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般人的感覺裡,反腐一般是針對文官,較少針對武官,更少針對將軍大帥一級。這其實是錯覺,要是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據北宋真宗時編修的《冊府元龜》上的記載,從秦朝到唐末五代止,被查處和揭發的貪官有460名。其中,“宰輔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宰相級貪官,共計29名;而“將帥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將帥級貪官多達74名,高級將帥被查處數量是高級文臣被查處數量的2.5倍。

縱觀歷史,歷朝軍隊的違法腐敗是驚人的,比如明朝軍隊的違法腐敗就相當觸目驚心,就像地方官員買官賣官一樣,軍隊裡也可以買官賣官。錢還不只是可以買官帽,還可以“買閒”,就是說你不想參加訓練,比如搞急行軍幾十公里之類,太累吃不消,沒事,你交錢就可以免於訓練,呆在軍營睡大覺,或是逛窯子都可以。再有就是給土匪黑社會當保護傘,比如私販食鹽是違法的,沒事,軍隊抽出一支小部隊給鹽販子做保鏢,《皇明條法事類纂》提到軍官“往往接受鹽徒財物,護送私鹽出境”。

各級官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軍用物資也很普遍,如談遷在《國榷》中記載,天啟年間,山海關“營房每間價六金,鎮將侵克費不五六錢;馬料芻克,十扣其半”。這是佔物,還有占人呢,把士兵當成自己的私人勞動工具使用也很尋常,在當時叫“佔役”。葉盛《劾內官弓勝疏》講到,景泰年間,有軍官調發軍士為自己管理屯田,也有驅使士兵為自己建房造屋當苦力,這顯然是貪腐的一種。至於那些老得掉牙的剋扣士兵糧餉,“吃空餉”、“吃人頭費”,就更多了。

整治軍隊違法腐敗,要“擒賊先擒王”,先要把將軍拿下。要是軍隊將領還有政治企圖的話,除非帝王無力出手,有能力者一定會將其掀落馬下。下面以三個古代落馬將軍為例加以說明。

"

在一般人的感覺裡,反腐一般是針對文官,較少針對武官,更少針對將軍大帥一級。這其實是錯覺,要是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據北宋真宗時編修的《冊府元龜》上的記載,從秦朝到唐末五代止,被查處和揭發的貪官有460名。其中,“宰輔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宰相級貪官,共計29名;而“將帥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將帥級貪官多達74名,高級將帥被查處數量是高級文臣被查處數量的2.5倍。

縱觀歷史,歷朝軍隊的違法腐敗是驚人的,比如明朝軍隊的違法腐敗就相當觸目驚心,就像地方官員買官賣官一樣,軍隊裡也可以買官賣官。錢還不只是可以買官帽,還可以“買閒”,就是說你不想參加訓練,比如搞急行軍幾十公里之類,太累吃不消,沒事,你交錢就可以免於訓練,呆在軍營睡大覺,或是逛窯子都可以。再有就是給土匪黑社會當保護傘,比如私販食鹽是違法的,沒事,軍隊抽出一支小部隊給鹽販子做保鏢,《皇明條法事類纂》提到軍官“往往接受鹽徒財物,護送私鹽出境”。

各級官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軍用物資也很普遍,如談遷在《國榷》中記載,天啟年間,山海關“營房每間價六金,鎮將侵克費不五六錢;馬料芻克,十扣其半”。這是佔物,還有占人呢,把士兵當成自己的私人勞動工具使用也很尋常,在當時叫“佔役”。葉盛《劾內官弓勝疏》講到,景泰年間,有軍官調發軍士為自己管理屯田,也有驅使士兵為自己建房造屋當苦力,這顯然是貪腐的一種。至於那些老得掉牙的剋扣士兵糧餉,“吃空餉”、“吃人頭費”,就更多了。

整治軍隊違法腐敗,要“擒賊先擒王”,先要把將軍拿下。要是軍隊將領還有政治企圖的話,除非帝王無力出手,有能力者一定會將其掀落馬下。下面以三個古代落馬將軍為例加以說明。

古代被打倒的軍中“大老虎”

李蔡:知恥自殺

第一個說說李蔡,他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堂弟,史書對他的生平記載比較簡略,《史記》、《漢書》均附記於李廣的傳記之中:“李蔡,成紀人也,為李將軍廣之從弟。與廣事孝文帝、景帝、武帝。孝文時,廣與蔡俱為郎。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孝武帝時,至代相。以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為輕車將軍,從大將軍衛青出朔方擊匈奴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中,代公孫弘為丞相。”

由此可見,李蔡因為軍功累積,不斷上爬,被授輕車將軍,後來又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戰功顯赫,封了安樂侯,最後代替公孫弘成為漢武帝任用的第二位丞相。這麼一個封為列侯、位至三公的將軍,除了名氣之外,金錢、地位的收穫比他哥哥李廣不知道強多少倍,卻不知愛惜,因為貪佔落馬。《史記》說,“廣死之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陽陵神道之地,當下吏治,蔡亦自殺,不對獄,國除。”

什麼意思?《漢書》解釋說得很清楚:“詔賜冢地陽陵,當得二十畝,蔡盜取三頃,頗賣得四十餘萬,又盜取神道外壖地一畝,葬其中。當下獄,自殺。”皇帝賜給他墓地20畝,可他多貪佔了三頃,賣掉賺40餘萬錢入腰包。不僅如此,他還侵佔了孝景帝陽陵神道外圍地一畝當墓地。帝王神道邊上的地怎麼能隨便侵佔呢,你當皇帝沒有城管么,李蔡因之被揭發,論罪下獄。以李蔡的功勞,想來罪不當死,但李蔡恥感很強,不接受被獄吏羞辱,自殺了結,被封的侯國也被拿掉。

李蔡說功勞有功勞,說苦勞有苦勞,不過就是貪佔了一些土地,比起後世的將軍,功勞沒有多少,動輒涉案金額甚巨,名貴國酒一拉幾車,房產多處,下面來賄買官帽的錢箱都來不及清點相比,不知道要清廉多少倍,這種居功並不自傲、貪得不多,而且還能知恥自殺的將軍已經很難得了。

藍玉:夷滅三族

如果說李蔡是一個低調將軍的話,那麼明朝的藍玉就是一個“跋扈將軍”,他是洪武年間拜為大將軍的三員驍將之一(另兩位是徐達、馮勝),曾為明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隨著藍大將軍立功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漸漸地誌驕氣溢起來,史書上說他,“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寢驕蹇自恣”。

怎麼個寢驕蹇自恣法呢?《明太祖實錄》說他,“畜莊奴,假子數千人,出入乘勢漁獵。嘗佔東昌民田,民訟之,御史按問,玉捶楚御史。及徵北還,私其駝馬珍寶無算”。他畜養了很多莊奴,義子數千人,這些人仗著他的權勢作威作福。他曾經搶佔東昌的民田,御史彈劾,藍玉一氣之下,將御史痛打一頓。他從北方征戰回來,私自貪墨了大量牲畜珍寶等戰利品。

又譬如北征元軍歸來,夜至喜峰關,關吏沒有及時開門迎納,他竟縱兵破關長驅直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打敗元軍也就罷了,居然還逼奸元妃;“恃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在侍奉皇上的宴會上出語傲慢,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

此外,藍玉還販賣私鹽。孫宜《洞庭集·大明初略四》說他早先徵雲南元樑王勝利後,派人到雲南私自販鹽,牟取暴利。

這些違法犯紀行為,換作一般人早就下獄治死了,但朱元璋“以開平之功及親親之故,宥而不問”。即念及他的功勞,以及親戚關係:太子朱標的元妃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兒,而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所以沒有追究。藍玉徵元歸來時,朱元璋本來要封他為樑國公,但看到他屢屢犯錯,改封涼,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這已經是帝王嚴厲的提醒了。但是藍玉“素不學,性復狠愎,見上待之厚,又自恃功伐,專恣橫暴”。他還越禮犯制,“床帳、護膝皆飾金龍,又鑄金爵以為飲器。……馬坊、廊房採用九五間數”。就算你確實沒有逆謀的野心,但是這樣越禮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器物,是何居心呢?

當時,太子朱標因病去世,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前已夭折,按照嫡長制的繼承原則,朱元璋將朱標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只有16歲,性格仁柔寬厚,朱元璋已65歲高齡,估計朱元璋一想到自己百年之後,幼帝臨朝,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軍中將帥自恃功勞,不服從調遣,動搖朱氏江山,覺都睡不著。

如若這些功臣大將老實服帖也就罷了,偏偏像藍玉這樣的,在他老朱還活著呢,就橫著進橫著出,違法犯紀的事情做盡,朱元璋如何放心得了?不管你藍玉請求什麼,他就是不批准。這邊藍玉也起疑心了,認為“上疑我矣”,那“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場”,準備在朱元璋外出耕籍田時起事。謀反的祕密被錦衣衛特務察覺並稟報朱元璋,正好讓朱元璋找到一舉剷除開國功臣的機會。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八日,藍玉入朝,朱元璋下令將其逮捕,第二天投入錦衣衛大牢,第三天以“謀反”罪被處死,抄其家產,夷滅三族。朱元璋隨即將打擊擴大化,將藍將軍的黨羽加以牽連誅殺,總共大約殺了兩萬人,開國功臣幾被殺盡,僅存湯和、耿炳文等人,並將刑訊逼供得出的口供輯為《逆臣錄》,公佈於眾。這就是我們現在能那麼詳知其情的原因,從中不能不悟出,要想不出事,就得戒貪心、戒驕躁,可是又有幾個權勢在手之時的人能悟透。

侯君集:終被處死

再說一個落馬將軍侯君集。史書上說他 “性驕飾,好矜誇,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藝,乃以武勇自稱。”跟隨李世民東征西伐,累功無數。玄武門之變,侯君集出策居多。太宗即位後,立封潞國公,賜邑千戶,拜右衛大將軍,凌煙閣上二十四人像之一。貞觀四年,遷兵部尚書,絕對應該算是上將軍銜。

其實,侯君集最大的功勞是率領唐軍平滅高昌國,這是他一生最光輝的事蹟。因之,唐太宗以高昌故地為西州,置安西都護府,留遣兵馬鎮守,西域(現新疆)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不過,在立了這次殊勳之時,侯君集犯了一個大錯,他竟帶頭私取高昌寶物,這是嚴重的貪汙行為,部下將士競相效仿,將高昌國寶物搶掠一空。因此,侯君集一回來就被關進大牢,不過,唐太宗念他有功,很快將他放了出來。

大約這次凱旋得到的不是紅地毯而是牢獄,令侯君集耿耿於懷,最終使他偏離人生航道,站錯了隊,遭致滅頂之災。

當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幹怕被父親廢掉,暗中準備謀反,背地裡聯絡侯君集,侯君集其實也知道太子難於成事,但他還是想賭一把。太子企圖謀反很快東窗事發,侯君集難脫其咎,念在侯君集曾有大功的分上,李世民又想放他一馬,但群臣爭進勸阻:“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必誅之以明大法。”是啊,謀反是十惡之首,應滿門誅戮,哪還有放生之理呢,如此,豈不是亂了套。

唐太宗回到私室哭著對侯君集說,從今起,你我永別了,“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想到自己南征北戰,最後弒兄殺弟,弄到帝位,全靠這一幫老部下陪他征討,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唐太宗的心情肯定很複雜。雖說唐太宗善於作秀,但這番泣淚,想必是真實的。不過,唐太宗還算留了情面,沒有處死侯君集的兒子,將其流放到廣東,以便為其父祭祀。(來源|《讀者報》 作者|廖保平)

"

在一般人的感覺裡,反腐一般是針對文官,較少針對武官,更少針對將軍大帥一級。這其實是錯覺,要是翻閱歷史,我們會發現,事實恰恰相反。據北宋真宗時編修的《冊府元龜》上的記載,從秦朝到唐末五代止,被查處和揭發的貪官有460名。其中,“宰輔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宰相級貪官,共計29名;而“將帥部”中記載,五代之前被查處的將帥級貪官多達74名,高級將帥被查處數量是高級文臣被查處數量的2.5倍。

縱觀歷史,歷朝軍隊的違法腐敗是驚人的,比如明朝軍隊的違法腐敗就相當觸目驚心,就像地方官員買官賣官一樣,軍隊裡也可以買官賣官。錢還不只是可以買官帽,還可以“買閒”,就是說你不想參加訓練,比如搞急行軍幾十公里之類,太累吃不消,沒事,你交錢就可以免於訓練,呆在軍營睡大覺,或是逛窯子都可以。再有就是給土匪黑社會當保護傘,比如私販食鹽是違法的,沒事,軍隊抽出一支小部隊給鹽販子做保鏢,《皇明條法事類纂》提到軍官“往往接受鹽徒財物,護送私鹽出境”。

各級官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軍用物資也很普遍,如談遷在《國榷》中記載,天啟年間,山海關“營房每間價六金,鎮將侵克費不五六錢;馬料芻克,十扣其半”。這是佔物,還有占人呢,把士兵當成自己的私人勞動工具使用也很尋常,在當時叫“佔役”。葉盛《劾內官弓勝疏》講到,景泰年間,有軍官調發軍士為自己管理屯田,也有驅使士兵為自己建房造屋當苦力,這顯然是貪腐的一種。至於那些老得掉牙的剋扣士兵糧餉,“吃空餉”、“吃人頭費”,就更多了。

整治軍隊違法腐敗,要“擒賊先擒王”,先要把將軍拿下。要是軍隊將領還有政治企圖的話,除非帝王無力出手,有能力者一定會將其掀落馬下。下面以三個古代落馬將軍為例加以說明。

古代被打倒的軍中“大老虎”

李蔡:知恥自殺

第一個說說李蔡,他是西漢名將李廣的堂弟,史書對他的生平記載比較簡略,《史記》、《漢書》均附記於李廣的傳記之中:“李蔡,成紀人也,為李將軍廣之從弟。與廣事孝文帝、景帝、武帝。孝文時,廣與蔡俱為郎。景帝時,蔡積功勞至二千石。孝武帝時,至代相。以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為輕車將軍,從大將軍衛青出朔方擊匈奴右賢王,有功中率,封為樂安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中,代公孫弘為丞相。”

由此可見,李蔡因為軍功累積,不斷上爬,被授輕車將軍,後來又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戰功顯赫,封了安樂侯,最後代替公孫弘成為漢武帝任用的第二位丞相。這麼一個封為列侯、位至三公的將軍,除了名氣之外,金錢、地位的收穫比他哥哥李廣不知道強多少倍,卻不知愛惜,因為貪佔落馬。《史記》說,“廣死之明年,李蔡以丞相坐侵孝景園陽陵神道之地,當下吏治,蔡亦自殺,不對獄,國除。”

什麼意思?《漢書》解釋說得很清楚:“詔賜冢地陽陵,當得二十畝,蔡盜取三頃,頗賣得四十餘萬,又盜取神道外壖地一畝,葬其中。當下獄,自殺。”皇帝賜給他墓地20畝,可他多貪佔了三頃,賣掉賺40餘萬錢入腰包。不僅如此,他還侵佔了孝景帝陽陵神道外圍地一畝當墓地。帝王神道邊上的地怎麼能隨便侵佔呢,你當皇帝沒有城管么,李蔡因之被揭發,論罪下獄。以李蔡的功勞,想來罪不當死,但李蔡恥感很強,不接受被獄吏羞辱,自殺了結,被封的侯國也被拿掉。

李蔡說功勞有功勞,說苦勞有苦勞,不過就是貪佔了一些土地,比起後世的將軍,功勞沒有多少,動輒涉案金額甚巨,名貴國酒一拉幾車,房產多處,下面來賄買官帽的錢箱都來不及清點相比,不知道要清廉多少倍,這種居功並不自傲、貪得不多,而且還能知恥自殺的將軍已經很難得了。

藍玉:夷滅三族

如果說李蔡是一個低調將軍的話,那麼明朝的藍玉就是一個“跋扈將軍”,他是洪武年間拜為大將軍的三員驍將之一(另兩位是徐達、馮勝),曾為明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

隨著藍大將軍立功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漸漸地誌驕氣溢起來,史書上說他,“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既沒,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寢驕蹇自恣”。

怎麼個寢驕蹇自恣法呢?《明太祖實錄》說他,“畜莊奴,假子數千人,出入乘勢漁獵。嘗佔東昌民田,民訟之,御史按問,玉捶楚御史。及徵北還,私其駝馬珍寶無算”。他畜養了很多莊奴,義子數千人,這些人仗著他的權勢作威作福。他曾經搶佔東昌的民田,御史彈劾,藍玉一氣之下,將御史痛打一頓。他從北方征戰回來,私自貪墨了大量牲畜珍寶等戰利品。

又譬如北征元軍歸來,夜至喜峰關,關吏沒有及時開門迎納,他竟縱兵破關長驅直入,“帝聞之不樂”;“又人言其私元主妃,妃慚自經死,帝切責玉”,打敗元軍也就罷了,居然還逼奸元妃;“恃宴語傲慢,在軍擅黜陟將校,進止自專”,在侍奉皇上的宴會上出語傲慢,在軍中擅自罷免和提拔軍官,獨斷專行。

此外,藍玉還販賣私鹽。孫宜《洞庭集·大明初略四》說他早先徵雲南元樑王勝利後,派人到雲南私自販鹽,牟取暴利。

這些違法犯紀行為,換作一般人早就下獄治死了,但朱元璋“以開平之功及親親之故,宥而不問”。即念及他的功勞,以及親戚關係:太子朱標的元妃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兒,而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所以沒有追究。藍玉徵元歸來時,朱元璋本來要封他為樑國公,但看到他屢屢犯錯,改封涼,還把他的過錯刻在鐵券上,這已經是帝王嚴厲的提醒了。但是藍玉“素不學,性復狠愎,見上待之厚,又自恃功伐,專恣橫暴”。他還越禮犯制,“床帳、護膝皆飾金龍,又鑄金爵以為飲器。……馬坊、廊房採用九五間數”。就算你確實沒有逆謀的野心,但是這樣越禮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器物,是何居心呢?

當時,太子朱標因病去世,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前已夭折,按照嫡長制的繼承原則,朱元璋將朱標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允炆只有16歲,性格仁柔寬厚,朱元璋已65歲高齡,估計朱元璋一想到自己百年之後,幼帝臨朝,久經戰陣、老謀深算的軍中將帥自恃功勞,不服從調遣,動搖朱氏江山,覺都睡不著。

如若這些功臣大將老實服帖也就罷了,偏偏像藍玉這樣的,在他老朱還活著呢,就橫著進橫著出,違法犯紀的事情做盡,朱元璋如何放心得了?不管你藍玉請求什麼,他就是不批准。這邊藍玉也起疑心了,認為“上疑我矣”,那“不如趁早下手做一場”,準備在朱元璋外出耕籍田時起事。謀反的祕密被錦衣衛特務察覺並稟報朱元璋,正好讓朱元璋找到一舉剷除開國功臣的機會。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八日,藍玉入朝,朱元璋下令將其逮捕,第二天投入錦衣衛大牢,第三天以“謀反”罪被處死,抄其家產,夷滅三族。朱元璋隨即將打擊擴大化,將藍將軍的黨羽加以牽連誅殺,總共大約殺了兩萬人,開國功臣幾被殺盡,僅存湯和、耿炳文等人,並將刑訊逼供得出的口供輯為《逆臣錄》,公佈於眾。這就是我們現在能那麼詳知其情的原因,從中不能不悟出,要想不出事,就得戒貪心、戒驕躁,可是又有幾個權勢在手之時的人能悟透。

侯君集:終被處死

再說一個落馬將軍侯君集。史書上說他 “性驕飾,好矜誇,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藝,乃以武勇自稱。”跟隨李世民東征西伐,累功無數。玄武門之變,侯君集出策居多。太宗即位後,立封潞國公,賜邑千戶,拜右衛大將軍,凌煙閣上二十四人像之一。貞觀四年,遷兵部尚書,絕對應該算是上將軍銜。

其實,侯君集最大的功勞是率領唐軍平滅高昌國,這是他一生最光輝的事蹟。因之,唐太宗以高昌故地為西州,置安西都護府,留遣兵馬鎮守,西域(現新疆)再次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不過,在立了這次殊勳之時,侯君集犯了一個大錯,他竟帶頭私取高昌寶物,這是嚴重的貪汙行為,部下將士競相效仿,將高昌國寶物搶掠一空。因此,侯君集一回來就被關進大牢,不過,唐太宗念他有功,很快將他放了出來。

大約這次凱旋得到的不是紅地毯而是牢獄,令侯君集耿耿於懷,最終使他偏離人生航道,站錯了隊,遭致滅頂之災。

當時,李世民的太子李承幹怕被父親廢掉,暗中準備謀反,背地裡聯絡侯君集,侯君集其實也知道太子難於成事,但他還是想賭一把。太子企圖謀反很快東窗事發,侯君集難脫其咎,念在侯君集曾有大功的分上,李世民又想放他一馬,但群臣爭進勸阻:“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必誅之以明大法。”是啊,謀反是十惡之首,應滿門誅戮,哪還有放生之理呢,如此,豈不是亂了套。

唐太宗回到私室哭著對侯君集說,從今起,你我永別了,“吾為卿不復上凌煙閣矣!”想到自己南征北戰,最後弒兄殺弟,弄到帝位,全靠這一幫老部下陪他征討,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唐太宗的心情肯定很複雜。雖說唐太宗善於作秀,但這番泣淚,想必是真實的。不過,唐太宗還算留了情面,沒有處死侯君集的兒子,將其流放到廣東,以便為其父祭祀。(來源|《讀者報》 作者|廖保平)

古代被打倒的軍中“大老虎”

走過萬水千山

我依然眷念您

歡迎訂閱2019年《讀者報》

郵發代號:61—98

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讀者報》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5.《看熊貓》雜誌微店地址: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244146540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