怎麼從“跟我觀點不同會令我很生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以更具建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

1. 觀點之爭:常常陷入“權力之爭”的陷阱

我們又一次談到了“權力之爭”這個詞,事實上,在生活中,權力之中幾乎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很難覺察。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就是爭奪“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在生活的場景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工作關係中,同事之間,甚至看一檔電視節目,支持哪個嘉賓之間…到處都充斥著權力之爭。

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被別人說自己“說的對”,所以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經常掉進“權力之爭”的陷阱而不自知

覺察一下:當別人和我們的觀點不和,甚至直接對我們提出了否定和批評時,自己是否有惱火、委屈、鬱悶、甚至憤怒等情緒?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表達不同的觀點,還是在和別人爭奪“誰說的對”的權力?

就像之前文章裡講到的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和她爸爸一樣,孩子爸爸對她的管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權力之爭之中——表面上看是在為孩子樹立規則,深層次的原因是接受不了“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挫敗感——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特別惱火,本質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和孩子權力之爭的陷阱中。

在這個節目中,如果放下評判性的觀點,認真的看每一位嘉賓的發言,就會知道,其實他們之間的觀點(包括沒有參加節目的武志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因為如此,武志紅後來針對這期節目發表了一篇微博,而李玫瑾教授也對微博進行了轉發和評論。證明了他們的觀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述而已。一期經過剪輯的節目,時長有限,它絕不可能涵蓋每一個嘉賓的全部觀點的集中和總和,所以,揪住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來討論,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之所以有些人那麼追求“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的感覺,本質上,是因為之前獲得的這種感覺太少了,換言之:在其過往的成長經歷中,自身的自尊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自我價值感偏低——這些進入人格的特質,會成為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當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合的情況時,會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不由自主的維護“我才是對的”的感受。

這類人,一般而言會容易偏激,遇到外界否定時容易情緒激動,惱羞成怒,從而錯失了“看到別人觀點之中的合理性”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和武志紅兩位老師針對節目發的微博互動

2.觀點之爭:爭論的是“自己的投射”

坦白說,我在看這期圓桌派的時候,也對嘉賓有一些存疑的觀點,但是相比較存疑的觀點,我更希望找到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內容。

李玫瑾教授後來發了一個微博,她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非常認同:“人對外界做判斷時,受制於一個人擁有的先天形式。以前認為,這個先天形式是人生而具有的智商或者慧性悟力,現在我覺得:先天形式還應該包括一個人已經過去了的先前經歷。當不同的人對一種現象、或本應只一個內涵的概念,卻做出南轅北轍的理解,原因就在於這種先天形式的不同,確切的說,人的經歷、成長背景、所處環境的差異可導致對一個概念不同的具象,不同的理解,甚至感受”。“這,就是社會多元化的原因。所以有人追求對與錯的結果,在我看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每一種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背景?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人性,明白心理問題的由來”。

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天環境的首要環境,就是來自養育者(一般是父母)的家庭環境,而一個人在6歲之前,核心人格就基本確立了

所以,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的判斷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一樣,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背後是情緒,情緒背後是需要,需要背後是認知,而認知,多半來自經驗

每個人的經驗(經歷)不同,所以,ta的認知一定是有區別的。就像馬未都曾不止一次提到過在他小時候,所有的孩子都捱打,以至於“整個樓道都是一片哭嚎之聲”,他曾開玩笑說:“我爹跟我交流的方式就是扇我一巴掌”。所以,他對使用“打孩子”這種方式樹立規則並不認為有太過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就沒有體驗到什麼傷害,相反,他和他父親的關係還非常親近。而那些認為他說的話“過時”、“胡扯”並且憤憤不平的人,很顯然,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被使用了例如打罵等方式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傷害感和心理問題的人。

爭論的貌似是“觀點”,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投射了自己的經驗、認知和感受之後的觀點”。當一個“觀點”脫離了原本的含義,而帶有了“人”的色彩,就很難在爭論時保持客觀的態度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觀點和我們不同,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如果我們在“觀點”上附加了自己的感受,情感,自尊心,自我價值感…那麼觀點就不再是觀點了,而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之爭

所以,到底是“觀點”,還是“我的觀點”,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而能否分清楚這個區別,就決定了在觀點不同時,我們會採取什麼態度。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教授微博截圖

3. 如何理性的面對各種差異,做到堅定而平和?

差異不是用於製造衝突的,而是用於製造和諧的——這句話是曾奇峰老師說的,我頗以為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一對感情破裂的夫妻,妻子對丈夫一通抱怨,訴說彼此之間的差異有多麼巨大。這時候,曾老師問了她一個問題:你知道你和丈夫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妻子懵圈,最後曾老師說:你們最大的差異是性別差異。一個男人,一個女人,試問,還有比這個差異更大的差異嗎?

所以,差異從來不是用來製造衝突的,反而,是用來製造和諧的

看看大自然有多少種生物,每種生物有多少種形態,就知道原本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恰恰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不同,這個世界才如此的豐富和富有創造性。否則,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實在是一個太可怕的事情了。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差異本身不是問題,但是把差異附加上自己的價值,差異就變成了問題。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原點:讓觀點只是觀點。這也是我們之前經常說的:要把“事”和“人”之間,拆分清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這個問題。

① 盲人摸象vs元認知能力

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個人都知道,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爭論時,常常是對方的某一個觀點我們不贊成,並因此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所以,讓自己避免進入爭論陷阱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從盲人摸象的局部思維中跳出來,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對方

比如說,在這期訪談中,最引發爭議的,是兩位專家關於是否要懲罰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方式來為孩子樹立規則上。如果這個“點”曾經深深的傷害過我們,我們就會對持有這個觀點的“人”發起進攻,發洩自己的憤怒。

但是,如果冷靜下來,我們就可以看一看:我們的理解,是否100%的還原了嘉賓本人的真實的觀點,嘉賓是如我們憤怒的那樣,認為“孩子就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認為“懲罰”只是管理孩子的方式之一,並且在使用懲罰手段時,是需要有必要的使用環境的?

很多時候,之所以觀點不同能激發我們的情緒,恰恰是因為我們的理解的,和實際對方表達的,並不是同樣的內容——當對方表達了一個觀點A,經過我們頭腦的加工之後,可能就變成了B,而我們對B有著深切的憤怒情緒。這就是之前我們反覆提到的情緒ABC理論對事物的解讀,決定了我們之後的認知和行為

李玫瑾在隨後的微博中這樣寫道:“我在節目的原話中說過,我不主張打孩子,也不主張訓斥孩子,我講課中提到如何對孩子說不,提到過無言自威,即給孩子情緒發洩的時間,和善而堅定。但是我主張要有挫折教育,因為你的孩子長大後會走向社會,而社會就是叢林。”

馬未都在節目中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打”不是目的,更不主張亂打,發洩父母自身情緒的打,而是懲戒的一種方式。

元認知能力: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它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成分。簡單說,就是跳出當下事件,站在“天花板”上俯瞰全局的能力

當我們一旦跳出了具體的爭執,也就同時意味著跳出了自己的偏執,跳出了自己可能的盲人摸象式的模式,意味著我們能夠以更清晰、冷靜的視角去審視觀點之爭,而不被激烈的情緒捲入,陷入到權力之爭中

所以,再遇到讓我們氣憤不已的觀點之爭時,不妨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仔細看看事情的全貌,增加了“暫停鍵”這個有意識的自我反應模式之後,我們就多了幾分避免以偏概全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② 非黑即白vs灰度思維

很多人容易陷入觀點之爭,還有一個認知方面的重要原因。

在我們過去的認知層面裡,多數是“唯一論者”,也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要麼“是”,要麼“不是”,沒有中間地帶。就好像以前我們總是說:真理只有一個,而謬誤則有千千萬萬——既然真理只有一個,那自然,我們都很希望自己是掌握真理的那一方,自然,別人就是錯的

事實上,我們現在處在“後現代社會”,而後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真理多元化”。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真理。Ta的真理哪怕和別人的真理相沖突都無所謂,我們依然可以彼此尊重,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彼此認為自己擁有真理的人互相之間打的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就像哥白尼和託普勒,他們兩個人的觀點,一個是日心說,一個是地心說,在後現代社會,我們認為他們都是對的,不管哪種學說,都有一系列的公式對論點進行支撐,我們最終選擇日心說,是因為它的公式更加優雅、更簡潔,僅此而已。

任正非曾經說:“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者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是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追求確定感”是人的本性,我們都需要確定的東西來帶給自己一種心理上的保證,所以,黑或者白,對或者錯這種評判性思維就根植於我們的腦子,就像很多人明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了困惑,卻為什麼不願意思考,而更願意討要一個方法一樣,因為相比不確定的“思考”,“ 方法”是更確定的。但是正如任正非所說“一個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度中脫穎而出的,方向是隨時間和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的思維,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思維模式,它會極大的桎梏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忽略感受,而進入到頭腦的對錯標準的陷阱中,它最直接的壞處是:會導致人走向自我封閉,只能聽見自己想聽的話,把不符合自己思維的東西自動屏蔽

曾經一位哲人說過:檢驗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所以,從認知層面察自己的思維是否固著,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及時的反思,也是一個能有效避免將“觀點之爭”走向“權力之爭”的方法。

最後的最後,我想再次重申:個人成長和人格完善需要從點滴做起,從覺察開始,覺察自己是否有面對觀點不同的現象有情緒過於激動的反應?在覺察中不斷的反思和自我成長,最終成為一個人格更加成熟,面對“差異”時更加能夠欣然接受的人。

"

生活中,我們最常掉入的陷阱是:本來只是觀點不同,但最終卻變成了“必須爭出誰對誰錯”的權力之爭,為什麼我們對於別人不認可我們的觀點那麼惱火?又該如何擺脫這種情緒陷阱的控制,成為一個內心堅定又淡定的人呢?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最新一期的《圓桌派》節目請來了三位嘉賓,分別是李玫瑾、馬未都和蔣方舟,對教育孩子這個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除了嘉賓的發言,我對“彈幕”裡的評論也比較感興趣,大體上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支持李玫瑾、馬未都這種更符合“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觀眾,其中不乏認同“孩子該打就得打”這個觀點的,另一類派則認為兩位嘉賓的觀點已經過時,認為他們的思想包含“舊教育傳統”的糟粕,對孩子的感受不夠尊重,並強烈呼喚武志紅做訪談嘉賓。在節目中,蔣方舟作為年青一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代表“孩子”的角度提出了很多觀點。對於她的觀點,同樣也是是譭譽各半。

看著彈幕上的觀眾吵作一團,作為觀眾的我也頗受觸動。以這期節目出發,我們可以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分別從家庭教育的父母角度、家庭教育的孩子角度以及觀眾的角度來進行探討。今天這一篇,我們就先談一談“觀點之爭”這個話題——在人際關係中,發生了觀點的不同,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們怎麼從“跟我觀點不同會令我很生氣”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以更具建設性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不同?

1. 觀點之爭:常常陷入“權力之爭”的陷阱

我們又一次談到了“權力之爭”這個詞,事實上,在生活中,權力之中幾乎無處不在,但同時又很難覺察。所謂權力之爭,簡單說就是爭奪“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在生活的場景中,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工作關係中,同事之間,甚至看一檔電視節目,支持哪個嘉賓之間…到處都充斥著權力之爭。

每個人都想“說了算”,每個人都想被別人說自己“說的對”,所以正因如此,我們才會經常掉進“權力之爭”的陷阱而不自知

覺察一下:當別人和我們的觀點不和,甚至直接對我們提出了否定和批評時,自己是否有惱火、委屈、鬱悶、甚至憤怒等情緒?就可以清晰的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是在表達不同的觀點,還是在和別人爭奪“誰說的對”的權力?

就像之前文章裡講到的那個扔香蕉皮的小孩和她爸爸一樣,孩子爸爸對她的管教,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權力之爭之中——表面上看是在為孩子樹立規則,深層次的原因是接受不了“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挫敗感——事實上,很多父母對“孩子不聽話”這件事特別惱火,本質上也是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和孩子權力之爭的陷阱中。

在這個節目中,如果放下評判性的觀點,認真的看每一位嘉賓的發言,就會知道,其實他們之間的觀點(包括沒有參加節目的武志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正因為如此,武志紅後來針對這期節目發表了一篇微博,而李玫瑾教授也對微博進行了轉發和評論。證明了他們的觀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家庭教育進行了闡述而已。一期經過剪輯的節目,時長有限,它絕不可能涵蓋每一個嘉賓的全部觀點的集中和總和,所以,揪住其中一句話或者一個觀點來討論,本身就是有失偏頗的。

之所以有些人那麼追求“誰說了算”或者“誰說的對”的感覺,本質上,是因為之前獲得的這種感覺太少了,換言之:在其過往的成長經歷中,自身的自尊水平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自我價值感偏低——這些進入人格的特質,會成為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當遇到和自己觀點不合的情況時,會很容易陷入權力之爭,不由自主的維護“我才是對的”的感受。

這類人,一般而言會容易偏激,遇到外界否定時容易情緒激動,惱羞成怒,從而錯失了“看到別人觀點之中的合理性”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和武志紅兩位老師針對節目發的微博互動

2.觀點之爭:爭論的是“自己的投射”

坦白說,我在看這期圓桌派的時候,也對嘉賓有一些存疑的觀點,但是相比較存疑的觀點,我更希望找到有價值和值得思考的內容。

李玫瑾教授後來發了一個微博,她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我非常認同:“人對外界做判斷時,受制於一個人擁有的先天形式。以前認為,這個先天形式是人生而具有的智商或者慧性悟力,現在我覺得:先天形式還應該包括一個人已經過去了的先前經歷。當不同的人對一種現象、或本應只一個內涵的概念,卻做出南轅北轍的理解,原因就在於這種先天形式的不同,確切的說,人的經歷、成長背景、所處環境的差異可導致對一個概念不同的具象,不同的理解,甚至感受”。“這,就是社會多元化的原因。所以有人追求對與錯的結果,在我看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每一種看法出於什麼樣的背景?這樣,才能真正的理解人性,明白心理問題的由來”。

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後天環境的首要環境,就是來自養育者(一般是父母)的家庭環境,而一個人在6歲之前,核心人格就基本確立了

所以,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言,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事物的判斷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此刻正在看文章的你一樣,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行為背後是情緒,情緒背後是需要,需要背後是認知,而認知,多半來自經驗

每個人的經驗(經歷)不同,所以,ta的認知一定是有區別的。就像馬未都曾不止一次提到過在他小時候,所有的孩子都捱打,以至於“整個樓道都是一片哭嚎之聲”,他曾開玩笑說:“我爹跟我交流的方式就是扇我一巴掌”。所以,他對使用“打孩子”這種方式樹立規則並不認為有太過嚴重的傷害——因為他就沒有體驗到什麼傷害,相反,他和他父親的關係還非常親近。而那些認為他說的話“過時”、“胡扯”並且憤憤不平的人,很顯然,是在成長過程中,因為被使用了例如打罵等方式教育,產生了嚴重的傷害感和心理問題的人。

爭論的貌似是“觀點”,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投射了自己的經驗、認知和感受之後的觀點”。當一個“觀點”脫離了原本的含義,而帶有了“人”的色彩,就很難在爭論時保持客觀的態度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只是觀點和我們不同,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如果我們在“觀點”上附加了自己的感受,情感,自尊心,自我價值感…那麼觀點就不再是觀點了,而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之爭

所以,到底是“觀點”,還是“我的觀點”,這裡面有很大的區別。而能否分清楚這個區別,就決定了在觀點不同時,我們會採取什麼態度。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李玫瑾教授微博截圖

3. 如何理性的面對各種差異,做到堅定而平和?

差異不是用於製造衝突的,而是用於製造和諧的——這句話是曾奇峰老師說的,我頗以為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舉了一個例子:一對感情破裂的夫妻,妻子對丈夫一通抱怨,訴說彼此之間的差異有多麼巨大。這時候,曾老師問了她一個問題:你知道你和丈夫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妻子懵圈,最後曾老師說:你們最大的差異是性別差異。一個男人,一個女人,試問,還有比這個差異更大的差異嗎?

所以,差異從來不是用來製造衝突的,反而,是用來製造和諧的

看看大自然有多少種生物,每種生物有多少種形態,就知道原本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恰恰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不同,這個世界才如此的豐富和富有創造性。否則,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實在是一個太可怕的事情了。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差異本身不是問題,但是把差異附加上自己的價值,差異就變成了問題。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原點:讓觀點只是觀點。這也是我們之前經常說的:要把“事”和“人”之間,拆分清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非常困難。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這個問題。

① 盲人摸象vs元認知能力

盲人摸象的故事每個人都知道,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爭論時,常常是對方的某一個觀點我們不贊成,並因此激發了自己的情緒反應。所以,讓自己避免進入爭論陷阱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從盲人摸象的局部思維中跳出來,以更加全面的視角去看待對方

比如說,在這期訪談中,最引發爭議的,是兩位專家關於是否要懲罰孩子,甚至打孩子的方式來為孩子樹立規則上。如果這個“點”曾經深深的傷害過我們,我們就會對持有這個觀點的“人”發起進攻,發洩自己的憤怒。

但是,如果冷靜下來,我們就可以看一看:我們的理解,是否100%的還原了嘉賓本人的真實的觀點,嘉賓是如我們憤怒的那樣,認為“孩子就得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認為“懲罰”只是管理孩子的方式之一,並且在使用懲罰手段時,是需要有必要的使用環境的?

很多時候,之所以觀點不同能激發我們的情緒,恰恰是因為我們的理解的,和實際對方表達的,並不是同樣的內容——當對方表達了一個觀點A,經過我們頭腦的加工之後,可能就變成了B,而我們對B有著深切的憤怒情緒。這就是之前我們反覆提到的情緒ABC理論對事物的解讀,決定了我們之後的認知和行為

李玫瑾在隨後的微博中這樣寫道:“我在節目的原話中說過,我不主張打孩子,也不主張訓斥孩子,我講課中提到如何對孩子說不,提到過無言自威,即給孩子情緒發洩的時間,和善而堅定。但是我主張要有挫折教育,因為你的孩子長大後會走向社會,而社會就是叢林。”

馬未都在節目中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打”不是目的,更不主張亂打,發洩父母自身情緒的打,而是懲戒的一種方式。

元認知能力:是對認知的認知,是個體對自己的認知加工過程的自我覺察、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與自我調節,它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個成分。簡單說,就是跳出當下事件,站在“天花板”上俯瞰全局的能力

當我們一旦跳出了具體的爭執,也就同時意味著跳出了自己的偏執,跳出了自己可能的盲人摸象式的模式,意味著我們能夠以更清晰、冷靜的視角去審視觀點之爭,而不被激烈的情緒捲入,陷入到權力之爭中

所以,再遇到讓我們氣憤不已的觀點之爭時,不妨讓自己先冷靜下來,仔細看看事情的全貌,增加了“暫停鍵”這個有意識的自我反應模式之後,我們就多了幾分避免以偏概全的可能。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② 非黑即白vs灰度思維

很多人容易陷入觀點之爭,還有一個認知方面的重要原因。

在我們過去的認知層面裡,多數是“唯一論者”,也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要麼“是”,要麼“不是”,沒有中間地帶。就好像以前我們總是說:真理只有一個,而謬誤則有千千萬萬——既然真理只有一個,那自然,我們都很希望自己是掌握真理的那一方,自然,別人就是錯的

事實上,我們現在處在“後現代社會”,而後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真理多元化”。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真理。Ta的真理哪怕和別人的真理相沖突都無所謂,我們依然可以彼此尊重,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彼此認為自己擁有真理的人互相之間打的屍骨成山,血流成河。就像哥白尼和託普勒,他們兩個人的觀點,一個是日心說,一個是地心說,在後現代社會,我們認為他們都是對的,不管哪種學說,都有一系列的公式對論點進行支撐,我們最終選擇日心說,是因為它的公式更加優雅、更簡潔,僅此而已。

任正非曾經說:“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者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是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追求確定感”是人的本性,我們都需要確定的東西來帶給自己一種心理上的保證,所以,黑或者白,對或者錯這種評判性思維就根植於我們的腦子,就像很多人明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了困惑,卻為什麼不願意思考,而更願意討要一個方法一樣,因為相比不確定的“思考”,“ 方法”是更確定的。但是正如任正非所說“一個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度中脫穎而出的,方向是隨時間和空間而變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並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的思維,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思維模式,它會極大的桎梏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忽略感受,而進入到頭腦的對錯標準的陷阱中,它最直接的壞處是:會導致人走向自我封閉,只能聽見自己想聽的話,把不符合自己思維的東西自動屏蔽

曾經一位哲人說過:檢驗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能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所以,從認知層面察自己的思維是否固著,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及時的反思,也是一個能有效避免將“觀點之爭”走向“權力之爭”的方法。

最後的最後,我想再次重申:個人成長和人格完善需要從點滴做起,從覺察開始,覺察自己是否有面對觀點不同的現象有情緒過於激動的反應?在覺察中不斷的反思和自我成長,最終成為一個人格更加成熟,面對“差異”時更加能夠欣然接受的人。

“我說的不對?胡扯!”:觀點不同,你為什麼會那麼大火氣?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天蠍女,感性與理性並存,厭惡偽、毒雞湯,熱衷深度剖析,專注個人成長。享受直面真實的“痛”與“樂”。熱愛心理學,望以個人微小之力為火種,燃心理學之大火。歡迎互動,歡迎點贊,歡迎打賞,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