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其人!

對於李鴻章,流傳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宰相合肥天下瘦”,這一句話包涵太多內容,說明了李鴻章的職位,具有當朝宰相的權勢,來自安徽合肥,而且積聚了大量的財富。但是真正讓世人知曉的幾點莫過於他是晚清重臣,最有權勢的官員之一,平定了太平軍,發起了洋務運動,最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

李鴻章其人!

李鴻章

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對他的評價始終在功大於過和過大於功之間徘徊。終究還是用李鴻章自己的一句話來描述“大清的裱糊匠”更為貼切。

李鴻章字漸甫,號少荃。安徽合肥人,世人多稱“李中堂”,因排行老二,故民間又稱“李二先生”。從小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很強,25歲時便中進士,成為大清三十年內會試最為年輕的得中者。這也讓他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從此以後,李鴻章仕途一路扶搖。從咸豐三年的正七品編修到咸豐八年的三品按察使銜候補道,不到五年的時間,官升七級。

這樣的成功,並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如果不是天資聰穎,不是能力很強,有幾人能做到呢?在這個一路高升的路上,他也有很重要的思考,是這樣繼續,還是換條路重來?

李鴻章其人!

曾國藩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咸豐九年,即公元1859年,李鴻章辭去官務,於十二月奔赴江西建昌,到老師曾國藩門下當幕僚,負責起草文書。而此時,正當湘軍三河之戰剛剛失敗,急需要有能力有才幹的人加入。所以曾國藩對於李鴻章的加入是異常興奮的。這也為李鴻章之後道路,開拓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兩年後,即咸豐十一年,李鴻章回鄉組建了後來成為大清軍隊柱石之稱的淮軍,經過李鴻章一系列的籌劃,不僅取得地方團練的加入,還收納了父親李文安的一些老部下,並於次年,即同治元年,在安慶接受曾國藩的檢閱,正式投入到對太平軍的戰鬥中。由於先前在曾國藩湘軍的磨練,使一介書生李鴻章已經掌握了相當好的治軍本領,成功攻克蘇南地區,收復了大片被太平軍佔領的土地。

李鴻章其人!

李鴻章


因為平定有功,很快被曾國藩保舉為江蘇巡撫,從這一刻開始,李鴻章的仕途再次坐上了直升飛機。1864年,41歲,被賜封一等伯爵。1866年,43歲,剿捻有功,獲賞黃馬褂。1868年,45歲,官升為太子太保銜、湖廣總督;成為封疆大吏。1870年,47歲,李鴻章調補直隸總督;是大清9位封疆大臣之首。1873年,50歲,李鴻章正式補授武英殿大學士,正式成為全大清漢官之首。

開辦洋務,創建海軍,強調海防,成為主持大清洋務運動的最重要的外交家。正是這樣的背景,如果1894年,李鴻章不幸去世,那麼留在史冊裡的李鴻章,相對來說是一個很成功的中興之臣,可能會配享太廟。但是就是甲午海戰爆發,簽訂了《馬關條約》,這個讓中國大部分國民,尤其是知識分子感覺受到了侮辱,但由於忠君愛國的儒家思維限制,將所有矛頭指向,這位“李中堂”。

李鴻章其人!

馬關條約


當然,之後的《辛丑條約》的簽訂,更是讓這位“李中堂”背上了千古罵名。深不知這裡面這位中堂大人費勁多小心機,一心挽回朝廷的損失。減輕朝廷其實就是百姓的負擔。

在屈辱的浪頭裡,這位“裱糊匠”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揹著千古罵名,含恨和愧而終。在大清這艘被內外夾擊,已經千瘡百孔的木船上,他已經是盡了努力的,傳統的經學給了他“經世致用”的為官哲學,也束縛了它思維。在新舊之間的掙扎,消耗了這位原本聰穎,發憤圖強但又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中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