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

內容提要:“倒插門”也很幸福,別在乎婚姻的形式,心態才是幸福關鍵。

相思是一種“病”,無藥可醫,無藥可解,人人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地守候。選對愛的人,相思便是一種樂趣。就像李白“倒插門”式的生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看待、對待感情,守著最愛的人,就很滿足、甜蜜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唐·李白《秋風詞》

秋來多蕭瑟,秋色共長空,秋意興別離,秋風一陣陣地捲起,吹落,多麼悽清的夜晚啊。夜色中一輪明亮,清冷的皓月,正獨自闌珊深處。

就如我異鄉飄零的心,蕭蕭疏葉聚散兩依依,一片,一片片,徘徊,聚首,婉轉,消散,飄落,終歸是繁茂向著凋零奔去,不曾回眸。惟留孑然一身的寒鴉立於枯枝上,偶爾驚起,掠過。

想起曾經也是這樣的月夜裡,這樣的清涼中,這樣的秋意下,一起耳鬢廝磨的日子,一起相守相愛著不分離。為何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不再溫暖如初,惟有淒冷夜風中,偶爾不經意記起你,我們的曾經。

能瞭解我的人有多少,能知我情的人有多少?知我者,知我相思的苦,知我相思的疼,知我相思的無奈,猶如蓮子般那麼青澀,悽苦難嚥。

長長的夜,長長的相思,長長地憶起,相思只能在回憶裡。而這短暫的相思卻是延綿之意無窮無極也。

早知道這相思年復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無休無止地牽絆,倒不如當初我們不曾相遇,相知,相愛呢。

"

內容提要:“倒插門”也很幸福,別在乎婚姻的形式,心態才是幸福關鍵。

相思是一種“病”,無藥可醫,無藥可解,人人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地守候。選對愛的人,相思便是一種樂趣。就像李白“倒插門”式的生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看待、對待感情,守著最愛的人,就很滿足、甜蜜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唐·李白《秋風詞》

秋來多蕭瑟,秋色共長空,秋意興別離,秋風一陣陣地捲起,吹落,多麼悽清的夜晚啊。夜色中一輪明亮,清冷的皓月,正獨自闌珊深處。

就如我異鄉飄零的心,蕭蕭疏葉聚散兩依依,一片,一片片,徘徊,聚首,婉轉,消散,飄落,終歸是繁茂向著凋零奔去,不曾回眸。惟留孑然一身的寒鴉立於枯枝上,偶爾驚起,掠過。

想起曾經也是這樣的月夜裡,這樣的清涼中,這樣的秋意下,一起耳鬢廝磨的日子,一起相守相愛著不分離。為何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不再溫暖如初,惟有淒冷夜風中,偶爾不經意記起你,我們的曾經。

能瞭解我的人有多少,能知我情的人有多少?知我者,知我相思的苦,知我相思的疼,知我相思的無奈,猶如蓮子般那麼青澀,悽苦難嚥。

長長的夜,長長的相思,長長地憶起,相思只能在回憶裡。而這短暫的相思卻是延綿之意無窮無極也。

早知道這相思年復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無休無止地牽絆,倒不如當初我們不曾相遇,相知,相愛呢。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放眼華夏幾千年詩壇,能與之並駕齊驅者甚少,“詩仙”冠冕至今無人撼動。

何謂“仙”,不是人間客,是蓬萊仙者也。仙人不是凡人,是雲裡來霧裡去的神仙,行蹤瀟灑,身姿飄逸,留給世人諸多想象空間和美好向往。

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由此想象,他便是住在蓬萊仙境的會吟詩作對的仙人吧。在雲蒸霞蔚的盈盈繞繞間,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吟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若“舉杯邀明月”,即“對影成三人”。他的詩詞歌賦或豪邁大氣,或恣意飛揚,或雄渾遒勁,或激昂灑脫,字字句句、篇篇行行氣象飽滿,意象豐美,成為華夏古詩風景線中最靚麗的一道,代代相傳,載載傳承,朗朗之音不絕如縷。

因而,說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乃至文學史上一面旗幟,一座標杆也不為過。

不過,也有後來者對李白頗有“抱怨”,說他洋洋灑灑潑墨揮毫了千餘首詩歌,卻對愛情和情感的歌詠傾吐惜墨如金,很難從詩文裡,循跡追蹤到他的愛情故事以及對愛情的認知和看法,實乃一種遺憾。令人惋惜之餘,不如撿漏幾枚,以作探佚和研究,多視角瞭解李白的生活故事。

作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且先不道原詩文,將《秋風詞》內容演繹成白話文意味的情境,體味一番,是否有特別之處?

詩中說,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一個人,一輪明月,清風徐來,微微涼意,不由心生淒冷、幽寒之意。此刻,有多少往事湧上心頭,有多少離愁皺了眉頭。

又是秋去秋又來,曾經枝頭擠擠挨挨的葉子,如今已然翩翩飛舞,多像一場人生聚散兩依依的離別啊,在無奈和遺憾中飄零,遠去。樹林間偶爾有驚鳥掠起,一隻孤零零的寒鴉無枝可依,一次次飛走,一次次又飛回來,多麼孤單,多麼無奈。

秋天,有一種美叫相思,有一種痛叫相思。秋天,最適合相思,也最容易醞釀相思。說起相思,有時竟不知何謂相思,該不該相思了。於是,便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在這樣月涼如水的夜裡,曾經一幕浮上心頭,那時一起執手,走在秋意闌珊裡,走在相思月夜下,情濃意濃,美好如斯。只是這一切,早已成為過去,消散在每一個秋意涼中。

只有知我的人,才懂我相思。只有懂我的人,才知我心苦。何為相思,何為心苦?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吧。

早知道相思如此辛苦,為何還要相識、相知、相戀、相愛呢?早知道相思如此惱人,為何還要牽掛牽絆到如今?斬斷情絲,如此之難。

有句話說得好,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秋風詞》中敘述的那種相思不得,夜不能寐便是如此心境吧。

"

內容提要:“倒插門”也很幸福,別在乎婚姻的形式,心態才是幸福關鍵。

相思是一種“病”,無藥可醫,無藥可解,人人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地守候。選對愛的人,相思便是一種樂趣。就像李白“倒插門”式的生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看待、對待感情,守著最愛的人,就很滿足、甜蜜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唐·李白《秋風詞》

秋來多蕭瑟,秋色共長空,秋意興別離,秋風一陣陣地捲起,吹落,多麼悽清的夜晚啊。夜色中一輪明亮,清冷的皓月,正獨自闌珊深處。

就如我異鄉飄零的心,蕭蕭疏葉聚散兩依依,一片,一片片,徘徊,聚首,婉轉,消散,飄落,終歸是繁茂向著凋零奔去,不曾回眸。惟留孑然一身的寒鴉立於枯枝上,偶爾驚起,掠過。

想起曾經也是這樣的月夜裡,這樣的清涼中,這樣的秋意下,一起耳鬢廝磨的日子,一起相守相愛著不分離。為何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不再溫暖如初,惟有淒冷夜風中,偶爾不經意記起你,我們的曾經。

能瞭解我的人有多少,能知我情的人有多少?知我者,知我相思的苦,知我相思的疼,知我相思的無奈,猶如蓮子般那麼青澀,悽苦難嚥。

長長的夜,長長的相思,長長地憶起,相思只能在回憶裡。而這短暫的相思卻是延綿之意無窮無極也。

早知道這相思年復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無休無止地牽絆,倒不如當初我們不曾相遇,相知,相愛呢。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放眼華夏幾千年詩壇,能與之並駕齊驅者甚少,“詩仙”冠冕至今無人撼動。

何謂“仙”,不是人間客,是蓬萊仙者也。仙人不是凡人,是雲裡來霧裡去的神仙,行蹤瀟灑,身姿飄逸,留給世人諸多想象空間和美好向往。

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由此想象,他便是住在蓬萊仙境的會吟詩作對的仙人吧。在雲蒸霞蔚的盈盈繞繞間,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吟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若“舉杯邀明月”,即“對影成三人”。他的詩詞歌賦或豪邁大氣,或恣意飛揚,或雄渾遒勁,或激昂灑脫,字字句句、篇篇行行氣象飽滿,意象豐美,成為華夏古詩風景線中最靚麗的一道,代代相傳,載載傳承,朗朗之音不絕如縷。

因而,說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乃至文學史上一面旗幟,一座標杆也不為過。

不過,也有後來者對李白頗有“抱怨”,說他洋洋灑灑潑墨揮毫了千餘首詩歌,卻對愛情和情感的歌詠傾吐惜墨如金,很難從詩文裡,循跡追蹤到他的愛情故事以及對愛情的認知和看法,實乃一種遺憾。令人惋惜之餘,不如撿漏幾枚,以作探佚和研究,多視角瞭解李白的生活故事。

作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且先不道原詩文,將《秋風詞》內容演繹成白話文意味的情境,體味一番,是否有特別之處?

詩中說,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一個人,一輪明月,清風徐來,微微涼意,不由心生淒冷、幽寒之意。此刻,有多少往事湧上心頭,有多少離愁皺了眉頭。

又是秋去秋又來,曾經枝頭擠擠挨挨的葉子,如今已然翩翩飛舞,多像一場人生聚散兩依依的離別啊,在無奈和遺憾中飄零,遠去。樹林間偶爾有驚鳥掠起,一隻孤零零的寒鴉無枝可依,一次次飛走,一次次又飛回來,多麼孤單,多麼無奈。

秋天,有一種美叫相思,有一種痛叫相思。秋天,最適合相思,也最容易醞釀相思。說起相思,有時竟不知何謂相思,該不該相思了。於是,便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在這樣月涼如水的夜裡,曾經一幕浮上心頭,那時一起執手,走在秋意闌珊裡,走在相思月夜下,情濃意濃,美好如斯。只是這一切,早已成為過去,消散在每一個秋意涼中。

只有知我的人,才懂我相思。只有懂我的人,才知我心苦。何為相思,何為心苦?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吧。

早知道相思如此辛苦,為何還要相識、相知、相戀、相愛呢?早知道相思如此惱人,為何還要牽掛牽絆到如今?斬斷情絲,如此之難。

有句話說得好,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秋風詞》中敘述的那種相思不得,夜不能寐便是如此心境吧。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李白所作這首《秋風詞》,情境幽冷,淒寒,苦澀,意蘊簡單,明瞭,直白,較之他大氣磅礴和雄渾激昂的一貫詩風,倒是十分少見。

到底是什麼情境、心境,讓灑脫不羈的李白會情意綿綿地吟哦愛情詩句,引發並觸動他心底那根最柔軟的愛情之弦,值得一探究竟,挖掘生活故事,讓“詩仙”走出蓬萊閣,走進世俗煙火中,更真實,更接地氣。

不過,《秋風詞》中信息量很有限,只能從“秋風”“月明”情景中,知時節和時辰。從“落葉”“寒鴉”物象中,知孑然一身的孤獨和淒涼。從“相思門”“相思苦”心境中,知思念的無奈與辛苦,從“長相憶”“無窮極”堅守中,知愛的執著和濃烈。從“絆人心”“莫相識”現實中,知愛的不可得和忘不掉。

愛得深沉,才會相思。愛而不得,才會相思。不復相見,才會相思。想起千年前的某個月明夜,李白獨自一人坐在秋風裡,寂寂抒懷道: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詩歌吟誦時,長短相接,復沓吟哦,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跳躍翻覆,像有音階,也有韻律,非常好聽。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這首詩乃三五七言句式,與李白眾多詩歌相較,有明顯的韻律之感,吟誦綿長、厚實,情感自然、樸實。

《秋風詞》採用“三五七言”說感情,在李白詩作中鮮有,很為別緻。如同唱一支歌,有高低起伏,輕重緩急,轉承並聯,更容易表達情緒,訴說情感,能將相思的悲喜苦樂憂演繹得更為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與之共振。有學者認為,“三五七言”的格律,以作唱酬居應對居多,因而這首《秋風詞》並不是李白有感而發,而是一種應付性歌詠。即便如此,這相思依舊入骨、入心。

這世間的相思何其多,寫相思的古詩詞何其多。

唐朝詩人王維以“相思”為詩名吟誦:“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一氣呵成,說紅豆道相思,引人遐思,惹來想象,紅豆是什麼味道,相思又是什麼滋味?是甜甜的果汁味,還是澀澀的青草香,似乎都是,又都不是。是如沐的朗朗清風,是如訴的娓娓情意,既明快,又委婉,有少年的氣息,洋溢少年熱情,自然情切,樸素大方,詩佛”手筆,明潔、清麗、純樸,就像一場初戀的感覺,最簡單就是最好的韻味。

清代詞人納蘭容若道:“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這首《畫堂春》溫婉、清麗、哀婉、惆悵,正是納蘭容若詩詞特點和特徵,像是所有的心事和情勢都結於眉,結於心,結於詞,噴薄而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人生最怕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而那人隨著雲煙已消失,如何望,如何守,如何等,都沒有結果和消息,徒留一聲聲嘆息在風中。

"

內容提要:“倒插門”也很幸福,別在乎婚姻的形式,心態才是幸福關鍵。

相思是一種“病”,無藥可醫,無藥可解,人人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地守候。選對愛的人,相思便是一種樂趣。就像李白“倒插門”式的生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看待、對待感情,守著最愛的人,就很滿足、甜蜜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唐·李白《秋風詞》

秋來多蕭瑟,秋色共長空,秋意興別離,秋風一陣陣地捲起,吹落,多麼悽清的夜晚啊。夜色中一輪明亮,清冷的皓月,正獨自闌珊深處。

就如我異鄉飄零的心,蕭蕭疏葉聚散兩依依,一片,一片片,徘徊,聚首,婉轉,消散,飄落,終歸是繁茂向著凋零奔去,不曾回眸。惟留孑然一身的寒鴉立於枯枝上,偶爾驚起,掠過。

想起曾經也是這樣的月夜裡,這樣的清涼中,這樣的秋意下,一起耳鬢廝磨的日子,一起相守相愛著不分離。為何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不再溫暖如初,惟有淒冷夜風中,偶爾不經意記起你,我們的曾經。

能瞭解我的人有多少,能知我情的人有多少?知我者,知我相思的苦,知我相思的疼,知我相思的無奈,猶如蓮子般那麼青澀,悽苦難嚥。

長長的夜,長長的相思,長長地憶起,相思只能在回憶裡。而這短暫的相思卻是延綿之意無窮無極也。

早知道這相思年復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無休無止地牽絆,倒不如當初我們不曾相遇,相知,相愛呢。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放眼華夏幾千年詩壇,能與之並駕齊驅者甚少,“詩仙”冠冕至今無人撼動。

何謂“仙”,不是人間客,是蓬萊仙者也。仙人不是凡人,是雲裡來霧裡去的神仙,行蹤瀟灑,身姿飄逸,留給世人諸多想象空間和美好向往。

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由此想象,他便是住在蓬萊仙境的會吟詩作對的仙人吧。在雲蒸霞蔚的盈盈繞繞間,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吟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若“舉杯邀明月”,即“對影成三人”。他的詩詞歌賦或豪邁大氣,或恣意飛揚,或雄渾遒勁,或激昂灑脫,字字句句、篇篇行行氣象飽滿,意象豐美,成為華夏古詩風景線中最靚麗的一道,代代相傳,載載傳承,朗朗之音不絕如縷。

因而,說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乃至文學史上一面旗幟,一座標杆也不為過。

不過,也有後來者對李白頗有“抱怨”,說他洋洋灑灑潑墨揮毫了千餘首詩歌,卻對愛情和情感的歌詠傾吐惜墨如金,很難從詩文裡,循跡追蹤到他的愛情故事以及對愛情的認知和看法,實乃一種遺憾。令人惋惜之餘,不如撿漏幾枚,以作探佚和研究,多視角瞭解李白的生活故事。

作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且先不道原詩文,將《秋風詞》內容演繹成白話文意味的情境,體味一番,是否有特別之處?

詩中說,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一個人,一輪明月,清風徐來,微微涼意,不由心生淒冷、幽寒之意。此刻,有多少往事湧上心頭,有多少離愁皺了眉頭。

又是秋去秋又來,曾經枝頭擠擠挨挨的葉子,如今已然翩翩飛舞,多像一場人生聚散兩依依的離別啊,在無奈和遺憾中飄零,遠去。樹林間偶爾有驚鳥掠起,一隻孤零零的寒鴉無枝可依,一次次飛走,一次次又飛回來,多麼孤單,多麼無奈。

秋天,有一種美叫相思,有一種痛叫相思。秋天,最適合相思,也最容易醞釀相思。說起相思,有時竟不知何謂相思,該不該相思了。於是,便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在這樣月涼如水的夜裡,曾經一幕浮上心頭,那時一起執手,走在秋意闌珊裡,走在相思月夜下,情濃意濃,美好如斯。只是這一切,早已成為過去,消散在每一個秋意涼中。

只有知我的人,才懂我相思。只有懂我的人,才知我心苦。何為相思,何為心苦?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吧。

早知道相思如此辛苦,為何還要相識、相知、相戀、相愛呢?早知道相思如此惱人,為何還要牽掛牽絆到如今?斬斷情絲,如此之難。

有句話說得好,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秋風詞》中敘述的那種相思不得,夜不能寐便是如此心境吧。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李白所作這首《秋風詞》,情境幽冷,淒寒,苦澀,意蘊簡單,明瞭,直白,較之他大氣磅礴和雄渾激昂的一貫詩風,倒是十分少見。

到底是什麼情境、心境,讓灑脫不羈的李白會情意綿綿地吟哦愛情詩句,引發並觸動他心底那根最柔軟的愛情之弦,值得一探究竟,挖掘生活故事,讓“詩仙”走出蓬萊閣,走進世俗煙火中,更真實,更接地氣。

不過,《秋風詞》中信息量很有限,只能從“秋風”“月明”情景中,知時節和時辰。從“落葉”“寒鴉”物象中,知孑然一身的孤獨和淒涼。從“相思門”“相思苦”心境中,知思念的無奈與辛苦,從“長相憶”“無窮極”堅守中,知愛的執著和濃烈。從“絆人心”“莫相識”現實中,知愛的不可得和忘不掉。

愛得深沉,才會相思。愛而不得,才會相思。不復相見,才會相思。想起千年前的某個月明夜,李白獨自一人坐在秋風裡,寂寂抒懷道: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詩歌吟誦時,長短相接,復沓吟哦,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跳躍翻覆,像有音階,也有韻律,非常好聽。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這首詩乃三五七言句式,與李白眾多詩歌相較,有明顯的韻律之感,吟誦綿長、厚實,情感自然、樸實。

《秋風詞》採用“三五七言”說感情,在李白詩作中鮮有,很為別緻。如同唱一支歌,有高低起伏,輕重緩急,轉承並聯,更容易表達情緒,訴說情感,能將相思的悲喜苦樂憂演繹得更為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與之共振。有學者認為,“三五七言”的格律,以作唱酬居應對居多,因而這首《秋風詞》並不是李白有感而發,而是一種應付性歌詠。即便如此,這相思依舊入骨、入心。

這世間的相思何其多,寫相思的古詩詞何其多。

唐朝詩人王維以“相思”為詩名吟誦:“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一氣呵成,說紅豆道相思,引人遐思,惹來想象,紅豆是什麼味道,相思又是什麼滋味?是甜甜的果汁味,還是澀澀的青草香,似乎都是,又都不是。是如沐的朗朗清風,是如訴的娓娓情意,既明快,又委婉,有少年的氣息,洋溢少年熱情,自然情切,樸素大方,詩佛”手筆,明潔、清麗、純樸,就像一場初戀的感覺,最簡單就是最好的韻味。

清代詞人納蘭容若道:“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這首《畫堂春》溫婉、清麗、哀婉、惆悵,正是納蘭容若詩詞特點和特徵,像是所有的心事和情勢都結於眉,結於心,結於詞,噴薄而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人生最怕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而那人隨著雲煙已消失,如何望,如何守,如何等,都沒有結果和消息,徒留一聲聲嘆息在風中。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時光未老,人已遠去。說相思,道相思,何來相思,不盡相思,如是相思。

相思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欲說不得,是一種無法排遣的欲走還留,是一種不知所云的情感發酵。

元代詩人徐再思有句詞說得特別好:“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看來這相思無藥可解了,縱然是“詩仙”李白,亦是如此。其所作《長相思·摧心肝》更是直抒胸臆。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這首《長相思》,單從字面意義理解,是詩人通過秋蟲、秋霜、孤燈、冷月、淥水、關山等物象,抒發對美人不得的懷想,以及念念不忘,掛懷萬千心緒的吐露和表達。一句“美人如花隔雲端”由物及意,說明越美好的人事物,越是有距離有阻隔。這種感覺就是“望洋興嘆”,無法達成。再深度挖掘這首詩歌,就會發現,詩人其實是在回憶長安那位高高在上的“美人”啊。“美人”只是理想的化身。在古詩詞中,詩人經常會將“美人”作理想追求的隱喻。李白寫長安城裡的美人,這美人身處雲端高不可攀,是不是在說自己的理想在長安,在高高在上的權力者手中。於是,此詩就不僅僅寫愛情,道相思了,只是借相思之名,訴說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而已。

因而,李白所吟誦的《長相思》五首等,借相思之名,說理想之事。由此可見,李白單純歌詠愛情的詩句極少,尤顯珍貴。

俗話說得好,只有經歷過才有體會,那麼,李白是不是有過刻骨銘心的情感經歷,讓愛情詩句發酵?

不妨追根溯源,探查一番他的情感經歷。

從李白詩文和相關記載中梳理些線索,發現有三個女子走進過李白生活。一位是結髮妻子許氏,名紫煙,唐高宗時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本來男婚女嫁之事,並沒有好奇之處,但因李白作了倒插門女婿,而顯得有意味了。即使當下社會,倒插門這種婚姻關係也不是主流,何況在唐朝,加之李白又是那麼一個桀驁不馴,不受約束的性子,怎可能給人家當上門女婿?是看上女方家世或財產,還是因為愛情的魔力,甘願為之。從李白與許紫煙婚後十年不出仕的結果看,“詩仙”是找到真愛了。

為了許紫煙姑娘,李白寧願身居深山,成天老婆孩子熱炕頭地生活。為了一個圓滿家庭,李白不再追逐功名利祿,寧願蝸居小家過日子。為了這份真摯愛情,李白將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最愛的人。

愛情是什麼?

"

內容提要:“倒插門”也很幸福,別在乎婚姻的形式,心態才是幸福關鍵。

相思是一種“病”,無藥可醫,無藥可解,人人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地守候。選對愛的人,相思便是一種樂趣。就像李白“倒插門”式的生活,以一種幸福的心態看待、對待感情,守著最愛的人,就很滿足、甜蜜了。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 唐·李白《秋風詞》

秋來多蕭瑟,秋色共長空,秋意興別離,秋風一陣陣地捲起,吹落,多麼悽清的夜晚啊。夜色中一輪明亮,清冷的皓月,正獨自闌珊深處。

就如我異鄉飄零的心,蕭蕭疏葉聚散兩依依,一片,一片片,徘徊,聚首,婉轉,消散,飄落,終歸是繁茂向著凋零奔去,不曾回眸。惟留孑然一身的寒鴉立於枯枝上,偶爾驚起,掠過。

想起曾經也是這樣的月夜裡,這樣的清涼中,這樣的秋意下,一起耳鬢廝磨的日子,一起相守相愛著不分離。為何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不再溫暖如初,惟有淒冷夜風中,偶爾不經意記起你,我們的曾經。

能瞭解我的人有多少,能知我情的人有多少?知我者,知我相思的苦,知我相思的疼,知我相思的無奈,猶如蓮子般那麼青澀,悽苦難嚥。

長長的夜,長長的相思,長長地憶起,相思只能在回憶裡。而這短暫的相思卻是延綿之意無窮無極也。

早知道這相思年復一年又一年,一載又一載無休無止地牽絆,倒不如當初我們不曾相遇,相知,相愛呢。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放眼華夏幾千年詩壇,能與之並駕齊驅者甚少,“詩仙”冠冕至今無人撼動。

何謂“仙”,不是人間客,是蓬萊仙者也。仙人不是凡人,是雲裡來霧裡去的神仙,行蹤瀟灑,身姿飄逸,留給世人諸多想象空間和美好向往。

李白被世人尊為“詩仙”,由此想象,他便是住在蓬萊仙境的會吟詩作對的仙人吧。在雲蒸霞蔚的盈盈繞繞間,吟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吟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若“舉杯邀明月”,即“對影成三人”。他的詩詞歌賦或豪邁大氣,或恣意飛揚,或雄渾遒勁,或激昂灑脫,字字句句、篇篇行行氣象飽滿,意象豐美,成為華夏古詩風景線中最靚麗的一道,代代相傳,載載傳承,朗朗之音不絕如縷。

因而,說李白是中國詩歌史乃至文學史上一面旗幟,一座標杆也不為過。

不過,也有後來者對李白頗有“抱怨”,說他洋洋灑灑潑墨揮毫了千餘首詩歌,卻對愛情和情感的歌詠傾吐惜墨如金,很難從詩文裡,循跡追蹤到他的愛情故事以及對愛情的認知和看法,實乃一種遺憾。令人惋惜之餘,不如撿漏幾枚,以作探佚和研究,多視角瞭解李白的生活故事。

作一次反其道而行之,且先不道原詩文,將《秋風詞》內容演繹成白話文意味的情境,體味一番,是否有特別之處?

詩中說,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一個人,一輪明月,清風徐來,微微涼意,不由心生淒冷、幽寒之意。此刻,有多少往事湧上心頭,有多少離愁皺了眉頭。

又是秋去秋又來,曾經枝頭擠擠挨挨的葉子,如今已然翩翩飛舞,多像一場人生聚散兩依依的離別啊,在無奈和遺憾中飄零,遠去。樹林間偶爾有驚鳥掠起,一隻孤零零的寒鴉無枝可依,一次次飛走,一次次又飛回來,多麼孤單,多麼無奈。

秋天,有一種美叫相思,有一種痛叫相思。秋天,最適合相思,也最容易醞釀相思。說起相思,有時竟不知何謂相思,該不該相思了。於是,便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在這樣月涼如水的夜裡,曾經一幕浮上心頭,那時一起執手,走在秋意闌珊裡,走在相思月夜下,情濃意濃,美好如斯。只是這一切,早已成為過去,消散在每一個秋意涼中。

只有知我的人,才懂我相思。只有懂我的人,才知我心苦。何為相思,何為心苦?一個人的酸甜苦辣吧。

早知道相思如此辛苦,為何還要相識、相知、相戀、相愛呢?早知道相思如此惱人,為何還要牽掛牽絆到如今?斬斷情絲,如此之難。

有句話說得好,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秋風詞》中敘述的那種相思不得,夜不能寐便是如此心境吧。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李白所作這首《秋風詞》,情境幽冷,淒寒,苦澀,意蘊簡單,明瞭,直白,較之他大氣磅礴和雄渾激昂的一貫詩風,倒是十分少見。

到底是什麼情境、心境,讓灑脫不羈的李白會情意綿綿地吟哦愛情詩句,引發並觸動他心底那根最柔軟的愛情之弦,值得一探究竟,挖掘生活故事,讓“詩仙”走出蓬萊閣,走進世俗煙火中,更真實,更接地氣。

不過,《秋風詞》中信息量很有限,只能從“秋風”“月明”情景中,知時節和時辰。從“落葉”“寒鴉”物象中,知孑然一身的孤獨和淒涼。從“相思門”“相思苦”心境中,知思念的無奈與辛苦,從“長相憶”“無窮極”堅守中,知愛的執著和濃烈。從“絆人心”“莫相識”現實中,知愛的不可得和忘不掉。

愛得深沉,才會相思。愛而不得,才會相思。不復相見,才會相思。想起千年前的某個月明夜,李白獨自一人坐在秋風裡,寂寂抒懷道: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詩歌吟誦時,長短相接,復沓吟哦,節奏明快,朗朗上口,跳躍翻覆,像有音階,也有韻律,非常好聽。細細品味,不難發現,這首詩乃三五七言句式,與李白眾多詩歌相較,有明顯的韻律之感,吟誦綿長、厚實,情感自然、樸實。

《秋風詞》採用“三五七言”說感情,在李白詩作中鮮有,很為別緻。如同唱一支歌,有高低起伏,輕重緩急,轉承並聯,更容易表達情緒,訴說情感,能將相思的悲喜苦樂憂演繹得更為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與之共振。有學者認為,“三五七言”的格律,以作唱酬居應對居多,因而這首《秋風詞》並不是李白有感而發,而是一種應付性歌詠。即便如此,這相思依舊入骨、入心。

這世間的相思何其多,寫相思的古詩詞何其多。

唐朝詩人王維以“相思”為詩名吟誦:“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首詩一氣呵成,說紅豆道相思,引人遐思,惹來想象,紅豆是什麼味道,相思又是什麼滋味?是甜甜的果汁味,還是澀澀的青草香,似乎都是,又都不是。是如沐的朗朗清風,是如訴的娓娓情意,既明快,又委婉,有少年的氣息,洋溢少年熱情,自然情切,樸素大方,詩佛”手筆,明潔、清麗、純樸,就像一場初戀的感覺,最簡單就是最好的韻味。

清代詞人納蘭容若道:“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這首《畫堂春》溫婉、清麗、哀婉、惆悵,正是納蘭容若詩詞特點和特徵,像是所有的心事和情勢都結於眉,結於心,結於詞,噴薄而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人生最怕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而那人隨著雲煙已消失,如何望,如何守,如何等,都沒有結果和消息,徒留一聲聲嘆息在風中。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時光未老,人已遠去。說相思,道相思,何來相思,不盡相思,如是相思。

相思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欲說不得,是一種無法排遣的欲走還留,是一種不知所云的情感發酵。

元代詩人徐再思有句詞說得特別好:“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看來這相思無藥可解了,縱然是“詩仙”李白,亦是如此。其所作《長相思·摧心肝》更是直抒胸臆。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這首《長相思》,單從字面意義理解,是詩人通過秋蟲、秋霜、孤燈、冷月、淥水、關山等物象,抒發對美人不得的懷想,以及念念不忘,掛懷萬千心緒的吐露和表達。一句“美人如花隔雲端”由物及意,說明越美好的人事物,越是有距離有阻隔。這種感覺就是“望洋興嘆”,無法達成。再深度挖掘這首詩歌,就會發現,詩人其實是在回憶長安那位高高在上的“美人”啊。“美人”只是理想的化身。在古詩詞中,詩人經常會將“美人”作理想追求的隱喻。李白寫長安城裡的美人,這美人身處雲端高不可攀,是不是在說自己的理想在長安,在高高在上的權力者手中。於是,此詩就不僅僅寫愛情,道相思了,只是借相思之名,訴說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實現而已。

因而,李白所吟誦的《長相思》五首等,借相思之名,說理想之事。由此可見,李白單純歌詠愛情的詩句極少,尤顯珍貴。

俗話說得好,只有經歷過才有體會,那麼,李白是不是有過刻骨銘心的情感經歷,讓愛情詩句發酵?

不妨追根溯源,探查一番他的情感經歷。

從李白詩文和相關記載中梳理些線索,發現有三個女子走進過李白生活。一位是結髮妻子許氏,名紫煙,唐高宗時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本來男婚女嫁之事,並沒有好奇之處,但因李白作了倒插門女婿,而顯得有意味了。即使當下社會,倒插門這種婚姻關係也不是主流,何況在唐朝,加之李白又是那麼一個桀驁不馴,不受約束的性子,怎可能給人家當上門女婿?是看上女方家世或財產,還是因為愛情的魔力,甘願為之。從李白與許紫煙婚後十年不出仕的結果看,“詩仙”是找到真愛了。

為了許紫煙姑娘,李白寧願身居深山,成天老婆孩子熱炕頭地生活。為了一個圓滿家庭,李白不再追逐功名利祿,寧願蝸居小家過日子。為了這份真摯愛情,李白將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最愛的人。

愛情是什麼?

為了她,寧願拋下理想和抱負,倒插門十年,李白是找到真愛了?

在李白眼裡,我願意為你拋下一切——功名、利祿、理想、抱負,只為與你相依相伴長此一生!

只是,應了蘇軾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也應了一句“人生自古兩難全”,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暫的,不完美的。李白和許紫煙的愛情亦是如此。

這對有情人的好日子才十年,隨著許紫煙的病逝而不復存在。而頗為尷尬的倒插門女婿身份,以及一直藏在心裡的鴻鵠之志,讓李白做出了最快選擇,帶著他和紫煙的一雙兒女離開了許家。

李白有詩文《寄東魯二稚子》道: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李白的兒子名伯禽,女兒名平陽,這是有據可查的。不過從詩名看,為何又是寄給在山東的孩子,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帶著孩子重新踏入“江湖”的李白,遇到了南陵名家之女劉氏,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平時李白外出求生計,劉氏照看伯禽和平陽。這段“先上車未扯票”的同居生活,因李白未能儘快“出人頭地”,給“婚姻”一個生活保障而導致破裂。

兩人分道揚鑣後,李白在山東任城(濟寧)遇到一位當地女子,兩人情投意合,選擇歡喜同居(另有說是兩人履行了結婚手續)。女子溫柔賢良,李白將兒女接到山東由女子代為照顧,並有了他們的兒子頗黎。只是老天總愛和李白開玩笑,5年後,美滿的家庭,因女子去世又支零破碎。後平陽婚後亡故,次子頗黎不知所蹤,伯禽最終與父親團聚於安徽省馬鞍山當塗縣,父子均終老於此。

而伯禽一生無子,有兩女兒嫁給了當地農人。

李白的愛情,終歸沒有太多文字記載,也沒有更多詩文提及,只能從零零碎碎的歷史剪影中追蹤、揣摩,算不得史料記載。但通過詩詞的探佚和解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感知和理解李白的愛情觀,這就是做詩文賞析的意義之所在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